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水稻白化转绿基因gra75的精细定位和生理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水稻白化转绿突变体gra75(green-revertible albino 75)进行基因定位,并对其生理特性进行分析。【方法】利用EMS处理粳稻品种日本晴(Nipponbare)的迟熟突变体10079,从后代中获得一个白化转绿突变体gra75。对该突变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及主要农艺性状进行观察与分析,并应用(gra75/浙辐802)的F2群体精细定位目标基因,遴选候选基因。【结果】gra75突变体叶片从第4叶开始表现出白化性状,从第8叶开始恢复到正常绿色,之前白化的叶片也会逐渐转为淡绿色,成熟期主要农艺性状与野生型没有明显的差异。突变体苗期白化叶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下降,叶肉细胞中叶绿体数目减少,并且叶绿体形态发育不饱满,类囊体片层、基粒和淀粉粒数目减少。遗传分析表明该性状是由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该基因位于第6染色体短臂InDel标记HC1和HC2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0.06 cM和0.6 cM,物理距离为120 kb。对该区域候选基因分析和测序,发现LOC_Os06g07210基因(编码核糖核苷酸还原酶大亚基RNRL1)在编码区第716位碱基C突变成T,导致其编码蛋白第239位的丙氨酸(Ala)突变成缬氨酸(Val)。【结论】gra75突变体基因与已报道的水稻淡绿叶基因V3(Virescent3)为等位基因,但gra75突变体苗期的白化转绿性状能稳定表达,且白化表型对后期的主要农艺性状影响不显著,故该突变基因作为叶色标记基因在水稻遗传育种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植物抗病性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植物抗病分子机制研究取得显著进展。文章综述了与植物抗病性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其结构分析,植物与病原菌的作用机制及植物抗病基因工程的前景与展望。  相似文献   

3.
植物抗病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抗病基因在植物抗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综述了植物抗病基因的克隆方法,结构特点,作用机制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水稻致死突变体主要有叶片白化致死突变体和叶片早衰致死突变体2大类,这2类突变体相关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对于解析水稻白化致死和早衰致死具有重要意义,主要涉及光合色素的合成与降解、叶绿体发育与调控、蛋白质的合成与降解、激素合成与调控途径、细胞程序性死亡与转录因子调控等相关基因。本文综述了水稻致死突变基因的克隆与分子机制,并分析了它们的育种价值;并提出在阐明水稻衰老调控机制的基础上,从分子水平和栽培技术上设计调控水稻衰老的策略,发掘其育种和生产价值。  相似文献   

5.
动物的4种消化基因及其表达产物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选取胆囊收缩促胰酶素(CCK)、谷氨酸脱羧酶(GAD1和GAD2)、肠抑胃肽(GIP)、甘丙肽(GAL)等5个相关基因,对其表达产物的生理功能、基因定位等方面作了系统地介绍,为更好地研究基因表达调控的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为研究分子营养学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矮牵牛组培白化苗与正常苗叶绿体DNA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RAPD技术对矮牵牛组培的白化苗与正常苗间叶绿体DNA进行研究,发现3个引物(S21、S35、S72)能在源于同一植物体的组培白化苗与正常苗的叶绿体DNA之间扩增出差异片段。说明矮牵牛的白化的确可能是由于叶绿体DNA水平上的碱基变化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水稻叶色发育缺陷突变体的研究有助于阐释高等植物叶绿体发育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基因网络。[方法]从籼稻品种华粳籼74发展的一个株系中出现幼苗期叶片白化、四叶期枯死的表型分离,通过与粳稻中花11构建F_2群体和分子标记,对突变体进行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结果]该白化突变体由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暂命名为alb24,定位于第6染色体SSR标记RM276和Indel标记ID4955-1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5.0和0.1cM。[结论]ALB24基因的初步定位为进一步的精细定位和克隆该基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植物抗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抗病反应分子机制、抗病相关基因、抗病基因与防卫基因在抗病反应中的作用等方面阐述了植物抗病机制的研究进展情况,最后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稀土元素在农业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人们对稀土元素生物学效应 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很多研究,提出了许多论点。从稀土元素在植物体内的赋存、稀土元素对植物光合 作用的影响机制、稀土元素对细胞中Ca的竞争取代机制、稀土元素对生物体内自由基的清除机制和 稀土与生物大分子的紧密结合及在细胞水平的定位五个方面综合分析了稀土元素对于植物体作用 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为稀土农用技术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植物抗病基因结构和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抗病基因(R基因)在植物的病害防御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的发展,运用分子生物学的相关技术手段已经从植物中克隆得到大量的抗病基因,这些基因的克隆、鉴定、结构和功能分析对于深入研究植物和病原物之间的互作机制十分有意义。分别从克隆方法、种类结构、作用机制及进化等方面总结了抗病基因的研究现状,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王永亮  赵歌  李叶峰  杨燕  陆小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466-3467,3472
[目的]从叶片结构,叶绿体等亚细胞结构以及色素组成研究该突变体叶色白化的原因。[方法]以叶色白化的夹竹桃叶片为材料,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同发育阶段的叶绿体形态;用板层析技术分析叶片中光合色素的组成。[结果]突变型与野生型的叶肉细胞无明显差异,但白化叶片中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几乎看不到绿色存在;分离2种叶色的叶绿体发现,突变型的成熟叶绿体数量很少;板层析结果显示,白化夹竹桃中光合色素基本缺失。[结论]夹竹桃叶色白化可能是因叶绿体合成受阻引起叶绿素缺失造成的。  相似文献   

12.
李杰勤  王丽华  詹秋文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351-6352,6378
分蘖是水稻重要农艺性状之一,又是单子叶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分枝特性,具有重要的发育生物学特性。随着水稻基因组学和分子遗传学研究的快速发展,水稻分蘖基因研究取得大的发展。在水稻分蘖QTL研究方面,目前已经定位了177个QTLs,水稻分蘖QTL的检测和材料、群体类型与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在水稻分蘖突变体研究方面,目前已经鉴定出17种类型,并已经成功克隆了一个水稻分蘖基因。  相似文献   

13.
类异戊二烯是维持植物生长发育、光合作用等所必需的重要有机物质,包括叶绿素、生长调节剂等多种重要物质,是通过甲羟戊酸代谢途径中一系列酶促反应合成的。本文综述了该途径中的限速酶之一甲羟戊酸激酶的生物学特性、酶促反应机理、基因克隆、基因转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其在作物改良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植物抗逆性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由于DNA技术的发展,从基因等分子水平对植物抗逆性的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本文对在植物受不同逆境胁迫(干旱、低温、盐渍、重金属、氧化、渗透胁迫)下的分子机制及植物抗逆性基因工程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付冠华  李端  周晨妍  丰慧根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566-21568
综述了木聚糖酶在饲料、食品、造纸及能源等领域的应用现状与研发热点,展望了木聚糖酶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植物DREB转录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REB转录因子在植物的非生物逆境胁迫(干旱、低温、高盐)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综述了植物DREB基因的结构、功能及其克隆,并对DREB基因在植物抗逆基因工程方面的应用及其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预测和展望。  相似文献   

17.
分蘖是单子叶植物特殊的一种分枝,也是水稻植株生长发育过程起重要作用的农艺特性,分蘖数量直接决定水稻有效穗数量,从而影响水稻产量。随着水稻基因组学和分子遗传学的快速发展,对分蘖的研究有了较大进步。综述了国内外在水稻分蘖基因研究领域,包括其遗传分析、定位与克隆等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对叶绿体SOD的遗传分类、转录调控过程以及SOD在叶绿体中的功能进行综述分析.叶绿体SOD的转录表达与铜分子伴侣(CCS)及Cu离子浓度密切相关.不同Cu离子浓度能够使不同类型SOD在叶绿体中选择性表达;在植物叶绿体中,SOD还可以进行电子传递、调节电子转移以及保护光合作用等.研究SOD缺失突变体及超表达对植物的影响,对分析SOD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植物抗病基因作用机理及克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亮  张伟彬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4):1513-1515
综述了植物抗病基因作用机理及抗病蛋白的类别,介绍了克隆植物抗病基因的不同方法,同时对植物抗病基因克隆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