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从人工养熊以来,在人工繁殖和取胆手术中,由于种种原因常常发现偷吃异物现象,其症状较复杂,不易诊断,手术治疗也较难。笔者在养熊实践中,在有60只的延边××养熊场中,已做胃内异物取出手术6例,其中死亡1例,成功5例,均恢复健康,其效果良好。对黑熊胃内异物取出手术成功实例尚未见报导。为发展养熊业,现将其诊治过程报告如下,以供同道们做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养熊业的发展,活熊人工手术造瘘引流胆汁的时间延长,手术引流胆汁熊长期受引流管异物刺激,造成个别熊腹部腐烂穿孔,严重影响熊的健康。1991年我场对3例引流胆汁致使腹部穿孔的患熊,采用补漏手术后均治愈,现将典型病例报告如下。以供参考。 1 病例介绍棕熊,雄性,8岁龄,1987年10月进行外科引流取胆手术,胆汁引流正常。1991年7月2日,该熊食欲下降,精神不振,毛焦无光泽,喜卧。11日在腹部引流管后5厘米俏偏右侧出现6×8厘米小紫色隆凸肿块,口服消炎药联磺片地塞米松;健胃药龙胆酊大黄酊结合患部外科药物冲洗,治疗5天后食欲有增加,隆凸部破溃有2×3大小穿孔,有  相似文献   

3.
随着养熊业的发展,熊的疾病也随之而来,特别是取胆熊的粪及胆汁中潜血现象较普遍,为了查清原因,我们检测了粪及胆汁中潜血指标,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来源龙井熊场取胆黑熊24只,平均年龄4岁,体重200千克左右;延吉熊场取胆黑熊36只,平均年龄3岁,体重100千克左右。均在铁  相似文献   

4.
北方地区自从1987年先后正式开展人工养熊取胆手术以来,在杂志或学术会上,只是有季节、性别、饲料成分、管理条件、取胆方式、胆囊大小、体重大小、年龄大小等主客观因素对胆汁产量的影响报道,但还未正式报道室内温度对黑熊取胆产量的影响。北方不像南方,降雪期(积雪期)长达5个多月,气温低,并且由于各熊场取暖设备与节能条件等原因,直接影响到室温且直接影响到取胆汁的产量。为提高取胆汁产量,我们在和龙市养熊场,以1995~1997年3年间室温与产胆量的关系,汇总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活熊的“取胆袋取胆法”(即穿铁衣取胆方法)是东北地区较常用方法之一。其手术方法中,不同的插管方法和不同的固定引流导管的方法,对取胆操作、术部的愈合、固定程度、取胆量有何影响,至今尚未肯定。我们在延边果树农场养熊场里,抽样10只近似的熊,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侧方插管引流法比正中插管引流法,取胆操作方便,切口均达到第一期愈合;用钢丝肌层皮肤纽孔状固定法比用钢丝肌层皮肤结节状固定法,结实不易掉管,但两组取胆量差异  相似文献   

6.
在我省以活熊取胆为主要目的的养熊业,已经过了三个春秋,但对于养熊业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发展趋势,至今仍未见报导。为了解养熊业的现状,探讨今后的发展趋势,我们于1988年1—2月,先后奔赴吉林东部地区的龙井、延吉、图们、汪清、敦化、和龙、抚松等县(市),走访了十三个养熊单位,基本摸清了养熊业的概况。这次调查统计,养熊类286头,其中已死亡23头,现共饲养263头,约占全省总数80%以上。一、养熊业的现状 (一)饲养数量与分布特点调查结果表明,熊科动物在我国所分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养熊业较为兴旺,但由于熊野性凶猛,难以接近,因此,在进行活熊取胆和临床诊治手术操作时,必须对熊进行全身麻醉,通常我们采用的是846单纯麻醉,单麻用药剂量大,麻醉时间短,为寻找一个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我们进行了846与氯胺酮混合麻醉的效果观察。试验用熊52只,年龄0.5~4.5岁,体重72.5~300kg,其中公熊41只,母熊11只。营养中等,  相似文献   

8.
报废熊胆囊同体移植术41例报告金昌深(延边农学院兽医系.龙井.113400)我州是养熊业比较早的地区,随着取胆年限的增长,报废熊的数量越来越多。据1990年6月 ̄1991年5月对延边某熊场的48只生产熊的统计,在一年间报废5只,报废率为10.4%。又...  相似文献   

9.
活熊取胆是经济效益高的一项新兴的实用性技术。在胆囊引流手术后,由于各种原因常常产生一些继发症。有些病症,因其症状复杂,少有报道,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了许多困难。 笔者在实践中遇到一例罕见的取胆熊胆囊脱出并继发胆囊外翻的病例,并对其进行根治性手术,其效果良好,现将其诊断与治疗过程报告如下,以供同行参考。 1 病史与症状 该熊为雄性、6岁、体重150千克,于1991年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延边地区以活熊取胆为目的的人工养熊业,已有10年的发展历史。但对养熊业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至今为止未见详细报导。为了解延边地区养熊业的现状,探讨今后的发展趋势,熊的人工饲养,人工繁殖、活熊取胆技术,熊胆粉的药用价值以及系列产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通过38只黑熊的取胆手术,对活熊取胆手术的几个关键性问题——麻醉剂量和方法、最佳的手术通路以及引流器的使用等进行了比较众究,确立了比较合理的手术程序,并观察了术后取胆3个月时对机体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846合剂与盐酸氯胺酮对黑熊混合麻醉的效果较好,其最佳剂量为816合剂0.06±0.010mL/kg、盐酸氯胺酮1.390±0.398mg/kg,取胆手术的最佳通路为腹下壁,胸骨突至切口前角的距离是4~7cm(100kg以下的熊4~6cm,100kg以上的熊6~7cm),偏腹白线右侧1~2cm,平行于白线向后切开8~12cm;分别缝两针将胆囊固定在切口两侧的腹膜边缘上效果最佳;取胆所用的引流器以头部开花常流式内固定者为好;活熊取胆汁3个月时,对其血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血液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容量等无显著影响,但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胆固醇、胆红素的含量减少,球蛋白含量、血液中白细胞数增加.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地区的养熊业较为兴旺。我们于1987~1989年,在15个养熊场的52只熊中,以不同的目的进行麻醉应用效果的观察。其中,50只次为人工胆囊插管(或人工胆囊造瘘)手术;1只为舌刺拨掉手术,1只为X光诊断术,均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将其结果报导如下。材料方与法 1、试验熊:品种,48只为黑熊(SelenrCtos tnCibetanus)、4只为棕熊(Ur-  相似文献   

13.
在我省以活熊取胆为主要目的的养熊业,已有近三年的发展时间,但对于养熊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題以及发展趋势,至今仍未见报导。为了解养熊业的现状,探讨今后的  相似文献   

14.
无管引流取胆手术是目前国际公认的一种比较先进、文明的取胆方式。它既可以减轻黑熊的异物不适感,又可以使胆汁的收取更加方便,质量更好,所以被广泛采用。但是黑熊在做完无管引流取胆手术后,会出现胆汁外漏和瘘道闭锁的现象。笔者根据临床症状和成因的不同,分别采取了药物疗法和手术疗法,效果明显,现将其治疗方法与体会报道如下。1材料1.1试验动物做完无管引流取胆汁手术若干天后,出现明显继发症———胆汁外漏和瘘道闭锁的黑熊共13只,其中胆汁外漏4只,瘘道闭锁9只。1.2药品及试剂眠乃宁注射液、安定注射液、速醒灵4号注射液、生理盐水;青…  相似文献   

15.
龙井市河西街某熊场舍饲笼养黑、棕熊53只。其中,44号熊于1991年12月4日死亡,经剖检诊断,为胃内异物致死无疑。一、发病与临床症状d4号黑熊为公熊,体重约100公斤。10月初,突然发现胆汁量锐减,遂停止取胆,仍  相似文献   

16.
《经济动物学报》2014,(4):F0002-F0002
王建明,男,农工党党员,四川养麝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经济动物学报》编委,四川省中药行业协会理事,农工党都江堰总支主任委员。 1984年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药用动物专业,同年到四川养麝研究所工作至今。在此期间,主持比格犬的养殖及圈舍建设研究,是西南地区第一家成功养殖比格犬的单位;主持四川省计委“人工养熊活体取胆”课题项目,研究的“规范化黑熊自繁自养引流取胆体系”成为国家养熊取胆的规范;  相似文献   

17.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从1980年开始进行人工养熊,至1984年开始做人工取胆手术.当时用的麻醉药是氯胺酮。1987年~1988年开始做人工取胆手术,麻醉用药为解放军军需大学研究所研制的846复合麻醉药。846麻药虽安全系数高,无副作用,但价格高,剂量大,费用多,因此兽医工作人员都在寻找价格低廉、剂量小、无副作用的麻醉药。眠乃宁(鹿眠宁)注射  相似文献   

18.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取胆熊常会影响熊的内分泌和繁殖机能,造成繁殖率降低,因此严重制约着养熊业的发展。提高黑熊繁殖率,对于养熊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提高黑熊繁殖率有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9.
我园与黑龙江中药联营公司,共同进行了活熊取胆汁的课题研究。先后对11只黑(棕)熊进行了胆囊造瘘手术,均获得了成功。目前,大部分熊胆汁产量较稳定,其中两只熊达到了高产。除了合理的科学饲养和管理外,主要是在于手术的成功,而术后疾病  相似文献   

20.
为了改变杀熊取胆的状况,从70年代起,朝鲜、苏联、日本等国相继采取人工取胆的方法取胆汁,我们从1986年建立了熊场,完全实行笼养,并进行了活熊取胆汁生产。据我们的实践证明,用自然引流取胆汁的方法,一年可生产2.5公斤胆仁,一头熊的年产量等于捕杀230头野生熊的熊胆量,一头熊年纯利达5万元以上。一、饲养管理把野生的熊进行舍饲和笼养,对熊的生活环境是很大的变化,饲养管理技术对仔熊的正常发育,手术取胆熊的营养平衡等均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我们在三年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经验,摸索了一套饲养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