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筛选鉴定水地小麦新品种在孟津县水地的丰产性和适应性,为广大农民正确选用水地小麦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为水地小麦高产开发选好新品种,孟津县农技推广站进行了水地小麦新品种试验.  相似文献   

2.
为了筛选出适合本县的优质水地小麦品种,以便为大田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根据安排,2016年陕西省农技总站安排的水地小麦品比试验工作已经结束,现将试验结果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暖,施肥水平提高,小麦生产上冬前旺长现象比较普遍。为了更好地指导农户科学种好水地小麦,在横水镇横水村14组试验示范基地开展了水地小麦播期和种植密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播期和种植密度是决定小麦产量高低的关键栽培技术措施,晚播小麦适当密植仍可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4.
我们从1978年开始试验、推广玉米秆掩青作小麦底肥。几年来,在水地、旱地都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在水地比每亩用四立方农家肥作小麦底肥的,一般增产一成左右。如回郭镇公社向阳大队连续两年设大面积对比试验,1978年掩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山西省小麦生产概况、气候条件及其小麦生长发育特点的分析 ,明确了山西省水地小麦产量达 75 0 0kg hm2 的难度 ,探讨了水地小麦的产量潜力 ,提出了山西省水地小麦产量达 75 0 0kg hm2 的策略及应采取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
临猗县土肥站在水地安排了冬小麦"3414"肥效试验,通过对试验结果分析得出,水地试验点的肥料增产效果为:磷>钾>氮,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获得冬小麦的三元二次肥料效应方程式,由此数学模型得出水地冬小麦的最佳施肥量为纯氮6.55 kg/667 m2、五氧化二磷3.21 kg/667 m2、氧化钾2.14 kg/667 m2,最佳经济产量373.94 kg/667 m2,对指导临猗县冬小麦生产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临猗县水地冬小麦最佳施肥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临猗县土肥站在水地安排了冬小麦"3414"肥效试验,通过对试验结果分析得出,水地试验点的肥料增产效果为:磷>钾>氮,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获得冬小麦的三元二次肥料效应方程式,由此数学模型得出水地冬小麦的最佳施肥量为纯氮6.55 kg/667 m2、五氧化二磷3.21 kg/667 m2、氧化钾2.14 kg/667 m2,最佳经济产量373.94 kg/667 m2,对指导临猗县冬小麦生产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面对近几年我县水地小麦前茬作物收获晚,小麦播前整地时间仓促,造成晚播小麦播种质量差、弱苗面积大、产量下降的情况,探索我县水地小麦在"底墒水+拔节水+灌浆水"模式下的适宜播期播量。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水地冬小麦品种对小麦条锈病的抗痛性,为大田推广抗痛品种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2005年进行了水地冬小麦抗病性比较试验,运用方差分析的方法,确定了西吉县水地冬小麦丰产抗条锈品种:静冬9717、静冬9703、静冬941,建议在在西吉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0.
推进小麦的种肥一体化是农业生产发展中的一个具有发展方向性的重大课题,也是在新的农业技术条件下维护农民生产劳动成果、壮大农业集体经济、增长小麦产量的重要举措。山西水地小麦的技术改革取得了初步的增产效果,但由于缺乏指导性的专业理论,该项改革在推进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问题。笔者就山西省襄汾县水地小麦的种植情况,浅析种肥一体化水地小麦宽幅匀播的增产技术,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1.
统计分析表明,上年7~9月份降水量与旱地麦田选种水地小麦品种的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当上年7~9月降水量在300mm以上时,旱地小麦种植一般水地小麦品种才能增产;当上年7~9月降水量在350mm以上时,肥旱地麦田可选种高肥水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12.
冬小麦新品种长麦6135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麦6135冬小麦新品种是山西省农科院谷子研究所用长97-5867作母本、晋麦62号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长麦6135于2007-2008年参加山西省中部旱地区试、生产试验,2008-2010年参加山西省中部水地区试、生产试验,2008年和2010年分别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中部旱地组和中部水地组审定,审定编号:晋审麦2008009、晋审麦2010001。  相似文献   

13.
本规范按照自治区“试验示范与推广并进,水地与旱地并进,黄灌区与井灌区并进,高产田与中低产田并进”的地膜小麦推广技术路线,从实际出发,兼顾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包头市、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市、赤峰市、通辽市等盟市小麦生产特点,提出“全生育期小麦地膜覆盖穴播栽培技术规范”和“旱地小麦垄盖膜际条播栽培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14.
洛麦22是利用杂交育种理论,采用混合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多年试验结果统计和生产实践表明,该品种丰产性突出、稳产性较好,是一个适应性好的水地小麦新品种。为了做好洛麦22的推广应用,摸索出洛麦22在河南省高产水肥地的产量特性和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5.
回顾了2001—2015年的15年时间内,湖北省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区域试验的基本情况和工作进展,指出按照目前的区域试验思路和方法可能影响到结果科学性的部分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按水地和旱地小麦设置试验组别、结合相应对照品种评价参试品种、小麦区域试验应与小麦生产机械化接轨、加强区域试验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等建议,旨在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湖北省小麦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16.
张增福  王华  李国庆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044-12045
[目的]探讨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叶绿素含量与抗旱性的关系。[方法]以旱地和水地小麦品种为供试材料,在不同灌水条件下对其叶绿素含量、离体叶片失水速率(RWL)及组织含水量(OWC)进行研究。[结果]旱地品种叶绿素含量、RWL及WOC低于水地品种,旱胁迫下旱地品种叶绿素含量、RWL和OWC降低值小于水地品种;叶绿素含量与RWL呈极显著正相关,与OWC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小麦叶绿素含量与抗旱性关系密切,可以为小麦抗旱节水性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试验用不同浓度的临汾市污水浇灌旱地晋麦79号和水地临优2069号2个小麦品种,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在不同浓度污水处理下,小麦幼苗早期生长发育及部分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浓度污水浇灌的小麦幼苗株高、根长、根数上比对照增加,鲜重和干重高于对照,而高浓度污水则相反。随着污水浓度的增大,小麦叶片内MDA含量不断升高,SOD活性逐渐降低。旱地晋麦79号的POD活性表现为随污水浓度的增大而降低,水地临优2069号的P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不同品种小麦表现出不同的抗性。低浓度污水浇灌的小麦,其叶片内游离的脯氨酸含量升高,但随污水浓度的增大又迅速降低。处理1、处理2的2个小麦品种在各项指标中表现出一定的优势,因此,适合临汾市的清污混灌比例应为1:1和1:2。  相似文献   

18.
在平凉市崆峒区川水地条件下,进行了冬小麦不同药量增施"控释剂"试验,研究了在增施"控释剂"的情况下对农药利用率、药效和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小麦施药过程中增加"控释剂"对提高农药利用率和延长药效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小麦新品种"轮选518"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利用我国独创的矮败小麦育种技术选育,已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据矮败小麦育种技术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刘秉华介绍,"轮选518"适宜在北部冬麦区的北京、天津、河北省中北部、山西省中部和东南部的水地种植,也适宜在新疆阿拉尔地区水地种植。  相似文献   

20.
品育8012是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2006年以临优20165为母本、济麦22为父本,通过人工杂交后经过多年系谱法单株选择育成的抗白粉病而且高产的小麦新品种。2015—2016、2016—2017年度参加山西省南部中熟冬麦区水地组区域试验,2 a平均产量为8 474.5 kg/hm2,较对照品种良星99增产6.4%,增产点率达100%;2016—2017年度参加山西省南部中熟冬麦区水地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8 421.0 kg/hm2,比对照品种良星99增产7.6%,增产点率达100%;2018年12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晋审麦20180001)。品育8012适宜在山西省南部中熟冬麦区水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