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0个杨树品种的物候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0个杨树品种的8个物候期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在甘肃靖远,各品种物候期有很大差异,叶黄始期最为明显,极差达46d;其次为叶黄盛期和落叶始期,极差为45d;差异最小的为展叶期,极差仅为8dc不同品种杨树生长期长短不一,影响杨树生长期长短的物候因素主要是后期的叶黄始期、叶黄盛期、落叶始期、落叶盛期等4项的差异程度。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将物候期分为三类:前生长因子、后生长因子、落叶因子。这三类因子分别以芽萌动期、封顶期、叶黄盛期为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我国10个枫香地理种源6 a生幼龄林树高、胸径和材积等生长性状以及物候节律进行观测。结果表明:不同种源间树高、胸径和材积均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且两两生长性状均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在武汉市九峰试验林场生长的优势的种源有‘江苏南京’和‘云南富宁’,而生长最差的种源是‘河南南阳’和‘河南商城’。枫香树高分别与经度和年降水量呈现显著正相关,且胸径和材积与年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不同种源枫香的萌动期、绽叶期、展叶期和落叶期等存在显著差异,处于低纬度的‘广西岑溪’和‘云南富宁’种源的萌动期、绽叶期、展叶始期、展叶盛期、落叶始期均较其他高纬度种源早,而落叶盛期和落叶末期又较其滞后。  相似文献   

3.
试验结果表明:4年生欧美杨107、108、中林2025杨树新品种单株材积生长量分别比中林46高出39.7%、39.7%、30.1%,在豫南地区生长表现出明显的速生性和抗逆性,适宜信阳沿淮平原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引进的杨树新品种材积生长差异及趋于数量成熟时的最大材积生长量,确定主栽品种。随机选取8个品种进行了伐倒木材积测定及分析,结果为:中林2025杨17 a材积生长量为0.2960 m~3最大,圣山杨材积生长量为0.1669 m~3最小。经方差分析表明:8个品种材积生长量对F_(0.05)、F_(0.01)差异均极显著;中林2025杨、欧美杨108号、山哈杨材积生长较优,是汉中区域经营短周期材用林最理想的杨树品种。对17a生8个品种伐倒木测定计算结果及生长趋势分析,其径生长对材积生长量起主要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杨树伐根嫁接更新造林优良品种的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林业资源管理》2013,(6):148-153
以小美旱杨为砧木,选择107杨、108杨、111杨、沙兰杨、北抗创新杨1号、中林2001杨和转基因杨7个杨树品种作接穗进行伐根嫁接,在北京大兴区分别设置了3块试验地的3个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以小美旱杨为伐桩,3块试验地中北抗创新杨1号成活率和保存率均最低,其余6个品种接穗成活率和保存率分别在80%和90%以上。2)试验地1嫁接品种107杨、108杨、111杨的平均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均较大,且之间无显著差异;试验地2嫁接品种107杨、沙兰杨的平均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与北抗创新杨1号差异显著,107杨与沙兰杨的平均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差异不显著;试验地3嫁接品种107杨的平均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与中林2001杨、转基因杨差异显著,中林2001杨与转基因杨的平均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差异不显著。3)107杨、108杨、111杨、沙兰杨是适宜杨树伐根嫁接造林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6.
不同杨树品种对美国白蛾种群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美国白蛾实验种群生命表和自然种群生命表方法评价不同杨树品种对美国白蛾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得出不同杨树品种对美国白蛾的抗性由大到小依次为:美洲黑杨L35、美洲黑杨中林46杨、欧美杨W141、欧美杨卡帕茨、美洲黑杨323、美洲黑杨T66、109杨.从抗虫性和生长量的角度考虑,在生产上栽植美洲黑杨L35、欧美杨W141有利于对美国白蛾的控制.  相似文献   

7.
黑杨无性系苗木年生长规律及抗病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育苗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6个黑杨派杂种无性系苗高年生长动态,比较了它们的抗病性.结果表明:无性系苗高年生长规律符合‘S’型生长曲线,用Logistic方程拟合苗高生长进程,相关系数都达到0.99以上;苗高年生长进程划分为3个阶段,即生长前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各个阶段持续的时间和累积生长量差异很大,速生期持续时间50 d左右,占全生长期1/4,生长量约占年生长量的58%左右;无性系对2种叶部病害的抗性存在显著差异,107、108杨对叶枯病高抗,对黑斑病的感病指数都低于其它4个无性系,中林美荷杨的抗性较差;综合表型性状比较,欧美杨107号和108号苗期生长量大,抗病性强,苗干通直,叶形呈正三角形,落叶期晚,是生产上适宜推广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8.
豫北地区107杨与中林46杨造林对比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欧美杨107号与当地主栽品种中林46杨的生长量、落叶时间、病虫危害等多项指标进行对比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欧美杨107号具有速生、抗性强、落叶迟、生长期长等优良特性,可在豫北地区栽培推广。  相似文献   

9.
‘朝霞杨’是欧美杨107杨的芽变品种。该品种苗干通直,树冠窄。春季叶片为紫红色,生长旺盛期叶色转为紫色,秋季渐转为浅紫色。叶片较‘欧美杨107杨’略小;叶芽为褐色,较欧美杨107杨小;苗木停止生长时间和落叶期较欧美杨107杨晚5~7天。朝霞杨成年树主干红褐色。  相似文献   

10.
姚雷 《林业科技》2001,26(4):5-5,11
1376号杨是中国林科院引进的欧美杨品系 ,为落叶乔木 ,其树干通直 ,是良好的用材林种。 1987年 ,吉林省延边州林科所从中国林科院引进欧美杨四个品系 :15 88号、 2 9号、1145号和 1376号。经过物候期和生长期调查 ,1376号杨整个物候期与北京杨十分相近 ,并且其高生长最快 ,在 8月 5日至 8月 2 0日 15天内 ,其生长量达 49cm。为进一步了解 1376号杨的生长特性 ,1995年 ,在和龙市西城镇明岩村营建了 1376号杨的对比试验林 ,1999年对1376号杨的生长特性进行了调查。1 试验地概况和试验方法和龙市西城镇明岩村地理位置为 12 9°0 5′E,42°41…  相似文献   

11.
6个杨树无性系木材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12.
10个速生杨品系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山海关杨为对照,在唐山地区进行不同杨树无性系对比试验。经过7a试验,结果表明:108杨生长表现突出,107杨次之,白杨表现最差。7a生108杨林木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平均单株材积分别为20.3cm、15.57m和0.1500m^3,超过山海关杨1.18倍、1.30倍和4.15倍;多重比较表明,108杨和107杨各生长指标与对照差异达极显著,同时该无性系还具有造林成活率高、抗性强等优良特性,可以在唐山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杨树无性系沙区引种造林综合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是在引选育杨树无性系苗期综合评价基础上 ,对苗期选出的优良无性系进行造林综合评价的初步结果。经 5~ 8a造林对比试验 ,并通过 5项主要因素指标评价和 2项次因素指标综合评价 ,初步选出了2 3个无性系。其中 ,建 1 0 #(P .×euramericanacv’ND1 82 )、小黑 84 0 1 (P .simonii Baicheng×P .nigra Aeriai84 0 1 )、白林 2 #(P .Nigra×P .pyramidalis)、欧美I M (P .euramericanacl.“I M”)、中林 86 2 2 (P .Zhonglin 86 2 2 )、黑林 1号 (P .xiaohei×P .p1 5Acl.)、辽杂 2 #(P .simonii×Xiaozhuannicacl.Liaoza 2 )、拟青×山海关 (P .nigra×P .deltoidescv.“Shanhaiguan”)、中赤黑小 (P .nigra×P .simoniicvZhongchi’)、法库 1 #(P .simonii×Xiaozhuannicacl.’Faku 1 )等 ,其生长量明显超过当地主栽树种白城 4 1 #(P .simonii×Xi aozhuannicacl’Baicheng 4 1 )和白城 2 #(P .simonii×Xiaozhuannicacl’Baicheng \|2 ) ,抗寒、抗病、抗虫性、树干干型也都表现突出 ,适合科尔沁沙地有选择性种植和推广。  相似文献   

14.
对安徽省马鞍山市长江滩地8年生的Ⅰ-72、Ⅰ-69和中林46计3种杨树无性系混交林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中林46杨的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量均明显小于Ⅰ-72杨和Ⅰ-69杨。8年生的中林46杨平均材积只有0.199m3/株,Ⅰ-72杨和Ⅰ-69杨的平均材积分别是0.499 m3/株和0.360 m3/株。Ⅰ-72杨的胸径明显大于Ⅰ-69杨,但树高差异很小。就以上3种杨树无性系而言,中林46杨不宜在长江滩地上进行造林;Ⅰ-72杨和Ⅰ-69杨较适宜,尤其是在大株行距造林中,采用Ⅰ-72杨则更容易培育大径材。  相似文献   

15.
杨树伐根嫁接亲和力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小美旱杨为砧木,选择了9个杨树品种作接穗进行伐根嫁接,研究了伐桩与接穗的亲和力。结果表明:以小美旱杨为伐桩,嫁接038杨,中林46杨,107杨,108杨,埃瑞达诺110杨,中林2001杨,中林2025杨和转基因杨的伐桩成活率均高于97.8%,第4年伐桩保存率均高于92.8%,可以满足林业生产的需要,表现出良好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16.
为选择出适宜黑龙江不同平原区的寒地杨树扦插品种,收集小黑杨、黑林5号杨(A5)、大青杨等22个杨树无性系进行不同地区杨树扦插苗生长特性的比较试验。通过各品种杨树扦插苗苗高、地径、木质化程度及病虫害指数分析比较,初选出适宜三江平原区的小黑14、德杂1号、美黑3号、J7、甜×小黑等5个杨树扦插品种,适宜松嫩平原区的A5、小黑14、钻×俄和J7等4个杨树扦插品种。  相似文献   

17.
以宁夏仁存渡护岸林场引进的截叶毛白杨、毛新×毛白73两个无性系的1年生硬枝为材料,以新疆杨为对照进行硬枝扦插试验,采用ABT-1号生根粉对插穗进行处理,比较其扦插生根情况。结果表明:2个无性系的杨树及新疆杨采用不同处理时,插穗生根情况不同;ABT-1生根粉处理的截叶毛白杨插穗在500 mg·L-1浓度时愈伤组织形成率最大,达58.33%;毛新×毛白73枝条在600 mg·L-1浓度时愈伤组织形成率最大,为41.67%。未用ABT-1生根粉处理的截叶毛白杨、毛新×毛白73和新疆杨的生根率高于处理过的。不同品种的杨树扦插生根率存在极显著差异,新疆杨生根率高达82.14%,高于截叶毛白杨与毛新×毛白73的,更适合进行扦插扩繁。  相似文献   

18.
黑杨派杨树新无性系物候期及生物学特性观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黑杨派杨树I-63杨和I-69杨人工杂交获得的优良单株LH04-13,以I-69杨、I-63杨、南林895、中石7号杨等为对照营建试验林,观测研究各无性系萌芽展叶、生长、封顶落叶、开花结实等物侯期及生物学特性适应性、抗逆性等,以期为杨树无性系的选育及造林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杨树枝条韧皮部提取液对光肩星天牛羧酸酯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用石油醚和甲醇浸提8种杨树枝条韧皮部,测定提取液对光肩星天牛幼虫羧酸酯酶活力的影响。试验表明:新疆杨石油醚提取液的影响与加拿大杨这间存在显著差异;新疆杨甲醇提取液的影响与毛白杨、山海关杨、I-214杨、北京杨之间,J-杨、加拿大杨与山海关杨、I-214杨、北京杨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对20世纪末新引进到辽宁并经初选的12个杨树无性系进行了引种试验研究,通过无性系多点生长对比试验、室内外物候观测、对杨干象抗性评价和材性测试等,筛选出生长快、适应强的杨树新品种中辽1号杨,其材积生长量分别超过当地对照种辽宁杨、沙兰杨、荷兰3930杨和I-214杨14.8%~68.1%。其生长进程中高生长最快期是在5~6年生,连年生长量最大数值达到3.6 m;胸径生长最快期是在3~5年生,连年生长量最大数值达到6.34 cm。而且干型好、材质优良,对杨干象有相对较强的抗性,可作为新品种在其适生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