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羊产后子宫内膜炎是产后子宫内膜的急性炎症,常于分娩后发生,因难产、胎衣不下、子宫脱出、子宫复旧不全、流产、死胎滞留在子宫内等,微生物乘机侵入而致。曾患过布氏杆菌病、沙门氏杆菌病及其他侵害生殖道的传染病或寄生虫病的母羊,由于分娩后抵抗力降低或子宫损伤,则由原来潜在的子宫黏膜的慢性炎症加剧,转变为急性炎症而表现出来,此病在规模羊场较为多见。  相似文献   

2.
《农村养殖技术》2009,(5):18-18
羊产后子宫内膜炎常于分娩后发生,因难产、胎衣不下、子宫脱出、子宫复旧不全、流产、死胎滞留在子宫内等,微生物乘机侵入而致.曾患过布氏杆菌病、沙门氏杆菌病及其他侵害生殖道的传染病或寄生虫病的母羊,由于分娩后抵抗力降低或子宫损伤,则由原来潜在的子宫黏膜的慢性炎症加剧,转变为急性炎症.  相似文献   

3.
正羊子宫内膜炎是指羊的子宫黏膜出现黏液性或化脓性炎症,是母羊常见的一种生殖器官疾病,母羊分娩后,由于子宫受损,炎症由慢性转变成急性而表现出来的一种产科疾病,临床上以从阴门内流出大量黏性或黏液脓性分泌物(个别严重时分泌物颜色呈暗红或棕色)为特征,子宫内膜炎发生后,可导致母羊发情不规律或是发情正常,但不易受孕,即使受孕也容易流产,甚至交配时引起公羊生殖系统疾病,若不及时治疗,炎症会迅  相似文献   

4.
牛子宫内膜炎是牛子宫黏膜发生黏液性或脓性炎症,是产后或流产后最常见的一种生殖器官疾病。(一)子宫内膜炎的类型1.急性子宫内膜炎。常发于产后2~3天,多由产后内源性或外源性感染引起,以卡他性炎症为特点。病牛体温略升高,达39.5~40.9℃,食欲明显减退,个别废绝,精神不振,常努责作排尿状,由阴门排出炎性黏液,后期排出脓性分泌物,卧地时排出量更大。急性子宫内膜炎未及时  相似文献   

5.
母兔子宫内膜炎通常是指子宫粘膜的粘液性或化脓性炎症,为母兔最常见的一种生殖器官疾病。当母兔发生子宫内膜炎后,往往表现为发情不正常或发情正常而不易受胎,即使有一侧子宫受胎也易发生流产。所以,此病虽然不大群发生,但一旦有兔发病,可通过公兔配种传播给其他健康兔,造成不应有的损失。1 临床症状 家兔子宫内膜炎根据发生的过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型,但按其分泌物性质又有粘液性和化脓性的区别。急性子宫内膜炎多发生在产后及流产后,表现为粘液性,患兔从生殖道排出灰白色混浊有絮状物的分泌物或脓性分泌物,特别在卧下时排…  相似文献   

6.
羊产后子宫内膜炎是产后子宫内膜的急性炎症,常于分娩后发生,因难产、胎衣不下、子宫脱出、子宫复旧不全、流产、死胎滞留在子宫内等,微生物乘机侵入而致。曾患过布氏杆菌病、沙门氏杆菌病及其他侵害生殖道的传染病或寄生虫病的母羊,由于分娩后抵抗力降低或子宫损伤,则由原来潜  相似文献   

7.
羊产后子宫内膜炎常于分娩后发生,因难产、胎衣不下、子宫脱出、子宫复旧不全、流产、死胎滞留在子宫内等,微生物乘机侵入而致.曾患过布氏杆菌病、沙门氏杆菌病及其他侵害生殖道的传染病或寄生虫病的母羊,由于分娩后抵抗力降低或子宫损伤,则由原来潜在的子宫黏膜的慢性炎症加剧,转变为急性炎症.  相似文献   

8.
奶牛子宫内膜炎主要发生在产后,奶牛分娩和助产时产道受损,胎衣不下、子宫脱、流产、子宫复旧不全,子宫感染等均可引起子宫内膜炎。病牛体温升高,食欲、精神不佳,阴部排出的乌红色恶露有臭味或含有组织碎片甚至脓性分泌物,其恶露排出时间长(10~14d以上)。直肠检查可感子宫角粗大,子宫壁变厚,子宫收缩反应弱或无,炎症严重时患牛疼痛。如能及时治疗,患牛多预后良好,并能较快恢复繁殖能力,如治疗延误或治疗不当可引起败血症或转为慢性子宫内膜炎,患牛会长期屡配不孕或继发流产或其他器官形成脓肿。  相似文献   

9.
母猪产后子宫内膜炎发病率较高 ,也可转变成慢性或隐性子宫内膜炎 ,是导致母猪不孕的主要疾病之一。在屡配不孕的母猪中 ,有 5 0 %由于患此病而被淘汰 ,这种情况在引进的纯种母猪中尤为突出。母猪在产仔过程中阴道受到污染是造成产后子宫内膜炎的主要原因。对于大多数母猪来说 ,在分娩过程中 ,子宫都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污染 ,产后子宫或阴道都会出现短暂的炎症过程。如果母猪仅在产后 10d内 ,阴道有脓性分泌物排出 ,而不影响断奶后配种 ,则预后大多良好。但有部分纯种母猪 ,阴道脓性分泌物在产后 2 0d后仍有排出 ,往往导致配种率降低。预防措…  相似文献   

10.
母羊产后子宫内膜炎是产后子宫内膜的急性炎症,常于分娩后发生,因难产、胎衣不下、子宫脱出、子宫复旧不全、流产、死胎滞留在子宫内等,微生物乘机侵入而致.  相似文献   

11.
孙群 《畜牧兽医杂志》2013,32(4):133-133
产后子宫内膜炎是子宫内膜的急性炎症。常发生于分娩后的数天之内。如不及时治疗,炎症易于扩散,引起子宫浆膜或子宫周围炎,并常转为慢性炎症,最终导致长期不孕。本病多发生于马和牛,特别是奶牛,其次是猪和羊。  相似文献   

12.
刘广义 《畜牧兽医杂志》2007,26(4):91-91,93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最常发生的繁殖障碍疾病之一。根据疾病的经过,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临床上以慢性最为多见。该病严重影响奶牛的繁殖,给奶牛业发展带来很大危害。1发病原因1.1输精、分娩、助产时消毒不严格,或者操作不慎,产后护理不当侵入细菌,使子宫受到损伤或感染而引起。1.2患阴道炎、子宫颈炎、胎衣不下、腐败分解、恶露停滞、子宫复旧不全、布氏杆菌病等都可继发子宫内膜炎。1.3公牛生殖器官的炎症,通过本交传播给母牛。2临床征状急性期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彻底而转为慢性,多为子宫黏膜的慢性炎症,临床上以生殖道排出病理性分泌…  相似文献   

13.
1临床症状 流产型又名地方流行性流产,主要发生于羊、牛和猪。羊的潜伏期为50~90天。临诊症状表现为流产,死产和产弱羔。流产发生于怀孕的最后1个月。分娩后,病羊可排出子宫分泌物达数天之久,胎衣常滞留。病羊体温升高达1星期。有些母羊因继发感染细菌性子宫内膜炎而死亡。羊群第1次暴发本病时,流产率可达20%~30%,以后则每年为5%左右。  相似文献   

14.
牛、马、羊胎衣不下是产后的一种常见病。家畜分娩后不能在正常的时间内排出胎膜,而致使胎膜完全或部分滞留在子宫内,叫胎衣不下。排出胎衣的正常时间是:猪10~60min,牛4~6h(不超过12h),马20~60min,羊1~2h。本病各种家畜都可发生,但是最经常发生于牛,  相似文献   

15.
<正>胎衣不下是羊常见的一种产科病,用常规方法治疗虽可治愈,但效果不佳,病程长。笔者经过多年实践,总结出一套效果较好的治疗方法。1病因1.1产后子宫收缩不足子宫因多胎、胎水过多、胎儿过大以及持续排出胎儿而伸张过度。饲料的质量不好,尤其当饲料中缺乏维生素、钙盐及其他矿物质时,容易使子宫发生弛缓。怀孕期(尤其在怀孕后期)缺乏运动,往往会引起子宫弛缓,因而胎衣排出很缓慢。分娩时母羊肥胖,可使子宫复旧不全,因而发  相似文献   

16.
牛子宫疾病是比较常见的母牛繁殖系列疾病,对养牛业影响很大。本文主要介绍几种常见的子宫疾病:急性子宫炎、子宫炎与子宫内膜炎、子宫积脓。牛急性子宫炎常发生在产后10~14d,该病是由分娩时生殖道污染所致,常发生于难产后。引起牛子宫炎和子宫内膜炎的常见疾病有布病、钩端螺旋体病、弯曲杆菌病和滴虫病,或非特异性病原体感染。子宫积脓的特征是子宫内积聚脓性或黏液脓性分泌物。  相似文献   

17.
奶牛胎衣不下或胎衣滞留是分娩后胎衣在正常期限内不排出,滞留在子宫内而导致腐败感染子宫膜,引起子宫内膜炎且阴门恶露不止、全身炎症的内科病。疏附县托克扎克镇对奶牛养殖户2010年度产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养猪业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母猪出现了许多生理繁殖障碍性疾病,给养猪业带来巨大损失。其中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母猪子宫内膜炎,尤其是夏季母猪产后感染子宫内膜炎的机率较大,若治疗不及时,屡配不孕,就会给母猪繁殖带来巨大损失。子宫内膜炎是子宫黏膜的浆液性、黏液性或化脓性炎症,分为急性和慢性等,其特征是发情周期紊乱、不发情或虽有发情表现但屡配不孕,从阴门排出数量不等的分泌物。为  相似文献   

19.
母猪产后子宫内膜炎是子宫内膜粘液性或粘脓性的急性炎症.是母猪生殖器官常见病,常发生于母猪分娩后的数天内,如不及时治疗,炎症易于扩散,引起子宫浆膜炎或子宫周围组织炎,并可转为慢性子宫内膜炎,最严重的导致长期不孕.  相似文献   

20.
子宫内膜炎是母猪常见的一种生殖器官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急性子宫内膜炎多见于产后母猪,病猪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常卧地,频尿, 从阴门排出大量灰红色或黄白色有臭味的黏液性或脓性分泌物,严重者呈污红色或棕色。慢性子宫内膜炎多由急性炎症转变而来,从阴门排出脓性分泌物,猪栏地面常见到白色似石灰渣状粉末,往往无明显全身症状, 部分猪仍可定期发情,但屡配不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