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饲用玉米生产性能与营养价值评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五个饲用玉米品种不同生育期、不同施肥量的生产性能以及主要营养物质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经过物候期观测,东陵白和中原单32为早熟品种,而科多8号、科青1号、科多4号为晚熟品种;(2)不同施肥水平对各品种间产量差异显著(p〈0.05),450kg/hm^2和300kg/hm^2的施氮水平与150kg/hm^2和0kg/hm^2(对照组)差异显著,茎叶比变化显著,以中原单32和东陵白变化幅度较大,与其它3个品种差异显著;(3)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各品种的CP、Ca、P、CA含量显著下降(p〈0.05),NDF、ADF、OM含量则显著上升(p〈0.05)。各品种在同一生育期内营养物质含量差异不显著,与其它营养物质不同的是WSC含量在抽穗期显著(p〈0.05)高于拔节期和乳熟期。  相似文献   

2.
5个饲用玉米品种生产性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对5个饲用玉米品种(东陵白、中原单32、科多8号、科青1号、科多4号)不同生育期(拔节期、抽穗期、乳熟期)生产性能进行了研究,筛选适宜当地栽培利用的饲用玉米品种,确定最适刈割期。结果表明:经物候期观测,东陵白和中原单32为早熟品种,而科多8号、科青1号、科多4号为晚熟品种;各品种的鲜体产量差异显著(p〈0.05),依次为科多4号、科多8号、科青1号、东陵白和中原单32;茎叶比的变化显著,以中原单32和东陵白变化幅度较大,较其他3个品种差异显著(p〈O.05)。因此,从总的生产性能来讲,科多4号与科多8号为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3.
饲用玉米生产性能与营养价值评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饲用玉米在不同生育期、不同施肥量的生产性能以及主要营养物质变化情况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①经过物候期观测,东陵白和中原单32为早熟品种,而科多8号、科青1号、科多4号为晚熟品种。各品种的鲜体产量差异显著(P<0.05),依次顺序为科多4号>科多8号>科青1号>东陵白>中原单32。②不同施肥水平对各品种间产量差异显著(P<0.05),450kg/hm2和300kg/hm2的氮肥施肥水平与150kg/hm2和0kg/hm2(对照组)差异显著。茎叶比的变化显著,以中原单32和东陵白变化幅度较大,与其它3个品种差异显著。③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各品种的CP、Ca、P、CA含量显著下降(P<0.05),NDF、ADF、OM含量则显著上升(P<0.05)。各品种在同一生育期内营养物质含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研究饲用谷子(Setaria italica L.)的生育期和品种对其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以赤峰草谷子、118、大白谷等3个饲用谷子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乳熟期和蜡熟期的株高、产量及营养品质。结果显示:赤峰草谷子株高达122.94 cm;118鲜草总产量达28 200.00 kg/hm2,显著高于赤峰草谷子和大白谷(P<0.05)。3个品种乳熟期株高达123.43 cm,显著高于拔节期,灌浆期的鲜草产量显著高于拔节期和蜡熟期(P<0.05),为27 066.67 kg/hm2。大白谷的干物质(DM)含量显著高于118 (P<0.05),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显著低于118 (P<0.05)。拔节期谷子的粗蛋白质(CP)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生育期,拔节期谷子的WSC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生育期(P<0.05)。灌浆期谷子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生育期(P<0.05)。研究表明,综合产量和营养品质,118适宜作为饲用谷子品种在内蒙古四子王旗地区推广种植,饲用谷子进入...  相似文献   

5.
饲用高粱营养价值及人工瘤胃降解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甘肃河西盐碱地区海牛、大卡、大奖1180、大奖3180四个饲用高粱(Sorghum bicolor)品种各生育期不同部位的营养价值变化规律,利用常规化学成分分析和体外模拟发酵产气技术测定了4种饲用高粱品种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的主要营养成分、体外消化率和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产气量。结果表明,随着生育期的推进,4个品种饲用高粱株高、鲜重、茎叶比在显著增加,其中海牛鲜重和茎叶比最高,大奖1180鲜重和茎叶比最低。同一品种不同部位的粗蛋白含量也不同,大致为茎秆全株叶。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各品种植株内粗蛋白、粗灰分含量显著下降(P0.05),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上升,在拔节期和抽穗期海牛和大卡全株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较另外2个品种低,使得饲草的饲喂价值也相对较高,同时海牛和大卡茎秆、叶及全株也含有较高的可溶性糖。海牛和大卡的72h体外发酵产气量、瘤胃液氨态氮浓度及干物质消失率较其他2个品种高,甲烷产量在4个品种间无显著差异(P0.05)。综合考虑来看,海牛和大卡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及饲喂价值,是优良的饲草品种,很适合在甘肃河西干旱盐碱地种植。  相似文献   

6.
刘志  王亚 《中国饲料》2023,(18):88-91
文章旨在研究不同地域饲用玉米对肉鸡生长性能、血清免疫指标及屠宰性能的影响。试验将1000羽1日龄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50羽。肉鸡采用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饲喂,各组基础日粮中的饲用玉米产地分别为河北(品种:承3359)、河南(品种:豫玉22号)、江苏(品种:苏玉29)、山东(品种:鲁单510),试验为期42 d。结果表明:(1)河北饲用玉米组、山东饲用玉米组肉鸡末重显著高于河南饲用玉米组、江苏饲用玉米组(P<0.05),山东饲用玉米组肉鸡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江苏饲用玉米组(P<0.05),山东饲用玉米组肉鸡料重比显著低于河南饲用玉米组(P<0.05)。(2)河南饲用玉米组肉鸡血清中免疫球蛋白A含量显著高于河北饲用玉米组、江苏饲用玉米组、山东饲用玉米组(P<0.05),河南饲用玉米组、江苏饲用玉米组肉鸡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含量显著高于河北饲用玉米组、山东饲用玉米组(P<0.05)。(3)河北饲用玉米组、江苏饲用玉米组肉鸡屠宰率显著高于河南饲用玉米组(P<0.05),河北饲用玉米组、江苏饲用玉米组肉鸡腹脂率显著低于河南饲用玉米组、山东饲用玉...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不同生育期和乳酸菌添加剂对甜高粱青贮发酵品质及营养价值的影响,本试验采用袋装青贮的方法,以大力士和牛魔王两个甜高粱品种的拔节期和抽穗期植株全株为原料,分别分为两个组,对照组(CK)不添加乳酸菌,试验组(LAB)添加5×10~6 cfu/g乳酸菌。青贮60 d后开封,对青贮进行感官评定和营养品质分析。试验结果表明:(1)大力士和牛魔王两种甜高粱抽穗期全株青贮后的粗蛋白质含量较拔节期分别降低了31.59%和58.87%(P0.05),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分别升高了274.84%、580.99%(P0.05)。抽穗期植株青贮后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较拔节期的显著升高(P0.05),粗灰分含量显著降低(P0.05),相对饲喂价值和体外消化率相应降低(P0.05)。同时,与拔节期青贮相比,抽穗期甜高粱青贮pH显著降低(P0.05),乳酸、总酸含量显著升高10%左右(P0.05)。(2)乳酸菌添加剂对两个甜高粱品种的各时期植株青贮的粗灰分、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粗蛋白质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添加乳酸菌显著降低了青贮饲料的pH(P0.05);添加乳酸菌处理后,大力士甜高粱品种的拔节期和抽穗期以及牛魔王品种的拔节期植株,其乳酸含量均较不添加处理升高了10%以上(P0.05),其总酸含量也显著升高(P0.05)。由此可见,在实际生产中大力士和牛魔王这两种高粱青贮时,选用抽穗期植株并添加乳酸菌会有较高的成功率和较好的发酵品质。  相似文献   

8.
胡佳燕  刘畅  李志坚  周帮伟  白静 《草地学报》2021,29(10):2247-2257
为探究不同类型燕麦(Avena sativa L.)产量与农艺性状差异,筛选饲用或粮用优质燕麦品种并提供评判指标,本试验以10个品种的皮燕麦为材料,对其产量、农艺性状、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叶绿素含量等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干草产量品种间差异极显著(P<0.01),干草产量与开花期根系生物量显著正相关(P<0.05),与开花期NDVI、拔节期叶绿素含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开花期茎叶比极显著负相关(P<0.01)。种子产量品种间差异极显著(P<0.01),种子产量与成穗期密度显著正相关(P<0.05),与单穗籽粒数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分蘖期密度、成熟期穗长、拔节期叶绿素含量显著负相关(P<0.05),与开花期及乳熟期NDVI极显著负相关(P<0.01)。因此,以饲草生产为目的应选择叶片多、根系粗壮的品种,以籽粒生产为目的应选择成穗能力强、穗长较短、籽粒数多的品种。在开花期测量NDVI,拔节期测量叶绿素含量有利于鉴定饲用型或粮用型燕麦。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出甘肃中部高寒区适应性强的饲用玉米品种,2019年在甘肃中部高寒区有代表性的东乡县引进了4个饲用玉米品种进行试验。以东乡县主栽品种‘陇单4号’为对照,与引进的4个饲用玉米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对主要农艺性状、草产量和营养物质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5个饲用型玉米品种在甘肃中部高寒区春播均能适期收获。各品种的干草产量与穗长及叶片数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茎叶比与粗蛋白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酸性洗洗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金凯5号’和‘陇单4号’的干草产量较高,分别达23 425.64 kg/hm2和22 083.64 kg/hm2,适合在甘肃中部高寒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以科纳燕麦为研究对象,在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与乳熟期刈割,测定其产草量和营养成分等指标,探讨攀西地区冬闲田种植晚熟型燕麦的最佳刈割时期。通过研究发现随着刈割时间的推移,科纳燕麦的干重呈现逐渐积累的趋势。乳熟期干草产量最高,显著高于拔节期和抽穗期(P0.05),与灌浆期差异不显著。随着刈割期的推迟粗蛋白含量逐渐下降,乳熟期和灌浆期显著低于拔节期和抽穗期(P0.05)。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随着刈割时期的推迟表现为先升后降,不同刈割期的RFV值表现为先降后升的趋势。乳熟期的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低于抽穗期、灌浆期,RFV值为108.63,高于抽穗期、灌浆期。综合产草量和营养品质得出,攀西地区种植晚熟型燕麦最佳刈割时间应为乳熟期,但考虑到届时恰逢雨季,为获得较高产量同时不影响下茬作物的生长以选择灌浆期刈割为宜。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荒漠灌溉地区青贮玉米农艺性状和发酵品质动态变化规律以及筛选第三师地区最佳青贮玉米栽培品种,选择4个青贮专用和11个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分别在灌浆期、1/4乳线期、1/2乳线期和3/4乳线期进行农艺性状测定并调制青贮饲料。发酵60 d进行青贮饲料发酵品质、营养成分和体外消化测定,以农艺性状、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和消化特征为评价指标,利用相似优先比法对15个玉米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生育期推进各青贮玉米株高、穗位、鲜草产量、全株鲜重、茎秆鲜重、果穗鲜重、籽粒鲜重、干物质(DM)、粗蛋白(CP)、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淀粉含量和代谢能(ME)不断递增,到3/4乳线期达到峰值;其中,3/4乳线期大丰30鲜草产量最高,金玉9号DM含量最高,新饲玉10号CP含量最高,先玉696 WSC含量最高,屯玉765淀粉含量最高,均与其他品种差异显著(P<0.05)。随生育期推进,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氨态氮∶总氮(NH3-N/TN)、有机物消化率(OMD)和产气速率不断递减,ADF、NDF、NH3-N/TN在3/4乳线期达到最优,其中,3/4乳线期新饲玉12号ADF含量最低,新饲玉10号NDF含量最低,新饲玉11号NH3-N/TN最低,均与其他品种差异显著(P<0.05);OMD和产气速率在灌浆期最优,其中,先玉696 OMD最高,新饲玉10号产气速率最高,均与其他品种差异显著(P<0.05)。随生育期推进各玉米品种pH值先降低后升高,乳酸(LA)含量先升高后下降,乙酸(AA)和丙酸(PA)无明显变化规律。pH值在1/2乳线期达到最优,最优品种为屯玉765,LA在1/4乳线达到最高,最优品种为新饲玉12号,均与其他品种差异显著(P<0.05)。综上所述,在3/4乳线期收获能获得高产优质的青贮玉米,新沃1号、屯玉765和大丰30综合价值较优,适宜在第三师地区及相似生态区域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不同成熟期青贮玉米混播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黑龙江省北部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寒冷,无霜期短,在该地区种植的大多数晚熟青贮玉米(Zea mays L.)品种尚未达到适宜收获期就被迫收获,造成籽实成熟度差,营养物质含量低,严重影响了青贮饲料的品质,而大多数早熟的玉米品种虽籽实成熟度较好,但生物产量低,不能满足生产需求.将不同生育期的青贮玉米品种以混播方式进行种植,晚熟品种可保证较高的生物产量,早熟品种可提高籽实产量,从而改善青贮品质,达到稳产优质的目的.以晚熟玉米品种中原单32和4个早熟玉米品种龙单13、龙单8、海育9号及海育8号为材料在黑龙江省北部地区进行单播及混播试验,探讨混播对不同品种玉米农艺性状、产量和饲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混播对于各品种玉米农艺性状影响不显著;混播显著提高干物质产量和饲用品质(P<0.05);应用Milk 2000粗饲料评价指数分析,中原单32与海育9号的混播组合评价指数最高.  相似文献   

13.
郭冬生  汤少勋 《草业学报》2022,31(10):178-188
玉米秸秆是反刍家畜主要粗饲料来源之一,其营养降解特性不仅受玉米品种及成熟时期的影响,而且与玉米秸秆形态部位组成相关。本试验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秸秆不同形态部位在2个成熟期干物质(DM)及粗蛋白(CP)的瘤胃降解特性,为玉米秸秆在反刍家畜中的利用提供数据支持。试验选用科湘玉11号(常规玉米)、高油115(高油玉米)、科湘糯玉1号(糯玉米)、沪青1号(饲用玉米)和科湘甜玉1号(甜玉米)5个品种玉米,分别在抽穗后的第17天(乳熟期)和第31天(蜡熟期)采集其叶片、叶鞘、茎秆及苞叶4个形态部位的样品,利用瘤胃尼龙袋技术分析所有样品的DM及CP的瘤胃降解动力学参数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蜡熟期叶片、叶鞘、茎秆部位DM,以及叶片和苞叶部位CP的快速降解部分(a值)显著(P<0.001)高于乳熟期,但其叶片、叶鞘和茎秆部位DM,叶片、叶鞘和苞叶部位粗蛋白的慢速降解部分(b值),以及苞叶干物质有效降解率(ED)极显著(P<0.001)低于乳熟期。新培育品种玉米不同形态部位干物质及粗蛋白的abED值与普通品种玉米相近或更高。不同形态部位间DM及CP降解动力学参数也存在显著差异,ED值都按茎秆>苞叶>叶鞘>叶片的顺序依次降低。结论表明:延长成熟期主要影响秸秆DM和CP的ab值;不同品种间DM及CP的有效降解率以高油玉米和糯玉米较高。  相似文献   

14.
用体外产气法测定了3种不同秸秆成熟型玉米(Zea mays L.)品种不同生育期的秸秆产气量,结合成熟期籽粒产量及相关营养品质分析,以期对粮饲兼用型玉米全株饲用效果作出合理评价,为发展秸秆养殖业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采用体外产气法能够有效模拟玉米秸秆在动物瘤胃基本消化过程,不同生育期秸秆产气量表现出拔节期>开花期>灌浆期>完熟期的趋势,且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品种间差异愈明显,拔节期各品种秸秆产气量均为最高且品种间无显著差异。在0~24h内产气速率较快,36h以后趋于平缓至结束;完熟期富农1号累积产气量最高,分别较郑单958和中单2号高出102.7%和178.8%,且产气速率峰值出现在3~9h,持续24h后结束,而郑单958和中单2号峰值出现在0~3h,且12h后结束,反映出不同秸秆成熟活性差异对产气量及产气速率的影响。根据对成熟期玉米秸秆成分及籽粒营养品质分析表明,粗蛋白(CP)、无氮浸出物(NFE)、酸性洗涤纤维(ADF)和可溶性糖等成分的含量,以及秸秆产量和籽粒蛋白质含量均表现为富农1号比其他2个品种高。因此,在保证一定玉米籽粒产量的基础上,富农1号秸秆具有较高饲用价值,在发展粮饲兼用玉米产业中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密度对不同类型青贮玉米饲用产量及营养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明确不同类型青贮玉米(Zea maysL)生产的最佳群体,设置5个种植密度(4.8×104,5.85×104,6.9×104,7.95×104,9.0×104株·hm-2),研究其对青贮型玉米科多8号和粮饲兼用型玉米陕单8806饲用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青贮玉米的群体干物质产量、籽粒产量和最佳饲用营养产量的最佳适宜密度不同。籽粒产量的最佳适宜密度较低,群体干物质产量的最佳适宜密度较高,而饲用营养产量的最佳适宜密度则介于二者之间。密度对不同类型青贮玉米的营养含量影响显著,植株粗蛋白(CP)、无氮浸出物(NFE)、粗灰分(CA)的含量随密度增加呈下降趋势,粗脂肪(EE)和粗纤维(CF)的含量随密度增加呈增加趋势。而密度对玉米CP,EE,NFE,CA,CF和GE等产量的影响主要通过其籽粒和秸秆干物质产量的显著差异形成。从不同品种来看,青贮型玉米籽粒中的CP和EE产量显著低于粮饲兼用型玉米,而秸秆的CP和EE产量明显高于粮饲兼用型玉米。从玉米整体饲用营养产量来看,在陕西,青贮型玉米科多8号饲用最佳适宜密度为8.86×104株·hm-2,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陕单8806饲用最佳适宜密度为7.77×104株·hm-2。  相似文献   

16.
通过L9(34)正交试验,研究不同播种量、行距和施肥组合对甘引1号黑麦不同生育期地上生物量的影响,旨在为甘引1号黑麦在甘肃高寒地区牧草生产提供技术指导。结果表明:播种量和行距对甘引1号黑麦抽穗期和乳熟期地上生物量影响显著(P0.05),分别以播种量300 kg/hm2,行距30 cm效果最好。施肥组合对甘引1号黑麦乳熟期地上生物量影响显著(P0.05),各生育期均以复合肥+氮肥组合甘引1号黑麦地上生物量最高。综合播种量、行距和施肥组合对甘引1号黑麦地上生物量的影响,在甘肃高寒地区,甘引1号黑麦牧草生产以复合肥+氮肥、播种量300 kg/hm2、行距30 cm的组合最佳。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饲用玉米全膜双垄沟播和平膜种植对玉米生长发育、干物质含量及玉米产量的影响,试验选取了安定区广泛种植饲用玉米品种金凯5号、承3359和陕单8806为试验材料,对不同方式种植的玉米在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和灌浆期用直尺测定玉米株高、称取测定单株重。结果显示:全膜双垄沟播的玉米株高、干物质含量、单株重均高于平膜种植的玉米。  相似文献   

18.
选择光周期不敏感型冀草1号、光周期敏感型冀草2号高丹草(Sorghum bicolor×S.sudanense)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不同种植密度处理,分别于抽穗期、开花期、乳熟期分析了高丹草农艺性状及饲用品质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抽穗―乳熟期,低密度(6.0万~7.5万株·hm~(-2))处理下,冀草1号、冀草2号高丹草的主茎直径显著高于高密度处理(30.0万~37.5万株·hm~(-2))(P0.05),但其它农艺性状无显著差异(P0.05)。乳熟期,不同种植密度对冀草1号高丹草的干草产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15.0万株·hm~(-2)处理下的粗蛋白含量和相对饲用价值显著高于7.5万株·hm~(-2)处理(P0.05);种植密度在30.0万株·hm~(-2)处理下,冀草2号高丹草的干草产量显著高于12.0万株·hm~(-2)处理(P0.05);但12.0万株·hm~(-2)处理下的饲用品质指标与其它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综合得出,海河平原区,乳熟期刈割时,光周期不敏感型高丹草适宜种植密度为15.0万株·hm~(-2),光周期敏感型高丹草适宜种植密度为12.0万株·hm~(-2)。  相似文献   

19.
通过研究不同多花黑麦草品种耐盐能力的差异及其与饲草产量和品质的相关关系,为选择耐盐和饲草品质优良的多花黑麦草品种提供依据,在江苏沿海滩涂地区种植7个多花黑麦草品种(Wasehope, WasehopeⅢ, Sachiaoba, Musashi, Nioudachi, Shiwasuaoba 和苏牧1号),分别测定苗期、拔节期和抽穗期植株地下和地上部分的Na+、K+和Ca2+含量,并计算K+/Na+和Ca2+/Na+,同时测定不同品种的出苗率及拔节期和抽穗期的饲草产量,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有机物体外消化率(IVOMD)等指标,并对品种的耐盐能力和饲草产量、饲用品质相关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Nioudachi、苏牧1号、Wasehope不同生育时期地上部分的Na+较低,K+和K+/Na+较高,表现出较强的耐盐性,而WasehopeⅢ的耐盐能力较差;Nioudachi、苏牧1号、Wasehope拔节期和抽穗期的饲草产量高于其他品种,且WSC含量和IVOMD较高,NDF和ADF等细胞壁物质含量较低,饲用品质较优,与其耐盐能力较为一致;多花黑麦草的耐盐能力与盐土条件下的产量和饲用品质显著正相关(P<0.05)。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引进饲用玉米鲁单9066、金凯3号、先玉335、文玉3号、丰贮1号5个玉米品种在临夏川塬灌区试验种植,结果表明5个饲用玉米品种均适合临夏川塬灌区种植,其中丰贮1号在产草性状上均优于其他4个饲用玉米品种,其生育期为159d,株高达到312.12cm,叶片数达到14.53个,鲜草产量达到8 545.23kg/667.7m2,达到了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