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塑料大棚技术的推广,利用大棚进行蔬菜栽培逐渐成为我区早春蔬菜栽培的主要形式,早春利用大棚对黄瓜进行栽培,所生产的黄瓜可以比露天地膜栽培提早20天左右上市,采收早,采收时间长,可大大提高菜农的收入,有着显著的经济效益,所以近几年来我区早春大棚黄瓜栽培面积也出现了快速的增长.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市利用大棚栽培早春黄瓜,平均每棚产量可达1500kg,产值达1500元,且可提早上市,采收期延长20~30d。利用塑料大棚进行早春黄瓜高产栽培,已成为我市黄瓜栽培的主要形式,该栽培方式可增加了菜农收入,对稳定市场起到了积极作用。其主要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介绍了青冈县大棚早春番茄—秋延后黄瓜高效栽培模式,并从选种育苗、定植、定植后管理等方面分别介绍了该模式下大棚早春番茄和秋延后黄瓜的栽培技术,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高振  姜巍 《新农业》2014,(21):27-28
鞍山市千山区宁远镇宁远屯村一农户利用大棚种植蔬菜,一年三茬,创造出较高的经济效益。上茬栽黄瓜,早春抢早育苗,棚内挂天幕,定植后扣小拱,提早定植,可使黄瓜提早上市15天,亩收益可达8100元。中间抢种一茬小白菜,正是淡季上市,每亩可收入3600元。秋茬种植茄子,每亩可实现产值4800元。每亩大棚全年可创产值1.65万元,效益可观,其技术在生产中应广泛推广。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为提早黄瓜供市时间、提高品质、增加产量和经济效益,摸索和总结出了一套早春大棚黄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主要技术措施是:提早定植的耕作方法,选择抗病品种和培育壮苗,合理密植,提高棚温、调节温湿度、加强肥水管理,及时插架、绑蔓、打顶,综合防治病虫害,及时分批采收等。  相似文献   

6.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达到周年供应,黄瓜保护地栽培大面积发展,现将大棚和温室两种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温室黄瓜栽培 1.1 栽培季节 温室黄瓜栽培分为秋冬茬和早春茬两个栽培季节。秋冬茬日光温室一般于8月下旬至10月下旬育苗,苗龄30d左右定植。早春茬12月至1月播种,苗龄30d左右定植。……  相似文献   

7.
吐鲁番地区夏秋季高温干燥,利用遮阳网进行温室大棚蔬菜越夏栽培,可延长辣椒、番茄、黄瓜、茄子、豆角等早春菜的生育期,增加产量,提高品质。早秋利用遮阳网进行芹菜、莴笋、油麦菜等育苗,提高出苗率,提早定植和上市。  相似文献   

8.
皖北地区大棚黄瓜早春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早春大棚黄瓜可提前上市,一方面可以解决早春蔬菜供应问题,另一方面经济效益较好,很受菜农的青睐。本文从品种选择、培育壮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了大棚黄瓜早春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广大菜农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内蒙古河套灌区大棚早春茬薄皮甜瓜因早春倒春寒造成冻害导致不能提早定植的生产问题,笔者通过研究示范推广大棚早春茬薄皮甜瓜多层覆盖增温保温促早栽培技术,使得大棚早春薄皮甜瓜提早上市、效益增加、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春大棚无公害黄瓜产地环境、大棚结构、培育壮苗、提早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采收等方面的内容,为春大棚无公害黄瓜早熟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温室气候的动态模型,在模型中考虑到了温室内三层土壤、作物层、室内空气和覆盖物之间的传导、对流、太阳辐射和热辐射以及潜热交换,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比利时典型天气条件下温室内的温度和热流通量的变化,认为室内气温主要取决于室外气温、太阳辐射和热辐射,所以,对玻璃温室的对流传热损失和塑料大棚的热辐射损失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PO和EVA薄膜温室连续8个月的光照环境的测量,分析比较了两种薄膜的透光率和温室温度变化,并测定了两种温室相同位置番茄的株高、茎粗及产量,比较其生长发育状况。结果表明:PO薄膜比EVA薄膜具有更好的透光性和增温、保温效果,能显著促进番茄生长和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3.
塑料大棚是一种比玻璃温室成本低、结构简单、加工方便的保护地栽培生产设施.根据南方地区现有塑料大棚的基本结构,以及在使用和生产中发现的问题,经过多次多方面的改进设计和试验试制,研究成实用型装配式钢管塑料大棚,此棚在实际生产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龙岩烟区适宜的移栽期及移栽方式,进一步彰显龙岩烟叶的清甜蜜甜香风格,开展田间试验,研究4个移栽期及膜上栽、膜下栽2种移栽方式对烤烟生长发育及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膜下栽处理比常规移栽期提前10天,烟叶品质最优;膜上栽处理比常规移栽期提前10天,烟叶品质次之,而比常规移栽期推迟10天的膜下栽处理烟叶品质最差。综上所述,龙岩烟区烤烟移栽时间较常规移栽期提前10天,并结合膜下小苗移栽更能彰显龙岩烤烟的清香型风格,提升烟叶的品质。  相似文献   

15.
灵台县在塑料大棚春提早茬种植中成功引进推广陇椒11号辣椒基础上,通过合理安排茬口、培育穴盘壮苗、双膜覆盖增温、植株调控和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措施,总结推广塑料大棚陇椒11号优质高产关键技术,使大棚蔬菜生产全年产值达到1.4万元/667 m,增产增收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6.
以拉萨市周边主要县区的大棚为研究对象,采用重铬酸钾氧化-硫酸消化法对样品进行测定,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拉萨市周边大棚中不同土层有机质含量存在一定差别,较深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相对较低,不同栽培方式的大棚中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亦不同,在相同土层中拱形大棚(无后墙)与半拱形大棚(有后墙)相比有机质含量相对较低.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临界值(20 g/kg)土样占61.33%,处于较高含量水平(≥30 g/kg)仅为10.64%.不同县区大棚土壤有机质含量为:达孜县>堆龙德庆县>曲水县.拉萨市周边大棚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布以中低水平为主,为中的等肥力土壤.  相似文献   

17.
应用漫反射聚氯乙烯薄膜在春夏覆盖大棚,一般比普通聚氯乙烯薄膜大棚内的一天中的最低温度高2.43℃,最高温度低2.34℃,从而使棚内蔬菜受冷、热害的程度减轻,尤其是能使一天中适宜于蔬菜生长发育的温度持续的时间相对显著延长,在漫反射薄膜棚内栽培的蔬菜表现长势好,光合作用强,氮代谢旺,结球甘蓝和生菜可增产15%左右,黄瓜和番茄的早期产量增产幅度较大,在20%以上,总产量可增产10%左右。  相似文献   

18.
温室大棚清洁装置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塑料薄膜为覆盖材料的温室大棚已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而粘附在塑料薄膜的灰尘影响光的入射及大棚内的气温和地温。针对透光膜温室大棚外表面的清洁工作,设计了温室大棚电动清洁机,实现温室大棚顶部的半自动清洁。该机由电机带动毛刷高速旋转,将灰尘扫入集尘盒。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新型稀土转光膜在塑料大棚黄瓜上的应用效果,以津优315密刺黄瓜为试验材料、PO膜为对照(CK),研究了新型稀土转光膜(RPO)对塑料大棚黄瓜生长、光合特性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RPO处理后10、20、30、40 d黄瓜的株高、茎粗、叶片数均显著高于CK,株高分别较CK提高了18.62%、17.02%、12.67%和10.16%,茎粗分别较CK提高了15.29%、11.33%、13.85%和12.84%,叶片数分别较CK提高了11.94%、10.69%、8.91%、8.12%。RPO处理后30、40 d黄瓜的叶面积显著高于CK,分别较CK提高了31.96%、19.64%。RPO处理后40 d黄瓜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显著高于CK,分别较CK提高了14.46%和41.40%;RPO处理的初始荧光、最大荧光产量和PS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均显著高于CK,分别较CK提高了4.58%、7.43%和2.53%;RPO处理黄瓜叶片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均显著高于CK,分别较CK提高了15.45%、13.82%和3.72%,胞间CO2浓度较CK降低了1.20%;RP...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木耳田间高产栽培的技术措施,实验研究了全光照微喷条件下,地面摆放方式对木耳产量、色泽及病虫害的影响。结果表明,草地上摆放黑木耳菌棒的前期产量提高25.6%,远高于地膜上摆放菌棒的产量,草地单个菌棒提高产量35%;与铺地膜相比,草地上摆放菌棒前、后期的单耳面积分别提高21%和11.8%,单耳平均重量分别提高13.8%和21.1%。2 种不同栽培方式下黑木耳的色差值相差不大,但地面铺膜的病害情况比草地上严重。露地栽培时草地菌棒摆放方式更适合黑木耳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