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肥床旱育浅插稀植高产栽培技术 ,“五省一增”(省秧田、省工、省种、省水、省肥、增产 )、低耗、高效的优势十分明显 ,自1997年作为重大科技骨干增产措施在全州组织推广应用以来 ,年推广面积稳定在5.3万hm2 左右 ,增产稻谷3000多万kg,为夺取水稻连年增产 ,实现1999年全州7万hm2 水稻平均单产481kg/667m2 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是作为水稻主产区的大理、洱源、剑川、鹤庆四县市 ,由于海拔高 ,水资源丰富 ,地下水位较高 ,再加上受传统耕作习惯的影响 ,不重视苗床地选择和床土培肥 ,往往将苗床选在排水不…  相似文献   

2.
水稻肥床塑盘旱育抛秧是一项先进的稻作技术 ,具有节水、节地、节本、节工、高产、适应机械化和产业化生产等十大优势 ,5年来的推广应用表明 ,一般单产在700kg/667m2左右 ,高产田块单产在800kg/667m2 以上 ,比肥床旱育手栽增产13.39% ,显示了比肥床旱育和塑盘湿润育秧抛栽更明显的增产优势。现根据江苏省东台市5年来的高产栽培实践 ,结合试验、示范资料 ,制定以下操作规程 ,供生产应用时参考。一、选址建床塑盘旱育秧要选择地势较高、耕作层深厚的旱地建立秧床 ,切忌选用上年种过水生作物的田块。每667m2…  相似文献   

3.
水晶2号株高101.5cm,分蘖中等 ,株形紧凑 ,穗长 ,着粒密度较稀。平均穗长19.4cm ,每穗总粒103.3粒 ,实粒97粒 ,结实率93.7%。产量高 ,1999年 ,松江区种子公司组织区试 ,佘山点单产595.4kg/667m2,居15个参试品种第6位 ,闵行区种子管理站组织区试 ,马桥点单产512.7kg/667m2,居7个参试品种第1位 ,比对照93-63增产8.67%。松江区佘山镇农业公司 ,生产试种1hm2,平均单产487.5kg/667m2。2000年 ,闵行区马桥镇第二农场试种1.34hm2 ,平均单产55…  相似文献   

4.
优质杂粳常优1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常优1号 ,系江苏省常熟市农科所育成的杂交粳稻新组合。无锡市于2000年引进试种。一、产量表现2000年参加无锡市品比试验 ,平均单产633.8kg/667m2,2001年续试平均单产647.8kg/667m2,均位居参试品种的首位 ,比对照武运粳7号分别增产8.0%和1.97 %。2000年江苏省江阴市顾山示范区试种0.26hm2,平均单产652kg/667m2,2001年示范种植1.97hm2,平均单产681kg/667m2,较相同栽培条件下的武运粳7号高50kg以上。二、特征特性1.生育期常优1号属中熟晚…  相似文献   

5.
烟后稻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金玉 《中国稻米》2001,7(4):21-21
福建省尤溪县春烟常年种植2334~3000hm2,为了实现烟粮双丰收 ,1999~2000年我县与福建省农科院《籼型超级稻组合选育和栽培体系》课题组合作 ,将汕优明86和特优70作为烤烟后作中稻的主栽组合 ,2年全县共推广3200hm2。一般单产600kg/667m2左右 ,其中在溪尾乡埔宁村建立高产示范片 ,2.8hm2 和2.9hm2 汕优明86平均单产641.2kg/667m2和734kg/667m2,最高一丘单产达867.9kg/667m2;3.4hm2 和4.1hm2 特优70 ,平均单产707.7kg…  相似文献   

6.
大豆施用粉煤灰磁化肥增产肥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粉煤灰磁化肥在大豆上试验表蝗:粉煤灰磁化肥在大豆上一般用量为49kg/667m^2左右。粉煤灰磁化肥比对照增产25.9%,增产23.7kg/667m^2,比当地农民习惯施肥措施增产15.2%,增产15.2kg/667m^2;比等量N,P,K混合肥增产4.5%,增产4.9kg/667m^2,比未磁化粉煤灰复混肥增产2.4%,增产2.8kg/667m^2。最高产量施用粉煤灰磁化肥为66.4kg/667m^2。大豆产量为13.03kg/667m^2;最佳产量施用粉煤灰磁化肥为49kg/667m^2,大豆产量为127.18kg/667m^2。  相似文献   

7.
诸暨市江藻镇梓里村有20多hm2(305亩)水田实行了“早稻—草莓”种植模式 ,年单产粮食400kg/667m2,年创产值8500余元/667m2,与种植早、晚稻相比每667m2(1亩 ,下同)产值提高7000余元 ,增净收入3425元。草莓种植 ,不但利用冬闲田 ,提高土地肥力 ,而且减少早稻田施肥 ,可使早稻产量增50~100kg/667m2。草莓高产技术要点 :一、选用优良品种“丰香”。二、育好苗。4月中旬选用优良母株移植育苗 ,7月上旬搭荫棚 ,8月中旬假植。三、施肥定植。9月上中旬作畦 ,每667m2 放栏肥30…  相似文献   

8.
水稻肥床旱育大苗是在学习日本著名水稻专家原正市先生发明早稻早育小苗稀植高产水稻技术基础上,结合本地稻麦两熟实际研究创新的一项新技术,该技术在淮北稻麦两熟地区应用,与常规两段水秧比,表现省水、省秧田、省工(拔、运、插)、省肥、省种、增产、增收、抗倒伏、抗早衰等优势.宿迁市1992年示范种植26.9亩,平均亩产558.0kg,比相同条件下的两段水秧亩增产47.2kg,增9.2%.达到了增产增收目的.  相似文献   

9.
大华香糯 (原名D26)是江苏省农垦大华种子集团有限公司育成的中熟中粳香糯稻。适宜黄淮及苏中地区推广种植。2001年4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一、主要特征特性1.产量潜力大、稳产适应性好大华香糯于1997年参加省农垦品比试验 ,平均单产698.5kg/667m2,比对照镇稻88增产7.21% ;1998参加省农垦区试省联鉴平均单产680~700kg/667m2 ;1999~2000年参加江苏省中熟中粳区域试验 ,平均单产分别为631.09kg/667m2 和645.3kg/667m2,两年省区试产量均居参试品种第…  相似文献   

10.
顾松华 《中国稻米》2003,9(1):26-27
全程机械化是水稻生产的发展方向。大中农场于2000年引进水稻盘育秧播种机、乘座式高速插秧机及配套的大型联合收割机 ,并制定了一系列机械作业技术规程。2001年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已推广面积770hm2 ,占全场水稻面积3670hm2 的21% ,水稻平均单产580kg/667m2 ,高产田块达到650kg/667m2,比人工栽插的增产5.5% ,千粒重比人工栽插的增0.5~1.5g。武育粳3号、香粳9632是机插秧的主体品种 ,也是大中农场绿色食品的重要原粮 ,产品“碧绿精米”畅销于上海、南京等大中城市 ,其价格比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