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指出了油松种子园的营建可对种子的遗传性状进行改良,促使种子实现高产稳产,以满足市场上不断增加的种子需求。结合朝阳市油松生产实践,总结了油松种子园营建的技术要点,包括园址的选择、提前做好规划、种源选择、建园、建园后的管理等。  相似文献   

2.
连续3年对安化县马尾松种子园64个建园无性系球果鲜重及出籽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间差异极显著;评选出桂阳48、桂阳44、桂阳28等16个高产稳产无性系,年产球果鲜重5.14 kg·株-1,是其他48个较低产无性系的2.5倍;通过择伐种子园内低产无性系,补植该批无性系容器嫁接苗,实现了种子园无性系更新;同时开展了不同方法的人工辅助授粉试验,总结出采用喷粉机喷施多无性系混合花粉加滑石粉的配套技术,种子产量及发芽率相比对照增益分别达25.5%和6.4%。  相似文献   

3.
通过施肥试验,筛选出种子园施肥最优方案,并依据方案作扩大对比生产,科学的评价了施肥效果,对如何提高林木种子国产量,实现其高产稳产具有生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我国近50个已形成商品生产力的杉木种子园,种子遗传品质的大田测验幼林结果。试验表明:①各地种子园的种子与未经改良的种子一样,均有不同的遗传品质,说明并非所有种子园种子都有同等使用价值;②不少种子园的种子比当地一般种子的遗传品质要高,说明具有一定的改良效果,但比优良种源区的种子的种用价值又低了些。可见,不经实地试验,推广杉木种子园种子,应取慎重态度。为了提高初级种子园的遗传品质,极需要做种子园的去劣淘汰。  相似文献   

5.
选取云南省广南县坝美镇平孟村为试验点,对不同种源的2个杉木优良品种(云南马关杉木种子园种子、福建洋口白露亭杉木第3代种子园种子)与对照(文山商品种子)培育的1年生苗木进行苗期生长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云南马关杉木种子园种子、福建洋口白露亭杉木第3代种子园种子播种品质良好,苗木总体合格率为95.56%;云南马关杉木种子园种子培育的苗木苗期表现最为优良,福建洋口白露亭杉木第3代种子园种子次之,文山商品种子表现最差。  相似文献   

6.
杉木种子园初植密度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杉木种子园不同初植密度下种子产量和播种品质的对比分析,探讨杉木种子园初植密度对种子产量和播种品质的影响,指出杉木种子园密度为株行距5m×5m时种子的产量和播种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我国近50个已形成商品生产力的杉木种子园,种子遗传品质的大田测验幼林结果。试验表明:①各地种子园的种子与未经改良的种子一样,均有不同的遗传品质,说明非所有种子园种子都有同等使用价值;②不少种子园的种子比当地一般种子的遗传品质要高,说明具有一定的改良效果,但比优良种源区的种子的种用价值又低了些,可见,不经实地试验,推广杉木种子园种子,应取慎重态度,为了提高初级种子园的遗传品质极需要做种子园的去劣淘汰。  相似文献   

8.
掌握母树的特性,尤其是结果特性,是对种子园进行科学管理,使母树达到高产稳产的重要条件。同样,经营日本落叶松种子园,也必须研究建园无系性的结果特性。为此,笔者于1983年在蒙阴县天麻林场日本落叶松嫁接种子园内进行了调查,获得了13个无性系的结果量、球果着生部位等材料,现初步整理成文,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 为了提高杉木生产潜力,本所先后营建了杉木初级种子园和杉木种源种子园各6.67公顷,并已生产种子园混系种子4520kg,优良家系种子600kg;评选出杉木优良种源8个,优良单亲家系40个,优良双亲家系20个;推广杉木优良种源、优良家系和种子园种子造林近1万公顷。但其增产效益不同。从表1可以看  相似文献   

10.
杉木种子园种子生物学特性的地区及年度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目的在于揭示杉木种子园种子品质的变异模式。在1981—1983和1986年,对分布区内不同地区的70个种子园的种子取了样,并进行三个特性即发芽率、涩粒率和千粒重的测定。结果表明,经研究的种子特性在不同年份间和种子园间均存在变异:千粒重随种子园的地理经度降低而变轻;其它两个性状表现出非渐变的生态型(地域性)变异模式。发芽率的变异模式与涩粒率的模式相并行,但二者之间为负相关。这些发现为育种工作者确定建立最适宜的杉木种子园地区,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较为科学合理的进行油茶种植,提高油茶产量,研究了江西11个油茶高产无性系的花期、花粉生活力及杂交组合坐果情况和种子含油率。结果表明:①通过花期观察,确定赣55、赣无1、赣无2、赣无16和赣无24花期基本一致。②11个油茶高产无性系的花粉生活力均达到50%以上,在油茶种植配置上花粉活力不会成为油茶高产的限制因子。③通过比较分析杂交组合坐果情况和种子含油率,确定赣无1、赣无16、赣无2、赣无11、赣55、赣190和赣无8混栽为科学合理的配置模式。④综合考虑11个油茶高产无性系的花期、花粉生活力及授粉组合坐果情况和种子含油率,以赣55、赣无1、赣无2和赣无16为主栽品种进行油茶种植,是最佳的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12.
杜鹃花属(RhododendronL.)的系统学研究尚有许多值得探索的问题(余树勋,1986;闵天禄等,1990;Philipsonetal.,1973)。近年来,本课题组陆续对浙江杜鹃花属植物开展了分类学和形态学的研究(丁炳扬等,1987;1989;1990;1995)。本文就浙江12种野生杜鹃花属植物的果实形态、种子数及其相关性进行研究,为该属的系统学研究及引种驯化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常绿杜鹃亚属(SubgenHymenanthes)  云锦杜鹃(R.fortuneiLind1.)、猴头杜鹃(R.simiarumHance)、安徽杜鹃(R.…  相似文献   

13.
文冠果种子产量低,这是制约其大力开发与利用的瓶颈。为给文冠果优良品种的选育和文冠果资源评价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奇台县的160株文冠果单株的种子质量、结果个数、果实质量等21个性状指标进行了调查,并采用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分析方法,对影响其产量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变异分析结果表明:被调查的160株文冠果单株各性状指标间均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单株结果个数的变异系数最大,为82.98%;叶密度的变异系数最小,为8.77%。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单株种子质量与树高、地径、冠幅、果实纵径、种子长、单果种子质量、单株结果个数、单株果实质量、百果质量、百粒种子质量、叶长、叶宽、叶面积、果皮厚度、单果种子粒数及种子宽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从21个性状指标中提取了7个主成分,即单果产量、单株产量、果实产量、叶形、种形、果形、树形这7个因子,其累积贡献率达74.693%;依据各主成分贡献率的大小,在育种中可选择单果种子质量大、单株结果个数多、单株果实质量大、叶长、种子长、果纵径长、冠幅大的单株作为优良高产植株。  相似文献   

14.
以山杏果为研究对象,在山杏的主要分布区庆阳地区,调查了138株山杏果实的7个表型性状.利用方差分析和变异系数研究了其在此分布区内的变异情况.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山杏果各表型性状的差异都极显著.变异系数分析结果表明:试验区内山杏果的单果质量、单果大小、单核质量、果肉厚、单仁质量、出核率及出仁率7个表型性状在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变异幅度,但各指标的变异幅度不一致,表型性状变异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单果大小、单果质量、单核质量、出核率、单仁质量、果肉厚、出仁率.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石羊河下游白剌种质资源调查,测定了白刺属植物的果实、种子、千粒质量、果实颜色等4个经济性状评价指标,掌握了白刺属4个植物种间果实和种子的性状特性,为白刺属分类、生物学特性研究、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马尾松花粉高产种源的初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17.
自1999年以来,安徽各地先后开展油茶良种选育,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至2011年12月,安徽共选育出油茶良种36个,其中选育于本地的良种31个,引种良种5个.果实特征:果实颜色有红色、青色、黄色;果实形状有球形、椭圆形、桃形、尖桃形、枣型、三棱柱形、吊钟形、鸡心形等;果实成熟期有寒露籽和霜降籽.经济性状:平均鲜出籽率、出仁率和果油率分别为47.71%(65.96%~ 36.02%)、60.55%(72.6%~43.2%)和8.015%(11.56%~5.6%);安徽省内油茶良种栽培区域按果实成熟期划分,寒露籽主要在皖东和皖西北,霜降籽主要在皖西南和长江以南.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各参试品种在湘南低山丘陵区红壤土、石灰土、钙质土立地条件下枇杷优质丰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及相关资料的系统分析,提出了枇杷疏花疏果技术要点。并以红壤土上10~14年生太城四号枇杷为材料,系统研究了疏花疏果对枇杷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太城四号枇杷疏花疏果后以每穗留果3~5个为最佳,疏果后平均单果重、单株产量及收益分别比对照提高117%、32%、163%。同时可提高果实的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含糖量,降低含酸量,有效改善果实品质、口感风味、色泽,大大缩短果实采摘期。  相似文献   

19.
对吉林省桦甸市生长的鸡树条荚蒾不同植株果实和种子的有关性状进行观测与研究,结果表明:同一产地不同植株间果实和种子的有关性状均存在遗传差异。果实属浆果状核果,红色、鲜红色或深红色;种皮颜色有橙黄、浅粉、深粉色的变化,种子形状为扁状卵形或扁状心形,每果有1粒种子;果实和种子大小排序依次为2号树1号树3号树。1号树、2号树、3号树的种子重量分别为36.2 g、38.6 g和31.0 g,排序依次为2号树1号树3号树,2号树和1号树之间差异不明显,2号树和1号树的种子重量分别为3号树的124.5%和116.8%,差异极其明显。平均出种率为9.7%。  相似文献   

20.
从种子园选址、区划设计、亲本选择、营建方式、经营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总结提出了油茶种子园高效营建与丰产培育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