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农业具有地域性、季节性等特征,因此农业信息服务对象的信息需求相对复杂,通过构建信息服务质量评价模型可以分析影响信息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为农业信息服务提供指导。为此,建立了农业网站信息服务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综合因子分析和多元回归方法构建了一种贴合实际、可信度较高的评价模型。经实验证明,运用基于因子分析和多元回归建立的信息服务质量评价模型具有良好的精度,对农业信息网站的信息服务质量的提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论新形势下农机安全监理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提高农机监理服务质量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繁荣,农民收入逐步提高,农业机械大范围应用,特别是新型农机具在农村已逐步得到推广和普及。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提高农机服务质量,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农民,服务于农村的经济发展。如何提高农机监理服务质量呢?  相似文献   

3.
如何正确处理农机监理与为农服务的关系,是当前各级农机监理机构非常关注的一个焦点。1.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抓好宣传教育当前,农机监理实施依法治机存在不少困难,主要是由于农机具的使用主体是农民,其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对农机具的操作技能和基本知识掌握不全,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导致机手和广大农民的误解。针对这种现状,如何才能搞好宣传教育呢?一是要坚持不懈地抓好电视宣传,要利用电视覆盖面大、传播快这个特点,开设“空中”教育课堂,系统地讲解农机法律、法规的每个条款和典型农机事故案例,在县电视台开设宣传专栏,每半个月播放一次…  相似文献   

4.
农机监理工作的服务对象是广大农村的农机驾驶、操作人员,而管理的内容是各种各样的农业机械。工作的重点是上道路拖拉机的管理。针对上道路拖拉机的登记人户、驾驶员的驾驶证的核发和农机监理行政执法方面,江苏省无锡市农机监理所经过几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一套简易可行的业务流程和岗位管理的办法,即通过制度管岗位、岗位管人员、人员管办事的工作管理模式,使农机手在办理牌照和驾驶证的过程中,感到简单、明白、易懂,从根本上转变了行业作风,提高服务能力和意识,改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5.
王勇 《河北农机》2023,(17):118-120
乡村振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其目标是实现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农民生活的富裕。尤其是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到2035年要建成科技强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让居民可支配收入迈入新台阶,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村基本具有现代化生活条件,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生活更为美好,擘画了一幅未来乡村发展的美好蓝图,为乡村振兴实践与实现创造了新的机遇。在此背景下,农业气象服务作为农村防灾减灾和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亟待进一步提升其服务质量,旨在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鉴于此,文章重点分析了乡村振兴视域下农业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探索了如何提升农业气象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6.
天等县农机安全监理站在开展“文明监理,优质服务”活动中,结合本部门实际.向农机手推出“六个要”承诺服务.积极营造让农机手满意的服务环境。“六个要”承诺服务项目是:农机监理服务要热情;办证业务质量要保证;服务质量要到位:监理业务流程要快速:收费项目要公示:收费标准要严格。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机安全监理经过二十多年的运行、发展和完善,基本形成了国家、省、市、县、乡、村六级农机安全监理网络体系。在《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后农机安全监理机构事权缩小,管理对象大大减少的新形势下,如何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行政许可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发挥优势、转变职能、依法搞好农机安全管理、宣传教育和各项服务工作,是摆在农机监理机构面前的新课题一、转变观念,树立服务理念是新形势对农机安全监理机构的新要求《道路交通安全法》、《行政许可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颁布实施以来,农机安全监…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要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机监理机关作为一个面向农村、农业、农民的行政执法部门,是代表政府执行国家有关农机安全生产的法规。因此,农机监理机关在实现依法行政的同时,如何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呢?这一问题的实质就是如何处理执法与服务的关系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机械由以公有为主向以私有为主的转变,使农机监理对象——农业机械、机手更趋于分散,监管难度随之增大。这种客观形势的变化,要求农机监理机关转变工作作风,增加并强化服务功能,实现“依法…  相似文献   

9.
聊农 《山东农机化》2007,(10):22-22
冠县农机局监理服务大厅采取措施,加强规范化建设,建立了一支"文明、服务、优质、创新"的农机监理服务队伍,树立了农机监理良好的行业形象。  相似文献   

10.
陈丽  朱美玲 《节水灌溉》2020,(7):101-105
评价新型服务主体高效节水灌溉服务质量,对提升农田水利社会化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服务质量评价通则(GB/T36733-2018)与SERVQUAL模型,构建新型服务主体高效节水灌溉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借助综合评价法等方法,测算评价指标得分。计算结果表明,新型服务主体高效节水灌溉服务质量综合得分为3.128 6,其中,服务资源得分为0.818 8、服务过程得分为1.024 0、服务结果得分为1.285 8。表明新疆呼图壁县新型服务主体高效节水灌溉服务质量处于良好发展阶段。由此,从强化服务团队人才建设、提高故障处理响应速率、聚焦服务对象的经济性需求方面提出了提高新型服务主体高效节水灌溉服务质量的现实方案,为评价新疆节水灌溉服务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岳骏 《湖南农机》2012,39(3):150-151
文章分析当前公安机关通信勤务保障在应急处置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概括总结做好通信勤务保障工作的几点建议和意见,对如何加强和改进应急处置工作,提高处置重大突发事件的通信勤务保障能力方面进行简单的讨论。  相似文献   

12.
王辉 《农业工程》2019,9(8):41-43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互联网模式是各行业发展体系建立过程中不可忽略的转型模式。尤其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控制体系,要在整合风险监测的同时,提升评估和交流效率,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发展提供保障。对互联网模式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并集中阐释了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处理对策。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根据国家“产教融合”、“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开展高质量职业培训”的综合改革要求和陕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现实需求,以校政合作共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培训基地”为基础,构建“两大类型、四大模块、三位一体”培训内容体系,培训过程中创新方式,采用“分类学习、理实一体、专家答疑、精准指导”并以工作任务为载体,使用了系列培训教材,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培训体系,保障了培训质量,提升了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为陕西省及西部地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普示范做出了积极贡献,进一步提升了我校的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云制造环境下知识云能力量化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阴艳超  牛红伟 《农业机械学报》2016,47(8):325-332,355
云制造是一种智能化制造新模式,知识是支撑云制造服务系统运行的核心。但对知识云及其服务能力、影响因素和评估方法的研究尚不够深入。在建立知识云能力整体特征评估体系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云推理的量化评估方法。通过对知识能力评估指标的云化处理,采用知识能力云的期望和超熵对服务效能满意度进行定量评价,并构建了知识能力服务效能评估云推理发生器,实现通过知识能力变化云描述服务满意度的变化情况,为最大限度保障云制造系统知识资源与知识能力共享和按需使用提供智能化支持。实验表明,该方法较好地实现了知识云能力的最大效能服务过程,对云制造环境下知识云能力服务效能综合评估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农机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在粮食减损增产、畜禽水产机械化养殖、农产品高效加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综述国内关于农业科技服务、农机社会化服务、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从服务主体、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模式等方面梳理我国农机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进展,并指出当前我国农机科技社会化服务存在服务标准缺乏、服务效果参差不齐、服务对象和需求不明确、服务机构内生动力不足、市场化服务力量粗放发展等问题。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要加大相关政策支持、搭建科技协同综合服务平台、构建服务标准规范、推进农机科技服务信息化进程等发展建议,为农机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将质量机能展开(QFD)方法运用到服务业中,并结合服务质量差距模型和层次分析法(AHP)提出QFD中顾客需求重要度评判的改进方法,同时设计出适合服务业的四阶段QFD模式。应用此模式,可以有效地弥合供应商的差距1到差距4,提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7.
芦天罡 《农业工程》2022,12(12):28-33
着眼于北京市设施农业产业监管与服务需求,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了北京市设施农业产业监管和服务体系,夯实了全市设施农业数据底数,实现了全市18.2万栋设施和3万个设施经营主体的“一棚一码、一主体一码”动态管理。构建了全方位的数据采集模式,汇聚全市设施农业数据资源,通过数据综合分析利用,为政府决策、行业监管、生产主体提供一张图、数据画像、补贴管理、种植服务等精准化、定制化的综合信息服务,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达5.49亿元,有效解决了设施底数不明、监管不清、数据分散和服务不精等问题,提升了设施农业产业监管和服务效率,助推北京市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为推动土地规模经营的进一步发展,助力小农户衔接大市场,兼顾农机服务供需两方面的研究必不可少。首先,从理论上分析农机服务外包与供给对于农户土地规模经营的作用机制;其次,运用OLS模型实证分析农机服务外包与农机服务供给对于农户土地规模经营的影响,为保证模型结果的可靠性,引入工具变量采用2SLS模型,做进一步分析;最后,选取家庭农机资产作为调节变量,建立调节效应模型,分析农户农机服务外包与供给二者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农机服务外包对土地规模经营存在农户异质性影响,经营规模在(12.62 hm2,25.24 hm2]之间的农户户均农机服务外包环节数最高,达4.08,而经营规模在(0 hm2,12.62 hm2]、(25.24 hm2,37.86 hm2]以及大于37.86 hm2的农户户均农机服务外包环节数分别为3.48、2.29、1.45,表明随着农户经营规模的扩大,农机服务外包环节数呈现倒“U”趋势。农机服务供给对土地规模经营有正向促进作用,显著性系数为0.549;经营规模区间由低到高,其户均服务供给环节数分别为0.1、0.6、1.79和3.6,即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农户服务供给量也逐渐上升。家庭农机资产可以负向调节农机服务外包对土地规模经营的影响,自购农机与农机服务外包间存在替代关系。  相似文献   

19.
农业机械化质量和农机装备转型升级对农机质量投诉监督工作提出新的挑战和要求。聚焦农机投诉监督工作,分析目前全国面临的形势,立足机构改革背景及地区之间投诉监督工作开展不平衡、对农机投诉维权政策宣传不足、工作规范化水平不高、投诉监督员能力素养不足等实际,回答认识上"怎么看"、实践中"怎么干"的问题。农机质量投诉监督工作是农业机械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机械化事业健康发展PDCA循环的重要一环,提出了健全机制,加强研究,扩大宣传,配给制度等10条对策建议,以促进投诉监督服务工作更好地发挥独特的支撑保障作用,助力新时期农业机械化事业健康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20.
针对当前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存在的弊端和缺陷,基于公共服务及其相关理论,我国政府提供农村公共服务过程中选择的模式应为"多中心治理"的供给模式、"教育优先"的增长模式、"社会性公共服务为主体"的支出模式、"广覆盖、低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消费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