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龙宝区果品结构调整调以脐橙为主的良种高换工作,近年来高潮叠起,每年高换20万株以上.然而高换后一般要影响果园2—3年产量,为解决这一矛盾,我们从九四年起着手引进无籽西瓜试验示范推广,在高换树下以及新建果园种植无籽西瓜取得显著成效.虽然高换后柑桔产量减少,但由于无籽西瓜丰收,经济效益反而对未高换果园明显提高.无籽西瓜从育苗至采收仅100~120天,亩平产量2500—3000kg,亩纯收入达3000余元,比未改换果园的柑桔纯收入增长1.72倍.为我区柑桔高换良种后如何解决短期内经济效益下降的问题提供典型经验.种植无籽西瓜的优势首先是见效快,当年种植,当年见效.二是经济效益高.无籽西瓜具有多倍体和杂交一代的双重优势,种植得法,平均亩产3000公斤以上,亩产值在3000多元.三是市场潜力大,无籽西瓜属高挡西瓜,味甜无籽,食用既卫生又方便,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供不应求.四是通过嫁接技术的应用,无籽西瓜完全能够连年种植,形成无籽西瓜产业化生产,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荷兰bejo甘兰于1997年由新野县蔬菜专业合作社在新野引进试种,2000年在全县大面积推广种植,当年推广面积达1700亩.2001年进一步推广种植到3800亩,至目前全县种植面积已达1.8万亩,占全县甘兰种植总面积的60%以上,成为新野县大田越冬甘兰的当家品种.  相似文献   

3.
<正> 为了搞好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加快发展经济作物,促进我区西瓜生产再上新台阶,1992年,我们在仙桃市沙湖镇示范种植无籽西瓜66.7hm~2,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经多点测产,总产量达2750万 kg。平均单产量2750kg,最高达4100kg。平均单产值达1650元,每666.7m~2平均纯收入1350元,比有籽西瓜多收入750元。沙湖无籽西瓜因其优良品质,上市后供不应求,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在1992年7月全省西甜瓜评比会上被评为优质  相似文献   

4.
为了满足本地市场对秋西瓜的需求,提高秋季种植蔬菜的经济效益,于1997年开始在汉水流域十堰市境内不同地点用大棚试种秋无籽西瓜获得成功,667 m2平均产量2 000 kg,平均产值4 000元.经几年努力,建立了十堰市西甜瓜基地,并总结出了汉水流域大棚秋无籽西瓜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二金条辣椒主产四川,后传入浙江.1997年我地从浙江引入试种,经3年试种成功,于2000年开始大面积推广并获得丰产丰收,在当地推广面积达400hm2,平均每667m2产干椒310kg,高产者达400kg,平均每667m2产值超千元,2001年种植面积达800hm2以上.  相似文献   

6.
马连军  袁顺 《长江蔬菜》2000,(11):19-20
发展蔬菜生产是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中的重头戏,如何安排好蔬菜茬口对增加产量、提高效益至关重要.根据我地实际情况与气候条件,在塑料大棚内实行蘑菇、马铃薯、无籽西瓜一年三熟配套栽培,一般667 m2产蘑菇3 000 kg,马铃薯1 500 kg,无籽西瓜5 000 kg,年收入在8 000~10 000元,值得推广应用,现将其栽培模式及技术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为了在有限的土地上增加农民收入,河南省宁陵县农业局蔬菜办公室从2002年开始推广洋葱—无籽西瓜—青花菜一年三熟高产高效栽培模式。通过几年的努力,形成了以宁陵县阳驿乡、柳河镇为中心,辐射周边县市的生产格局,种植面积已达800hm^2。每667m^2洋葱产量6000kg,产值4200元,纯收入3800元;每667m^2无籽西瓜产量4000kg,产值2400元,纯收入2100元;每667m^2青花菜产量1000kg,产值2400元,纯收入2000元。每667m^2全年产值9000元,纯收入7900元。  相似文献   

8.
武汉郊区每年种植6667hm2(10万亩)西瓜,集中在7月10日前后的15天左右上市,正处于外地西瓜云集的旺季,市民吃不了,农民收益低。为了改变武汉西瓜市场的被动局面,武汉市农科院于1995年牵头组建了武汉市无籽西瓜协作组,实施“无籽西瓜丰产栽培配套技术的研究与示范”科研攻关。武汉市科委将此列入武汉市“九五’朝间重点科研攻关项目,分3年投入资金12万元,使武汉市无籽西瓜的栽培由零星种植发展到6667hm(10万亩),为全市无籽西瓜产业形成奠定了基础。13年试验研究取得系列成果①筛选出了适合武汉地区种植的耐湿抗病无籽西瓜优良品…  相似文献   

9.
兴科2号是安徽省宿州市无子西瓜研究所育成的无籽西瓜新品种。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2002年引进种植,表现出高产、抗病、易管理等特点,每667m^2定植200~220株,平均产量达3000~4000kg,产值4000元左右,纯收入2000~3000元,效益显著。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小麦收获前套种无籽西瓜,西瓜膨大期间作玉米,"两粮一瓜"种植模式,1年3收,麦套无籽西瓜7月下旬8月初供应市场,可填补市场空档,操作简便、投资少、效益高,是淮北平原粮食主产区、资金相对短缺的农户提高收入的高效栽培模式.从2000年推广"两粮一瓜"栽培技术到取得成功并带动周边乡镇,栽培面积已达3 333.3 hm2,每667 m3纯收入达3 000多元,成为当地调整种植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亮点.  相似文献   

11.
<正> 本规程适宜于年雨量超过2000mm 以上的湿润地区或丘陵干旱地区,适宜品种为生长期120天以内的中熟品种,如目前大量种植的新澄、新红宝系列品种及无籽西瓜各品种,产量为2000~3000kg。  相似文献   

12.
无籽西瓜由于其无籽、品质好、耐贮藏等优点而受到欢迎。暑宝无籽西瓜是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育成的中熟无籽西瓜品种,近年来已成为盐城地区无籽西瓜主栽品种,大棚栽培每667m2产量3000~5000kg,产值5000~8000元。2008年在当地种植面积逾500hm2。  相似文献   

13.
兴科2号是安徽省宿州市无子西瓜研究所育成的无籽西瓜新品种.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2002年引进种植,表现出高产、抗病、易管理等特点,每667m2定植200~220株,平均产量达3000~4 000kg,产值4 000元左右,纯收入2 000~3000元,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4.
小麦、无籽西瓜、西葫芦一年三茬栽培一般亩产小麦420kg,无耔西瓜4000kg,西葫芦3000kg,亩收入可达4200元以上。2010年最高亩收入达到6160元。  相似文献   

15.
黑穗醋栗是目前黑龙江省开发利用的小浆果中发展速度快、种植面积较大、经济效益较高的重要果树之一。1986年底种植面积已达22.7万余亩,预计“七五”期间发展到50万亩,2000年发展到100万亩。然而,黑穗醋栗白粉病是导致黑穗醋栗严重减产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在黑龙江省黑穗醋栗栽  相似文献   

16.
露地种植夏丝瓜是我县菜农的传统种植项目。自1993年以来我们针对市场上秋黄瓜货源少价格高的特点,利用夏丝瓜棚下适度遮阴、避雨,有利瓜苗生长的环境,在丝瓜拉藤前20天左右,一架两用,直播套种秋黄瓜,获得成功。经4年的示范、推广,现套种面积已达800多亩。1997年,采用这一栽培技术,平均每亩产丝瓜4250kg,产秋黄瓜2300kg,亩产值近8000元。  相似文献   

17.
皮球新1号是广东省汕头市种子公司金韩蔬菜种子经营部育成的无籽西瓜新品种,已在广西、广东、海南等地大面积推广,2000年通过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审定,1998-2000年在广西北海市进行连续2年3茬品种比较试验,平均667 m2产量2 199kg.  相似文献   

18.
通贤柚简介     
通贤柚是四川省安岳县选育出的优质柚类,在全国连续四届的柚类良种鉴评会上,均获前三名(参见《中国南方果树》1997年第26卷).目前安岳县种植面积达4000hm~2,栽植300多万株,到2000年预计产果达5000万kg,产值上亿元,通贤抽的开发被列为安岳县的“亿元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9.
《中国瓜菜》2019,(8):55-57
无籽西瓜具有抗病、耐湿、丰产性强等优点,经济效益好。湖南省无籽西瓜种植历史悠久,21世纪初,全省种植面积最高达6万hm~2,但近年来种植面积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笔者针对湖南省无籽西瓜的生产现状,分析了无籽西瓜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湖南省无籽西瓜产业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新坍镇地处射阳西部,西与建湖县接壤,镇内土壤肥沃,耕作层深厚,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全镇耕地面积7.5万亩(5000 hm2).2010年新坍镇新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核心区西葫芦日光温室栽培面积达800亩(53.3 hm2),由于日光温室长年种植西葫芦,连作障碍逐年加重.为了有效减少连作障碍影响,降低病虫害发生率,近年来积极示范推广"沿海蔬菜集约化高效栽培生产模式集成推广技术"体系,开展了西葫芦—水稻高效茬口模式、病虫害绿色防控、高温闷棚等技术的示范推广,有效减轻了连作障碍、病虫害的发生,改善了土壤养分结构,化肥、农药施用量实现双减,单位产值明显增加,推动了园区种植模式持续改善,效益不断增加,促进本镇蔬菜产业健康安全、高效绿色发展.园区日光温室西葫芦—水稻水旱轮作种植模式示范、推广面积800 亩(53.3 hm2),秋冬季栽植大棚西葫芦, 667 m2产西葫芦10000~11000 kg,市场均价2 元/kg,667 m2产值2.0万~2.2万元;种植优质食味稻南粳9108,667 m2产水稻750 kg,因稻米绿色优质,售价高于市场价,达3元/kg,667 m2产值2250元;年667 m2总产值2.4万元左右,800亩(53.3 hm2)温室(大棚)年总产值达1920万元.按照每2年水旱轮作1次划定种植区,种植的西葫芦几乎没有病害发生,有效解决了连作障碍问题,使农业园区地方特色品种大棚西葫芦种植得到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