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比较不同蓝莓品种的生长结果特性,2012年由山东省引入‘莱格西’‘布里吉塔’‘奥尼尔’‘夏普蓝’‘灿烂’‘贵蓝’6个蓝莓品种在湖南森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蓝莓科技园进行了对比试验。连续4 a测定了树体生长量、抽梢特性、枝条结果能力、单果质量和单株产量,以其平均值作为蓝莓品种生产特性的评价指标。结果表明,‘灿烂’品种明显优于其它5个品种,其树体高大茂盛,苗高73.66 cm,冠幅88.38 cm,平均单果质量1.74 g,单株产量1.16 kg,可以作为早产、高产的优良品种在湖南长沙地区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2.
为选择出适宜上海地区高丛蓝莓品种,选择有代表性的10个高丛蓝莓品种,比较了其树高、冠幅、结实情况等生长指标,初步筛选出适合上海推广种植的品种为夏浦蓝、V3和奥尼尔三个南高丛蓝莓品种,为今后在上海及长三角地区推广蓝莓种植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6个蓝莓品种在汉中地区试种的树高、冠幅和产量等指标进行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对比试验的结果表明:不同蓝莓品种的平均株产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灿烂和芭尔德温两个品种生长势强,果实大且丰产性好,可以作为汉中地区种植的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4.
为了筛选出适合在遂昌县种植的无性系长林油茶品种,以长林3号、4号等7个油茶新品种为试材,对种植7年后的树高、冠幅和产量等指标进行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对比试验。结果表明:4号、23号、40号、166号平均树高210 cm以上,4号、23号、40号、53号、166号平均冠幅达到215 cm,长林3号、4号、23号、40号、53号、55号2018年单株平均产量均达到4 kg以上,比对照增加81.61%~291.03%,长林3号、4号、23号、40号、53号、55号2019年单株平均产量达到3 kg以上,比对照增加30.34%~194.87%,干出籽率长林3号等7个品种均比普通种高2.06%~18.87%;干出仁率23号、55号、166号比普通种高1.73%~5.63%,含油率23号为52.95%比普通种增加9.65%。综合各个品种的各项指标,4号、23号、40号、55号品种表现优良,可作为主栽品种在遂昌县推广。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生长调节剂与基质对蓝莓绿枝扦插生根质量的影响,以兔眼"灿烂"(Britewell)和南高"夏普蓝"(Sharpblue)2个蓝莓品种为试材,采用正交试验法,以4种生长调节剂对插穗进行处理后扦插。结果表明:"灿烂"较"夏普蓝"更容易生根;黄心土是蓝莓扦插的理想基质;NAA处理有利于"灿烂"生根,IBA处理则促进"夏普蓝"生根;生长调节剂浓度以300 mg/L为佳,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蓝莓扦插生根;外源生长调节剂浸泡时间以30 min内为好。"灿烂"适宜的扦插条件为:用300 mg/L NAA处理插穗0.5 min,以黄心土为基质;"夏普蓝"适宜的扦插条件为:用300 mg/L IBA处理插穗30 min,以黄心土为基质。扦插4个月后,"灿烂"的平均生根数可达2.56条,平均根长6.17 cm,扦插成活率达97%,生根率达87%,生根质量值为2.62;"夏普蓝"平均生根数可达1.47条,平均根长5.36 cm,扦插成活率为83%,生根率为67%,生根质量值为2.04。  相似文献   

6.
美国黑李引种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美国黑李进行引种试验,结果表明。美国黑李适应本地区气候条件生长,并筛选出早熟品种李王、中熟品种黑琥珀、晚熟品种黑宝石和皇家宝石等4个优良品种,其3年平均树高、地径、冠幅、单株产量和产量分别达到3.40m、5.18m、1.74m^2、22.3kg、1255kg/667m^2,比对照提高1.3倍、1.48倍、1.6倍、7.88倍和7.94倍,充分显现出良种的优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以大连地区引种栽培的南高丛蓝莓品种为研究对象,使用LI-6400XT测量其光合特性并进行比较。光合曲线分析表明,高温环境下光合生理活动表现较好的是蓝雨、海岸、比格克西,表现适中的是开普菲尔、奥尼尔、夏普蓝、蓝脊,表现较差的是蓝铃、薄雾、库帕;不同品种利用光强能力大小顺序为海岸比格克西蓝雨、开普菲尔、蓝铃、库帕蓝脊奥尼尔、夏普蓝薄雾;各品种随温度变化蒸腾耗水潜力大小顺序为海岸库帕、夏普蓝比格克西开普菲尔、蓝铃蓝脊薄雾蓝雨奥尼尔。研究结果对我国其他地区引种蓝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6 a生的夏普蓝蓝莓作砧木,奥尼尔、灿烂、顶峰等3个蓝莓品种的枝条为接穗,研究分析接穗保湿保鲜、圃地遮阳控温和控制遮阳棚高度对蓝莓夏季嫁接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穗用湿毛巾包裹的成活率达88.00%,比没有保湿的成活率提高44.00%;采用遮阳网遮阳的成活率达87.00%,比不用遮阳网遮阳的成活率提高58.67%;遮阳棚高度距砧木上部高出100 cm的成活率为89.00%,比高出0 cm和200 cm的嫁接成活率提高31.67%和31.33%,因此,用湿毛巾包裹接条,上午采穗下午接,搭建高度以砧木(80~100 cm)上部高出100 cm的遮阳棚遮阴的蓝莓夏季(6月下旬)嫁接技术为最优组合,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以引种的‘香玲’核桃为试材,对襄阳市保康县不同海拔区域的核桃生长结果习性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生长年限下,引种的‘香玲’核桃平均树高、平均地径在海拔700~800 m呈现最大值,单株冠幅面积和单株结果数量在600~700 m呈现最大值,700~800 m产量最不稳定,病果率在海拔600~700 m最低;在海拔800 m以上,随着海拔的升高,树体平均高度、树体平均地径、单株冠幅面积和单株结果数量均呈现下降的趋势。因此,保康县600~800 m区域是最适宜‘香玲’核桃引种的区域。  相似文献   

10.
为摸清凤庆县核桃产量及生长情况,根据县域不同树龄核桃分布情况,选择3个乡镇9个村委会,共45株不同树龄段的核桃标准树开展生长与产量测定。结果表明:4个树龄段核桃各生长指标均差异显著,随树龄的增长,核桃平均冠幅、基径和树高增长,树体架构不断扩大,以<15年核桃树体架构最小,平均冠幅8.12 m、基径13.92 cm、树高6.97 m,>71年树体架构最大,平均冠幅20.84m、基径115.4 cm、树高18.92 m。产量情况则除<15年和16~30年树龄段之间差异不显著外,其余树龄段之间均差异显著;30年以下产量最低,平均单株果实数736~747个、干果产量9.22~10.09 kg/株,31年~70年平均单株果实数4 715个、干果产量67.18 kg/株,>71年产量最高,平均单株果实数量9 045个、干果产量118.60 kg/株。相关性分析表明冠幅、地径、树高、单株果实数量和干果产量等指标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随着树龄增长树体架构增大,产量得以提高。基于凤庆县大面积核桃尚未进入丰产稳产期的现状,应进一步加强抚育管理,实现核桃产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通过在砚山县铳卡农场对圣诞树、滇合欢、新银合欢、刺槐4个树种不同造林密度、施肥措施、苗根处理方式及苗期喷云大-120等5个因素的对比试验,幼树期的结果表明树种对林木生长量及生物量的影响最大,施肥措施和苗根处理方式对林木的生长发育也具有一定的作用,而苗期喷云大-120对定植后林木的生长发育作用不明显,密度效应除圣诞树外其他3个树种还不显著。参试的4个树种中,圣诞树3年生时已经郁闭,其最佳技术组合A1B1C1D1E1的树高、地径、冠幅和单株生物量分别为5.05m、4.72cm、1.79m和7.05kg,每公顷可提供薪材22678kg、绿肥和饲料24345.5kg,产值3485.08元;滇合欢的最佳技术组合A2B1C2D2E1的树高、地径、冠幅和单株生物量分别为1.84m、4.33cm、1.23m和1.26kg,每公顷可产薪材6936.8kg、绿肥和饲料1467.4kg,产值767.05元;新银合欢则不太适应试区的气候,每年都受霜冻的危害。预计在滇东南岩溶山区选择多用途的圣诞树和滇合欢,采用最佳的技术措施组合造林,能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根据花椒树冠结构与产量的关系,确定影响花椒产量的主要结构因素,为丰产管理提供依据.对4个品种('大红袍'豆椒'黄盖狮子头'小红袍')的树龄、地径、树高、冠幅、标准枝(结果枝)数和产量进行调查,分析产量与树冠结构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花椒适宜栽植密度约50株/666.7m2,栽植后树高应控制在2.50 m左右...  相似文献   

13.
在砚山铳卡不同立地条件下栽培试验的初步结果表明川滇桤木在滇东南岩溶山区的石山和土山、石灰土和山地红壤上生长都比较好,表现出对不同立地条件较强的适应能力,其生长快慢与立地条件的好坏密切相关.川滇桤木的树高、地径、冠幅、叶面积、叶长、叶宽、单叶鲜重、干鲜重、枝叶鲜重和生物量等10个生长性状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川滇桤木具有育苗周期短、生长迅速、适应性强的特点,是岩溶山区营造生态防护和水源涵养林的一个优良树种,2年生平均树高为1.7m、地径为2.58cm、冠幅为0.85cm,树高最大达5.1m、地径最大达7.3cm.  相似文献   

14.
通过20年的引种观察认为,薄壳山核桃在红河州生长结果正常,栽培效益好,嫁接苗种植第三年开始挂果,10年进入盛果初期,8a生最高株产达13kg,每树冠投影面积平均产量0.17kg,种实饱满,取仁容易,味道香纯,品质优良,适宜在红河州海拔800~1600m的区域栽培。对红河州种植该树种的有利条件及制约因素进行分析,认为只要科学规划、种植、管理,发展薄壳山核桃产业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5.
云岭水果笋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试验研究了不同地区、不同栽培措施对高氏甜龙竹发笋及笋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云南勐海县、普洱市海拔1 300~1 700 m,重庆市武隆区、四川宜宾市等地海拔600 m以下的地区适合栽种笋用高氏甜龙竹;高氏甜龙竹栽植适宜的株行距为2 m×4 m,栽种时,以每丛留3~4株母竹、米径控制在4~8 cm为宜;在母竹高2.5 m处封顶可促进枝叶生长和笋芽萌发,增加笋产量;施肥、浇水、竹丛覆盖和剥土晒蔸等措施均能提高笋产量。  相似文献   

16.
佯黄竹优良无性系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丛生竹新品种佯黄竹(Bambusa changningensis Yi et B.X.Li)为选育对象,以竹材产量高、浆(材)用品质好为选育目标,对佯黄竹4个无性系进行对比试验。结果显示:无性系YHZ03各项指标表现较好,栽植后3年即可正常投产,单株平均发笋量为5.4株,新生竹平均胸径6.50 cm、平均秆高13.20 m、平均秆质量8.60 kg/株;制浆造纸性能优于当地其他竹种,且具有区域适应性强、性状稳定、抗寒性较强等特点,在川南海拔1 000 m以下地区适宜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以云南新平县4年生美国山核桃为研究对象,采用了3个因素3个水平的iF交试验设计,分析施肥对地径、树高、冠幅的影响.结果表明,地径增粗的最佳施肥比例为N100P100K200,增粗最快的处理为最慢的1.77倍;树高增长的最佳施肥比例为N200P100K200,增长最快的处理为最慢的2.32倍;冠幅增大的最佳施肥比例为N400P200K200,增量最快的为最慢的1.83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