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3 毫秒
1.
营养液浓度直接影响着水培蔬菜的产量与品质。本试验研究不同浓度的营养液处理对水芹生长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以筛选适宜温室水培水芹生长的营养液浓度。结果表明:随着营养液浓度的增加,水芹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总 黄酮、VC、可溶性蛋白含量等指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1.5 倍营养液浓度处理表现最佳,能够提高水芹整体品 质与产量。  相似文献   

2.
蔬菜水培营养液电导率EC值与其配方浓度剂量成直线相关,通过测定电导率,运用回归方程可求得该营养液浓度剂量和调整补充营养液的量。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黄瓜、番茄、甜椒3种主要果菜无土栽培(基质培)时,基质与营养液之间是否存在交互作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试验结果表明基质与营养液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共同影响三种果菜的生长发育。适宜的基质必须与相应的营养液形成最佳组合,才能获得最理想的栽培效果。  相似文献   

4.
蔬菜无土栽培中营养液配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蔬菜无土栽培中营养液配制赵亮董玉霞无土栽培中,作物需要的矿质营养全部由营养液提供,所以营养液的配制浓度和比例,直接关系到作物的正常生长和产量以及关系到合理用肥问题。因此营养液配制是无土栽培的关键。营养液成分和配比的确定,首先是根据蔬菜作物生长最好的土...  相似文献   

5.
不同营养液浓度对叶菜类水培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营养液育苗具有省工、苗齐、苗壮、适应性强等优点,近年来在许多国家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针对水培蔬菜尤其是叶菜类水培育苗经常出现的营养液管理问题,我们在现有的基础上设计了营养液浓度梯度试验,旨在筛选出营养液水培苗的最佳管理技术,为更好地管理水培苗营养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梅获 《蔬菜》1998,(3):28-28
空心菜营养液栽培技术436331湖北省蕲春县桐梓乡桐梓村梅获在大棚内,用人工配制的营养液栽培空心菜,高产优质,可不分季节,周年生产,循环采收,较之传统栽培方法,每300m2增加效益1500元左右。一、制营养液原料比(每吨营养液所含克数):硝酸钙950...  相似文献   

7.
“信叶”植物营养液对玉环柚生长与产量的影响“信叶”植物营养液是由多种天然植物及动物蛋白经生物技术处理的提取物,是一种新型的生物肥源。近年来,该植物营养液在多种农作物及果树上应用,均有明显增产及改善品质的效果。笔者在玉环柚上进行了试验。试验设在玉环县洋...  相似文献   

8.
用标准浓度营养液和稀释到1/2倍和1/3倍的营养液对大白菜进行无土栽培,试验表明,在稀释到1/2倍和1/3倍浓度的营养液中生长的大白菜均不如标准浓度营养液中生长的大白菜长势好,小区产量分别下降了16%和50%。  相似文献   

9.
刘瑞平 《蔬菜》2001,(10):30-31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是指使用基质而不用天然土壤,且不用营养液浇灌的一种无土栽培技术。由于营养液无土栽培需要较高的栽培技术和较大的经济投资,因此难以在普通农户中大面积推广;而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与营养液无土栽培相比,具有操作简单、节能、省工、环保等优势,可以在广大农村大面积推广。下面介绍一下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的优点和使用要点。 一、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的优点 1.操作简单 传统无土栽培,需要各种营养元素配成的营养液供植物吸收利用,且技术要求严格。而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是用有机质为主要成分供植物吸收利…  相似文献   

10.
小白菜是我区夏季高温季节主栽叶菜品种之一。为提高产量,改善品质,我们进行了叶面喷施新型微生物肥料273生态营养液试验,观察其对产量、品质方面的影响,从而为273生态营养液的应用与推广提供科学的依据。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以营养液AC的施用时期及浓度为因素,设置12个处理,通过常规袋栽方式栽培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筛选营养液最佳施用时期与最佳浓度的组合,缩短培养时间,提高平菇品质。结果表明,不同时期外施营养液对平菇菌丝生长速率及产量均有促进作用,但营养液的喷施时期对菌丝生长的促进作用与对平菇子实体产量增长的促进作用之间无相关性;A2处理(拌料期施用100 mg·L^-1的营养液AC)的生物学效率(69.84%)、粗蛋白含量(22.60%)、氨基酸含量(15.98%)均高于其他处理,菌丝生长速率为6.36 mm·d^-1,相比对照增长9%。综合考虑,以A2处理对平菇进行喷施营养液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玉米芯对不同平菇菌丝体生长和胞外纤维素酶的影响,筛选出适合于玉米芯栽培的高产纤维素酶的平菇菌株。以18种平菇菌株为供试材料,以纯玉米芯为唯一碳源,采用平板法、刚果红杯碟快速筛选法,以不同平菇菌株在培养基上的菌落长势、菌丝生长速率、菌落直径、菌丝生长指数、变色圈直径、酶指数为指标,研究玉米芯对不同平菇菌株生长和胞外纤维素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以纯玉米芯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平菇菌株菌丝均可生长,但菌丝生长曲线差异显著,3302长势最好,菌丝生长速率和菌丝生长指数分别为11.28mm·d-1和56.39,变色圈最大,直径为41.67 mm。18个平菇菌株中,最适于玉米芯栽培的平菇菌株为3302。  相似文献   

13.
Tomato plants (cv. Primadonna F1), non-grafted, self-grafted, or grafted onto the commercial rootstocks ‘He-man’ and ‘Maxifort’, were grown in recirculating nutrient solution. The uptake concentrations (UCs), i.e. mean nutrient-to-water uptake ratios of N, P, K, Ca, Mg, Fe, Mn, Zn, Cu, and B, were estimated based either on depletion from the nutrient solution or on accumulation in the plant biomass. Grafting onto both commercial rootstocks increased the total plant biomass. Hetero-grafting also increased the leaf N, Ca, and Cu concentrations but decreased those of Mg and Fe in comparison with self- and non-grafted plants. The mean UCs of N, Ca, and Cu were higher in plants grafted onto both commercial rootstocks in comparison with self- and non-grafted plants. However, hetero-grafting also raised the UCs of P, Fe, Mn, and B, because of an increased deposition of these nutrients to the roots in comparison with self-rooted plants. The method used to estimate the UCs, i.e. nutrient removal from the recirculating nutrient solution vs. nutrient recovery from plant biomass per volume unit of transpired water, resulted in similar values for N, Ca, Zn, and Cu, but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ose of P, K, Mg, Fe, Mn, and B.  相似文献   

14.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及其营养生理基础   总被引:107,自引:1,他引:106  
蒋卫杰  白纲义 《园艺学报》1996,23(2):139-144
以番茄为试材,介绍了应用消毒有机肥代替营养液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的方法与原理。1991~1994年的试验结果表明:与营养液栽培相比,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方法可降低肥料成本、增加果实中还原糖和维生素C含量、降低有机酸含量;采用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在番茄的整个生长期间,基质中营养元素的供应水平与植株对营养元素的吸收要求一致,吸收氮、磷、钾的比例为N:P2O5:K2O=1:0.251:1.141;同时,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对环境无污染。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不同比例丹参(Salviae miltiorrhiza)药渣替代玉米芯对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毛头鬼伞(Coprinus comatus)供试菌株进行栽培实验.经栽培收获两茬子实体,分别对不同配方两个菌种的菌丝长速、单位料重产量、生物学效率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单位料重产量及生物学效率表现上,随培养料中所含丹参药渣比例增加而增加;在菌丝长速表现上则相反.经丹参药渣、玉米芯的碳氮比分析(28.5∶1;88.1∶1)得知,栽培料中随药渣含量的增加氮素含量相应提高(碳氮比55.27∶1~27.44∶1,氮含量为0.76%~2.43%),成为两个菌种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茶枝屑替代木屑栽培平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拓展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栽培基质来源,提高茶枝利用率,以夏灰1号平菇为试验菌株开展了茶枝屑替代木屑栽培平菇的配方优选、平菇子实体主要营养成分分析、茶枝屑代料栽培平菇效益评估以及平菇子实体质量安全性评价等研究。结果表明,茶枝屑替代木屑栽培平菇的最佳配方为茶枝屑30%、木屑45%、麦麸20%、石灰3%、石膏1%、磷肥1%。与纯木屑栽培的平菇子实体相比,纯茶枝屑栽培的平菇子实体灰分、蛋白质、膳食纤维、粗多糖以及多酚类营养物质含量分别提高了28%、42.36%、6.15%、9.42%以及60.87%;菌袋生产成本降低了23.3%,提高了栽培平菇的经济效益以及食用菌的质量安全性。表明茶枝是一种很好的栽培平菇的新型栽培基质材料。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生产用糙皮侧耳菌株对工厂化生产金针菇菌渣的适应性,菌渣不同发酵处理方式和复配基质对糙皮侧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糙皮侧耳菌株对金针菇菌渣的适应性不同,各菌株以菌渣为基质的生物转化率均显著低于棉籽壳基质配方,但降低幅度存在较大差异;金针菇菌渣分别发酵0、3 d、5 d,随着发酵时间延长,菌袋污染率呈降低趋势,糙皮侧耳产量呈升高趋势;单一金针菇菌渣为主料栽培糙皮侧耳,各潮菇的产量均显著低于棉籽壳基质配方,第2潮~第4潮菇的产量降低更加明显,金针菇菌渣与棉籽壳、玉米芯复配基质的产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以平菇厉眼菌蚊(Lycoriella pluroti )3~4龄幼虫为目标虫,对8种低毒农药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高效氯氟氰菊酯对平菇厉眼菌蚊幼虫的毒力最强,其致死中浓度为0.005 mg/mL,对糙皮侧耳菌丝生长影响较弱,抑菌中浓度为0.023 mg/mL;在糙皮侧耳生产中,每袋使用该药剂30 mL处理的杀虫率达100%,10 mL处理的杀虫率为67.1%;喷施该药(10mL)7 d后子实体中无残留检出.高效氯氟氰菊酯适用于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生产中防治平菇厉眼菌蚊.  相似文献   

19.
在棉籽壳培养基中辅加10%麦麸或0.4l%尿素均能促进平菇苗丝生长和呼吸消耗,提高于实体生长阶段CMC酶、HC酶活性和绝对生物学效率,而在棉籽壳培养基中辅加微量的维生素B_1,对平菇生长无促进作用。这表明:氮素对平菇的生长有重要影响,棉籽壳培养基中的麦麸对平菇生长的促进作用与麦麸中的氮素有关,而与麦麸中的维生素B_1无关。  相似文献   

20.
果树根构型及其与营养和激素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范伟国  杨洪强 《果树学报》2006,23(4):587-592
不仅树型(株型)影响果树产量和质量,根构型对果树生产也有重要意义。介绍了根构型的特点、根构型对环境营养状况的反应及其对养分吸收的影响,以及营养因素和激素对根构型的影响。指出果树根构型比1年生作物更加多样化,骨干根与毛细根的发生和生长状况是影响根构型的主要因素,果树可以通过根系变长、变细以及数量和密度的增加等方式改变根构型;生长素、细胞分裂素、乙烯和赤霉素等植物激素对根构型构建起主要调节作用,营养元素可以通过内源激素调控果树的根构型。根构型与养分吸收有很大的关联,通过构型的改变,可以增加根系与介质的接触表面积,促进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加强果树根构型研究,揭示果树根构型与营养的关系,构建理想根构型,对于果树根系管理和养分的高效利用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