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3月9日,国网山东梁山县供电公司员工在35 k V拳铺变电站,对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进行完善调试,进一步提升故障研判水平,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供电可靠性。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是变电站里的"诊断师",能迅速准确地识别故障线路,减少判断和确定具体接地线路的时间,有效维护配网侧的供电  相似文献   

2.
该文介绍了10kV线路单相接地故障及线路接地故障选线的原理,并阐述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10kV线路接地选线的两种主要实现方法。即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分布武接地选线系统和智站化自动调谐式消弧系统专用接地选相系统。  相似文献   

3.
针对我国当前农村10kV配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多、故障难以查找的现状,该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小电流接地故障查巡的配网自动化系统,该系统不仅使配网的自动化水平提高了,而且使自动查找单相接地故障点,并将故障区段隔离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4.
目前多数小电流接地系统都已经装设了接地选线装置,能报出接地母线、接地线路,可直接断开该断路器处理。但由于种种原因,选线装置的正确选线率不高,误选和漏选的情况比较多,致使不少地方不得不用原始落后的“拉路法”进行选线。  相似文献   

5.
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中,单相接地故障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影响较大,其故障的快速查找一直是困扰供电企业一线运维人员的难题。传统的做法是拉路判断,但是此方法要对相关线路停电,会严重降低供电可靠性。笔者现结合在工作实践中的一些经验,对小电流接地选线功能由装置本身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软件程序共同实现(查找接地)进行探讨,希望可以为配电网运行检修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
某日,某县城变电站10kV出线接地故障报警,MLN98型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选出L3,L5,L6三条10kV线路为故障线路。但经拉闸选线测试,只有L6有接地故障,L3,L5并无接地故障。拉开L6线路后,所有信号恢复正常,并且经巡线人员巡线检查,也未发现L3和L5线路有接地故障。那么,为什么L3和L5会发出这种报警信号呢?经运行人员认真比对设备原理和检查线路参数,  相似文献   

7.
目前变电所安装的微机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在实际使用中准确性较低,并限制了应用范围,该文对此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查找小电流接地系统接地故障的新方法——微机接地探索装置的查找方法。经过一年多现场应用表明,该装置确实能够有效地解决无人值班变电所接地故障线路的查找问题。  相似文献   

8.
基于目前日趋完善的小电流接地选线技术和智能化的综合自动化系统及馈线自动化技术,提出全新的处理接地故障的新思路。阐述了利用馈线自动化技术隔离故障的过程,并表述了该新方法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9.
针对配网接地选线准确率低的现状,结合余姚电网实际情况,确立了提高配网接地选线准确率至50%以上的目标,分析了接地选线装置准确率低和投运率低的原因,确定了信号采样率低、信号存储容量较小、未采集电压数据、管理不规范为接地选线准确率低的要因,制定了详细的实施对策,实现了余姚公司所辖配网接地选线准确率达到72%,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黄泗兴 《农村电气化》2010,(9):25-25,18
利用零序基波电流的大小来判断接地故障线路的原理,通过修改scADA系统,轻松实现小电流接地选线。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所发生的一次配网两点接地故障,利用继电保护装置所配置的简易故障录波功能进行分析,还原了小电流接地系统所发生的线路接地而引起变电站内站用变烧毁故障的整个过程,提出了对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加装小电阻接地的必要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我局所辖 110 k V变电所通过“四遥”改造 ,实现无人值班。当 10 k V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 ,所内 ML N- 98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判断接地线路 ,其遥信接口通过 RTU将选线信号送到调度端 ,调度员通知供电公司巡查线路 ,消除隐患。在运行中 ,当 10 k V线路单相接地时调度没有收到选线信号的情况时有发生。经检查 ,为遥信公共电源对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干扰所致。1 遥信接口原理MLN- 98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遥信接口原理如图 1所示 (为表述简单 ,只画出一路通道 )。图 1计算处理芯片 U1判断接地故障线路 ,通过片选U3 选择相应的出口通道 ,由…  相似文献   

13.
小电流接地系统中,多数变电站未装设接地选线装置,在发接地信号时需要人工进行判断。由于多种故障都会引发接地信号,所以运行人员一定要熟悉接地信号的判断与处理,不要误以为都是线路接地,按照接地故障处理,造成不必要的停电。以下就发接地信号的几种故障判断与处理,谈一下笔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1农村地区架空线路自动开关现状农村地区10kV配网的典型网架结构是单辐射、架空电缆混合型,《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配电自动化典型配置技术方案》推荐使用架空型“电压—电流型”配网自动化模式,这种自动化模式原理简单,在农村地区容易推广,采用主干线分段开关、分支线开关与变电站出线断路器或上级分段断路器保护和重合闸配合,依靠配电自动化终端自身的电压—时间和故障电流复合判据实现故障隔离和非故障区间的快速恢复供电。典型接线如图1所示。CB为变电站馈线开关,FB1为主干线分段开关,FS1-FS2为主干线分段负荷开关,FB2为分支线开关。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传统配网架空线路因没有配置保护引起跳闸或接地引起的故障无法有效实现自愈的问题,研究具有5G通信功能的配网智能开关保护配置及合理布局,可以达到配网故障快速自愈。在配网分线和主干线安装基于5G通信技术智能开关,配备电流和重合闸保护,并合理整定保护定值,与变电站出线保护有效配合,通过各智能开关终端的逻辑研判技术,实现快速隔离故障恢复非故障区域供电,从而减少停电用户数量,提升用户的用电满意度。某地区实际投入使用中,配网自动化自愈成功率明显提高,成功实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35 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中低压配网中,谐振接地的运行方式最为常用,单相接地短路是谐振接地系统最常见的故障。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时,由于消弧线圈的补偿作用,使得系统稳态的电流数值很小,和稳态电流相比,暂态电流特征量更加明显,而且消弧线圈的影响较小。利用小波变换提取故障时的暂态信号特征量,并在此基础上对单相接地故障进行了大量的仿真分析,结果验证了小波变换在谐振接地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正我国10 k V城市及农村配网架空线路和电缆系统故障比较多,尤其是接地故障,由于其隐性特性,有时很难查找。有时不得不通过拉分段开关并经过变电所试送电确定故障所在线段,对线路、设备运行的安全性极为不利。目前利用故障指示器实现线路故障分段定位存在以下缺陷:故障指示器没有实现故障信息上传功能,不具备故障自动定位功能,一旦线路出现故障,需要人工沿线查找,仍然增加了故障查找难度和时间。而利用配网自动化系统能够实现  相似文献   

18.
煤矿中性点不接地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其故障线路与非故障线路零序电流的幅值与相位存在显著差异,据此能可靠选出故障线路。传统上采用傅氏算法提取故障信号的工频分量,但该算法建立在故障信号为周期性不衰减的基础上,与实际的信号特征差距较大,影响选线的准确性。基于此,考虑利用扩展Prony算法提取各线路零序电流的工频幅值与相位,然后比较其值选出故障线路。MATLAB仿真分析表明,此种选线方法正确率高,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19.
变电站内集中有计算机、交直流逆变电源、网络设备等组成的自动化系统,该系统集中变电站自动化监控管理的重要设备,具有微机监测、监控、保护、小电流接地选线,故障录波、低频减载、四遥远传等功能,在电力调度通信领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该系统内部连接线路纵  相似文献   

20.
1运行方式简介乙发电厂因35 kV送电线路施工受阻,无法通过35 kV电压等级接入丙变电站,临时通过一条10kV专线(鸿峰线)就近接入甲变电站10 kVⅡ段母线,甲变电站10 kVⅡ段母线上还有5回馈线。甲变电站地处沿海及漂染工业区,运行环境较为恶劣,线路的电缆段较多,为消除接地故障引发的谐振和弧光过电压,装设了消谐电压互感器及自动调谐消弧线圈,为增加接地选线的准确性,还装设了一套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局部电网接线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