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东北地区粮食生产能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运用生态区域法,计算东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的光温生产潜力,得到该地区资源环境可能的理论最大单产.根据东北地区目前的实际生产能力,参考高产记录,综合考虑品种、农业投入和技术进步等因素,以及今后主要粮食作物发展趋势,对该地区粮食总体生产能力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目前东北地区粮食作物实际产量只有该区域气候生产潜力的20%~30%,未来15~20年内东北地区能够新增粮食0.25亿t,商品粮供应能力为3 000万t.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商品粮基地的布局,并针对东北地区粮食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
黄淮区域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收获及安全储藏模式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怀苹 《中国种业》2015,(12):31-32
<正>黄淮区域粮食作物种植方式主要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制,涵盖区域包括河南全省大部、山东西南部、安徽省北部、江苏北部、湖北省北部、陕西关中平原、河北省南部区域,其中小麦播种面积为1.7亿亩,占全国麦播面积的47%,占全国小麦总产量的50%以上;该区域玉米播种面积1.5亿亩,占全国玉米播种面积的28%,占全国玉米粮食总产的30%以上,该区域粮食总产量贡献在国家的粮食安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粮食生产能力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安徽省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中粮食作物的产量是当前自然和技术条件下可以实现的产量,用该单产水平计算安徽省粮食生产能力更具现实意义。本文以全省13个农业生态小区为研究单元,确定了能够充分发挥当地气候生产潜力的种植制度;并以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中粮食作物试验产量为基础,计算了各农业生态小区粮食生产能力和总的粮食生产能力。研究结果表明: 全省粮食平均单产能力为8029.47kg&#8226;hm-2,约是近3年安徽省粮食实际单产的1.37倍;全省粮食总生产能力为483.62亿kg,每年能为安徽省增加粮食产量近158.93亿kg。  相似文献   

4.
中国粮食主产区主要粮食作物比较优势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粮食生产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首先分析了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我国长江中下游流域、黄淮海流域和东北三省三大粮食主产区1979—2003年间不同作物在不同区域的单产比较优势、规模比较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总结了五大粮食作物不同区域的优势表现。最后提出发挥我国粮食主产区比较优势,提高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5.
城乡结合部粮食生产能力变化研究——以廊坊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城乡结合部为研究区域,以乡镇为单位,运用数理统计与GIS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揭示廊坊市城乡结合部地区粮食生产能力变化特征及原因。研究结果表明:①2000年-2004年城乡结合部各乡镇粮食安全指数呈波动变化趋势,即稳定(2000年-2004年)→递减(2004年-2006年)→缓慢上升(2006年-2010年)的趋势,指数最大值为2000年九州2.23,指数值最小为2003年仇庄0.50。②粮食产量影响分为 “量”和 “质”两个因素,由于不同阶段“量”和 “质”因素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程度不同,致使2000年-2010年粮食安全格局重心,由“外”向“内”偏移了2.39km。③Cobb-Douglas生产函数计算表明,粮食播种面积和有效灌溉面积是影响粮食生产能力的重要因素,城乡结合部地区耕地流失严重而后备不足,未来应加强耕地集约利用,发掘粮食生产潜力以保证区域粮食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浅析遵义市粮食生产状况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遵义市是贵州粮食主产区,农业生产对贵州省农业发展及粮食供应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近年来出现耕地和粮食播种面积、总产量、人均占有量持续减少的情况.为了充分认识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分析遵义市2000~2005年粮食生产变化情况,采用传统手段和现代方法,对全市粮食现实生产能力、粮食潜在生产能力进行了研究,对今后一段时期的粮食潜在生产能力进行了预测,通过探索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有效途径,提出了保障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作物生产潜力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确保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粮食作物生产潜力,是研究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总结了粮食作物生产潜力模型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从光、温、水、气候、土壤等因素的机理性研究到农业模型以及主流的统计分析模型的研究脉络和存在的问题与模型发展方略。  相似文献   

8.
吴智泉 《作物杂志》1993,9(1):35-36
河北省衡水地区地处黑龙港流域中部,耕地面积880余万亩。粮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1/2,粮食作物在种植制度上实行一年两熟,以小麦玉米为主体,播种面积占粮食播种面积的80%,其产量高低在该区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于1989~1992年针对该地区自然资源特点,粮食生产条件及小麦玉米两熟生产中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技术推广实践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是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重大专项,河北省课题实施一年多来,课题组在注重小麦、玉米高产高效技术集成与创新的同时,强化新成果、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不断探索有效的技术推广机制和方法,取得了显著的实施效果,实现了项目区粮食产量与效益的同步增长,对进一步增强河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及其可持续性发展,带动河北省粮食生产的恢复性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王萍 《中国种业》2013,(6):87-87
@@潞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属于干旱地区。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8万 hm2,玉米播种面积1.5万 hm2,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但由于降水不均匀,玉米的生长环境比较恶劣,产量较低。为提高玉米单产水平,发挥其巨大的增产潜力,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2012年潞城市农业技术人员在潞城市翟店镇推广了旱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大幅度提高了玉米的单产水平,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