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莲英 《甘肃农业》2002,(12):14-15
消除贫穷,这是全人类的重大课题.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我国农村贫困现象明显缓解,绝对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到2000年底,除了极少数不适合参加生产劳动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对象以及生活在自然环境恶劣地区的特困人口,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如期实现,标志着我国的扶贫开发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进入21世纪,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在完成了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以后,扶贫开发仍然面临着十分艰巨而繁重的任务,仍需要在更高一个层次上进行扶贫开发,全面推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大珂  溥萍 《新农业》2004,(9):7-8
到2003年底,辽宁省农村贫困人口由2000年的230万人减少到150万人。为进一步贯彻《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精神,做好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省政府办公厅于2004年7月发出通知,提出《关于做好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农村贫困人口分布变化趋势及其扶贫政策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新阶段扶贫开发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通过贵州省统计年鉴、贵州省贫困监测报告等统计资料,结合相关的社会经济政策,综合分析了贵州省农村贫困人口分布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贵州农村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贫困山区,与汉族相比,少数民族贫困发生率较高且相对集中;贫困人口内部群体分布趋势明显,受教育年限低,纯农户、家庭人口负...  相似文献   

4.
关注农村教育解决长期贫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的农村贫困成因及脱贫问题,通常的看法,一般将农村贫困归结为收入贫困问题,解决的对策也仅仅是关注增加农村人口的收入.经过大规模农村扶贫开发的过程后,农村中仍然存在大量的长期贫困人口,对于他们长期贫困的原因就不能只看到收入的缺乏,而应关注深层的原因,即农村人口的权利缺失而导致的基本能力缺乏.这对于我国从社会公共政策和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上消除农村长期贫困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5.
贫困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发展农村经济,消除贫困,共同富裕,实现小康,是党和国家统领农村工作的战略目标.我国经过20多年的扶贫开发和16年的科技扶贫,农村贫困面貌发生了很大改观,贫困农民人口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特别是20世纪末国家实施的"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和我省实施的"四七"扶贫攻坚计划,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下降,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贫困问题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6.
1985年中国的绝对贫困人口有1.25亿,自1986年国家开展大规模扶贫工作以来,经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降到1997年底的5000万人。同期,陕西省农村贫困人口也由650万下降到120万。全国的贫困发生率从1985年的15%下降到1995年的7.1%。但是,应该看到,伴随着农村贫困人口数量下降的另一个因素是实际衡量中国农村贫困标准在下降。  相似文献   

7.
部委热线     
《农村百事通》2006,(23):17-17
20年来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减少1亿多今年10月17日是联合国确定的第14个“国际消除贫困日”。第二届中国消除贫困奖颁奖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今年是中国政府实施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扶贫开发20周年。20年来,中国扶贫开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为全球反贫困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数量从1.25亿下降到2365万;农村绝对贫困发生率由14.8%下降到2.5%;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得到长足发展,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全面发展”的开发式扶贫道路。第二届中国消…  相似文献   

8.
正楚雄市扶贫开发工作的主战场和全国一道亦在农村,2017年全市有2个贫困乡(镇)14个贫困行政村5285户19 881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为7.2%,80%以上贫困人口集中在山区乡镇,因缺资金而贫困的有2575人,占12.73%。为解决这部分人到2020年同步实现小康,根据中央、省、州对扶贫开发工作的统一部署,楚雄市向符合贷款条件的贫困农户提供"5万元以下、3年期以内,免抵押、免担保、基准利率放贷、财政贴息、建立风险补偿金"的  相似文献   

9.
国务院扶贫办新闻发言人刘福合昨日说,2007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378万人,是《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绛要(2001—2010年)》实施以来减贫速度最快的一年。  相似文献   

10.
<正>新标准从何而来把绝对贫困标准与低收入标准合二为一,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我国在2007年前有2个扶贫标准,第1个是1986年制定的绝对贫困标准,把1985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低于206元的农村人口定为扶贫对象,绝对贫困人口为1.25亿  相似文献   

11.
正改革开放以来,"扶贫"一直是不断更新的议题,"十二五"期间,我国扶贫工作取得重要进展。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5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从上年的7017万人减少到5575万人,减少1442万人(比上年多减210万人),贫困发生率从上年的7.2%下降到5.7%,"十二五"扶贫开发圆满收官。2016年,扶贫工作仍是重中之重。领导专家围绕扶贫各有部署。  相似文献   

12.
现阶段中国城市贫困人口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问题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中国说到贫困,一般人都会想到农村、农民的贫困,政府的扶贫开发工作也主要针对农村贫困来进行。由于各种原因,近些年来我国城市的贫困人口呈上升趋势。尤其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将我国带入了一个复杂的社会转型期,城市贫困化的趋势日益显著,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一、贫困老年农民属于社会弱势群体 目前普遍认为,三无人员(没有法定扶养人、没有劳动能力、没有生活来源)、病残人员、下岗人员中的特困职工属于弱势人群.笔者认为,贫困老年农民也属于社会弱势群体.一方面,他们具有经济上的低收入性、生活上的贫困性、政治上的低影响力和心理上的高度敏感性等弱势群体的基本特征①.既是生理性弱势群体,也是社会性弱势群体.另一方面,他们是一个人数不少的群体.近期,国家统计局农调队参照国际通行计算方法,结合我国实际,对我国农村贫困标准和贫困人口进行了重新计算,按1999年价格计算,新的农村贫困标准是865元,1999年农村贫困人口为12230万人②.又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表明,现阶段我国60岁、65岁以上人口分别占总人口的10%和7%(人民日报,2001年3月29日).综合以上农村贫困人口总数与老年人比例可以估算,我国目前农村贫困人口60岁以上约为1223万人,65岁以上约为856万人,这确实为一个人数不少的群体.  相似文献   

14.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前不久决定,将“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高于全国农民平均水平”列入未来12年扶贫开发工作的奋斗目标之一。从2009年起,我国将贫困线标准从人均年收入786元提高至1067元,扶贫开发的目标人群将由1497万人增加到4320万人.占全部农村人口的4.6%。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农村贫困状况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必须解决的经济问题。目前我国的农村贫困人口分布较广、数量较多。到现在仍有部分农村人口处于贫困线以下,主要原因是农村人口太多,人均耕地少,失地和文化贫困也是重要原因。要想彻底解决我国农村地区的贫困问题,必须从政策、教育、基础设施等方面建立完善的农村脱贫体系。  相似文献   

16.
自80年代开展扶贫开发以来,湖北省英山县的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农民收入明显提高.全县绝对贫困人口由1985年25.23万人减少到1.8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5.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35元,分别是1986年191元的7.5倍和1993年604元的2.3倍;15%的农户初步达到小康水平,全县温饱巩固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7.
数字     
《甘肃农业》2019,(2):4-4
1386万人据悉,按现行国家农村贫困标准测算,2018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1660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386万人;贫困发生率1.7%,比上年下降1.4个百分点。5000万吨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据悉,2018年水产养殖总产量超过5000万吨,占我国水产品总产量的比重达78%以上,是世界上唯一养殖水产品总量超过捕捞总量的主要渔业国家。  相似文献   

18.
河南郸城县位于豫皖两省交界处,人口132万,农村劳动力63.5万人,贫困村145个,贫困人口20.8万人.郸城县是一个典型的平原农业大县,是"国家连片特困地区重点县". 近年来,郸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坚持以扶贫开发统揽农村工作全局,以整村推进、产业扶贫、劳动力转移培训为重点,在落实完善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工作中,积极探索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长效机制,推行"十制工作机制"(即定期召集制、干部旁听制、代表推选制、民主提议制、民主表决制、代表问询制、工作述评制、会议备案制、村务公开制和绩效考评制),公开解决贫困乡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让广大群众参与到村级重大事项的决策中来,保证了扶贫资金落实到贫困农民期盼的项目中,增强了扶贫的针对性、瞄准性,确保党的扶贫政策安全"着陆",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  相似文献   

19.
电在10月17日“国际消除贫困日”,中国政府骄傲地宣布: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减少到2003年底的2900万,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由30.7%下降为3%左右。下面是一组关于中国扶贫开发成就的数字:———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全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减少到2003年底的2900万。———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从1986年到2003年的18年间,共兴修基本农田2688万亩,解决了7459万人的饮水困难。贫困村中,自然村通路、通电、通电话和通广播电视的比例达到71.7%、92.1%、49.1%和82.7%。———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贫困地区办…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村扶贫开发政策自实施以来,在缩减农村贫困人口、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鉴于当前农村贫困标准上调、相对贫困特征凸显、脱贫成本与难度增加、防止返贫任务艰巨、扶贫机制有待完善等新形势,迫切需要通过创新扶贫工作机制、完善扶贫目标瞄准机制、改善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大力实施参与式扶贫开发、完善扶贫政策体系等举措,调整扶贫开发政策,重构扶贫开发机制,以促进我国农村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