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籽西瓜种子因其胚胎发育的不完全性,存在“采种量低、发芽率低、成苗率低”的三低现象。对发芽率而言,除了其本身遗传特性的影响外,种子采收过程中的处理方法对其亦有较大影响;无籽西瓜种子采后发酵时间的长短对发芽率影响很大。试验表明,不同品种的无籽西瓜种子随发酵时间的延长,发芽率均有所降低,但降低的幅度因品种而异;同时种子表面产生不同程度的麻纹,影响了种子外观质量。无籽西瓜采种时,发酵时间在1小时内对发芽率影响不大,最好不发酵处理,做到随采———随洗———随晾,这是克服无籽西瓜种子发芽率低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正> 无籽西瓜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等优良性状,显示了杂种优势的特性,深受欢迎。但是发展迟缓,甚至停滞不前。发展不起来的原因很多,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采种量低。 构成无籽西瓜采种量高低的要素是单位面积的果实数和单果种子数。无籽西瓜种子  相似文献   

3.
<正> 西瓜多倍体选育工作,是近50年来国内外育种工作者广泛注意的一个课题.由于“一少两低”(籽少、发芽率低、成苗率低)问题不能解决,在生产应用上影响了无籽西瓜的发展.因此,目前无籽西瓜的栽培面积只占西瓜栽培面积的1%—3%.1967年 Oka提出利用染色体相互易位的新方法来产生无籽西瓜,是从遗传学方面培育无籽西瓜的新途径.不过从多倍体生产无籽西瓜,仍是迄今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曾学军 《长江蔬菜》2013,(22):60-62
无籽西瓜具有品质好、含糖量高、耐贮运、货架期长、产量高等诸多优点。武汉市及周边地区麦-瓜连作、瓜棉套种面积大,无籽西瓜嫁接苗的需求量相当大。但是在无籽西瓜嫁接育苗过程中,存在3个非常突出的问题:一是无籽西瓜自身生理特性导致其种胚发育不完全,发芽率低,发芽势弱,需要人工嗑种帮助出芽,人工投入多;二是无籽西瓜浸种催芽过程中,温湿度调控不好,很容易造成烂种,影响成苗;三是检疫性病害--细菌性果腐病,如果防控不力,会造成毁灭性的损失。在无籽西瓜育苗生产中,采用二次浸种技术,不用人工嗑种,能解决无籽西瓜出苗难的问题;通过综合防控措施,可控制西瓜细菌性果腐病的为害。  相似文献   

5.
采后发酵时间对无籽西瓜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籽西瓜种子因其胚胎发育的不完全性,存在“采种量低、发芽率低、成苗率低”的三低现象。对发芽率而言.除了其本身遗传特性的影响外,种子采收过程中的处理方法对其亦有较大影响;无籽西瓜种子采后发酵时间的长短对发芽率影响很大。试验表明,不同品种的无籽西瓜种子随发酵时间的延长,发芽率均有所降低,但降低的幅度因品种而异;同时种子表面产生不同程度的麻纹,影响了种子外观质量。无籽西瓜采种时,发酵时间在1小时内对发芽率影响不大,最好不发酵处理,做到随采——随洗——随晾,这是克服无籽西瓜种子发芽率低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无籽西瓜具有品质优、丰产性好、抗病性强、食用方便等优点 ,深受瓜农和消费者的欢迎。但生产中常出现种子发芽率低、成苗率低及坐果率低等“三低”问题 ,因而影响了无籽西瓜生产的发展 ,须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以解决。1 种子发芽率低1 1 种子发芽率低的原因 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种皮较厚。无籽西瓜种皮厚度约为普通西瓜的1 5~ 2倍 ,不易吸水 ,发芽时生长阻力大 ,发芽困难。二是种胚发育不良。不少种子的种胚发育畸形及种胚发育不充实 ,导致发芽率低。三是无籽西瓜种子发芽要求的温度高 ,比普通西瓜高 3~5℃。1 2 提高发芽率的措施 可…  相似文献   

7.
<正> 普通西瓜种子发芽率一般可达95%以上,而无籽西瓜种子发芽率只有60—70%,最高80%左右。如果采种过程和浸种催芽方法中某一环节掌握不好就会使种子发芽率大幅度下降,可降到20—30%,甚至更低。无籽西瓜种子发芽率低是阻碍无籽西瓜发展的原因之一。发芽率低的原因,除了种皮厚、种胚发育不良、子叶抱合和空壳种子(表1)  相似文献   

8.
三倍体无籽西瓜种子发芽率低是影响无籽西瓜生产的主要因素,探索无籽西瓜种子促萌发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概述了无籽西瓜种子萌发的生理障碍,同时简述了浸种、破壳、种子引发及药剂处理等几项促进种子萌发的技术。  相似文献   

9.
1湖南省无籽西瓜生产历史与现状三倍体无籽西瓜在20世纪40年代研究成功,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应用于生产,湖南省为我国无籽西瓜研究与推广应用最早和推广规模最大的省份之一,20世纪70年代,湖南省推广的无籽西瓜面积每年达数千hm2,居全国栽培面积之首,大量产品供港澳及内地消费外,还出口到东南亚各国,具有良好市场信誉和较大规模,也带动了全国无籽西瓜的生产发展。然而,由于当时育种、制种及其他技术方面的局限性,无籽西瓜“三低问题”(制种量低、发芽率低、成苗率低)的影响,制约了无籽西瓜的进一步扩大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国内,无籽西瓜发展缓慢、滞后,原因是无籽西瓜的制种难度大、种子产量低、三倍体种子销售价格高,而发芽率低是其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杨帆 《吉林蔬菜》2008,(2):68-70
无籽西瓜具有品质优、抗病性强、丰产耐贮运等优点,深受农民欢迎。但生产中常出现种子发芽率低的问题,种子播前处理对其发芽率及无籽西瓜生产有较大影响。在播种前采用晒种、浸种、人工破壳、高温处理、药剂处理等方法对无籽西瓜种子进行处理,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无籽西瓜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12.
双氧水浸种对无籽西瓜种子活力的影响王广印(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新乡453003)近几年来,我国无籽西瓜栽培面积逐年扩大。可是,由于无籽西瓜种子受成熟度和遗传特性等因素的影响,使其种子活力较低,主要表现为发芽率低和成苗率低,影响着无籽西瓜的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3.
无籽西瓜食用方便,含糖量高,属高档水果之列。尽管无籽西瓜生长旺盛,抗逆性强,但由于无籽西瓜的种壳坚硬和厚实,种胚发育不良,出苗率低,  相似文献   

14.
植物激素在无籽西瓜组培中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翰  谢荣强 《福建果树》1994,(1):1-2,21
植物激素在无籽西瓜组培中的效应福建省福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林翰,林治良,王龙旺,魏文麟福建省水电厅综合经营公司谢荣强无籽西瓜在繁种上需要一系列复杂的精序,获得的三倍体种子常表现种胚不充实,种皮厚而硬,以致发生“采种量低,种子发芽率和成苗率低”的“三低”...  相似文献   

15.
无籽西瓜由于是三倍体,有性繁殖种子程序复杂,而且产籽量低、发芽率低、成苗率低[1].针对"三低"的特点,本试验通过对采用生长激素和微量元素处理无籽西瓜及其母本四倍体的嫩枝扦插繁殖技术的研究,探索扩大多倍体西瓜繁殖系数、降低生产成本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蔡新波 《蔬菜》2000,(12):29
无籽西瓜以其质优价高、耐贮运的特点,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部分农户在进行无籽西瓜栽培时,不了解无籽西瓜的生育特点,完全按照普通有籽西瓜的栽培技术进行管理,造成发芽率低,不结瓜等现象的发生。现将无籽西瓜和普通西瓜在栽培技术上的不同之处和需掌握的技术介绍如下: 一、种子破壳 无籽西瓜种皮厚而坚硬,种胚发育不全,造成胚根难于冲破种皮而发芽,需采用人工方法破壳催芽,提高种子发芽率。人工破壳多采用湿于破壳,即在浸种后,用牙齿或钳子轻轻磕开或夹开种脐,使种子从脐部纵缝裂开。湿子破壳虽工效较低,但不伤种胚,发芽率…  相似文献   

17.
无籽西瓜种子出芽率低、苗期生长较弱,以及和砧木的嫁接亲和力较低,因而培育健壮的嫁接苗是无籽西瓜生产获得成功的关键环节。提高嫁接工作效率和成苗率是无籽西瓜嫁接育苗的技术关键。笔者就无籽西瓜嫁接育苗过程中种子破壳难、嫁接成活率及壮苗率低、种苗比大、成本高等问题,经过摸索总结出省种、高效、成活及壮苗率较高的嫁接技术,提出了简约化育苗技术和苗期病害防控技术,提高种苗质量、降低种苗成本。  相似文献   

18.
采用无籽西瓜胚培技术,增强无籽西瓜的繁殖系数,并通过嫁接栽培方法,提高了无籽西瓜的抗病性,从而获得抗病、高产品质优良的效果。克服了无籽西瓜栽培中的“三低”问题。我所于1985年接受省农科院下达的“无籽西瓜快速繁殖及嫁接栽培技术研究课题。经两年的室内外试验研究,成功的获得组培植株,并通过嫁接栽培,取得了明显的增产抗病效果。  相似文献   

19.
许杰 《长江蔬菜》1990,(4):32-32,7
无籽西瓜种壳厚,胚不充实,出芽率低,是阻障无籽西瓜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以下的处理办法可以提高无籽西瓜的出芽率: 一、种子处理 1、选种:种子必须经过粒选,剔除形状不正,色泽不一,过大或过小以及不饱满的种子。 2、晒种:经过长期低温存放的种子,酶的活性降低,出芽率弱。在催芽前将种子置于弱光下晾晒3~4小时,并且注意翻动,使种子温度增高,可提高生活力和发芽率。 3、种子消毒:用100倍福尔马林浸种10分钟  相似文献   

20.
无籽西瓜种子引发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倍体无籽西瓜具有多倍体优势和杂种优势,其突出特点是无籽、抗病性强、耐贮运性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但是“三低问题”限制了其发展。种子引发处理作为一种可以提高种子品质、改善萌发特性的技术,近年来在无籽西瓜种子加工处理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根据有关文献,主要从引起无籽西瓜种子萌发的障碍、种子引发处理方法在无籽西瓜种子上的应用及其效果、以及影响引发效果的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种子引发技术在无籽西瓜上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