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增收问题,而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农业产业化是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基础,专业合作组织是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种较好的组织形式.不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就不得要领.  相似文献   

2.
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农民增收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大力发展蚕农专业合作组织 创新黟县茧丝绸产业化模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优茧优价机制的形成是茧丝绸产业化实现方式的核心,通过养蚕农户建立专业合作社的方式,赋予其收烘职能,能将企业的质量要求与农户的价格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既满足企业生产需要,又能有效保护蚕农利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蚕桑专业合作社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的加快,农民小规模生产与大市场矛盾的加剧,农民互助合作的愿望日益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经成为农业和农村经营体制的重要制度创新,成为浙江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应对加入W TO后的重要举措。目前,传统的茧丝绸行业进入了市场化、专业化和产业化发展的新阶段,加快培育和发展蚕桑专业合作社已成为浙江省深化蚕业经营体制创新,切实转变蚕业增长方式,促进蚕业增效、蚕农增收,保障全省蚕桑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内容。现就浙江省蚕桑专业合作社现状与发展对策作一浅析和探…  相似文献   

5.
周爱军 《中国乳业》2004,(12):22-23
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人们往往把农业龙头企业视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扶持农业龙头企业,便认为是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扶持。一些农业龙头企业采取的是“公司 基地 农户”的生产模式,在政府看来,龙头企业发展农业生产,将带动企业周边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此,一些经济发达地区,还专门发文、专项拨款扶持龙头企业,来促进农业产业化。现实中真的能使公司和农户双方双赢吗?我们能否从下面的事例中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6.
周成伟 《江苏蚕业》2003,25(3):36-38
文章探讨了蚕茧经营市场化同蚕业产业化经营之间的关系,指出蚕业产业化经营必须以蚕茧经营的市场化为基础。还分析了当前蚕茧经营市场化程度不高的原因,主要受三方面制约,即蚕茧本身的特殊性、生产方式和现行蚕业管理体制。而最主要的制约瓶颈是分散、落后的生产方式,在这种生产方式下,蚕农不可能成为市场主体,其生产的产品——蚕茧,也不可能实行市场化经营。要让蚕农成为市场主体,必须要提高其组织化程度,而提高蚕农组织化程度的重要途径是蚕农成立经济合作组织。蚕农合作组织的性质必须完全由蚕农自愿参加,按照一定章程建立起来的农民自治组织。蚕农合作组织是蚕农联结市场和龙头企业的纽带,是蚕茧走向市场的重要载体,也是蚕业产业化经营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临安市河桥镇泥骆村是个蚕桑生产老区,早在1957年村民叶梅仙就以养蚕能手代表参加全国“三八红旗手”会议,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为使这古老传统产业进一步焕发青春,结合本地生产实际需要,河桥镇泥骆蚕桑专业合作社于2003年2月开始筹措至8月份正式成立,现有社员335户,社员股金18.8万元,固定资产30万元,幅射带动农户1500多户。三年来,通过加强规范化管理和运作,进一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以发展生产为宗旨,紧紧围绕服务蚕农,积极探索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模式,提高了蚕农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有效地促进了当地蚕桑产业的发展和农民的…  相似文献   

8.
产业化是实现畜牧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德州市在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的过程中,紧紧抓住了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和合作组织这三个环节,构筑起了"龙头企业 基地农户 合作组织"的"龙"型产业化生产大格局,实现了产业发展、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多赢效果.下面,结合德州市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浅谈对发展畜牧业产业化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9.
加快培育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各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协会、合作社、股份合作组织,在农民与企业、农民与市场之问架起桥梁,提高农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加快农业向现代化迈进的步伐,才是实现新疆现代农业发展目标的惟一出路。  相似文献   

10.
近日,财政部发布修订后的《中央财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资金管理办法》,明确资金支持对象,即满足合作组织成员原则上不少于100户。制定这一户数底线(实际也是人数底线)是必要的,在当前,此举尤其可以预防政府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大量资金流入"非合作"少数人的腰包。近年来,各地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数目、规模、品种和盈利都在大幅增加,这是好事,其中大多数是名副其实的,为入社的大多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也有远景。但,在一些地方",大户垄断化"也正在悄悄改变某些农业合作组织的性质和方向,使之变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太康县地广人多,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粮食大县.这里的农业资源充沛,农民有丰富的养殖经验,发展畜牧业得天独厚.早在1 994年、1 995年,太康县就连续两年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全国桔秆养牛十佳示范县"称号,百万农民赶着黄牛奔小康的情景,由农民日报等报刊报道后,被国内外所熟知.  相似文献   

12.
随着蚕桑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风险也愈来愈大.为了加大蚕桑业抗风险的能力,我县"支部 协会","支部 基地 专业合作社(协会)"等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如雨后春笋,纷纷成立.但是,不少蚕桑专业合作社(协会),由于种种原因,运行艰难,有的甚至处于制度贴在墙上,牌子挂在门口,蚕农技术还处在原地踏步,蚕茧产量、蚕茧质量还停留在原来水平的基础上,蚕桑专业合作社(协会)实际上处在有名无实的状态.为了使我县蚕桑专业合作社(协会)能够正常运行,健康发展,充分发挥蚕桑专业合作社(协会)在蚕桑产业化进程中的作用.现提出一些构想,与同行磋商.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县畜牧业坚持以提高养殖户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为出发点,把发展农民专业养殖合作社作为政府指导畜牧业、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渠道和创新农村经营体制,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重要措施和有效途径,采取成立组织、明确职责、政策规持、优质服务等一系列重大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积极培植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实施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新修订的<农业法>第一次确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明确了组织原则,为加快发展专业创了经济组织奠定了法律基础.传统的高度计划性的茧丝绸行业,已全面进入了向市场经济过度和实施产业化发展的新阶段,加快培育和发展蚕桑合作经济组织已成为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化蚕业经营体制创新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农业大县积极探索实施以围绕农业持续发展和农民致富奔小康为总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的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种、养、加,技、工、贸一体化,产、加、贮、销一条龙的畜牧产业化开发,是丰富城乡居民"菜篮子",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是实现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速度增长型向效益增长型转变,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实现农业大县畜牧强县目标的需要,也是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结合洋县畜牧业发展实际,浅析对农业大县发展畜牧业产业化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蚕儿成熟了,蚕农们忙慌了."这句话说的是蚕区农民在蚕儿成熟时的劳累与繁忙.如今,这句俗语在山东省高密市已经成为历史.  相似文献   

17.
加快自主创新,实施农业品牌战略,是推进农民组织化、农业标准化和产业化的有效途径,是增加农民收入和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政治报告中提出:“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推动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及时把畜牧业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温家宝总理指出“畜牧业是一篇大文章;畜牧业是农业产业化的一篇大文章”,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畜牧业生产相当重视,因此,畜牧业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但是各种农产品价格比较低,农民的收入增长缓慢,为此,必须按照中央要求,加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  相似文献   

19.
临安市地处浙江省西北部天目山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9℃,海拔跨度在9~1800m之间,蚕桑是临安的传统优势产业,对全市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推进.因地制宜发挥产业优势,加快蚕桑产业化发展,己成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出现了一次飞跃.近年来,广大农民群众在实践中又创造了农业产业化的新型生产经营模式.实践证明,它是发展农村经济和农业走上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蚕桑生产也不例外,就目前蚕桑生产现状,推进蚕桑产业化经营显得尤为必要.它是保护蚕农利益,稳定生产基础,振兴蚕桑事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