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黄常山扦插繁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不同的扦插基质、不同的扦插时间,对黄常山进行扦插繁殖试验,结果表明:黄常山扦插40 d就可生根;在不同的时间和用不同的基质进行扦插,黄常山的扦插成活率差异极显著。用100%黄心土做扦插基质时,6月份扦插平均成活率为80%,10月份扦插平均成活率达93%,最高达95%;用50%营养土+50%黄心土做扦插基质时,平均成活率达83%,最高达85%;用50%细沙+50%营养土做扦插基质时,平均成活率达60%,最高达65%。  相似文献   

2.
黄抒 《防护林科技》2016,(10):37-38
研究了刺五加扦插基质和植物激素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扦插基质刺五加扦插成活率差异显著,以黄沙土+山皮土处理显著提高扦插成活率,1龄枝扦插成活率最高可达79.8%;不同激素水平和不同激素种类间刺五加扦插成活率差异显著,以0.2mg·mL-1萘乙酸(NAA)成活率和生根数最高,分别为78.8%和8.9条。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品种桑在黑龙江省的适应性,进行了桑树绿枝扦插技术试验。结果表明:桑树绿枝扦插成活率与扦插基质关系非常密切,配比土的扦插成活率高于风沙土,其平均成活率为16.13%。蒙古桑成活率最高,为25.75%;龙桑1号最低,为11.00%。用浓度为0.29mg·mL~(-1)萘乙酸(NAA)处理2h插穗,没有提高配比土绿枝扦插成活率,扦插平均成活率仅为1.93%。  相似文献   

4.
介绍4种利用枣树组培苗的扩繁技术,包括嫩枝扦插、根蘖扦插、根段扦插以及嫁接育苗技术,并介绍包括基质配制、插条处理、苗期等细节。实践表明:枣组培苗的嫩枝扦插成活率在80%左右,根蘖扦插育苗成活率在85%以上,根段扦插育苗成活率在80%以上,嫁接育苗成活率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5.
在翁牛特旗选择流动沙地,按不同扦插树种、不同扦插深度和不同扦插时间进行扦插造林的试验结果表明:扦插造林以黄柳、踏郎、沙柳为最好,造林成活率分别达到97.3%、91.4%和87.0%;扦插造林深度以80 m为佳,黄柳、踏郎、沙柳的造林成活率分别达到92.8%、90.0%和86.4%;扦插造林时间以秋季为最佳,黄柳、踏郎、沙柳的造林成活率分别达到95.5%、89.8%和87.5%。  相似文献   

6.
不同基质对油茶扦插育苗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别在舒城县河棚镇和安徽林业高科技开发中心两地进行不同基质对油茶扦插育苗成活率影响试验。定期对育苗成活率、新梢生长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扦插栽培基质以珍珠岩成活率最高,达95.33%;其次是珍珠岩+泥炭土(Ⅴ珍珠岩∶Ⅴ泥炭土=4∶6),成活率达到92.19%。这2种基质扦插的新芽抽梢率相对也较高,分别为32.65%、29.69%。舒城的扦插试验结果表明:河沙的扦插成活率是6种基质中最高的,为99.33%;其次是50%沙+50%黄心土,成活率为98.67%。  相似文献   

7.
红叶乌桕扦插育苗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影响红叶乌桕扦插成活率的几个因子,包括不同晾干时间、ABT生根粉浓度、取材部位以及季节等,旨在摸索出扦插成活率最高时的影响因子水平,进而在生产上推广运用,以促进乌桕的发展.结果表明:枝条在室内晾干至第4天才剪成扦插穗条进行扦插,成活率达95%;用ABT生根粉1号200 mg/kg浓度处理扦插穗条,成活率高达95.5%;用下段枝条剪成穗条进行扦插,成活率达97.3%;1年中不同季节扦插,以冬季扦插成活率较高,达96%.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影响红叶乌桕扦插成活率的几个因子,包括不同晾干时间、ABT生根粉浓度、取材部位以及季节等,旨在摸索出扦插成活率最高时的影响因子水平,进而在生产上推广运用,以促进乌桕的发展。结果表明:枝条在室内晾干至第4天才剪成扦插穗条进行扦插,成活率达95%;用ABT生根粉1号200 mg/kg浓度处理扦插穗条,成活率高达95.5%;用下段枝条剪成穗条进行扦插,成活率达97.3%;1年中不同季节扦插,以冬季扦插成活率较高,达96%。  相似文献   

9.
以经过选优确定的8株4-松油醇型白千层优株为试验材料,采用同一基质、同一生根促进剂及同一浓度的单因子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时间、不同插穗以及不同优株对扦插生根成活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1、2、3、4、11、12月扦插其生根成活率平均可达45.6%以上,其它月份扦插生根成活率很低,只有5%~0;同一优株不同插穗生根成活率差异不大;不同优株其扦插生根成活率差异显著,生根成活率最高的是28号优株,平均生根成活率达到86.9%~91.9%,扦插生根成活率最低的是34号优株,平均生根成活率仅有32.1%~37.8%.本试验研究结果对生产上进行4-松油醇型白千层优良种源的无性繁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鹿角杜鹃的扦插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的生根剂、扦插环境及扦插时间对鹿角杜鹃进行扦插繁殖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鹿角杜鹃生根较慢,扦插80 d后才能生根;在不同的季节和以不同的生根剂处理穗条以及不同的生境,其成活率差异明显。7月份扦插的鹿角杜鹃平均成活率达85%,最高达90%;3种不同的生根剂处理,浓度150 mg/L的双吉尔(GGR)处理的插穗扦插成活率明显高于其他几种,其平均成活率达85%,最高达90%。95%的遮阳网下鹿角杜鹃扦插成活率明显高于森林郁闭度达80%的林下,其平均成活率达85%,最高达90%。  相似文献   

11.
采用景宁县外舍雷公藤苗圃1年生枝条,粗3~5mm,长12~15cm,每段带节2~3个,以插条下端切口位置为节间任意部位、芽下位置为处理作扦插试验,结果表明,插条下端切口不同位置对雷公藤苗木的成活率有差异,芽下切口扦插的苗木平均成活率(72.4%)显著高于节间任意剪切位置的苗木平均成活率(57.8%);二种处理对苗木地上和地下部分生长影响不是很明显,但芽下切口扦插茁木质量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2.
在浙江丽水种植雷公藤、雷公藤F、昆明山海棠等雷公藤属植物全分布区种质,分别调查其2年生、3年生无性系植株根系生物量、根系条数、最大根粗度与长度,并分别按种、类型与种源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表明,在同一地点栽植,雷公藤属植物种间、类型间根系生长存在显著差异,雷公藤产量显著高于雷公藤F,雷公藤F显著高于昆明山海棠;雷公藤、雷公藤F两个类型以丽水及其周边种源生长最好,说明在丽水及类似地区发展雷公藤药材基地应优先选用丽水种源,在低海拔山地应优先选用典型雷公藤。  相似文献   

13.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雷公藤的生长及光响应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起阳 《山东林业科技》2012,42(2):12-15,63
选择2年生雷公藤盆栽扦插苗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土壤含水量分别为土壤田间持水量的80%、60%、40%和20%)雷公藤的生长及光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在4种水分条件下,雷公藤枝条和叶片的生长量及叶片质量均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土壤含水量为80%时生长量较好,叶绿素含量及比叶鲜重、干重均较高,土壤含水量为20%时生长相对较差,与各处理间差异显著;随着水分胁迫的加重,雷公藤的光合和蒸腾速率逐渐降低,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雷公藤光合与蒸腾的光响应均表现出一致的变化趋势,即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其光合与蒸腾速率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雷公藤和昆明山海棠形态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对雷公藤种质资源进行调查,建立种质资源收集库,定期观察雷公藤表型性状,研究形态标记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雷公藤与昆明山海棠的叶片大小、叶背白粉、花序大小等主要分类特征存在显著的差异,但其变异是连续的,而且地理分布也是连续的;昆明山海棠、雷公藤均能适应长江流域的气候条件,但不同种源生长情况及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存在明显的差异.雷公藤与昆明山海棠现行分类问题值得商榷,两者应属同一种植物,雷公藤与昆明山海棠的遗传多样性预示着遗传改良具有巨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5.
四种植物提取物对斜纹夜蛾卵的毒杀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斜纹夜蛾卵为研究对象.对雷公藤Tripter gium wilfordii茎、皂荚Gleditsia sinensis Lam.刺、苦参Sophora flavescens和博落茴Macleya cordata等4种植物材料的正已烷及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杀卵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博落茴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对斜纹夜蛾卵有较好的杀伤力,校正未孵化率高达95.63%;雷公藤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和苦参的正已烷提取物对斜纹夜蛾卵的孵化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获得雷公藤试管苗生根的最佳条件,以雷公藤试管苗生根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对基本培养基MS以及激素ABT-1#和IBA的浓度等因子进行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确定雷公藤试管苗生根的最佳培养基组成为1/2MS+0.6 mg·L-1ABT-1#+0.2 mg·L-1IBA。在最佳培养基上,回归方程预测试管苗生根率高达82.28%;通过实际接种验证,生根率为80.5%,与理论值误差为2.16%。  相似文献   

17.
贝奥雄性不育灭鼠剂室内药效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贝奥雄性不育灭鼠剂是一种新型的植物源灭鼠剂,来源于天然植物雷公藤。本试验通过在室内用该药剂喂饲金黄地鼠,检验其对雄鼠的不育作用,结果表明该植物源药剂对雄性金黄地鼠具有显著的不育效果。  相似文献   

18.
概述雷公藤栽培技术、种质资源研究的现状,雷公藤作为药材和植物源农药材料研究的成果及进展,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雷公藤丽长角巢蛾幼虫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聚集度指标法、回归分析法、马占山"重新解释的Taylor幂法则"对雷公藤丽长角巢蛾幼虫种群空间分布格局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雷公藤丽长角巢蛾幼虫在雷公藤样地内呈聚集型分布状态,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个体之间相互吸引;用马占山"重新解释的Taylor幂法则"分析得出,雷公藤丽长角巢蛾幼虫的种群类型归属于"聚集度逆密度制约型"。  相似文献   

20.
雷公藤胚性愈伤组织再生植株的增殖及其稳定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雷公藤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继代培养时间对植株再生和基本培养基、生长素浓度及其与细胞分裂素组合对再生苗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继代培养过程中,愈伤组织再生率和再生苗数经历了一个由低到高再到低的过程,以8个月到1年之间的胚性愈伤组织的再生能力最强,达100%,每块愈伤组织平均形成的芽数也比较多,雷公藤胚性愈伤组织在继代20个月后已经丧失再分化能力.愈伤组织再分化过程易发生变异,从叶形上看,再生苗出现6种类型的变化.再生苗茎段增殖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2.0 mg·L-1IBA为好,以1/2MS+2.0mg·L-1IBA+O.5 g·L-1活性炭的培养基有利于芽苗生根培养,生根率达100%.移栽至珍珠岩与腐殖质土(1:1)的混合基质中成活率达9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