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对观光木的种子先后进行采集、处理、播种,并采用4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对照进行了播种繁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经层积沙藏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最高,达72.6%,且发芽时间明显提前。经其他3种处理方法处理过的种子发芽率高低依次是经赤霉素处理的种子,经冷藏处理的种子及未经任何处理的种子,并对观光木的种子在贮藏、播种、防治病虫害等方面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2.
观光木播种繁殖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观光木的种子先后进行采集、处理、播种,并采用4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对照进行了播种繁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经层积沙藏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最高,达72.6%,且发芽时间明显提前。经其他3种处理方法处理过的种子发芽率高低依次是经赤霉素处理的种子,经冷藏处理的种子及未经任何处理的种子,并对观光木的种子在贮藏、播种、防治病虫害等方面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观光木木材在高温处理下木材材色变化,对0.4 mm、0.6 mm、1.6 mm厚观光木薄木及观光木板材进行热处理,用色差计测定处理前后木材的明度指数(L*)、红绿指数(a*)、黄蓝指数(b*),计算出色饱和度差(ΔC*)、色相差(ΔH*)和总体色差(ΔE*)。结果表明,观光木薄木经干燥处理颜色变化不大,可通过干燥处理烘干观光木薄木的同时保证薄木的颜色特性;观光木板材经高温压缩密实化后材色变化明显,170℃热处理45 min时色饱和度差(ΔC*)为3.02,总体色差(ΔE*)为5.47,总色相差(ΔH*)为7.71,经济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4.
观光木的种子发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观光木的种子进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在海南冬春季节,用0.1%的恶霉灵消毒,再用室温(20℃)的水浸泡12h,以河沙为基质,给予适当的温度可以有效地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而通过药剂处理均会不同程度地损伤种子,降低发芽率。  相似文献   

5.
优良观赏树木——观光木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观光木,别名香花木,是我国特有的古老孑遗树植物。现已被列为濒危植物。观光木主要分布于我国贵州、福建、广东、广西、江西、云南等。为木兰科的单种属植物。散生于海拔220~850m的溪谷、河旁、林缘或常绿阔叶林中。目前多星散分布,野生数量极少。其种子易丧失发芽力,自然更新困难。观光木是木兰科中较进化种类,对木兰科的分类系统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观光木(Tsoongiodendronodorum)苗木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光质的LED单色光及红蓝光组合(白光、红光、蓝光、红蓝=2∶1、红蓝=4∶1、红蓝=8∶1、红蓝=10∶1,即CK、R、B、2R/1B、4R/1B、6R/1B、10R/1B)培养过程中对观光木根系生长、根系活力及干物质积累。结果表明:不同光质处理对观光木苗木根系总根长、表面积、根尖数及根系活力等形态及生理指标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以红蓝=2∶1(2R/1B)和蓝光(B)处理较佳,2R/1B光质处理下观光木根系总根长和根尖数分别是CK的2.6和1.5倍,10R/1B处理下则显著低于白光(CK)。除红光外,不同光质处理观光木根系干物质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总体呈现随蓝光比例的增大而增加的趋势。根系干物质与根系活力、根尖数等指标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观光木播种苗生长规律及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池毓章 《福建林业科技》2007,34(1):122-125,132
用有序样本聚类分析法将观光木1年生播种苗生长过程划分为4个时期:出苗期(2月26日-5月20日)、幼苗期(5月21日-7月20日)、速生期(7月21日-10月20日)和生长后期(10月21日-11月20日)。不同播种期的试验表明:冬播观光木比春播提早16 d萌发,苗高、地径生长量和总生物量分别比春播提高13.3%、15.1%和18.8%。采用沙藏可促进种子提早萌发和提高场圃发芽率。不同密度试验表明,观光木育苗采用60株.m-2的密度较好。  相似文献   

8.
观光木Michelia odora为木兰科Magnoliaceae含笑属植物,是我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和特有珍稀树种,IUCN名录中濒危等级为近危种。基于文献计量法从文献发表年份、第一作者、期刊来源、主题分布等方面,系统地分析和总结国内外近40年观光木研究在理论和应用领域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1978—2017年对观光木的研究文献总体呈增长趋势,国内外共有107种期刊发表有关观光木的研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观光木生理生化特征、群落结构、遗传育种及造林、木材材质以及土壤理化性状,今后应加强就地保护及野外回归技术研究,以期为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观光木这一珍稀濒危物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研究不同木奶果种质、不同种子处理方法、播后观测时间三因素对木奶果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除了不同种质和不同观测时间二者交互作用对木奶果种子发芽率影响不显著外,其它单因素和交互作用均极显著影响木奶果种子发芽率;红皮木奶果种子萌发率高于白皮木奶果;红皮木奶果果实剥皮清洗种子发芽率最高,为79.86%,而白皮木奶果果实剥皮清洗种子发芽率最低,为38.78%。  相似文献   

10.
观光木一年生苗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大田试验方法,对观光木一年生苗的生长规律及其不同播种期对观光木苗木生长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结果是:观光木1年生播种苗高生长分为出苗期、幼苗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4个时期,速生期苗高、地径生长量均达到全年最大,分别占全年总生长量的72.8%和45.3%。冬播与春播对观光木场圃发芽率差异不大,分别为56%和55%,但冬播能提高苗木的生长量和苗木质量。  相似文献   

11.
对大兴安岭地区平榛播种育苗技术的阐述,对育苗地选择与整地、种子收集、种子处理、出苗后管理、苗木出圃与贮藏等环节的操作进行了详细说明,并根据工作实践提出了在该地区育苗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2.
球花石楠种子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采种及种子处理、苗圃地选择、整地方式、播种方法及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阐述了球花石楠种子育苗技术,可为生产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山桐子栽培试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山桐子种子自然发芽率几乎为零,通过对其种子的处理,其场圃发芽率可达到17.8%;在不同立地环境条件下山桐子的生长适应性不同,地形、海拔对其生长影响不大,在盐碱地不适宜栽培;并介绍了山桐子的苗期管理和幼林管理.  相似文献   

14.
自1995年以来,通过在西南桦育苗生产实践中的探索和创新,采用所谓的"双层膜"育苗技术,在播种出苗期,采取在育苗大棚内又盖小棚的方法,提高了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的生长速度,较常规育苗方法缩短了苗木出圃时间、降低了育苗成本、提高了苗木质量.对相关的采种母树选择、采种时间、苗圃整地、大棚建造、播种、幼苗管理、炼苗及苗木出圃等一系列的育苗技术流程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5.
为规范蒙枣育苗技术,加快良种资源培育,为生态、经济建设提供充足、优质的种苗资源,总结多年的蒙枣育苗实践,从苗圃地选择、整理与准备,插条(接穗)采集、插条(接穗)处理、扦插(嫁接)、扦插苗(嫁接苗)管理等方面详细阐述了蒙枣1号、蒙枣2号、蒙枣3号的育苗技术,以期为蒙枣繁育提供技术指导,推动蒙枣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张掖市北部荒漠区文冠果大田播种育苗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冠果是我国北方新型的生物质能源树种,也是优良的防沙治沙树种和退耕还林树种。通过对文冠果苗圃地选择、种子处理、苗期管理等创新技术的阐述,对文冠果在不同播种方式下的发芽率、出苗率、生长量以及后期管理进行对比观察,从种子处理、播种及播种后管理等主要育苗技术环节入手,初步总结和掌握了文冠果大田引种育苗技术,为文冠果在荒漠区大...  相似文献   

17.
枫杨种子活力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强  宋自力  徐雯 《湖南林业科技》2011,38(2):14-16,61
以枫杨种子为材料,研究种子活力测定方法预测种子田间出苗率的准确性.结果表明:随着老化处理时间的延长,种子活力不断下降,老化5 d时,种子活力减半;幼苗生长测定法得出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与田间出苗率呈显著正相关,用于预测枫杨种子播种后的田间表现最为准确;电导率测定的种子活力极不稳定;TTC定量法测定的种子活力与田间出苗...  相似文献   

18.
Prunus cerasoides D. Don has been identified as a framework species for restoring evergreen forest in seasonally dry climates.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velop criteria to select parent trees for supplying seed to forest restoration projects based on seedling performance in the nursery and in the field. Seed progenies were collected from 50 individual parent trees; 13 in Doi Inthanon National Park; 14 in Doi Ang Khang; and 23 in Doi Suthep-Pui National Park. Criteria were developed for the selection of superior parent seed trees based on nursery and field performance, and a provisional selection of parent seed trees for forest restoration projects has been made based on these criteria. Four standards for selection of superior seed trees were recognised: (i) 70% or greater seedling survival in the field, (ii) a seedling height of 100 cm or taller after the first growing season in the field, (iii) 40% or greater germination in the nursery and (iv) 70% or higher seedling survival in the nursery. Twenty one seed trees met these standards.  相似文献   

19.
根据桥山林区立地条件和樟子松的生物学特性,结合实践经验,从种子选择与处理、圃地选择与整理、播种、圃地管理等环节,提出了桥山林区樟子松容器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20.
加拿大林木种苗考察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详细介绍了加拿大林木种子采种、贮藏及检测的手段和方法及种子园经营技术、种苗生产技术、苗木检测技术、林业科研队伍配比、种子园与苗圃基本建设等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