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油菜硫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 :施硫肥能促进油菜植株的生长发育和增加菜籽产量。各施硫处理与对照相比 ,株高、单株结果数、每角果粒数及单株生物学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对照菜籽产量为 2 6 76 .2 kg/hm2 ,施硫处理产量增加 15 7.43~ 314.85 kg/hm2 ,增幅为 5 .83%~ 11.76 % ,产量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施硫处理产投比为 2 .31~ 6 .30。处理 3(施 S95 45 kg/hm2 )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硫肥对水稻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于2011年在黑龙江省大兴农场农业技术研发中心进行硫肥梯度对比田间试验,同时进行大区示范。结果表明:水稻增施硫肥可增加产量,平均增幅6.8%~11.4%,其中施硫肥45kg/hm2水稻产量最高。同时施硫肥45kg/hm2也促进水稻株高、平方米有效穗数、穗长、穗粒数、千粒重的提高。而增施硫肥67.5kg/hm2时,产量没有继续增加;在22.5~45.0kg/hm2时可提高水稻的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而在22.5kg/hm2时研磨品质较好。各处理也降低稻米碎米率和垩白米率,提高了水稻的外观品质。水稻适度增施硫肥可加快水稻返青、分蘖、抽穗和成熟,比对照提前1~2d;增加株高,提高分蘖率;同时也可增加水稻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促进干物质的积累。  相似文献   

3.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硫肥对夏玉米产量及施肥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硫肥能提高玉米穗粒数和千粒重,每公顷施19.5 kg硫肥产量迭7 312.5 kg/hm2,每公顷施40.5kg硫肥产量达7465.5kg/hm2,比不施硫肥分别每公顷增产259.5 kg、412.5 kg,增产率分别为3.7%、5.8%.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硫素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在常规施用氮、磷、钾肥料的基础上,进行了3个施硫水平(30、60、90kg/hm2)的试验.结果表明,增施一定量的硫肥可以提高棉花的生物量和经济产量.在传统施肥的基础上施用60kg/hm2硫肥,较不施硫处理单株结铃数增加14.3%,籽棉产量增加15.9%,皮棉产量增加16.0%...  相似文献   

5.
硫氮或硫硼配合对菜籽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1996年进行的田间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硫氮或硫硼配施可以显著增加菜籽产量.硫氮配施比对照增产108.2~314.0 kg/ha和5.5%~19.6%,硫硼配施比对照增产83.4~248.2 kg/ha和6.9%~23.1%.施硫可以增加油菜植株体内的硫含量并改善其硫素营养;在缺硫土壤上施硫可以降低菜籽硫甙及芥酸含量,提高油酸含量,因此有改善菜籽品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分别在山东省泰安和河北省沧州进行田间试验,研究新型速效硫肥(Rapid release sulphur,RRS)对大蒜产量、维生素C含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设不施硫对照(S1),普通硫磺粉45kg/hm2(S2)、普通硫磺粉90kg/hm2(S3)、速效硫肥45kg/hm2(S4)和速效硫肥90kg/hm2(S5)5个处理,泰安点经济产量为蒜薹和蒜头,沧州点为蒜头。结果表明:与无硫对照相比,普通硫磺粉处理对大蒜产量无显著影响,速效硫肥处理有较明显的效果。S5处理下的大蒜产量在2试验地均表现为最高,其中泰安点蒜薹和沧州点蒜头增产明显,分别增加12.4%和3.2%。2试验地施用硫肥对大蒜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表现有所不同,泰安点S5显著提高了蒜薹维生素C含量、对蒜头影响不显著,沧州点S5显著提高了蒜头、维生素C含量。施用速效硫肥能提高大蒜的生产效益,两试验点均以S5增效为最高,泰安和沧州的施硫利润分别增加6 158元/hm2和2 164元/hm2,产投比分别为29.5和11.0。合理施用速效硫肥能实现在增加大蒜产量的同时稳定或提高大蒜品质,增加大蒜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不同肥料配施对玉米增产和土壤培肥的效果,在延津县砂质潮土上开展了氮(0、90、180、270kg/hm2)、磷(0、90kg/hm2)、钾(0、90kg/hm2)的配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氮磷钾配施可以显著提高玉米产量,较对照增加2.43%~17.44%。氮肥处理玉米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分别较对照增产6.89%、8.76%、12.57%;配施P 90kg/hm2或K 90kg/hm2后,与单施氮肥增产趋势一致,且以配施磷肥增产效果较好,较对照增产7.36%~13.58%;氮磷钾配施处理效果最好,玉米产量随施肥量增加而增加,其增产幅度分别比相应单质氮、氮磷配施和氮钾配施增产4.87%~8.03%、3.86%~4.56%和7.10%~8.21%。其关键在于玉米抗倒伏能力增强,百粒重增加。其中玉米茎粗较对照增加0.04~0.45cm,有效穗长增加0.10~1.82cm,百粒重提高2~10g。对土壤耕层养分分析表明,氮磷配施对砂质潮土培肥具有积极效果。与播种前比,土壤耕层有机质含量增加0.16~0.92g/kg,相应氮磷钾配施处理分别增加水解氮7.2~21.7mg/kg、有效磷0.73~0.94 mg/kg、有效钾0.1~1.3 mg/kg,仅氮磷配施处理有效钾降低明显,分别减少0.2~2.8mg/kg。说明科学施肥不仅能够提高玉米产量,而且利于土壤培肥。考虑综合效益和肥料成本,建议采用N270P90K90配方。  相似文献   

8.
不同硫肥用量对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不同硫肥用量对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增施硫肥可以增加水稻产量,硫肥施用量为15 kg/hm2时产量最高,比不施硫肥增产7.01%,并促进有效穗的形成和每穗实粒数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秦加能 《农技服务》2011,28(3):301-302
进行了不同施硫肥处理对水稻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土壤含有效硫18.6mg/kg水平下,舒城县沙泥田上水稻增施硫肥增产效果显著,增施纯硫15kg/hm~2水平下增产430.5kg/hm~2,增产4.9%,每1kg硫增稻谷28.7kg;增施纯硫30kg/hm~2水平下,增产447kg/hm~2,增产5.1%,每1kg硫增稻谷14.9kg;增施纯硫60kg/hm~2水平下,增产501kg/hm~2,增产5.8%,每1kg硫增稻谷8.35kg;增施纯硫90kg/hm~2水平下,增产543kg/hm~2,增产6.2%,每1kg硫增稻谷6.0kg。水稻增施硫肥,生长健壮,叶色嫩绿,扬花期、灌浆期较对照推荐施肥早1~2d,增产的主要因素为增加每穗实率数,平均每穗增加8.1~9粒。增施硫肥经济效益显著,常规施肥比增施纯硫15kg/hm~2增产值1033.2元/hm~2,纯硫30kg/hm~2增产值1 072.8元kg/hm~2,纯硫60kg/hm~2增产值1202.4元/hm~2,纯硫90kg/hm~2增产值1303.2元/hm~2。产投比:施硫处理比常规对照高0.22~0.26。  相似文献   

10.
在旋耕方式下,以施用氮肥300 kg/hm2(CK)为基准值对照,研究了减施总氮肥的10%(RF10)、20%(RF20)、30%(RF30)3个处理对小麦产量构成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为保障粮食安全生产能力、实现小麦化肥减量施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300 kg/hm2(CK)施用量条件下,氮肥减量10%~30%,有助于增加穗长、茎、根和总干物质累积量;氮肥减量10%~20%,穗粒数增加,群体穗数、千粒质量下降,且减施20%时千粒质量下降显著;氮肥减量30%,群体穗数减少,穗粒数、千粒质量增加,但是与对照间差异不显著;与CK(7 985.6 kg/hm2)相比,氮肥减施10%~20%,对小麦产量影响不大,RF10(7 761.3 kg/hm2)、RF20(8 071.3 kg/hm2)处理产量变化差异不显著;氮肥减施30%则显著降低小麦产量,RF30产量比对照降低1 066.2 kg/hm2。此外,氮肥减施10%~20%(RF10、RF20)处理的氮肥农学效率比对照分别提高0.42,3.17 kg/kg,减施30%(RF30)则下降0.25 kg/kg;减施10%~30%(RF10、RF20、RF30)处理的氮肥偏生产力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2.13,7.01,6.33 kg/kg。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免耕直播条件下磷素种肥的用量和施用效果,给油菜免耕直播提供配套的施磷技术,在豫南油菜主产区设不施种肥和种肥施用量分别为15kg/hm2、30kg/hm2、45kg/hm2、60kg/hm2的随机区组试验。结果显示,随着种肥用量的增加,油菜冬前苗势明显增强:苗高增加10.41%,根颈粗增加28.89%,单株叶面积增加22.29%;产量性状明显改善:一次分枝数由4.5个增加到6.8个,二次分枝数由2.4个增加到3.3个,单株角果数增加118.57%,角粒数增加18.29%;千粒重随种肥用量增加而降低,但在15kg/hm2用量时显著高于对照。产量在一定范围内随种肥用量增加而提高。全生育期延长6d。试验证明,免耕直播油菜增施磷素种肥能够促进秋发冬壮,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在土壤含磷量中等田块,磷素种肥用量以30kg/hm2为最优,产量增幅达51.78%。  相似文献   

12.
高峰  张颖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0):9610-9610,9618
确定钾肥对红薯的肥效及适宜用量。于2005~2006年在秦都区马庄镇押小村进行了钾肥对红薯的肥效试验。试验设6个处理,分别施硫酸钾75、1502、253、003、75、450 kg/hm2,不施钾肥为CK。所有肥料在春季整地作垄时作基肥一次性施入垄内,栽植密度为7.20万株/hm2。和对照相比,施钾肥处理增产2 984.10~6 973.35 kg/hm2,增产率达9.84%~22.98%。在施尿素165 kg/hm2、过磷酸钙750kg/hm2、有机肥22 500 kg/hm2的条件下,施硫酸钾肥料217.50 kg/hm2,红薯最高产量为36 435.30 kg/hm2,产投比为12.99∶1;施硫酸钾肥料258.0 kg/hm2,红薯最高产量为36 417.6 kg/hm2,产投比为13.13∶1,经济效益最佳。红薯施用硫酸钾肥料有显著的增产效果,红薯的硫酸钾肥料最佳施用量为258.0 kg/hm2。  相似文献   

13.
氮肥运筹对红壤稻田移栽油菜产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不同氮肥运筹的田间试验,研究氮肥对油菜生长发育、产量构建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处理与对照相比,各经济性状普遍要高;增施氮肥促进了油菜整个生育期的生长和发育,控释氮肥在各生育时期的干物质积累量最大,成熟期的角果数、角粒数、千粒重在各处理中也相对较大,产量最高为1877.55 kg/hm2,比对照处理增产41.81%。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硼镁肥对棉花的增产效应,设4个处理(CK,习惯施肥,施硼镁肥150、300 kg/hm^2)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硼镁肥比CK和习惯施肥处理棉花成铃数和产量有明显提高,比CK增产11.1%-16.9%。施硼镁肥300 kg/hm^2处理的产量明显优于施硼镁肥150 kg/hm^2的处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指导当前生产条件下江西油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方法】2008—2009年在江西省设置12个田间试验,研究氮、磷、钾和硼肥施用对甘蓝型杂交油菜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并对施肥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氮磷钾硼肥配施处理(NPKB)平均产量为2 015 kg?hm-2,与不施肥相比,NPKB、缺B(NPK)、缺P(NKB)、缺K(NPB)和缺N(PKB)分别增产1 121、839、758、746和249 kg?hm-2;NPKB配施处理下各主要经济性状表现较好,有利于对N、P、K、B素的吸收利用;效益分析表明,NPKB配施效益达到5 449.5元/hm2,比不施肥增收2 231.1元/hm2,其次是缺B(NPK)、缺P(NKB)、缺K(NPB),分别比不施肥增收1 298.4、1 280.7和1 541.1元/hm2,而不施氮肥的处理减收206.1元/hm2。【结论】NPKB配施对甘蓝型杂交油菜增产、增收效果显著,是保证高效生产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16.
施硼量对油菜产量及硼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5—2016年,在贵州省铜仁学院试验基地,以华杂9号和中双1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硼肥施用量处理,即B0(0 kg/hm~2)、B1(3.75 kg/hm~2)、B2(7.50 kg/hm~2)、B3(15.00 kg/hm~2)和B4(30.00 kg/hm~2),研究硼肥施用量对油菜产量、产量构成因子以及硼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硼肥可提高油菜植株茎粗、分枝数、分枝角果数和单株角果数等性状参数值;对每角粒数、籽粒产量、角果皮产量、地上部产量影响显著;油菜各部位的硼素含量及硼素累积量随着施硼量的增加而不断提高;施硼量在3.75~30.00 kg/hm~2,B1处理硼肥的表观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和生理利用率最高,其次是B3处理的;综合油菜的农艺性状、产量及硼肥的利用效率考虑,推荐贵州省油菜种植区的硼肥使用量为15.00 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17.
毕春发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5071-5072
[目的]正确选用高效、低毒、耐雨性强的免耕灭茬除草剂及施用方法。[方法]以晚稻组合T优207为试材,设施用20%克无踪(3.0、4.56、.0 kg/hm2)、10%草甘膦(15.02、2.5 kg/hm2)及喷清水对照6个处理,3次重复,对灭茬除草剂及其用量进行筛选试验。[结果]20%克无踪和10%草甘膦能有效地灭除早稻桩,但施用量不宜太大,分别为3.0和15.0 kg/hm2,对水450 kg/hm2,其灭茬效果在98%以上,并且水稻产量比对照增产2%~8%,但增加施药量时,这2种药剂处理的水稻产量均下降。[结论]20%克无踪和10%草甘膦只有在合理施用量下可同时获得高效灭茬效果和增产效果,但免耕灭茬除草剂不能代替大田除草剂。  相似文献   

18.
氮用量运筹对免耕早稻产量构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春发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473-4474
[目的]探索氮肥在免耕早稻水稻的合理应用。[方法]以皖稻143为供试品种,小区试验,塑盘旱育,氮肥施用量设5个处理(0、135、180、225、270 kg/hm2),研究了施氮对免耕早稻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各处理的早稻群体茎蘖动态随氮素用量增加而增加,生育期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延长。早稻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施氮处理产量比对照增产3 601.80~4 869.15 kg/hm2,提高131.71%~177.29%。产量和效益均能获得较好的施氮用量处理是180 kg/hm2,其中基施90 kg/hm2,促蘖肥施45 kg/hm2,保花肥45 kg/hm2。早稻增施氮肥可延长生育期,每增施3 kg氮素可延长1 d生育期。[结论]氮用量运筹对免耕早稻茎蘖动态、产量及构成因素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磷钾肥在高寒地区大蒜上的施用效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彩萍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7):5215-5215,5277
通过设置6个施肥水平处理,对蒜薹、蒜头产量进行显著差异性方差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高寒地区在稳施氮肥900 kg/hm^2基础下,配施不同比例的磷钾肥,对大蒜蒜薹、蒜头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当过磷酸钙施用量控制在300~450 kg/hm^2,氯化钾施用量控制在300~450 kg/hm^2,蒜薹产量增幅在80.2%~99.7%,蒜头产量增幅在28.5%~40.3%,产投比在10.7%~13.3%。研究表明,氮磷钾配合按照合适比例施用,才能使大蒜有最佳增产、增收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