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研究2种地类条件下闽楠造林的效果及其制约因素,以江西永新县七溪岭林场裸地和林冠下栽植1年生闽楠轻基质容器苗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立标准地进行分析2种林地条件下的幼龄林时期闽楠的生长情况及环境因素对其作用;结果显示2种森林地类条件下,造林效果差异显著;林冠下栽植闽楠树高生长有优势,但其直径生长量和生物总量明显不如裸地下栽植的闽楠。因此,裸地栽植闽楠容器苗具有显著的培育优势,光照是闽楠生长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2.
闽楠不同规格容器苗营造幼林生长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闽楠6种不同规格容器苗营造的试验林为对象,分析造林当年的幼林生长情况。结果表明:采用不同苗龄和规格的闽楠容器苗造林,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不显著,对造林当年地径和树高的影响极显著;其地径和树高随着时间的推迟呈现上升趋势,其中1~3 a的Ⅰ级容器苗造林后地径和树高均高于同苗龄Ⅱ级苗。3 aⅠ级苗的当年地径生长量最大,达5.86 mm,1 aⅡ级苗的地径增长倍数最高,高出原地径1.48倍;树高生长量、增长倍数均以1 aⅡ级苗为最高,达20.15 cm,高出原树高0.77倍。结合造林成活率、地径生长量、树高生长量进行综合评分,3 aⅠ级苗造林的综合评分最高,达0.7658;2 aⅠ级苗次之,得分为0.5905。因此,从生长指标方面分析,Ⅰ级苗造林效果普遍优于Ⅱ级苗,选用3 a闽楠容器苗中苗造林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闽楠轻基质育苗容器规格与分级培育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优化闽楠优质轻基质容器苗培育方案,开展轻基质育苗容器规格和苗期分级培育对闽楠1 a生容器苗生长和苗木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基质配比和缓释肥加载量相同的情况下,闽楠容器苗的地径和苗高生长随着容器规格的增大显著加快,采用4.5 cm×10.0 cm规格的轻基质容器可满足1 a生闽楠容器苗生长需求,既提高优质苗出圃率,又利于降低育苗成本;苗期分级分隔培育试验则发现,分级分隔与否虽对平均苗高影响不明显,但分级分隔培育使苗高生长更加均匀整齐,显著促进苗木侧须根和地径生长,提高了1 a生闽楠苗木质量,大幅度提高合格苗出圃率和Ⅰ级苗率,分别达79.01%和50.62%。  相似文献   

4.
采用红豆树3年生容器大苗和1年生容器小苗,对不同立地条件下造林成活率、树高、胸径生长量等因素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年限容器苗造林对成活率、树高和胸径生长有极显著影响,变幅分别为29.78%、18.62%和43.67%。不同立地条件对容器苗造林成活率、树高和胸径生长影响极显著,变幅分别达到17.59%、68.29%和83.13%。不同年限容器苗和不同立地条件交互作用对造林成活率和胸径生长均有极显著的影响,但在树高生长上无显著性差异。3年生容器大苗加良好的立地条件配置其造林效果优于1年生容器小苗加较差立地条件配置。红豆树造林对苗木和立地条件要求严格,其中立地条件对红豆树造林后的生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选择3年生容器大苗造林比1年生容器小苗造林成本要低,且其树体通直、树型美观、林相整齐,效益优势显著。因此,红豆树造林宜选择3年生以上容器大苗,林地应选择中下坡、土层深1 m以上、土壤肥力条件良好的造林地。  相似文献   

5.
对比分析兴安落叶松的容器苗和裸根苗从苗木培育到造林3年验收结束所有作业段的费用,提出容器育苗成本和造林搬运费用高于裸根苗,而裸根苗造林的补植工时费和苗木费、整地费用高于容器苗。综合评价两者的费用,差异不大。容器苗培育、抚育和搬运作业降低成本和费用完全可能。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日本落叶松裸根苗、轻基质容器苗和黑塑料杯容器苗的苗木质量及造林效果的对比研究得出,轻基质容器育苗能够显著提高落叶松的苗高、地径及一级侧根数量,苗木质量较高;在不同立地条件下,采用轻基质容器苗造林能够显著提高造林成活率及造林苗的新梢生长量,是适宜在冀北山区推广的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7.
1年生闽楠容器苗苗木质量分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广西3个闽楠苗木生产地,采用随机抽样法测定1年生闽楠容器苗的苗高、地径、长度5cmⅠ级侧根数等生长指标,并采用主成分分析、K-均值聚类分析方法对苗木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和分级。结果表明:闽楠1年生容器苗苗木质量主要取决于苗高、地径、单株鲜重、地上鲜重、地下鲜重、单株干重、地上干重、地下干重;根冠比、高径比和长度5cm的Ⅰ级侧根数可为辅助指标。结合生产实践,建立以苗高和地径为质量指标的闽楠苗木分级体系,得到闽楠合格苗木分级标准,即Ⅰ级苗木:苗高31 cm,地径3.0 mm;Ⅱ级苗木:31 cm≥苗高≥20 cm,3.0 mm≥地径≥2.5 mm。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辽西干旱地区的樟子松造林质量,开展了樟子松容器大苗荒山造林技术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樟子松2年生的裸根苗植入容器杯后在苗圃地培育2—3a的容器苗造林,保存率提高30%左右,林相整齐完整,提前进入高生长速生期,从而缩短了育林周期。  相似文献   

9.
干旱瘠薄山地侧柏容器育苗与造林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侧柏不同育苗时间对苗木高生长的影响、不同材料的育苗容器对造林损失率的影响、侧柏容器苗与裸根苗在瘠薄山地造林试验。结果表明:在土质、纸质、塑料3种材料的容器中,以塑料容器苗造林时损失率最低,效果最好。容器苗造林成活率比裸根苗造林成活率高60%左右。  相似文献   

10.
利用福建省南平樟湖国有林场不同类型和规格的木荷苗木造林对比试验林,系统研究苗木类型与规格对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幼林生长及叉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轻基质营养袋苗、大田裸根Ⅰ级苗和大田裸根Ⅱ级苗3种类型和规格的木荷苗木造林成效差异显著,其中采用轻基质营养袋苗造林可取得95.56%的造林保存率,且叉干率只有3.47%;造林后木荷1年生幼苗地径、树高和冠幅的平均值分别达到了1.63cm、107.10cm和56.43cm;造林后2年生,其地径、树高和冠幅的平均值分别达到了2.61cm、224.90cm和113.07cm,均优于大田裸根Ⅱ级苗和大田裸根Ⅰ级苗的造林成效,说明采用木荷轻基质营养袋苗造林可显著提高造林成活率和生长量,降低林木叉干率,全面提升造林成效。  相似文献   

11.
油茶大规格容器苗质量及其造林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出适宜的容器规格、育苗基质及造林苗木规格,从而为油茶育苗和造林质量的提高提供技术依据,采用芽苗砧嫁接容器育苗方法,就不同规格的容器与不同类型的基质对容器苗质量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对采用大规格容器苗的造林效果进行了调查与评价。试验结果表明:以大规格容器和轻基质培育的苗木其生长状况与根系质量均良好;运用3年生容器大苗造林的成活率平均为96.32%,其树高1.74 m、地径34.45 mm、冠幅1.07 m^2,当年挂果率达96.67%。研究结果表明:油茶大容器轻基质育苗和造林具有生产可行性,但相关技术还有待进一步优化与推广。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一年生木荷容器苗和裸根苗在不同造林地类型上造林,比较造林效果。结果表明:木荷容器苗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在不同的造林地类型中均明显优于裸根苗。木荷容器苗造林树高生长和地径在不同的造林地类型中均明显优于裸根苗,并且差异显著。不同的造林地类型中,采伐迹地的成活率、保存率、树高生长量和地径生长量最好,其次为林冠下,再次为生物防火带。  相似文献   

13.
采用2年生容器苗进行了带状、林下及中孔径下造林试验,结果表明,无论何种方式造林,容器苗造林成活率和高生长量明显高于裸根苗,缓苗率大大低于裸根苗。  相似文献   

14.
闽楠轻型基质苗木质量分级标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提高闽楠造林质量,采用主成分、聚类分析、正态分布等方法研究了闽楠轻型基质苗木质量分级标准。结果表明:苗高和地径可作为闽楠轻型基质苗木质量分级指标,采用聚类分析方法与正态分布分级法,得到2种闽楠轻型基质苗木质量的分级标准。通过调查统计不同育苗圃地闽楠轻型基质苗木的生长情况,确定1年生闽楠轻型基质苗木质量分级标准为Ⅰ级苗,H≥35cm、D≥0.35cm;Ⅱ级苗,35H≥20cm、0.35D≥0.25cm。  相似文献   

15.
基于多年的研究与实践经验,总结了观赏地被竹容器苗标准化栽培一系列关键技术,包括竹子引种、竹子扦插、容器苗长效轻型栽培基质配方、容器苗栽培标准模式等创新技术。该技术的应用,显著提高了竹苗的繁殖系数和造林成活率,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6.
针对铅笔柏容器苗搬运不便和起苗断根造成的缓苗现象,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小规格塑料容器袋和限根育苗措施,在生产上是可行的,实生苗1年半生即可出圃造林,并发现铅笔柏幼苗长势变异大,对环境条件反应敏感,建议在育苗生产中应加强规范化标准管理,以便苗木生长健壮整齐,提高出苗率。  相似文献   

17.
桉树育苗容器与基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桉树种苗年需求量在15亿株以上,如何改善苗木质量、提高苗木抗性、降低成本等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桉树种苗培育方式主要是采用塑料薄膜容器装填黄心土,少量苗圃采用穴盘、纸杯和装填轻型基质培育方式。轻型基质网袋配合特制穴盘育苗方式所培育的苗木具有根系平衡且发达,苗木抗逆性强;种植时不用脱掉容器,根系穿透网袋,水平自然生长,提高造林成活率;造林后无缓苗期,初期生长量显著提高;重量轻,包装运输方便等优点,其技术和产品发展较快。  相似文献   

18.
容器大苗培育技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容器大苗培育技术是容器苗育苗技术体系的组成部分, 它是容器苗育苗技术研究的难点, 也是研究的重点。文中围绕容器、基质及其配套技术3个容器大苗培育的要素, 介绍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和生产现状, 并对容器大苗培育技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