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对山西省河津市九龙公园绿化植物规划配置的分析研究,将九龙公园绿化规划为园林绿化景观分区、生态林景观分区和经济果林景观分区。不同分区采用不同的绿化树种和植物配置方式,营造出优美的景观环境。针对公园绿地植物的规化配置提出了一些建议,旨在探索新时期下城市公园绿化植物规划配置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以生态恢复学、园林美学中植物造景理论为基础,对重庆市主城区具有代表性的4个湿地公园植物种类、常见的配置方式、景观效果等进行调查分析及评价。分别不同湿地公园总结湿地景观植物配置中的优缺点,分别挺水植物、湿生植物、浮水植物和沉水植物给出重庆市主城区湿地公园常用湿地植物种类,指出调查中发现的水生植物配置过于拥挤,缺乏养护和后期管理,植物配置不尽合理等问题,并从设计的角度提出更加完善、科学合理的湿地景观植物配置建议。  相似文献   

3.
对昆明公园滨水植物景观进行了调查,得出了目前昆明公园滨水区常用植物153种,对其季相变化分析得出春夏以观花、观果为主,秋季则是色叶观赏,冬季景观较为萧条。在所应用的植物种类中观花类植物占的比例最大,观形和观果类应用较少。在植物景观配置上,将其分为湖滨、池畔、溪边、堤上、水面植物配置模式。指出了目前昆明公园滨水区存在的问题,包括植物种类应用不足;植物景观配置不当;养护管理不到位。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湿地作为当前城市中的主流公园类型,其建设过程中的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都与以往普通类型的公园有很大差别。公园湿地景观形态营造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原有的生态环境,并以此为基础通过适当程度的人为修改,使湿地原有的生态景观美化。对于一片自然湿地区域来说,通常都是通过湿地中丰富的植物群落、动物、游步道来吸引游人,使游人能够在公园中感受到自然湿地的美丽。以株洲市天鹅湖公园湿地设计为例,对当前公园湿地建设过程中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进行了探究,重点分析了植物景观形态的配置和营造,希望能够以此推动当前公园湿地植物配置和景观营造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晓园公园进行的实地调查,并从植物景观空间、植物景观群落、植物配置及植物景观的季相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了长沙市公园绿地的植物景观特点以及类型,指出了其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不同城市的公园的植物景观营造提供一些理论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景点入口是公园景观序列中比较关键的节点。对游人来说起着标识、指示和视线引导的作用。文章通过对广州天河公园、兰圃和越秀公园等8个公园景点入口的植物配置情况进行调查,运用植物配置的一般原则。通过实景图和植物配置图,探索分析各景点入口的植物配置方法,归纳出景点入口的植物造景规律以及常用的配置模式,以期为日后的公园建设和植物造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福建省南平市玉屏山公园的植物景观进行评价。在玉屏山公园3个功能分区挑选9个10 m×10 m样地进行植物景观生态美、景观和谐性以及景观人性化等指标调查。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判断矩阵、检验排序一致性,计算权重、指标,确定评价标准。指标评价结果表明,玉屏山公园植物景观总体评价较好,但部分区域的植物景观配置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8.
《福建林业科技》2015,(4):192-197
以沈阳市北陵公园为研究对象,在北陵公园内选取植物景观具有一定代表性的25个样地,运用层次分析法,从生态价值、景观价值、文化价值3个标准层的8个指标因子构建沈阳市北陵公园植物景观评价体系。结果表明:指标体系的准则层权重值从高到低的排序为生态价值、景观价值、文化价值;指标体系的指标层中植物适宜性、植物文化、植物碳汇和植物群落美景度位列权重值的前4位。25个样方的综合评分值均在31.9767~68.3285分之间,表明北陵公园植物景观总体水平一般。基于评价结果,推荐8个优秀的植物景观配置模式,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采用美景度评价(SBE)法对佛山市同期建成的12个主题植物景观进行评价,对各主题植物景观的花色搭配、景观结构、配置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个主题植物景观美景度由高到低依次为亚艺公园—文华公园>西樵山环山花海景观带>桂畔湖湿地公园>东平河北岸滨水公园>三水新城水轴>半月岛湿地公园>南蓬山森林公园>佛山植物园>云勇森林公园>龙舟广场>潭州水道陈村段景观林带>展旗岗森林公园;适地适树、植物搭配层次感、景观效果持续性3个评价指标对城市公园主题植物景观美景度评价影响最为显著;乔+灌、灌(片植)、草(片植)、水生植物(片植)是城市公园中美景度评价最好的景观结构;“大王椰+蒲葵+鸡蛋花+玫瑰+月季+黄蝉+台湾草”“黄花风铃木+黄槐+黄金熊猫+红继木+波斯菊+美人蕉”“落羽杉+再力花+荷花(片植)+睡莲”是较佳的植物配置模式。在今后的主题植物景观建设中,应重点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加强植物搭配的层次感及植物群落的丰富度,要重视植物景观结构以及植物配置模式,尽量丰富植物色系,且要适当增加黄色花系和粉色花系植物的种植比例。  相似文献   

10.
在调查竞秀公园植物应用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竞秀公园植物配置的特色,探讨竞秀公园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以期为园林植物景观的营造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以重庆市北碚公园为调研对象,通过查阅相应资料和实地调查其植物景观现状,在园林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的基本理论基础上,对公园中的植物种类选择、植物配置形式、植物构成的空间类型等方面做系统分析,总结出以北碚公园为代表的重庆传统山地公园的植物景观营造特点,找出其在后期养护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植物修剪移植、生长养护、病虫害防治和养护成本控制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郑州市紫荆山公园内植物配置,通过不同种类植物的因地制宜的植物搭配,配合公园内部分区,从功能和观赏两方面提升了公园的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13.
北京与广州城市公园花境植物应用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植物材料是花境景观效果的基础,花境植物种类多样、色彩丰富、配置灵活,南北城市的花境植物不同,直接影响了其在城市园林植物配置与景观效果。以北京、广州两地各5个效果良好的花境为实例,对比与分析两地花境营造的植物选择、配置与造景效果等,结果表明:调研的北京公园花境植物应用了63种,隶属36科59属,其中常用的有49种;广州公园花境植物应用了71种,隶属40科62属,常用53种;两地共有种16种,隶属14科16属;北京公园花境素雅而富有野趣,广州公园花境精致而色彩斑斓。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郑州市紫荆山公园景观节点的植物应用情况和观赏效果的调查,了解掌握植物基本季相属性,分析总结紫荆山公园四季季相景观特征,对公园季相景观中存在的不足和缺点提出建议,以便为郑州地区植物配置和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指出了海绵城市理念是在现代化建设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产生并得到广泛应用的,对于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水资源利用率等具有重要意义。要想将海绵城市的功能全面发挥出来,科学开展植物景观配置至关重要。鉴于此,简要概述了海绵城市的基本概念,从城市湿地公园、城市下沉式绿地、雨水公园3个角度出发,详细探讨了各类植物景观配置在海绵城市中的应用途径,以期为更好地发挥植物景观配置在海绵城市中的观赏及实用价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长沙市3个公园实地调查,针对植物种类和配置现状进行了分析,调研发现:长沙市城市公园植物景观整体协调,季相变化明显,观赏效果佳,植物群落景观层次丰富,但存在部分配置对植物长久生长不利,单一植物配置过多,植物色彩搭配单调,水生植物景观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期望能为以后长沙市城市公园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嘉兴人民公园作为建造于20世纪60年代的公园,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积淀。通过对公园植物造景中植物种类选择、配置方式、空间构成及植物与其他造园要素的关系进行分析,总结嘉兴人民公园的植物景观特点,为公园植物景观改造提供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张加友 《绿色科技》2013,(11):114-115
指出了城市山地公园森林植物景观是公园自然的景观组成部分,以小方山公园植物配置为例,在深入现场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原则,针对不同功能区进行了具体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9.
于2015年10月,对西安市环城公园建国门-小南门段进行了实地考察调研,收集了该本段公园绿地植物的种类、数量、生长状况和配置情况,对收集资料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从植物的景观效果和市民的需求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环城公园中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依据此次调查结果对整段环城公园植物配置进行了整体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淮安市不同建设时期的公园绿地中园林植物的群落结构、植物景观特点和多样性评价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总结出各公园内园林植物多样性现状和植物景观的典型特征;针对淮安公园绿地园林植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方面的进展与不足进行探讨,为公园植物景观的科学配置和可持续性发展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