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湟源县绵羊饲养量约为44.53万只,饲养品种主要有青海藏羊、细毛羊、半细毛羊等。2008年,湟源县引进无角陶赛特、特克塞尔等优质种羊,对环境适应性、采食能力、疾病抵抗力、繁殖能力等指标进行试验观察,并建立和扩大绵羊改良人工授精站,开展引进品种与青海藏羊杂交优势利用研究,取得了良好成果。通过人工授精,共杂交改良6 450只羊,为湟源县肉羊品种引进推广及开展经济杂交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加快了湟源县绵羊改良工作的进展,养  相似文献   

2.
青海省湟源县牛羊品种共有10种,几十年来为湟源县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畜种资源保证。在“畜牧富民”的今天,牲畜“良种工程”是该县畜牧业生产发展和农牧民增产、增收的关键。为此,按照《种畜禽管理条例》,加强畜禽良种改良,保护当地畜种,是今后增加牲畜饲养量,提高牲畜繁殖力和牲畜质量,缓解畜草矛盾,加快畜群周转和提高商品率的主要途径。1牛1.1黑白花牛该县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引进北京黑白花牛,与当地的黄牛进行杂交改良。其后代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在舍饲、半舍饲或粗放的管理条件下,经长期改良培育,黑白花各类杂种牛在该县从体重…  相似文献   

3.
湟源县黄牛改良工作主要是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的,经过了试验、推广、发展和提高几个阶段。到2003年底,全县共11个乡镇,有11个改良站点,黄牛存栏3.19万头,其中改良牛1.41万头,占黄牛总数的44%,取得了较好的成绩。1黄牛改良的现状1.1湟源县自然生态条件湟源县深居内陆,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交  相似文献   

4.
随着近代饲料饲养科学不断推动着高原畜牧业生产,激发了高原牧民采用简单易行的补饲食盐方法,以提高改良牦牛的生产经济效益。这在青海省湟源县日月牧场F1代杂交改良牦牛母牛群中早已引用多年,经调查证明,改良牦牛经补饲食盐后,生产性能提高,经济效益日益显著,而且成本低廉,方法简便,极其适于高原畜牧业生产的应用和推广。据分析和研究,放牧改良牦牛补饲食盐的好处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湟源县奶牛改良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一步提出了奶牛改良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杂交改良技术是猪生产上为了提高繁殖力、经济价值等的一种常用的生产技术。猪的杂交改良技术就是通过不同品种间杂交来获得具有更优性状后代的方法。文章围绕猪杂交方法、低产猪杂交改良效果、发酵饲料对杂交猪的影响以及猪杂交改良存在的问题和杂交改良新方法等进行阐述,以期为猪的杂交改良与实际应用提供参考,促进养猪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畜禽品种的杂交改良主要采取两种杂交方式,即引入杂交和改良杂交。这两种杂交方式,前者含外血较少,后者含外血较多。前者主要是针对某一缺点进行弥补,后者主要是保留原群体某一优点,针对主要经济性状进行改良。  相似文献   

8.
青海省湟源县牛羊品种共有10种,几十年来为湟源县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畜种资源保证。在“畜牧富民”的今天,牲畜“良种工程”是该县畜牧业生产发展和农牧民增产、增收的关键。为此,按照《种畜禽管理条例》,加强畜禽良种改良,保护当地畜种,是今后增加牲畜饲养量,提高牲畜繁殖力和牲畜质量,缓解畜草矛盾,加快畜群周转和提高商品率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1绒山羊改良与发展现状 1.1绒山羊改良与发展概况湟源县饲养山羊历史悠久,它具有适应性强,耐高寒、耐粗饲,易管理,羔羊成活率高,对劣质草场利用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正>1前言绵羊是常见的一种饲养动物,雄羊通常有威严的大角,而雌羊没有角或者仅仅是细小的角,毛为白色,性情胆怯、温顺。随着畜牧养殖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杂交方法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绵羊改良的实践活动中来,并且取得了相对良好的效果。2杂交方法在绵羊改良实践中的具体应用一般来说,在绵羊改良的实践活动中,常用的杂交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2.1级进杂交2.1.1级进杂交简介级进杂交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杂交方法,也经常被称之为吸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新疆五家渠市牧区杂交改良肉牛疾病发生状况,采用现场调查、日常检测、专项检测和疫情溯源的方法对五家渠市牧区杂交改良肉牛主要疾病发病种类、发病情况等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现场调查发现五家渠市牧区杂交改良肉牛疾病共有24种;日常检测发现2015—2016年,杂交改良肉牛口蹄疫O型、亚洲Ⅰ型和A型免疫抗体个体合格率和群体合格率均在80%以上;专项检测和疫情溯源发现危害比较大的疾病有牛病毒性腹泻病-黏膜病、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新生犊牛腹泻等。说明五家渠市牧区杂交改良肉牛一般性疾病常见多发,且病情复杂,对生产危害较大。  相似文献   

12.
湟源县畜牧兽医工作站建于1956年6月,隶属于湟源县畜牧局,与湟源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和兽医卫生检疫站合署办公。内设检疫室、兽医诊断室、化验室等业务科室。现有专业技术人员73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41人。下辖十个乡镇兽医站,肩负着全县动物疫病防疫监督管理,动物疫病的普查、监测、预警、预报、实验室诊断、流行病学调查、预防及控制与扑灭,提出和制定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方案和预案;依法承担动物和动物产品检疫及安全相关技术检测工作,负责全县畜种改良、种畜禽、兽医医政、药政、饲料添加剂的监督管理和畜牧科技推广、培训等工作。  相似文献   

13.
杂交改良是一种有效改善畜禽生长性能等相关因素的有效手段,如何立足实际,选择恰当的杂交改良方法尤为重要。为此,文章以"波尔山羊的杂交改良"为主要研究对象,展开探讨和分析,希望能为进一步做好波尔山羊的杂交改良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1发病情况伊犁种马场,从1990年起,陆续从国外引进了英纯血种公马、德国温血种公马、新吉尔吉斯种公马等,对现有基础品质较高的伊犁母马进行杂交改良,组建核心马群,向23个省市自治区提供种公马、役马、娱乐用马累计达26 000多匹。2016年2月6日开始,该场陆续出现杂交改良马驹发病,并出现个别死亡病例,经现场诊断,确诊为马腺疫。2临床症状患病幼驹有6匹,均为杂交改良马驹。病初马驹  相似文献   

15.
利用阴道海绵栓法和孕马血清同期化处理试验母羊,通过人工授精的方式,采用杜泊种公羊和巴美肉羊种公羊与巴寒杂交F1代母羊和杜寒杂交F1代母羊进行三元杂交,作为试验组;选择同龄当地小尾寒羊种公羊和小尾寒羊母羊自然交配,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杂交改良后的效果。结果表明,杂交F1代母羊的受胎率、产羔率低于小尾寒羊,但在生产性能方面,三元杂交F2代羔羊平均初生重和1月龄体重比当地小尾寒羊分别提高1.68kg和2.02kg;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三元杂交F2代羔羊体高、体长、胸围等均高于当地同龄小尾寒羊,其生长发育速度显著快于当地小尾寒羊。由此可以得出,以杜泊种公羊和巴美肉羊种公羊与巴寒杂交F1代母羊和杜寒杂交F1代母羊进行三元杂交改良,改良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利用遗传改良技术能提高猪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本文结合沙子岭猪的遗传改良实践,详细介绍了地方猪纯种选育、杂交利用、新品种(配套系)培育、繁育推广体系构建等常规遗传改良技术。文章分析指出,性能测定是遗传改良的基础,遗传评估是精准选种的依据;科学选配父本品种是地方猪取得杂交改良效果的重要手段;培育新品种(配套系)是地方猪种高效利用的最佳技术途径;建立健全良种繁育推广体系是发挥高产种猪遗传潜力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7.
<正> 初生杂交犊先天性甲状腺肿大症,又称幼犊大脖子病,是拉萨郊区农村新近发生的一种幼畜新发疑难病例。主要发病于新生杂交改良犊,在以往的兽医临床史中尚未发现,也无文献记载。这些年,随着本地区黄牛改良的幅度增大,特别是引用冷冻精液配种的先进繁育技术之后,城郊农区的黄牛品种在较短时间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杂交改良的数量日趋增多。随之也出现了诸如大脖子病新生疑难病例。据初步统  相似文献   

18.
采取随机抽样的办法对20只小尾寒羊羔羊和20只肉羊杂交改良羔羊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肉羊杂交改良羔羊在同等饲养管理条件下增重明显,比小尾寒羊羔羊增长快,6月龄小尾寒羊体重为32.95 kg±2.75 kg,杂交改良羔羊体重为44.67 kg±1.20 kg.平均增加11 kg,每千克羊肉价格按10元计算,每只可增110元,每千克肉差价2元,增收22元,进行肉羊杂交改良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9.
一、杂交与纯繁1.杂交与纯繁是相互制约、互相配合的关系猪的改良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通过放任的杂交改良形成杂种群,然后育成新品种为主要目的的改良道路,方法陈旧,效果缓慢,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养猪业的需要。通过引进外种与地方猪种杂交最后育成新品种的方法是18世纪以来国外惯用的方法,我国解放后三十年来一直沿用这种方法。当然这种方法在一定时期一  相似文献   

20.
杂交改良通常指为弥补家畜的某些缺陷并提高家畜的生产性能以及经济性状而进行的杂交。改良杂交可以大致分为简单杂交、三品种杂交以及引入杂交,其中简单杂交和引入杂交亦分别称为两品种杂交和导入杂交。杂交改良能够提高地方品种的生产力,促进畜牧业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