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沼液浸种对玉米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正在大力发展以沼气工程为主轴的生态农业。沼液是沼气工程的重要附属物,对沼液的综合利用也成为重要的农推工作。为此,特进行了沼液浸泡玉米种子的发芽试验,以探讨沼液浸种对玉米种子发芽的影响。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玉米品种为黔糯5号,供试沼液取自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  相似文献   

2.
制取0~270mmol/L10个浓度梯度NaCl溶液,对玉米种子萌发进行盐胁迫试验,分别观察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3项生理指标变化.结果表明,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3项生理指标分别随NaCl溶液浓度升高依次呈现三次函数、二次函数、线性函数递减趋势.盐胁迫对玉米种子萌发具有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提高玉米种子发芽率的技术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玉米种子的形态及发芽特点,分析影响玉米种子发芽的因素,提出了提高玉米种子发芽力的措施,以为提高玉米种子发芽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壳聚糖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应用不同浓度的壳聚糖溶液处理玉米种子和幼苗,探讨壳聚糖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某些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3种浓度的壳聚糖溶液均能不同程度的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幼苗株高、过氧化物酶活性、α-淀粉酶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和叶绿素含量,其中以0.2%壳聚糖溶液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海参营养素对玉米种子萌发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培养皿纸上发芽法,研究用5ml丙酮溶解不同浓度海参营养素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随着溶解度的不断增大,海参营养素对玉米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结论:用5ml丙酮溶解海参营养素配制120mg/L的溶液对玉米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深入研究玉米种子内部因脱粒产生机械裂纹的机理及其对种子发芽和幼苗发育的影响,为进一步优化设计玉米种子脱粒机提供参考。【方法】以辽宁主栽的辽单526、辽单565和郑单958 3个玉米品种为材料,利用体视显微技术分析玉米种子内部机械裂纹的形态结构、生成位置和扩展方向等特征,探讨内部机械裂纹对玉米种子发芽和幼苗发育的影响。【结果】(1)3个品种玉米种子中单裂纹发生率最高,达到19%~33%,其次为龟裂纹,双裂纹发生率最低,仅为2%~5%;裂纹主要产生于冠部,并向背部、侧面和腹部扩展。(2)内部机械裂纹对玉米种子发芽率、子叶长、胚根长、胚根数影响明显,其中龟裂纹对玉米种子的发芽和幼苗发育影响最大,发芽率最高仅为48%,并且幼苗子叶及胚根发育较差。(3)种胚中存在裂纹是影响玉米种子发芽的主要因素,发芽弱和未发芽玉米种子的种胚和胚乳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结论】玉米种子在脱粒过程中产生的内部机械裂纹严重影响种子发芽及幼苗的后期发育。发芽弱和未发芽玉米种子内部存在不同程度的机械裂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沼气储粮对储粮害虫玉米象的控制效果。[方法]利用沼气进行粮食储存,研究了在甲烷浓度分别为70%、50%、30%的储存条件下种子中玉米象的出虫率和死亡率,研究了水分含量对种子出虫的影响,并考察了沼气储存对玉米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粮种的出虫率随甲烷浓度的降低而增加,最大差值为5.91%;而储粮害虫的死亡率随甲烷浓度的降低而降低,最大差值达71.81%,即沼气储粮的效果是很明显的,但杀虫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种子水分等因素的影响;在储粮过程中,沼气并不影响种子发芽,更不会改变种子成分而使其发生变质,甚至还有保鲜作用。[结论]为仓储害虫的有效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酸性(pH5.1)和近中性(pH6.4)壳聚糖溶液引发4个玉米种子材料后,对发芽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酸度壳聚糖溶液引发都能显著提高4个玉米材料的发芽势,缩短平均发芽时间,增加苗高和叶绿素含量;3种玉米新种子引发后的发芽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但超甜3号陈种子处理低于对照.pH5.1壳聚糖引发处理后,苏玉1号和超甜3号幼苗的POD活性显著提高,MDA含量显著降低;超甜3号陈种子POD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处理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玉米幼苗的CAT活性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表明,壳聚糖可作为一种新的引发剂用于处理玉米种子,同时两种酸度壳聚糖溶液引发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均可提高玉米种子的活力.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抗生素和重金属复合胁迫对玉米的毒性机制及环境健康风险,本研究以玉米(Zea mays L.)为材料,用低浓度锌(Zn)和土霉素(OTC)溶液培养玉米种子发芽,另外将健康玉米幼苗置于加入低浓度锌和土霉素的营养液中以水培的方式培养,研究Zn与OTC复合胁迫对玉米种子发芽和幼苗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OTC和Zn单一胁迫时,对玉米种子发芽率影响不显著。而OTC和Zn复合处理能够显著促进玉米种子发芽率。各浓度OTC和Zn单一胁迫处理对玉米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均为先升高后下降,Zn的加入可以减轻OTC对玉米幼苗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盐胁迫下外源NO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玉米品种沈玉17为试材,研究了盐胁迫条件下外源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其根、芽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0 mmol/L的NaCl胁迫条件下,SNP溶液处理可以不同程度恢复玉米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促进盐胁迫下根、芽的生长,且以浓度为100μmol/L的SNP溶液处理效果最好。表明,SNP溶液处理提高了盐胁迫下玉米种子活力和根、芽的生长,从而增强了玉米的抗盐性,并且不同浓度的SNP溶液处理对玉米抗盐性影响的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1.
臭氧处理对陈玉米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玉米种子发芽试验往往由于易产生初次感染,霉变率较高,常导致试验发芽率比真实发芽率偏低。通过采用臭氧处理陈玉米种子,研究臭氧处理对陈玉米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以及臭氧处理后玉米种子的耐贮性,其结论是臭氧处理可显著提高陈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处理后种子不宜长时间贮存。  相似文献   

12.
玉米种子丸粒化加工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对4种填充剂粉料膨润土、硅藻土、大白粉、粉煤灰和2种粘结剂107胶、羧甲基纤维素(CMC)进行了种子丸粒化材料筛选试验。通过试验选出膨润土、107胶作为加工玉米丸粒化种子的丸衣材料,确定了玉米丸粒化种子的加工工艺流程,并对丸粒化种子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证明经过丸粒化处理的玉米种子不影响其发芽率,为实现玉米精量播种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不同浓度的硒对大豆种子发芽率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不同硒处理浓度对大豆种子萌发率、种子活力指数、发芽指数和发芽势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适宜的硒浓度处理提高了大豆种子的发芽率,增加了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提高了活力指数,也使大豆根的鲜重有所提高,其中硒的浓度在0.05 mg.-1时,对大豆种子萌发最有利。但是过高的浓度对大豆种子的发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小花溲疏种子萌发条件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明确小花溲疏种子发芽的适宜条件,研究了不同种源、温度、药剂及栽培基质对溲疏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源的溲疏种子发芽率、开始萌发的时间和出现萌发高峰的时间均有差异;野生溲疏种子最适发芽温度为20~25℃;GA3、KNO3、KH2PO4等化学药剂对野生溲疏种子的萌发均有抑制作用;河沙、蛭石等播种基质有利于种子的萌发,而粘重的园土不利于其萌发。  相似文献   

15.
用不同浓度的CaCl2和Penicillin及二者复配后对老化的玉米种子进行处理。结果表明,Peni-cillin100m g/L、CaCl20.015mg/L、二者复配以0.015mg/LCaCl2+100mg/L Penicillin能明显提高老化玉米种子发芽率、幼苗根系活力和叶片叶绿素含量,能适当降低其种子浸泡液的电导度,并经方差分析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6.
用含一定浓度梯度Na2CO3的溶液处理吉单198和四单19两种玉米种子,以及用含一定浓度梯度Na2CO3的完全培养液培养此两种玉米幼苗,观察并记录各项生理指标。结果显示,低浓度的Na2CO3溶液对玉米种子和幼苗的伤害轻微,高浓度的伤害严重。综合各项指标,品种四单19耐盐性较强。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生根粉对种植在白浆土上的玉米、大豆产量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20mg/kg生根粉对大豆拌种可使大豆产量增加19.7%,玉米用20mg/kg生根粉溶液喷施可增增15.5%,浸种可增增11.0%  相似文献   

18.
秋水仙素诱导菊花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菊花干种子、萌动种子和双子叶期幼苗为材料,以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为因子对菊花诱变进行了研究。通过统计成活率、诱变率研究了临界剂量和半致死剂量;通过观测气孔、花粉、株高、叶片、头状花序等形态特征以及染色体镜检,鉴定了诱变植株。结果表明:干种子、萌动种子和双子叶期顶端生长点的最佳处理浓度分别为0.5%、0.2%、1.0%,分别处理2、33、d时,变异率达到峰值,分别为77.1%、78.3%、66.3%。干种子、萌动种子和双子叶期幼苗的临界剂量分别为0.1%处理1 d、0.1%处理0.5 d及0.2%处理3 d,半致死剂量分别为0.2%处理1 d、0.2%处理0.5 d及2%处理6 d。对照植株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4x+2,经2%秋水仙素处理12 h后,获得的典型表型变异单株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7x-1。  相似文献   

19.
分析海南沼气产业现状及海南发展沼气的优势,指出发展沼气对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作用,提出海南发展沼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沼气综合利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沼气的综合利用就是沼气及发酵的产物(沼液和沼肥)的应用技术,它把肥料技术的应用发展到一个新领域。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介绍了,沼气在生态型大棚中的应用以及沼气灶和沼气灯的使用、沼气储粮和水果保鲜技术,还有沼气的发酵残余物沼肥的综合利用。沼液在生产中的应用包括沼液喂猪、沼液浸种和沼液施肥;沼渣在生产中的应用包括沼渣作肥料、利用沼渣改良土壤以及沼渣栽培蘑菇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