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一、削蹄之目的 1.幼驹蹄形成斜断圆柱状,因站立基面较小,下踏时常左右摆动,蹄坐不稳,磨灭不正。宜定期削蹄矫正,使之生长成正蹄形。 2.跣蹄壮马,因使役蹄常磨灭不正。前蹄离地时蹄尖磨灭多,常成高蹄;后蹄着地时蹄踵磨灭多,常成低蹄。必须20—30天削蹄一次,予以矫正。 8.装蹄铁马,因蹄不与地面接触,蹄匣磨灭很少,常成延蹄。负重落在蹄后半部,压迫蹄踵,常诱发蹄球炎、蹄冠炎、球节捻挫及  相似文献   

2.
牛蹄叉腐烂与年龄无关,是发病率最高的蹄病。发病原因:厩舍和运动场不洁,使牛肢蹄长期处于污泥、粪尿中,蹄叉角质长期受到浸泡;工作人员削蹄技术不佳,不按时清洁牛蹄底或挖蹄;在放牧中由于碎石子或草木槎子等引起牛趾间外伤;修蹄不及时造成蹄角质过长或修蹄时过削,蹄踵过高,使蹄叉开张机能减弱,蹄部血液循环不良;另外,遗传上蹄质和蹄形不好的牛易患此病。  相似文献   

3.
<正>腐蹄病是一种常以蹄冠、蹄踵、趾间形成脓肿,继而出现恶臭、脓漏为特征的腐蹄病。1病因分析1.1装蹄方法不当削蹄过多,蹄钉不正,装蹄不良,钉掌过深过早,更换和改装蹄铁不及时等。1.2牛舍卫生不好舍内潮湿,地板洼坑,粪尿长  相似文献   

4.
1病因本病与牛年龄无关,厩舍和运动场不洁,肢蹄长期处于污泥粪尿中,蹄叉角质长期受到浸泡;削蹄技术不佳,不按时清洁蹄底或挖蹄;在放牧中由于碎石子或草木槎子等所引起的趾间外伤而引起;修蹄不及时,造成蹄角质过长,或修蹄时过削,蹄踵过高,使蹄叉开张机能减弱,蹄部血液循环不良。另外,可能在遗传上蹄质和蹄形不好的牛易患此病。  相似文献   

5.
屈腱挛缩是由于种种原因使屈腱变短,造成指(趾)关节掌屈,妨碍肢蹄运步和负重的一种疾病。幼驹和成年家畜都有发生。站立时,患肢好象较短,腕关节伸展不充分,球关节不下沉,系部直立,蹄踵不着地,以蹄尖负重。甚者出现滚蹄,球关节和蹄前壁着地,蹄底后翻。几年来遇到8例,用小宽针治疗1~2次,均愈。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个奶牛群中引起跛行的蹄皮炎病。病变系在蹄踵的两个蹄球之间蹄冠直上皮肤有一小块限定范围的表皮炎症。用除去表皮及使用龙胆紫和四环素气溶胶喷洒进行局部治疗有效。虽然高发病率和迅速发病表明是一种感染原因所致,但始终未分离出微生物。  相似文献   

7.
83 怎样通过调整饲草饲料结构来预防常发病 ?波尔山羊常见病有拉稀、便秘、瘤胃积食、前胃驰缓等。拉稀多为过食水份含量大的饲草所致 ,此时宜多喂青干草 ,而便秘则宜多喂鲜青草。瘤胃积食及前胃驰缓多为草料突然变更引起 ,因此在饲喂过程中变更草料宜缓慢过渡。84 羔羊如何去角 ?减少波尔山羊因打架造成损伤的有效方法是给羊去角。去角一般在羔羊阶段进行。 3~ 7日龄的羔羊为去角最佳期。去角可用圆形头电烙铁将角基部烙平 ,并严格消毒防止感染。85 如何修削波尔山羊羊蹄 ?常见波尔山羊变形蹄有剪刀蹄、延蹄等 ,变形蹄不仅影响美观、运动…  相似文献   

8.
正尽管奶牛蹄对感染抵抗力极强,但是它每天都比牛体其他任何部位接触病原体的几率和浓度高,任何影响蹄及其周围组织结构完整性的状况都能极大增加感染的风险。在各种饲养环境下都存在牛感染蹄病的危险,尤其是潮湿、泥泞的环境下,牛蹄部感染的几率增大。奶牛易患毛样踵部疣、腐蹄病、蹄叶炎等蹄病。1毛样踵部疣毛样踵部疣涉及防疫问题,牛场引入新动物时,应对此予以重视。毛样踵部疣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表现为蹄  相似文献   

9.
<正>1牛局限性蹄皮炎(蹄底溃疡)该病是指蹄底后1/3处(蹄底和蹄球、结合部)的非化脓性坏死。患指(趾)的动脉搏动增强,患侧蹄壳增温。乳牛可能试图以趾的前部负重,伫立于水泥沟沿上,踵部不负重。去除蹄底后部及蹄球部的增生角质,在蹄底后1/3处,接近底、非接合部的位置,初期可见角质变软、崩解、脱失,局部有压痛,后期露出蹄底真皮,局部有出血区或死区。或者已长出菜花样或莲蓬状肉芽组织。削去角质,可以发现深层的坏死,但一  相似文献   

10.
<正>本人在冶力关镇畜牧兽医站工作十年多以来,常碰到猪水泡病的发生,现就如何诊治介绍如下:1病状病初体温上升到40~41.5℃,食欲略微减退。出现水泡及破裂后,体温下降,食欲也恢复。典型症状为蹄叉、蹄冠或蹄踵出现一个或几个黄豆或略大的水泡,偶尔易见于吻突。内中充满透明水泡液。1~2d内水泡破裂,遗留溃疡面。病猪有痛感,运步困难,由以肥育猪  相似文献   

11.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传染性和可快速远距离传播的动物疫病。侵染对象是猪、牛、羊等主要畜种及其它家养和野生偶蹄动物,易感动物多达70余种。发病症状:潜伏期平均2~4天,最短1~2天,最长6~7天。病症主要表现在蹄冠、蹄踵、蹄叉、副蹄、吻突皮肤、口腔、颊部以及舌面黏膜等部位出现大小不等的水泡和溃疡,水泡也会出现于母猪的乳  相似文献   

12.
1削蹄的作用给奶牛削蹄能及时矫正蹄形,恢复蹄的正常生理机能;削蹄能减少蹄病的发生率;削蹄能减少奶牛的淘汰率,延长奶牛生产利用年限。  相似文献   

13.
北京军区兽医防治检验所研制生产的手握刨式电动削蹄机,在部队、地方试用后,性能良好,深受广大装蹄人员的欢迎。在削蹄技术上的这一突破,改革了沿用千年的笨重的削蹄方法,从而摆脱了装蹄人员的负担,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实践证明,马骡不及时地装削蹄,就容易发生肢蹄病,乃至失去作业能力。过去削蹄历来都是使用蹄铲、蹄刀和蹄凳等手工操作,十分费力,工效低,且不安  相似文献   

14.
笔者在一户农户家遇到一起以蹄冠、蹄缘、蹄踵部皮肤严重溃烂为特征的病牛,经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坏死杆菌病,现将其经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漏蹄又叫蹄叉腐烂,是指蹄叉角质的分解,严重时能引起蹄真皮发生炎症。本病主要发生于单蹄兽。1病因厩舍不洁,蹄叉角质长期受粪尿侵蚀;环境泥泞,久立湿地,湿毒侵害蹄部,日久腐烂成洞;运动不足,使蹄变成延蹄;蹄甲铲削过度,蹄踵过高,蹄底刺伤;装蹄不良等,都能造成蹄叉角质抵抗力减弱而发生本病。2症状跛行,虚行下地,敢抬不敢踏,行动相对困难。特别是在硬地转圈急行时,跛行加重。局部检查,发现蹄叉角质出现裂隙或烂成不同大小的空洞,由腐烂部排出腐臭的黑灰色液体。钳压蹄部,有明显的压痛。3方药清油适量、旱烟叶适量4治法4.1侧卧保定。4.2首先…  相似文献   

16.
1991年9月我区垣曲县古城镇东塞村,发生一种以蹄冠、蹄缘、蹄踵部皮肤严重溃烂为特征的传染病。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观察、实验室检验,并送样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鉴定,最后确诊为牛坏死杆菌病。  相似文献   

17.
家畜的后肢开放性趾浅、趾深屈肌腱的全断裂,一般不易治愈,多发生卧系,蹄踵着地蹄尖部向上翘起而废役。但将趾浅、趾深屈肌腱缝合后,再装上高踵长尾蹄铁可以治愈,1970年  相似文献   

18.
在奶畜综合场和机械化农场中看到的非传染病中,大多为外科病,并以蹄病为主。最常发生的有蹄底、蹄踵挫伤和创伤及蹄底、蹄踵、蹄冠、蹄间隙穹窿溃疡,蹄壳脱落,蹄冠蜂窝织炎,蹄皮炎。肢近端部疾病和蹄病的原因与动物的饲养管理不良有关。设计建筑中的错误,地面构造或格子地面个别处破坏,粪尿沟结构不好,牛栏或隔离室的地面小。在一些地面上,牛被迫四肢垂直站立,稍有移动(?)到地边或粪尿沟,来不及同时移开两后肢,使其中  相似文献   

19.
某部奶牛房五月龄牛犊一头,在厩外活动时误入焚污物的坑内,救出后,顿现重度跛行。蹄冠部被毛烧光,系部出现水泡,蹄踵壁与蹄球裂开,蹄沟溃烂,角质崩解外翻,压之剧痛,有大量渗出液流出。自管部以下皮温增加,趾动脉亢盛,食欲减损,精神沉郁,体温稍升高。处置:(一)注射破伤风类毒素。(二)患部以千倍升汞水加5%鞣酸溶液洗涤。(三)涂以硼酸软膏、魏氏乳剂、奥利夫考夫氏液拖结节绷带,再用粗布包裹,五日交换一次。  相似文献   

20.
2.2.2 蹄缓慢落地,急速抬起蹄不敢负重见于蹄底挫伤、蹄底过削、蹄底刺创和钉伤。这些疾病共同的特点是愿走软地,呈典型的支踱。蹄底挫伤于削蹄后发现血斑。蹄底过削或过磨经蹄底检查即可确诊。蹄底刺创于削蹄后可发现刺创孔或存有异物。钉伤有装蹄史,钉节高,拔出蹄钉有血液流出,若发生化脓性感染,则有灰色或黑色稀薄的脓汁,当蹄真皮发生感染则流出黄白色的脓汁。 2.2.3 蹄外侧负缘负重常于侧骨瘤、钉伤(蹄内侧负缘钉伤)、球节内侧韧带扭伤和断裂。凡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