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1 毫秒
1.
利用荒漠和盐碱地建立人工草地的效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991~1992年,在海西州德令哈市利用荒漠建立半人工草地86.1hm^2,利用盐碱弃耕地建立人工草地74.6hm^2,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建植第三年的沙打旺人工草地植被盖度由原来的15%提高至70%~80%,耕层(0-30cm)总盐平均含量由原来的9.3g.kg^-1,下降1.23g.kg^-1,脱盐率达86.26%,在受益期内,160.7hm^2人工、半人工草地可新增牧草360  相似文献   

2.
种植碱茅对河西盐渍土壤盐离子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对自张掖,酒泉等地区碱茅草地和盐渍荒地耕层土壤(0-45cm)采集的21个样品进行了全盐含量,有机质,pH和八大盐离子分析测定,在此基础上,用参数区间估测法求得了碱茅草地与盐渍荒的总体平均数差异。结果表明碱茅草地土壤全盐含量明显降低的同时,主要有害盐离子的含量及经例也有所降低,其中Na^+降低0.96-4.96me/100g土,Mg^2^+降低0.35-2.25me/100g土,SO4^2^-  相似文献   

3.
碱茅属植物种植改良河西硫酸盐土壤的机制在于:(1)碱茅属植物被覆盖降低土壤蒸发(主要通过植物叶面蒸腾散水),相应地减少地表积盐,碱茅属植物草地的积盐速度比灌水裸地低3-7倍,在减少盐分向上转移中,植被起重要作用;(2)草地建植后的前期脱盐中,灌水起主导作用。在研究地区的1536.3g/m^2总脱盐量中,由灌水淋溶向下的可溶性转移盐量占89%,但无植物覆盖的裸地,仍能快速积盐,相反有植物覆盖者积盐速  相似文献   

4.
为测定条纹鲈对饲料中赖氨酸需要量进行了两次试验。试验饲料含粗蛋白42%,含消化能13.4MJ/kg。试验1饲料赖氨酸含量分别为9.2g/kg、14.1g/kg、14、6g/kg、19.9g/kg、21.0g/kg,试验2饲料含赖氨酸分别为14.8g/kg、18.1g/kg、21.3g/kg、24.5g/kg、27.6g/kg、30.9g/kg。测出鱼体增重、特定生长率、饲料转换率和表观蛋白质利用率随饲料中赖氨酸含量增加至20g/kg而提高。试验1鱼体增重和特定生长率回归分析表明,条纹鲈对饲料赖氨…  相似文献   

5.
高产优质饲料作物—“鲁梅克斯K—1”引种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石家燧  熊军功 《中国草地》1997,(6):12-15,24
“鲁梅克斯K-1”是1995年由新疆“民大”公司从国外引入新疆和黑龙江的一种高产优质杂交饲料作物新品种,1996年新疆乌鲁木齐新疆农业大学试验场试验测定,第一年为叶簇期,年收割3次鲜叶总产量为141.19-164.26t/hm^2,粗蛋白质含量分枝期4%,叶族期31%;在含盐量30g/kg的盐碱地上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6.
临泽草地生态试验站的本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拥有280hm^2盐渍化草地的临泽划地生态试验的基本研究表明,土壤盐分含量3.6g/100g于土左右,属硫酸盐为主的盐渍化土壤。植被以盐生植物为主体,芦苇、赖草、碱蓬、盐爪爪等为优势种。将植被与盐渍土壤质地叠加,形成反映初始状况的综合生态图。试验区内的地下水位高,水南矿化度较大。培育后的盐渍草甸草的初级生产明显提高,但草地的蛋白质生产能力不佳,有待引入抗盐豆科牧草。  相似文献   

7.
磷对紫花苜蓿和奶山羊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立龙 《家畜生态》1995,16(2):17-21
在陕西省陇县跃先村生态农业试验区进行了土壤-紫花苜蓿-奶山羊生产系统磷调控的试验。分别测定1-8年生紫花苜蓿人工草地不同条件下土壤,草,根的磷含量,以及根,草产量;测定了用同施磷量处理的紫花苜蓿饲喂奶山羊后的产奶量以及奶,粪和尿中的磷含量,分析表明,系统磷素最大允许输入量为87.5kg/亩,最佳输入量为62.5kg/亩。使系统保持稳定的磷肥输量为62.5-75kg/亩。在最佳施肥条件下,苜蓿生产效  相似文献   

8.
日粮中添加高剂量铜对肉用仔鸡生长和肝,粪铜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164只1周龄AA肉用仔鸡进行的两次试验结果显示,在含铜8-14mg/kg的玉米-豆饼日粮中,添加125mg/kg铜,提高4-7周龄平均增重7.1-10.8^,提高1-3周龄平均增重2.1-2.5%或6.2%,降低1-3周龄饲料/增重6.3-15.3%,添加125mg/kg铜,对胸肌含水量无影响,明显提高了肝铜含量,但度不太大,由对照组的13.8mg/kg提高到23.8mg/kg,而正常鸡肝含铜  相似文献   

9.
用0.1、1.10、100和1000μg/kgTP-5ip小鼠,连续10天,使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增强。E-RFC%阳性率增加,循环抗体含量升高,红细胞免疫功能增强,最佳剂量集中在0.1~10μg/kg。  相似文献   

10.
以建立人工草地为目的的盐渍土综合改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含盐量36.8g/Kg的氯化物-硫酸盐草甸盐土上,经三年试验证明,以种植耐盐牧草为中心的综合农业措施可以实现边改良边利用,第五年草木樨产量可达6.78T/hm^2,并有较高的脱盐效率。在传统盐渍土改良相比,这种方法投资少。见效快,更能适应淡水水源日益短缺的现实和农业发展的需要,是盐渍土改良中水盐最佳调控概念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1.
灌溉水质对草坪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对用不同矿化度井水灌溉后的草坪土壤中全盐及离子组成、不同灌溉井水的矿化度和有关离子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灌溉水质对草坪土壤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影响.栽草前,土壤的全盐量为0.783 g/kg.1年后,用矿化度为1.122 g/kg的1号井水灌溉的草坪,土壤全盐量上升到2.450和2.180 g/kg;用矿化度为1.362 g/kg的2号井水灌溉的草坪,土壤全盐量上升到3.110和2.942 g/kg;用此类井水灌溉,还会使土壤的pH值不断升高.  相似文献   

12.
几种牧草对河西走廊盐渍化土壤改土培肥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在河西走廊盐渍化土地上种植老芒麦、扁穗冰草、碱茅和紫花苜蓿4种优质牧草,对盐渍化程度均有一定的改良效果.其中碱茅对盐渍化土壤的改土培肥效果最好,建植3年后的碱茅,与对照比较,0~20 cm土层中自然含水量增加125.99 g/kg,总孔度增加16.14%,容重降低0.27 g/cm3,pH值由8.43降到8.10,全盐含量降低52.90 g/kg,脱盐率达到76.12%,有机质增加3.67 g/kg,碱解氮含量增加18.63 mg/kg,速效磷和钾亦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苏尼特右旗草原土壤营养元素有效态含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塔娜  那日苏  王海  拾涛 《草业学报》2013,22(5):37-43
本研究选择内蒙古苏尼特右旗天然草场主要6个草场类,8个草场型,分析了0~30 cm土壤营养元素(全N、P、K、Ca、Mg、S、Fe、Mn、Cu、Zn、B和Mo)有效态含量及与土壤有机质、pH值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壤pH(8.84±0.23),均为碱性土壤;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全N含量均较低,平均分别为(9.92±4.65) g/kg和(0.46±0.25) g/kg;营养元素有效态含量积累顺序为:河泛地、湖盆低地盐生草甸草场类>荒漠草原草场区“小针茅+无芒隐子草+葱属”植被型>沙丘植被草场类,河泛地、湖盆低地盐生草甸草场类土壤矿质元素有效态含量显著高于其他草场类。2)土壤富含K元素,B和Mo处于严重缺乏状态;除了河泛地、湖盆低地盐生草甸草场类以外草场类微量元素含量均处于轻度缺乏或缺乏状态。3)土壤pH与土壤N、P、Ca、Mn和Cu元素有效量存在显著负相关性关系;土壤有机质则与土壤N、P、Ca、S、Fe、Mn和Cu元素有效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性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三峡库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养分含量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研究三峡库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质、pH值及土壤养分特征的变化,以重庆市开县竹溪镇选取4种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作为研究对象,依次为坡耕地(PG)、人工林(RG)、荒草地(HC)和经果林(JG),在每种土地利用方式上选取3块10 m×10 m样地,每块样地内采用“S”形布设采样,取0~20 cm土样,运用土壤化学分析方法测定土壤pH值、有机质以及氮磷钾等含量。研究结果表明,1)在4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有机质含量和土壤pH值显著差异,有机质含量情况:人工林(24.99±2.34 g/kg)>经果林(19.71±1.89 g/kg)>荒草地(13.72±1.79 g/kg)>坡耕地(10.20±0.69 g/kg),坡耕地土壤pH值最高达到7.19,人工林最低达到5.67。2)全氮含量范围为0.55~1.38 g/kg之间,人工林与其他3种土地利用方式的碱解氮含量差异显著,土壤全氮含量和有机碳的变化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4种土地利用方式下C/N没有显著的差异。3)全磷和全钾含量的变化趋势相同,全磷含量范围为0.41~0.59 g/kg之间,经果林全磷含量和人工林有显著差异,两种林地利用方式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差异不显著,但全钾含量差异显著,含量范围为3.73~21.43 g/kg之间。4)pH值与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碱解氮含量极显著负相关,与速效钾显著负相关,与全磷、全钾显著正相关,有机质与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极显著正相关性。本研究结果对于在三峡库区采取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施肥方式、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以及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土地生产力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通过测定土壤容重、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酶活性,探讨了不同种植年限(1,3,4,5和8年)紫花苜蓿人工草地剖面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碳密度及土壤酶活性的垂直分布差异。结果表明,1)1~8年0~100 cm土壤平均SOC含量分别为4.519,4.865,5.120,5.348和3.334 g/kg,各土壤剖面SOC含量主要集中在0~40 cm深度内,分别占0~10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的69.7%,65.8%,73.8%,70.0%和67.2%,SOC含量自40 cm以下急剧下降。2) 1~8年0~100 cm土壤平均SOC密度分别为1.148,1.217,1.231,1.398和0.840 kg/m2,表层0~40 cm约占54.8%~61.8%;0~100 cm SOC含量及其密度均以种植5年苜蓿地最高,依次为8年(19.9 g/kg和5.04 kg/m2)<1年(27.7 g/kg和6.77 kg/m2)<3年(29.7 g/kg和7.26 kg/m2)<4年(30.4 g/kg和7.38 kg/m2)<5年(32.2 g/kg和8.53 kg/m2)。3)3种土壤酶活性都随着土层加深和种植年限的增加而降低,土壤表层(0~10 cm)及次表层(10~20 cm)酶活性显著降低,土壤酶活性主要集中在0~20 cm深度内,表现出表聚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金佛山地区不同生境下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的测定表明,0~10 cm土层内,有机质含量的顺序为西坡(108.088 g/kg)>南坡(92.229 g/kg)>山顶(89.727 g/kg)>北坡(80.881 g/kg),全氮含量的顺序为山顶(6.482 g/kg)>南坡(92.229 g/kg)>西坡(4.355 g/kg)>北坡(3.928 g/kg),土壤C/N顺序为西坡(24.82)>北坡(20.59)>南坡(16.12)>山顶(13.84);10~20 cm土层内,有机质含量的顺序为山顶(93.895 g/kg)>西坡(70.319 g/kg)>南坡(67.970 g/kg)>北坡(63.255 g/kg),全氮含量的顺序为山顶(5.528 g/kg)>西坡(4.055 g/kg)>南坡(3.867 g/kg)>北坡(3.460 g/kg),土壤C/N顺序为北坡(18.28)>南坡(17.58)>西坡(17.34)>山顶(16.99)。不同生境之间的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存在差异,且0~10 cm土层高于10~2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针对近年来羊草草地利用不合理,载畜量过大,出现不同程度退化和盐碱化的问题。为改善草地植物生存条件,对退化、盐碱化草地进行了种草改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种植4种牧草后均改善了土壤养分状况,均增加土壤中的氮、磷和钾,其中敖汉苜蓿效果最佳,总氮和速效氮含量分别增加0.50%和31.91mg/kg,土壤中全磷和速效磷含量分别增加0.252%和11.33mg/kg,土壤中速效钾含量增加24.37mg/kg。含盐量和pH均有不同程度降低,最佳是碱茅,含盐量和pH分别下降0.058和0.9,其次为军需1号野大麦,含盐量和pH分别下降0.04和0.74。适应性强,抗旱、抗寒、耐盐碱,产量高、品质好。  相似文献   

18.
针对近年来羊草草地利用不合理,载畜量过大,出现不同程度退化和盐碱化的问题,为改善草地植物生存条件,对退化、盐碱化草地进行了种草改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种植4种牧草后均改善了土壤养分状况,均增加土壤中的氮、磷和钾,敖汉苜蓿效果最佳,总氮和速效氮含量分别增加0.50%和31.91 mg/kg,土壤中全磷和速效磷含量分别增加0.252%和11.33 mg/kg,土壤中速效钾含量增加24.37 mg/kg;含盐量和pH均有不同程度地降低,最佳是碱茅,含盐量和pH分别下降0.058%和0.9,其次为军需1号野大麦,含盐量和pH分别下降0.04%和0.74。适应性强,抗旱、抗寒、耐盐碱,产量高、品质好。  相似文献   

19.
孟季蒙  李卫军 《草业学报》2012,21(1):291-295
为了提高苜蓿种子产量和效益,把地下滴灌引入苜蓿种子生产试验,通过对地下滴灌的水盐分布、苜蓿生长特性和种子产量等方面的研究,探讨地下滴灌应用于苜蓿种子生产的可行性和效果。结果表明,在田间相对持水量的65%~80%(W1)水量下,湿润体的体积最大,水平最大湿润半径均为50 cm。垂直最大湿润半径为20 cm。水分能够到达40 cm×80 cm宽窄行播种方式下苜蓿的根系位置;W1处理所得根干物质积累量最高,为25.09 g,显著高于其他试验处理(P<0.01),根重顺序为W1>CK>W2>W3。并且,W1处理种子产量最高,为909.62 kg/hm2,极显著高于对照的种子产量(611.39 kg/hm2)(P<0.01)。说明地下滴灌应用于苜蓿种子生产,能够起到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20.
因灌溉不当和土壤裸露而引发的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已成为西部灌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通过研究裸地、单作春小麦Triticum aestivum、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和春小麦/毛苕子Vicia villosa 4种处理的土壤可溶性盐分时空动态,分析和对比了它们的动态变化差异。结果表明:在春小麦收获期,3种种植方式对0~20 cm土层均具有明显的抑盐效应,含盐量下降幅度达16.4%~30.5%,其中单作春小麦与单作红豆草和春小麦/毛苕子差异显著,而单作红豆草和春小麦/毛苕子差异不显著;单作小麦使0~80 cm土层积盐14.2%,而春小麦/毛苕子和红豆草使0~80 cm土层脱盐19.7%和23.0%;单作春小麦地土壤含盐量垂直分布表现为中层高(20~60 cm)、上下层(0~20 cm和60 cm以下)低,而单作红豆草和春小麦/毛苕子表现为上层(0~20 cm)低、下层(20 cm以下)高的特征。春小麦收获后,单作春小麦地土壤表层快速积盐,其含盐量甚至高于裸地,而单作红豆草和春小麦/毛苕子地表层盐分变化较小。秦王川灌区若采取春小麦/毛苕子的种植模式,不仅可以预防土壤的次生盐渍化问题,还能多生产36 018 kg/hm2的牧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