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为评价马铃薯新品种在山东省滕州市栽培的适应性,以荷兰15为对照,对引进的16个马铃薯新品种的物候期、植株形态特征、产量性状等指标进行了观测总结。结果表明,豫商薯6号、豫商薯12号、郑商薯10号、V9新品种具有植株形态特征表现好,薯型优良,植株高度中等,主茎个数适中,抗病性较好,单株结薯适中、单薯重高、产量高等优势,符合滕州市场的消费需求,可以在当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3.
为筛选优质、高产、抗病性强的早熟马铃薯新品种,进行了早熟马铃薯引种与筛选试验,结果表明:9个引进早熟马铃薯品种中,农艺性状表现良好的是费乌瑞它、中薯4号、大西洋,产量表现为费乌瑞它中薯4号大西洋。3个品种平均产量高、抗病性强、品质好、适应性强,适宜在拉萨、日喀则、山南、林芝等地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王宇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3):77-77,79
通过引进7个脱毒、早熟马铃薯新品种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费鸟瑞它、荷兰15和富金这3个新品种表现薯块大而整齐、综合抗性好、商品薯率高,是适宜在朝阳市大面积种植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发挥早熟马铃薯在重庆开县地区的增产、增收作用,采用田间试验比较了费乌瑞它、渝薯1号、早大白及出土黄4个马铃薯新品种的生育进程、大中薯率以及折合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4个供试马铃薯新品种中,费乌瑞它的生育期为65 d,大中薯率为93.3%,折合产量为30 720.74 kg/hm2,兼具早熟和高产的优势,可结合地膜覆盖等栽培技术在重庆开县地区的春马铃薯生产中予以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克山农场有可耕地面积约3万hm2,而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在6000hm2以上,马铃薯已成为农场的主栽作物,为了提高克山农场马铃薯的产量和种植效益,丰富品种资源,从不同地区引进了早熟、高产、抗病的优良品种于2005~2010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以筛选适合克山农场种植的品种,为农场推广优质、高产、抗病性强、耐退化的优良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张业荣 《新农业》2001,(2):15-15
早大白是本溪市马铃薯研究所于1992年育成,1996年被国家农业部和中国农学会评定为“两高一优”马铃薯新品种向全国推荐。目前已在黑龙江、吉林、河北、山东、内蒙古、江苏、浙江等地有较大面积的种植,也是辽宁各地早春的主栽品种。该品种的主要特性如下。  相似文献   

8.
为选育出适宜南方冬闲田的早熟、高产、优质马铃薯新品种(系),试验引进了18个品种(系),以中薯5号为对照在湖南常德进行品种(系)筛选试验,观测、纪录各品种(系)的主要物候期、植株性状产量等。结果表明:D692、N209、N215和N143产量较高,商品性较强,适宜在南方冬闲田种植。  相似文献   

9.
为了筛选出高产、优质、早熟的马铃薯品系,对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自育的9个品系进行了生育期、田间植株性状、块茎性状、淀粉含量及产量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9个品系中筛选出2个早熟品系,生育期77~78 d,半直立株型。其中克202015-14花冠紫色,块茎长椭圆形,红皮黄肉,芽眼浅,产量为3 393.36 kg·(667 m2-1,淀粉含量15.22 g·(100 g)-1。克202015-122花冠白色,块茎椭圆形,黄皮黄肉,芽眼中等,产量为3 491.75 kg·(667 m2-1,淀粉含量9.81 g·(100 g)-1。克202015-76、克202015-38、克202015-69和克202015-135综合性状较好,推荐进入下一年早熟、中熟品系筛选试验。其余3个品系由于产量或熟期未达到要求,后续试验中进行淘汰处理。  相似文献   

10.
“中薯8号”马铃薯200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国审薯2006002)。  相似文献   

11.
脱毒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国内外新育成5个马铃薯品种进行地区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比较鉴定,为黔东南马铃薯新品种的推广和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中薯三号和六引95-1产量及性状在贵州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品种比较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威芋3号、会-2号、宣薯3号和白花洋芋4个马铃薯品种的产量、结薯率和生育期,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威芋3号的产量和大中薯结薯率较高,且生育期较短,能提早上市而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可作为该区域种植的首选品种。白花洋芋尽管上市时间早,但产量和大中薯结薯率均最低,经济效益低,可以用新品种更换或淘汰。  相似文献   

13.
陈安茹 《安徽农业科学》2014,(18):5775-5777
花生一直是泸定地区的主栽经济作物,而特早熟花生的种植在当地并未大面积推广。通过田间试验,对泸定地区进行特早熟花生双膜栽培的可行性研究。品种筛选试验表明,天府20号的栽种品质最佳;天府20号双膜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双膜栽培技术可使花生收获时间提前20d,单位面积产值增加28%以上。  相似文献   

14.
江淮地区春季马铃薯稻草覆盖栽培适宜品种筛选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廖华俊  董玲  江芹  陈静娴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3):5912-5914
[目的]筛选适宜江淮地区春季稻草覆盖栽培的马铃薯品种。[方法]以东农303为对照品种,对10个稻草覆盖栽培马铃薯参试品种的生育期、植株形态特征、薯块性状、产量和商品薯率等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筛选适宜江淮地区春季稻草覆盖栽培的马铃薯品种。[结果]在10个参试品种中,中薯3号表现最好,产量高、薯块较大、结薯集中、芽眼中等、表皮光滑、薯形优美,且大中薯率高,高于对照12.51%;其次为费乌瑞它和郑薯5号。中薯3号、费乌瑞它和郑薯5号生育期短,薯块膨大速度快,产品上市早,经济效益好,同时不影响下茬水稻种植,适宜江淮地区春季稻草覆盖栽培。[结论]该研究为江淮地区发展稻草覆盖栽培马铃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筛选适合赣北棉区种植的双低早熟油菜品种。[方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对不同油菜品种生物学特性、产量结构、主要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棉田套播油菜模式下油菜个体较小,株高在160.0 cm以下,茎粗2.0 cm以下,1次有效分枝少于7.0个/株,2次分枝基本没有,单株结角数较少,但套播油菜群体较大。[结论]沣油5103、浔油9号早熟性强且产量高,适宜在赣北棉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引种选育的24个超早熟大豆进行品种(系)比较试验,筛选出适合北疆麦收后复播的优质、高产、超早熟大豆新品种。[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对参试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及品质性状进行分析。[结果]田间试验初步表明,HH-25早熟性最好,生育期为74 d,生育期短于79 d的品系有6个;产量达3 000 kg/hm2以上的品系有9个,HH-50的产量最高,为4 305 kg/hm2;高蛋白质的品系有4个,DN-41的含量最高,为42.5%;高油品系有3个,伊大豆1号的含量最高,为21.8%;蛋脂高的品系有5个,ND-4的含量最高,为60.4%。[结论]大部分品系适宜麦后复播;部分品系具有高产、优质特性,有望成为北疆麦后复播后备新品种。  相似文献   

17.
为了明确不同熟期玉米的籽粒灌浆特性,选用熟期不同的2个玉米品种衡早10号(早熟型品种)和郑单958(晚熟型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相同的栽培条件,在其吐丝授粉后第7 d开始取籽粒样品,每7 d取1次,直至种子成熟,分析了玉米籽粒干重、含水量、含水率、体积和灌浆速率的变化,以及籽粒体积与水分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衡早10号具有干重积累速度快、籽粒体积大、前期灌浆速率快且强度大等特点,收获时籽粒含水率低,且产量明显高于郑单958,增产率为8.4%。  相似文献   

18.
[目的]促进油菜产业的持续发展,满足城乡居民对食用植物油日益增长的需求.[方法]通过2015年度在国家早熟区组进行冬油菜品种田间区域试验,对油菜产量、主要经济性状、生育期、生长一致性和抗逆性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初步筛选出湘油420、青杂12号、黔油早3号、云油杂16号可在云南省保山市示范应用,阳光1418、圣光127、青杂10号(CK)可开展进一步试验.[结论]该研究结果可在云南省保山市和其他类似地区示范应用,以促进油菜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利用5种培养基和3种培养方法对马铃薯的大西洋、陇薯3号和甘农2号品种进行了试管薯的诱导。结果表明:8%的蔗糖浓度是大西洋和陇薯3号试管薯诱导的最佳糖浓度;5mg/L6-BA的添加可有效提高结薯率和增加块茎直径;在含8%蔗糖的培养基上,琼脂的添加与否对试管薯的诱导率没有影响;在不含蔗糖的MS培养基中,300μmol/L山梨醇 20mmol/LNH4NO3 20mmol/LKNO3的添加对试管薯的形成和发育不利;3种培养方法中,液体培养法的试管薯诱导效率最好。  相似文献   

20.
早收栽培下甘薯新品种浙薯70特征特性观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甘薯浙薯70早收栽培的特征特性进行观察试验,结果表明,浙薯70的单株结薯数比心香、浙紫薯1号少,结薯较迟,但一旦结薯后,薯块膨大速度快,扦插后第90天薯块在100~250 g之间或50~200 g之间的比例明显高于心香甘薯;浙薯70薯块商品性较好,食味优,是一个比较适宜于作为早收栽培的甘薯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