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国城市森林景观生态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分析中国城市森林景观生态相关研究工作的基础上, 从城市森林景观的概念、研究方法和城市森林景观生态研究现状等方面, 对我国近年来城市森林景观生态研究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总结, 并对城市森林景观生态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都市型碧道建设背景下的广州市天河区城市河涌绿化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都市型碧道作为碧道建设的形式之一,依托都市开放水系提供滨水空间。城市河涌作为城市水系连续开放空间,其绿化管理关系到都市型碧道建设下具有生态、安全、游憩等功能的绿地空间的建设与维护。通过分析都市碧道与城市河涌的功能关系,以天河区河涌为例,研究其分布和水环境治理现状,从生态驳岸处理、硬质河涌岸线的景观处理、植物景观配置3个方面总结河涌绿化景观营造措施,并从分段分级养护管理以及监督与巡查两方面归纳绿化养护管理措施,最后提出河涌绿化管理的原则与思路:应以生态优先,坚持一河一景,注重精细化养护,从而完善河涌绿地功能。  相似文献   

3.
《中国城市林业》2021,(1):95-100
传统设计体制的被动性导致了滨河景观设计的尺度断裂、空间割裂及其工程技术不生态等问题,并最终导致滨河景观生态系统及功能的退化。绿色基础设施(简称"GI")因其具有程序主动、尺度多层级链接、功能多样复合等优势,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理论。文章先从GI视角对滨河景观的复合生态功能及3个设计尺度进行认识,进而在GI空间组织原理指引下提出滨河景观设计技术路线,其途径是构建宏观上支撑河流廊道及城市GI网络的城市滨河景观区,中观上是多个单要素景观系统空间及功能整合的滨河景观实体,微观上是高效的生态服务场所及工程技术;最后,对株洲湘江景观带的中观尺度设计策略进行实证研究,即将优先构建的生物多样性等5个单要素景观系统在空间上整合生成生物多样性、生态防洪堤、生态游憩3大空间及相应设计导则。  相似文献   

4.
城市森林景观格局既反映了城市化对城市森林的影响,也决定其在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中的功能,掌握城市整体森林景观格局有利于全面了解一个城市的森林特征。本文基于上海市森林资源调查数据,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利用景观指数法对2004年和2014年上海市城市森林的景观格局进行城乡梯度及其森林类型的动态分析。实验结果显示:上海市森林景观空间分布与城市地貌格局吻合,在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下,不管从景观构成还是景观指数方面看,森林景观生态质量均低下。在景观尺度上,虽然十年间城市森林面积显著增长,但城市森林从2004年到2014年呈现景观破碎化程度高、景观连接度较差、景观斑块边界整齐单一、斑块间生态过程联系较弱等问题。在森林类型景观尺度上,阔叶林占上海市森林类型的大部分且其面积有增长趋势,果树林呈减少趋势;相比其他类型,阔叶林空间聚集分布范围集中在近郊,且聚集效应相对明显。通过城乡梯度划分和分析,上海市城市森林景观呈现明显的梯度变化特征,且区域差异有进一步增大的趋势。研究结果从宏观水平上分析城市森林空间格局动态变化,以期为城市景观格局优化和管理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5.
以海滨景观为依托的旅游城市在城市滨海区绿地建设中普遍存在绿化植物单一、植物的选择与配置不协调以及绿化系统生态脆弱的问题。在城市滨海区绿地景观植物种类选择和配置时必须考虑自然环境、生态原理、功能分区性质、空间形态等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以清代郴州城市景观生态空间为例,通过分析城市自然景观生态空间与人文景观生态空间,探讨古代城市景观生态空间的内在特征。清代郴州城市人文景观生态空间尊重城市自然景观空间分布,政治节点、庙前广场及书院等城市人文景观空间多与河流建立联系,丰富了城市人文景观的自然生态特点。清代郴州城市景观生态空间不仅根植于城市自然地理特征,同时通过小规模、网络化的特点与城市市民生活建立了紧密的联系,体现了古人城市营建的智慧,可为新时期的城市景观生态空间建设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的重心转移、交通多元化等一系列快速发展,城市中很多高架铁路、高架公路遭到废弃,这严重影响了城市的交通、治安和环境。通过对城市废弃线性高架空间更新的时代背景和生态特征进行分析,探寻其在建设中的问题与挑战,提出生态恢复的手段,利用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结合国外经典案例,从空间营造、社会功能发挥、生态恢复3大方面对城市的线性空间进行更新,修复"疮疤",形成健康肌理,重新融入城市景观建设中。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公园规划设计,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观察等方法,以威海某城市公园为例,提出规划方案,强调城市公园在进行规划设计时,需要基于促进生态恢复、强化雨水循环管理、创造多功能生态休闲空间、构建绿色交通网络以及环境教育与文化价值的传播、景观美化与生态功能结合等目标,从而构建具有多功能性的娱乐休闲空间。研究结果显示,将海绵城市理念融入城市公园规划设计中,可以显著提升公园的环境质量和社会功能,不仅为城市提供了多功能的娱乐休闲空间,还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对于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赵荣隆  贺靖  马立辉 《绿色科技》2012,(9):36-39,43
简要介绍了城市景观生态的概念,通过四个研究案例的描述,阐述了有关城市生态、景观生态、空间规划和构建原则等结合形成的关于维护城市生物多样性和为人类规划城市绿色空间的新概念。最后简单分析了Alterra目前的研究重点——商务公园在区域生态网络中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城市立交桥以其巨大的形体和优美的造型,对城市景观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也由于其丰富的附属空间在改善和恢复城市生态环境方面也发挥着巨大作用。根据其空间的特殊性,在景观设计时应遵循功能优先、兼顾生态环保和塑造个性,保证有机统一等原则。通过对郑州市部分立交桥附属空间景观现状的调查,印证和诠释了这些原则。  相似文献   

11.
在简述城市林业的根本特征、主要功能的基础上,提出发展林业产业是城市林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城市林业产业不但提高了城市林业对城市的经济贡献率、生态贡献率,而且能够改善城市林业的发展机制,推进原料生产的产业化,最后提出林业今后发展的产业模式。    相似文献   

12.
城市绿地景观是城市景观的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是城市建设中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在城市景观的结构、功能及其变化中起着重要的特殊功能。运用景观生态学、风景园林学和城市规划原理与方法,从仙桃城市绿地景观现状和景观格局2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探讨并提出了仙桃城市绿地景观发展模式和布局模式。  相似文献   

13.
城市森林可以有效改善城市地域内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协调,满足社会持续发展。把"森林引进城市,城市建在林中"已成为我们对环境的迫切需要。本文以位于北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南北过渡区的信阳市区为例,运用生态学原理和城市生态学的理论,结合信阳市的地理特点及城市森林建设现状,对城市森林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城市绿地系统结构布局规划的功能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城市绿地系统结构布局规划的三个层次,即市域大环境、规划区和规划建成区;阐述了影响城市绿地系统结构布局的四大要素,即观念要素、城市布局模式、自然生态要素、绿地系统布局模式要素;明确了城市绿地系统布局应考虑的基本要求;指出了城市绿地系统结构布局规划的主要功能属性,即适合并强化城市总体规划布局、强化绿地生态空间格局、塑造城市绿地空间特色、通过宏观整体结构布局,达到城乡一体化建设,优化城市边缘地带的生态属性。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宝鸡市为例,在广泛深入分析其自然、社会、经济环境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国内外城市森林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经验,阐述了宝鸡多样性生态圈建设的思路;通过对其林业建设存在问题和建设潜力的具体分析,从城市森林规划实证性与规范性兼顾原则出发,提出了"一轴、两山、三网、多点"规划布局。    相似文献   

16.
在阐述都市农业的内涵、特征、及国内外发展的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东莞市现阶段发展都市农业的独特优势,提出了大力发展都市农业,打造特色生态东莞,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7.
在对尺度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可将河流在空间上分为流域、河流廊道、河段3个尺度。在城市中,城市河流廊道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正常与否关系到整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分析国内外研究概况,发现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对城市河流的综合研究是实现“自然-人类-水体”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作者通过对城市河流的研究尺度、生态效益、功能等方面的分析.以期为构建城市河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北京推进宜发达地区城市、生态城市建设的角度,总结了北京城市森林建设历程和坚持生态优先、因地制宜、以人为本3点主要做法。客观分析了目前北京城市森林体系在落实发展理念上、在建设质量上、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19.
广州公园生态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广文  陈国彬 《广东园林》2007,29(B09):84-86
回顾广州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中进行城市公园生态建设的历程,总结广州公园生态建设所作的探索和取得的成效,并对深化广州公园的生态建设提出了建设规划对策。  相似文献   

20.
城市森林与城市绿地关系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森林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和维持城市生态环境具有核心作用,通过分析城市森林与城市绿地的概念,阐述了城市森林与城市绿地系统区别与联系,以及城市森林对促进城市绿地系统持续发展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