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水稻新品种--丹粳12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丹粳12号是丹东农业科学院水稻试验站,1998年用丹粳7号做母本,中丹2号做父本,人工有性杂交,经多年系统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多抗水稻新品种。2003年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相似文献   

2.
丹粳20是丹东农业科学院2005年以中丹4号为母本,辽粳9号为父本杂交,后代按系谱法进行选择选育而成,2015年通过辽宁省审定。2016年参加北方水稻中早粳科企水稻联合体晚熟组试验,在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和新疆10个试验点表现突出,平均亩产量645 kg/亩,居第一位。  相似文献   

3.
正1审定编号:苏审稻201610 常农粳10号新品种审定编号为苏审稻2016102来源与类型原名"常粳12-9",由江苏省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2005年利用镇稻196/武2015及中晚粳06/扬粳3118选育后中间材料进行复交,  相似文献   

4.
水稻新品种新稻18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稻18号是新乡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超高产多抗常规粳稻新品种,其组合为盐粳334-6//津星1号/豫粳6号.2007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豫审稻200701),并获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0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08028),并获得品种权保护(品种权号:CNA20050728,公告号:CNA001787G).  相似文献   

5.
优质高产晚粳稻南粳43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南粳43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育成的一个具有较高产量潜力、综合抗性较好、稻米品质优良的中熟晚粳新品种。2006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申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并获得公告。1南粳43选育经过1996年用中粳315盐/334-6/武/运粳8号配组,经连  相似文献   

6.
苏粳8号(原名苏3-28,碧风/L鉴9//常农粳1号)是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中熟晚粳新品种,2006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苏粳8号具高产、优质、食味好、熟期适中等特点。适宜太湖稻区及上海市,苏中、苏北搭配作一季晚粳稻种植。  相似文献   

7.
宁粳1号(原名W001)系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资深水稻专家万建民主持选育的早熟晚粳稻品种。该品种以武运粳8号/W3668杂交并于2001年育成,2004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稻200417)。品种权号:CNA20030547.6。1品种推广进展宁粳1号在参加省区试的同时,在适种地区  相似文献   

8.
《农家参谋》2011,(1):24
品种名称:新稻18审定编号:国审稻2008028选育单位:新乡市农业科学院品种来源:盐粳334-6//津星1号/豫粳6号审定情况:2007年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8年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产量表现:2006年、2007年两年平均每亩产634.4千克,比对照豫粳6号增产15.6%,增产点比例100%。生产应用,良种良法一般每亩产650 ̄750千克。2009年10月14日,河南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原阳县祝楼乡蒙城村的1580亩示范  相似文献   

9.
宁粳1号,原名W001,系南京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以武运粳8号/W3668杂交,于2001年育成的早熟晚粳稻品种。2004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推广应用宁粳1号在参加江苏省区域试验的同时,在适种地区进行试种。2004年在扩大示范的同时集中  相似文献   

10.
“华粳2号”系江苏省大华种子集团有限公司以“武育粳3号/香粳111//92-133”复合杂交配组,于2000年选育而成的中粳稻新品种,2003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1.
旱稻新品种丹粳8号及旱稻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丹东农业科学院育成的旱稻品种中,丹粳8号是得以成功地推广和应用的品种之一,在生产中丹粳8号充分显示出耐旱性较强、抗稻瘟病、增产潜力大、米质优、适应性广等特点。1 丹粳8号主要特性1.1 品种来源 丹粳8号是丹东农科院稻作研究所旱稻研究室1987年以丹粳2号为母本,中院P237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1999年经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成果水平为国内先进。1.2 生育期 旱田种植从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30d左右,需积温2750℃,为中熟品种,在辽宁4月下旬播种,8月中旬抽穗,9月下旬成熟。1.3 …  相似文献   

12.
镇稻8号是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用一个品质较好的晚粳品系91-5242(盐粳2号/秀水04)作母本与多抗品系R904-14作父本进行杂交育成的产量较高、品质优良、适口性好的迟熟中粳新品种,2001年4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3.
苏粳8号,原名苏3-28,组合为碧风/L鉴9//常农粳1号, 为1993年配组、2002年选育而成的中熟晚粳新品种,2006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优质、高产、食味好、熟期适宜特点,适宜太湖稻区及上海市、苏中、苏北搭配作一季晚粳稻种植.  相似文献   

14.
淮稻6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稻 6号 (原名 :淮 6 32 9)由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用武育粳 3号 / /中国 91/盐粳 2号复交选育而成 ,是一个集高产、稳产、优质于一体的优良中粳稻新品种。 2 0 0 0年 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1 产量表现1995年参加淮阴市中粳区域试验 ,平均产  相似文献   

15.
"常农粳3号"原名"96-32",由江苏常熟农科所用"武运粳7号/常农粳2号"杂交经连续两年海南加代,于1999年选育而成,是一个集优质、高产、多抗、熟期适宜于一体的优良中熟晚粳新品种.该品种2001年12月28日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相似文献   

16.
早香粳1号系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南粳46/武运粳21杂交选育而成的特早熟优质粳稻类型新品种,2019年6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稻20190023)。介绍优质粳稻早香粳1号的选育经过,介绍该品种的特征特性,总结其栽培技术,以指导早香粳1号的栽培。  相似文献   

17.
水稻新品种"常农粳2号"(原名89-94)系江苏省常熟市农科所1989年采用84G091/秀水04//武育粳2号复交后,对F1、F2连续非温室加代,于1993年育成的中熟晚粳新品种.该品系具有米质优、产量高、熟期早、适应性好等特点.2000年4月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相似文献   

18.
徐文富 《新农业》2004,(11):43-43
抚粳4号 品种来源:抚粳4号由抚顺市农业科学院从"抚85-1"中系统选育而成,2001年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9.
选用11个国家审定和省审定水稻品种,参照大田管理水平,进行不同生态条件下适用性和生产力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生育期在147~162 d,株高93.40~106.20 cm,产量变幅为520.1~708.1 kg/亩,连续两年表现比对照增产的品种有中稻1号、连粳7号、连粳6号、盐粳11这4个品种。综合产量、品质和抗性,可明确淮北稻区理想的水稻品种为连粳7号、连粳6号、中稻1号、盐粳11、宁粳4号,其中连粳7号集高产、优质、广适性于一体,可加大推广力度。  相似文献   

20.
正松粳16品种来源: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五常水稻研究所以"通31/五优稻1号"为杂交组合,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原品系代号为松07-318。2012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黑审稻20120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