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杜丽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7):67-67,75
近年来,随着栽培耕作制度改革,安阳市土壤肥力构成发生了较大变化。为准确掌握小麦田间土壤养分变化动态,科学监控整个小麦生产区土壤养分状况,制定科学施肥方案,在全市主要土壤类型区建立了148个长期定位监测点。通过对土壤养分的监测及动态分析,提出科学施肥是目前提高作物产量的关键农艺措施之一,应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建立土肥信息系统,全面指导科学施肥,通过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意见和建议,对我市乃至豫北地区小麦科学施肥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活性粉末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crete,简称RPC)是一种具有超高性能和超高强度的水泥基复合材料。通过活性粉末混凝土(RPC)的配制试验,采用单因素优化方法,系统地研究水胶比、高效减水剂和硅灰的掺量对RPC抗折、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在考虑强度指标、造价及施工方便的基础上,提出了活性粉末混凝土最优配合比:水胶比(W/B)为0.21,硅灰水泥比(SF/C)为0.21,减水剂(SU/B)为3%。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利用地方原材料,在自密实混凝土初步配合比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分析了粉煤灰掺量、砂率、高效减水剂掺量和增稠剂掺量等主要因素对自密实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优化配制出满足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和强度要求的C30芯柱自密实混凝土,并与Cb30灌孔混凝土进行了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4.
5.
2014年,旺苍县在普济镇远景村进行了玉米新品种种都100密度肥力试验。结果表明,高密度及常规施肥(A3a1)增产效果显著,产量最高,达到757.4kg/667m2,比常规密度及常规施肥(A1a1)增产245.5kg/667m2。  相似文献   

6.
根据立体绿化环境特点,旨在研制出适用于立体绿化墙面和屋面绿化施工用的多孔混凝土植被砖,并筛选出抗逆性强的植物。结果表明,水泥的理化性质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当水灰比在0.25、集灰比为3∶1、碎石作为粗集料,可以制得有效孔隙率大于20%并且抗压和抗折强度较高的多孔混凝土植被砖。研究发现,多孔混凝土植被砖的抗压与抗折强度与集料尺寸大小成反比,随着集料尺寸的增大,多孔混凝土植被砖的抗压和抗折强度都随之降低。通过植生试验发现,垂盆草与佛甲草在植被砖上长势较好,盖度高且抗逆性强。研制出的多孔混凝土植被砖已成功应用于立体绿化中,具有快捷、低成本的特性,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7.
结合大山口水电站混凝重力拱坝的工程实际,选择合适的原材料,采用双掺技术,通过正交试验设计进行系统的试验研究,从而获得合理、经济的混凝土配合比。这些混凝土配合比的实施为保证该大坝工程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适宜宁夏海原县的绿肥种植技术模式。方法:豌豆肥力与密度田间试验。结果:豌豆的不同播量对豌豆生育时期、土壤耕层养分及产量影响较大,在同等肥力条件下,播种密度为150kg/hm2时产量最高,为1981.67kg。结论:同等肥力条件下,适宜的播量应在120-150kg/hm2之间,过高或过低均不能达到理想的产量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10.
王东阳  蔡传康  闫汝东  冯志彬  张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4):1910-1911,1914
[目的]优化L-色氨酸发酵培养基。[方法]以大肠杆菌TRJH0709为供试菌株,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L-色氨酸合成的最佳发酵培养基。[结果]L-色氨酸最适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50.0 g/L、硫酸铵15.0 g/L、酵母粉1.5 g/L和柠檬酸2.0 g/L。其中葡萄糖对试验效果影响最大。在该最优条件下,L-色氨酸摇瓶产量可达19.0 g/L。[结论]为L-色氨酸的中试及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稻草连续还田肥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两年四造的稻草连续还田试验,结果表明:在施用化肥及管理相同的情况下,稻草还田能提升土壤有机质和增加养分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作物产量,增加收益。  相似文献   

12.
华重楼种植基地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光泽县崇仁村的华重楼种植基地土壤肥力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样地土壤偏酸性,有机质和全钾含量较高;竹针混杂林样地的土壤全氮含量较低,所有样地土壤的全磷和速效钾含量较低;竹林、阔针混杂林、阔竹混杂林和竹针混杂林的土壤碱解氮含量偏低;针叶林、竹林、阔针混杂林、阔竹混杂林和竹针混杂林的土壤速效磷含量偏低.土壤肥力综合评价结果为常绿阔叶林、针叶林、阔针混杂林、阔竹混杂林的土壤肥力一般,竹林和竹针混杂林的土壤肥力处于贫瘠水平.  相似文献   

13.
通过总结新彩棉5号的生育性状和丰产栽培技术,分析获得高产、优质、提高抗性的田管措施,以期为生产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不同种植年限日光温室土壤肥力与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日光温室土壤酶活性和土壤肥力随种植年限的变化趋势,为日光温室科学施肥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兰州市皋兰县露地(对照,CK)及种植年限分别为1,3,5,10,15年的日光温室土壤作为供试材料,分析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结果】研究区内温室土壤有机质含量处于中下等水平,而氮、磷、钾的含量较高。随着种植年限的增长,研究区内温室土壤有机质、氮素、磷素、钾素含量基本呈上升趋势,种植年限与土壤全磷、全钾、速效磷含量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与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总体呈下降趋势,蛋白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则保持相对稳定水平,种植年限与脲酶活性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与蔗糖酶、蛋白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土壤脲酶与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蔗糖酶与全磷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蛋白酶和过氧化氢酶与各土壤养分相关性均不显著。【结论】为维持日光温室土壤的可持续高效生产,应多施优质有机肥,同时还应适当减少化肥的施用量。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不同油菜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选取每667m^2种植6000株、8000株、10000株、12000株及14000株的密度进行油菜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适当提高种植密度,保证基本苗数,增加开花数量,提高结荚率,能够获得较高产量,以每667m^2种植8000—10000株油菜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评价商洛中药材种植区的土壤肥力状况,为药源基地建设及产业发展提供依据。【方法】在商洛主要中药材种植区,采集32个土样(土层深度0~20 cm),其中潮土9个、黄棕壤11个、褐土7个、紫色土3个、新积土2个,分别测定土壤pH、阳离子代换量、质地、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等肥力指标,按照不同土壤类型,对土壤肥力指标进行诊断,并应用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对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①商洛中药材种植区土壤pH值适宜,土壤质地良好,阳离子代换量较高,有助于中药材的生长。②商洛中药材种植区内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含量丰富,其含量处于Ⅰ级的土样均占总土样数的62.5%,主要为黄棕壤、潮土、褐土土类;但土壤有机质、氮素含量较低,有机质含量处于Ⅲ级的土样占总土样数的46.9%,其中褐土所占比重最大;全氮含量处于Ⅲ级的土样占总土样的46.9%,主要为潮土和褐土;无碱解氮含量处于Ⅰ级的土样,其含量处于Ⅲ级的土样占总土样数的59.4%,其中紫色土、褐土的碱解氮含量均为Ⅲ级。③商洛市中药材种植区土壤肥力一般,未达到肥沃或很肥沃水平。【结论】商洛中药材种植区各类型土壤肥力差异不大,肥力均不高,故需加大培肥力度,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7.
油菜新品种中双9号不同栽培密度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优质高产油菜新品种中双9号不同栽培密度试验结果表明,以每公顷16.5万株产量最高,达2382.3kg,分别比每公顷21.0万株、12.0万株、27.0万株、7.5万株增4.65%、8.87%、9.37%、21.07%;不同栽培密度对产量构成因素影响最大的是单位面积总角果数,然后才是千粒重和角粒数;不同栽培密度影响了植株形态长相的变化,随着密度的增加,株高逐渐降低,分枝部位逐渐增高,一次分枝数减少,一次分枝角果数逐渐减少,但主花序角果数占总角果数比例显著提高。可见合理密植主要是增加了单位面积总角果数,从而达到了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为优化春兰分株繁殖技术,以NAA为处理试剂,以兰苗成活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优化春兰分株繁殖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影响因素顺序为NAA浸泡时间>浸泡浓度>环境温度>光照强度>光照时间。根据正交试验K值可得,春兰分株繁殖影响因素最优组合为NAA浸泡浓度0.3mg/L、浸泡时间15min、环境温度21℃、光照强度1000Lx、光照时间10h/d。经验证在此优化因素下,春兰分株繁殖实际成活率高达82.76%。  相似文献   

19.
曾小平  石林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9):110-111,121
对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脱硫灰与富钾硅酸盐矿物复合生产的新型硅钙钾土壤调理剂进行了木薯种植试验,并与不施肥、配方肥+有机肥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相比,施用配方肥+有机肥、配方肥+脱硫灰硅钙钾土壤调理剂后,木薯的叶绿素含量均增加。茎基部粗度以不施肥最小,配方肥+有机肥和配方肥+脱硫灰硅钙钾土壤调理剂略高。施用配方肥+脱硫灰硅钙钾土壤调理剂、配方肥+有机肥能较明显提高单株结薯数与木薯产量,分别较不施肥处理增产80.7%和64.1%。在经济效益方面,施用配方肥+脱硫灰硅钙钾土壤调理剂经济效益最高,较不施肥提高79.5~409.3元/hm2,其中乐昌试验区施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明确不同种植制度农田肥力长期演变特征可为选择合适种植制度以提升耕地质量提供参考依据。以湖南省12个国家和省级农田长期定位试验点的种植制度试验为研究对象,选择当地习惯施肥条件下的水稻—水稻—黑麦草(RRR)、水稻—水稻—紫云英(RRC)、水稻—水稻—大麦(RRB)、水稻—水稻—冬闲(RRW)和水稻—水稻—油菜(RRO)5种双季稻模式,烤烟—水稻(RT)、水稻—冬闲(RW)、水稻—油菜(RO)和水稻—绿肥(RG)4种一季稻模式,棉花—油菜(CR)、大豆—红薯(SS)和玉米—萝卜(MR)3种旱作模式,研究其土壤基础肥力指标和综合肥力的演变趋势。结果表明,双季稻模式有机质含量高于旱作模式,长期习惯性施肥条件下,除RRO、RT和RW有机质含量下降外,其余均有上升。RRW、RRO、RT和RW全氮含量相对较高但均有下降,其余则均有增加。RRO和RG碱解氮含量下降明显,而旱作模式均呈增加趋势。RRO和RRW速效磷含量下降明显,而旱作模式年均增加约1.23~4.76 mg/kg。双季稻模式速效钾含量均有下降,而一季稻和旱作模式除RT和MR增加外呈下降趋势或无明显变化。双季稻模式综合肥力下降,而一季稻和旱作模式均有上升。研究表明,湖南省不同种植制度农田肥力变化差异较大,双季稻模式应控氮重钾,一季稻模式应减施氮磷,旱作模式应培肥地力和控施磷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