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杂色蛤(Venerupis variegata)在我国沿海均有分布,以辽宁、山东、福建沿海产量较多,是我国出口日本的传统贝类,出口价格较高.江苏省南通市自2000年开始从外地引进杂色蛤小苗进行养殖,获得成功,养殖效益显著,发展很快,养殖面积已达250公顷左右,但杂色蛤的苗种来源紧缺,已制约了杂色蛤的养殖业发展.笔者于2003年8月夏秋季节开始在江苏省如东县进行杂色蛤工厂化人工育苗工作,兹将有关技术和试验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杂色蛤俗称沙蚬子、麻蚶子,因其贝壳具各种花纹故又称花蛤。为解决养殖生产中的苗种来源问题,我们进行了杂色蛤室内人工育苗技术攻关,2004年用132m~3,水体育出稚贝4.3亿粒,并成功进行了人工浅海底播,目前长势良好。此次人工育苗获得成功,笔者认为得益于对一些人工育苗方法作出的诸多改进。  相似文献   

3.
笔者于2003年8月夏秋季节在如东县新港海边新兴水产品公司内进行了杂色蛤工厂化人工育苗工作,兹将有关技术和试验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杂色蛤(Venerupis variegata)在我国沿海均有分布,以辽宁、山东、福建沿海产量较多,是我国出口日本的传统贝类,出口价格较高。江苏省南通市自2000年开始从外地引进杂色蛤小苗进行养殖,获得成功,养殖效益显著,发展很快,养殖面积已达250公顷左右,但杂色蛤的苗种来源紧缺,已制约了杂色蛤的养殖业发展。笔者于2003年8月夏秋季节开始在江苏省如东县进行杂色蛤工厂化人工育苗工作,兹将有关技术和试验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严把水质和饵料生物关是杂色蛤人工育苗获得成功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几年来,辽宁省锦州市海洋与渔业科学研究所杨玉秀等科研人员,进行了杂色蛤室内人工育苗技术关,该所2004年用132m^3水体育出稚见4.3亿粒,并成功地进行了人工浅海底播。  相似文献   

6.
杂色蛤室内人工育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基本条件 胶州湾属半封闭式内湾,潮流平稳,有多处淡水注入,基础生产力较高,特别适合以摄取底栖硅藻和有机碎屑为食的杂色蛤的栖息繁殖,所产蛤仔个大,肉肥,味鲜,是当地传统的大宗出口产品。发展杂色蛤人工育苗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试验场地位于近邻胶州湾的青岛市城阳区红岛镇海水育苗场,亲贝资源丰富。 海水通过涨潮纳入沉淀池,经高位池沙滤后作为育苗车间用水;处理后的海水取样检查原生动物很少,且都在10μm以下。  相似文献   

7.
杂色蛤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8月15日-9月9日在如东县新兴水产品公司进行了省内首次杂色蛤工厂化人工育苗,90kg亲贝经催产,产受精卵40亿粒,选优后得D形幼虫35亿粒,孵化率87.5%,最后共育出平均壳长300μm的稚贝20多亿粒,成活率50%以上。  相似文献   

8.
为推进捕捞渔民转产转业工作,2004年乐亭县水产中心上报了杂色蛤增殖项目并获得农业部批准实施,本试验为该项目的部分实施内容.现将有关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1 设备和材料 1.1 育苗时间、地点 2005年8~10月在乐亭县金海水产有限公司育苗场进行.  相似文献   

9.
杂色蛤 ,俗称花蛤 ,是福建省的四大贝类之一。近几年 ,南方虾塘混养花蛤和北方海区底播花蛤的发展促进了花蛤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和完善。虽然北方现已突破花蛤室内人工育苗高产技术 ,但目前花蛤苗主要产量还是南方土池培育的 ,且由于市场需求导致南方花蛤的育苗时间已提前至 9月份。现将成功培育花蛤苗的经验介绍如下。1 池塘条件池塘面积 2 .67hm2 ,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 ,大、小潮均能进水 ,水源利用自然纳潮进水 ,符合二类海水水质标准 ,塘内最大蓄水深度 2 .0m ,最小深度处 1 .0m ,虾塘底质为沙泥质底。配有 4个方形单胞藻培养池 ,共 2…  相似文献   

10.
2003年锦州市政府确定在锦州市天桥开发区进行150万亩浅海滩涂增养殖开发。为解决苗种来源,我们进行了杂色蛤室内人工育苗。2004年132米3以上。此法是采用了英国贝类育苗有关技术方法,为国内育苗新的尝试,效果很好。三、附着基的选择本次育苗选择了30目沙子作为附着基,没用常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