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培养基成分对梨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黄冠梨花粉为试材,研究了不同蔗糖浓度,不同硼酸浓度和不同硝酸钙浓度对黄冠梨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适宜蔗糖浓度为100g/L,硼酸浓度为100mg/L,硝酸钙浓度为300mg/L。  相似文献   

2.
为给杂交育种和人工辅助授粉提供参考,用花粉离体培养法,研究了不同植物生长调剂对猕猴桃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作用不同。6-BA抑制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萘乙酸在10mg/L时促进萌发效果最好,抑制花粉管生长;赤霉素在60~90mg/L质量浓度范围内促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最适质量浓度为90mg/L;多效唑只有在50mg/L时能促进花粉萌发,抑制花粉管生长;2,4-D在0.5mg/L时促进萌发和花粉管生长,其它质量浓度表现抑制作用;精胺在0.025mmol/L、腐胺在0.05mmol/L时促进猕猴桃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亚精胺对猕猴桃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表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牛角瓜花粉离体萌发的最适条件及培养基成分,以2年生牛角瓜新鲜花粉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溶液对牛角瓜花粉块壁解离效果的影响情况;还采用离体培养法,研究了不同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不同培养基组分对牛角瓜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情况。结果显示:以10%的Na OH溶液将牛角瓜花粉块处理10 min的解离效果最好;牛角瓜花粉离体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在此温度条件下培养6 h后其花粉萌发率基本稳定,培养12 h后其花粉管生长最好;蔗糖对牛角瓜花粉萌发率及花粉管长度的影响均较大,硼酸对花粉萌发率及花粉管长度的影响均较小;牛角瓜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最适培养基为20%蔗糖+0.1%硼酸+5 mg/L氯化钙+15 mg/L 6-BA,在此培养基上并在30℃的温度条件下培养6 h,其花粉萌发率达到94.77%,花粉管长度为11.07 mm。  相似文献   

4.
采用固体培养基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蔗糖、硼和钙配比对杂交榛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硼酸浓度间对花粉萌发有显著影响,钙浓度间对花粉萌发的促进作用不明显;蔗糖150 g·L~(-1)、硼酸100 mg·L~(-1)时最适宜花粉管伸长;蔗糖的缺乏会导致胼胝质在花粉管顶端积累,使其生长停滞,缺硼时胼胝质在花粉管内分布正常.杂交榛花粉适宜的培养基为:蔗糖150 g·L~(-1)+硼酸100 mg·L~(-1)氯化钙100 mg·L~(-1)琼脂10 g·L~(-1).  相似文献   

5.
以灰木莲(Manglietia glauca)的新鲜花粉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蔗糖、硼酸和氯化钙组合的培养基对灰木莲花粉离体萌发的影响,并用TTC染色法、I-IK染色法和无机酸法对灰木莲的花粉生活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p H值6.0时,以150 g/L蔗糖+50 mg/L硼酸+100 mg/L氯化钙+7 g/L琼脂的培养基配方最适合灰木莲花粉的培养,离体萌发率达到62.2%,花粉管生长良好;无机酸法不适宜灰木莲花粉生活力的检测;TTC染色法和I-IK染色法的测定结果与离体萌发法的结果较接近,分别为60.6%和64.1%,但I-IK染色法在观察判断上较为困难。因此,TTC染色法是快速检测灰木莲花粉生活力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6.
矿质营养与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澳洲坚果花粉生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6年生的澳洲坚果为试材,研究温度、蔗糖浓度、矿质营养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5℃和10%的蔗糖浓度对花粉的萌发和生长最为有利;植物生长调节剂GA3为20mg/L时能显著促进花粉的萌发,而IAA和2,4-D对花粉萌发的促进作用不显著;矿质营养最有利于花粉萌发的浓度分别是Zn10mg/L、Mo5mg/L、B10mg/L、Mn40mg/L、Ca30mg/L.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榆叶梅的坐果率和杂交育种效果,采用花粉液体培养法,开展了人工辅助授粉和杂交育种试验,研究了5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重瓣榆叶梅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取决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和质量浓度,适于榆叶梅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赤霉素、6-BA和2,4-D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5.0~100.0、5.0~10.0和0.5~10.0 mg/L;萘乙酸对榆叶梅花粉萌发起抑制作用,而在质量浓度为0.5~2.5 mg/L时,其对榆叶梅花粉管生长却有促进作用;多效唑对榆叶梅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总体上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硼酸和赤霉素对梨花粉离体及原位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以鸭梨和雪花梨为试材,采用液体培养法及荧光显微镜法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梨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离体条件下,较低浓度的硼酸和赤霉素能促进花粉萌发,而超过一定浓度时却起到抑制作用,最适宜鸭梨和雪花梨花粉萌发的硼酸浓度为30mg/L,赤霉素浓度为300mg/L;实体授粉结果表明,较低浓度的硼酸和赤霉素能促进花粉萌发,而超过一定浓度时却起到抑制作用,最适宜梨花粉萌发的硼酸浓度为50mg/L,赤霉素浓度为500mg/L。  相似文献   

9.
七子花花粉萌发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置8种不同的培养基进行七子花花粉萌发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培养基中七子花的花粉萌发率、花粉管破损率和花粉净萌发率有较大的差异.硼酸对七子花花粉萌发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也会增加花粉管的破损率.以0.5mg/L 2,4-D、10%蔗糖、0.5%琼脂作为培养基,七子花花粉萌发率最高,达84.90%;以10mg/L H3BO3、0.5mg/LNAA、10%蔗糖、0.5%琼脂作为培养基,七子花花粉的净萌发率最高,达53.25%.硼酸与NAA或Ca(NO3)2配合使用,有利于七子花的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的发育.  相似文献   

10.
采用4种不同染色方法及培养基萌发法对5种花色的三色堇花粉生活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I-KI染色法、醋酸洋红染色法和TTC染色法不适用于三色堇花粉生活力的测定,而过氧化物酶沉淀法与培养基萌发法是测定三色堇花粉生活力较好的方法;蔗糖和硼酸的浓度影响三色堇花粉的萌发,质量浓度分别为20mg/L、1.5mg/L蔗糖和硼酸对三色堇花粉萌发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花粉的生活力与贮藏条件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不同培养液、不同培养温度不同贮藏时间和温度、-80℃超低温贮藏花粉不同解冻方法对马银花(Rhododendron ovatum)的花粉萌发特性及贮藏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25℃下,用100 g/L蔗糖+100 mg/L硼酸+100 mg/L GA3的离体培养液,培养4h花粉萌发率高,可达80%,GA3能促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各贮藏温度下的花粉贮藏15 d萌发率都保持在高水平,但室温贮藏花粉45 d失活,3.3℃贮藏花粉45 d萌发率可保持在36.11%,可作为生产应用的贮藏温度;-80℃贮藏的花粉采用30℃水浴解冻2 min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不同浓度的糖、硼、钙对油橄榄花粉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寻准确而可靠的油橄榄花粉生活力的测定方法,以油橄榄中山27#品种花粉为试材,采用离体培养法,研究了培养基中不同浓度的糖、硼、钙及PEG对其花粉萌发率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促使油橄榄中山27#品种花粉萌发的最适宜的蔗糖浓度为150 g/L、硼酸浓度为200 mg/L、钙离子浓度为40 mg/L、PEG-4000浓度为100 g/L;在此培养基中室温培养24 h,其花粉萌发率可达最大值(64.51%)。  相似文献   

13.
以南方适宜栽培的6个枣品种花粉为材料,研究了枣花粉离体培养的影响因子对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枣花粉培养的适宜培养基中蔗糖含量为5%~15%,硼酸100~400 mg/L,适宜温度为25℃~30℃。硼酸对花粉管的生长影响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14.
以新鲜稠李花粉为试材,采用花粉离体培养法,研究蔗糖、硼酸、钙等组分对其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硼酸、钙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能够促进花粉萌发,但超过一定浓度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生长都有所下降。综合分析认为蔗糖、硼酸、钙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8%、0.015%、0.015%最为适宜,此时花粉萌发率最高,花粉管生长较好。  相似文献   

15.
不同质量浓度的蔗糖和硼酸对北京杨花粉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北京杨新鲜花粉为材料,研究固体培养基中蔗糖和硼酸不同质量浓度对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基不含硼酸时,最适宜萌发的蔗糖质量浓度为10%,萌发率93.5%;当达到20%时,抑制花粉萌发,萌发率仅为55.6%。在培养基不含蔗糖时,最适宜萌发的硼酸质量浓度为0.01%,随着质量浓度升高,萌发率呈下降状态。在蔗糖和硼酸的双重作用下,最适宜萌发的质量浓度为10%蔗糖+0.01%硼酸,萌发率高达98.6%,花粉管生长快、健壮。新鲜花粉生活力测定的培养时间为24 h。  相似文献   

16.
金花茶花粉离体萌发及低温处理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硼酸及蔗糖浓度、培养时间、含水率、低温对金花茶花粉离体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硼酸及蔗糖浓度对花粉萌发均有显著影响,当硼酸浓度0.1g/L和蔗糖浓度100g/L时,花粉萌发率最高;25℃培养24h后花粉充分萌发;花粉含水率为70.39%和52.67%时,低温处理导致花粉活力降低,甚至丧失,不利于花粉低温保存。含水率为39.89%和30.90%时,花粉低温处理后的萌发相对保持率均维持在86%以上;含水率39.89%的花粉出现"冷刺激"现象,低温处理后萌发率回升,新鲜花粉低温保存前进行适当干燥处理有利于萌发。研究结果将为金花茶种苗繁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大叶相思花粉离体萌发适宜条件及活力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大叶相思花粉离体萌发适宜条件以及花粉活力不同检测方法进行研究,为今后进一步开展人工控制授粉、选育优良的马大杂交新品种提供基础。【方法】采回花穗的次日10:00之后,使用毛笔刷法收集大叶相思花粉;通过不同培养温度、不同蔗糖浓度和不同硼酸浓度处理后进行花粉离体萌发,筛选适宜大叶相思花粉离体萌发的条件;采用过氧化物酶法、I_2-KI法以及花粉管离体萌发法对大叶相思花粉进行活力测定,探讨大叶相思花粉有效的活力测定方法。【结果】大叶相思花粉在28℃下培养,其花粉平均萌发率为71.99%,花粉管平均长度为5.3 D(1 D=1倍的花粉粒长度),花粉管平均条数为6.2条,显著高于其他培养温度的处理。当培养基中含有200 g·L~(-1)蔗糖时,大叶相思花粉萌发率为84.96%,其花粉管平均长度为5.8 D,花粉管平均条数为6.2条,显著高于含有其他蔗糖浓度的处理。在含有300 mg·L~(-1)硼酸的培养基中培养大叶相思花粉,其平均萌发率为75.32%,花粉管平均长度可达4.8 D,平均花粉管条数为5.4条,显著高于在其他硼酸浓度下的处理。大叶相思花粉在培养温度30℃、200 g·L~(-1)蔗糖、300 mg·L~(-1)硼酸的培养基中萌发率为98.26%,花粉管长度均可达到10倍复合花粉粒的长度,最多可萌发出10条花粉管,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培养3 h的大叶相思花粉,萌发率为65.74%;培养6 h时,其萌发率为90.55%;培养24 h后,其萌发率趋于稳定,达到最高值98.26%。过氧化物酶法检测的花粉活力为99.67%,I_2-KI法检测的花粉活力为99.00%,花粉管离体培养法检测的花粉活力为98.15%,3种方法检测的花粉活力无显著差异。【结论】大叶相思花粉在不同的离体培养处理下,其萌发情况均不相同且差异显著,最佳离体萌发条件为200 g·L~(-1)蔗糖+300 mg·L~(-1)硼酸,培养温度为30℃,萌发率为98.26%。过氧化物酶法、I_2-KI法以及花粉管离体培养法检测的花粉活力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可为今后开展大叶相思的花粉收集、贮藏及活力测定等研究,以及开展人工控制授粉选育优良马大杂种相思新品种等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平榛花粉为试验材料,采用花粉离体培养法研究了培养基组分蔗糖、硼酸、硝酸钙不同浓度对平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从而找到适合平榛花粉离体萌发的最佳培养基组分。结果表明:蔗糖、硼酸、硝酸钙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促进平榛花粉的离体萌发,超过该范围则会抑制花粉的萌发,筛选出较适宜平榛花粉离体萌发的培养基成分为蔗糖15%+硼酸0.01%+硝酸钙0.015%。  相似文献   

19.
以江南油杉(Keteleeria fortunei var. cyclolepis)花粉为研究对象,采用液体培养法,通过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不同培养基组分、pH值和温度对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江南油杉花粉在无蔗糖、无H_3BO_3及无CaCl_2的培养基中均能萌发,但萌发率较低。添加蔗糖、H_3BO_3和CaCl_2均可显著促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但高浓度的蔗糖、H_3BO_3和CaCl_2均会抑制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pH值和培养温度均对江南油杉花粉的萌发影响显著,培养基最适pH值为6.5,花粉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过高或过低均会抑制花粉萌发。综合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江南油杉花粉萌发的最适培养基为250 g/L蔗糖+200 mg/L H_3BO_3+100 mg/L CaCl_2,pH值为6.5,置于25℃光照培养96 h,萌发率为42.4%。  相似文献   

20.
通过使用不同的培养基,采用液体培养法研究了蔗糖、硼酸和钙离子对二乔木兰花粉萌发的影响。将所用花粉分为两组,组1于8:00采集,组2于16:00采集,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蔗糖、硼酸和钙离子对花粉的萌发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但超过一定浓度时则起抑制作用,二乔木兰花粉萌发的最适培养基为30 g·L~-1蔗糖 100mg·L~-1硼酸 500 mg·L~-1Ca~2 ,在该培养基内,组1花粉的萌发率为46.21%±1.86%,花粉管长度为1156.25Um;组2花粉的萌发率仅为14.22%±1.86%,花粉管长度为1022um。此外,在其离体萌发过程中,二乔木兰花粉存在花粉管双萌发的现象。用不同的花粉保存方法保存二乔木兰花粉后,发现干燥处理后于-18℃下保存的花粉活性最高,30d后仍有6.92%±0.75%的萌发率,而于常温25℃下保存的花粉10d后就基本失活,说明低温干燥保存是保存二乔木兰花粉活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