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林业苗圃遍布于全省各地,分别担负着不同树种的育苗生产。近年来随着苗木标准化的要求,育苗地的土壤肥力状况需要相应的改善和提高,为此,从宏观上掌握全省国营林业苗圃的现有肥力水平,以便科学管理,提高苗木质量,对全省林业苗圃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一次综合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1984年我所化验室承担了由省林业厅国管局下达的对全省国营林业苗圃有代表性的土壤样品的化验任务,共对63个单位的184个土壤样本做了全氮(N)、磷(P)、钾(K)及速效氮(N)、磷(P)、钾(K)有机质、PH值的测定并以此作为分析基础。  相似文献   

2.
土壤是供给苗木水分、养分和空气的基地,是苗木根系生长的场所。对苗圃土壤进行科学管理是培育优质壮苗的保证。培育阔叶苗的一般要求是:土层肥厚、排水良好、结构合理、PH 值适中。土壤质地、土壤结构、PH 值、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中全氮  相似文献   

3.
《福建林业科技》2022,(1):21-29
为全面了解区域林地综合肥力状况,以广西雅长林场为研究区,采用网格化布点方式采集89个土样,通过空间插值方法分析各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并采用指数和法计算综合指数,对研究区林地进行综合肥力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林地土壤整体呈酸性,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铜、有效锌含量中等水平,土壤全磷、全钾、速效钾、有效锰、有效硼含量为低水平,土壤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效铁含量较高,土壤有效磷含量很低。林地土壤肥力综合分区评价结果表明,那成分场、九龙分场和雅庭分场的小部分区域综合肥力较高,益来分场、九龙分场、雅长分场、雅庭分场和那成分场的小部分区域综合肥力中等,东明分场、新寨分场、花坪分场、果麻分场、二沟分场和雅庭分场的小部分区域综合肥力较低。研究结果可为雅长林场高质量经营营林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北京九龙山辖区13种林分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土壤p H值、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碱解氮等肥力指标,按照不同林分对土壤肥力指标进行诊断,并用修正的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对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土壤p H值呈弱酸性,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其中有约一半的林分处于Ⅰ级,但土壤全氮与有效磷含量较低,几乎所有林分都处于Ⅲ级和Ⅳ级,土壤速效钾与碱解氮含量中等偏下,几乎所有林分都处于Ⅱ级和Ⅲ级;土壤综合肥力系数(Pj)变幅为0.87~1.85,平均为1.20±0.30,其中肥力属于一般(0.9Pj1.8)林分占总林分的76.29%,白蜡丁香混交林土壤肥力系数较高,而樟子松纯林和白蜡与华北落叶松混交林的肥力系数较低,表明九龙山林分土壤肥力总体处于一般水平,且土壤有效磷和全氮含量是影响综合肥力系数的主要指标,因此,在加强林地土壤的改良方面,提高土壤有效磷和全氮含量是关键。  相似文献   

5.
正1苗木施肥的意义培育优质的壮苗是造好林的第一步。苗木在生长过程中要吸收大量的营养物质,而苗圃的营养物质往往随着苗木出圃而被带走。加上灌溉和雨水,使土壤中可溶性元素溶解流沉至土壤下层,从而使土壤营养结构发生变化,肥力降低。要补充失去的养分、恢复和增加苗圃的肥力,除运用合理的耕作技术外,施肥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不同筇竹林土壤肥力状况,对筇竹林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大关县4种类型筇竹林分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土壤pH值、CEC、有机质、全氮等肥力指标,对不同林分土壤肥力指标进行诊断,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土壤单项肥力和综合肥力进行评价.结果显示:(1)4种筇竹林分土壤单项肥力指标均存在差异,不同土层...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白龙江林区苗圃主要土壤类型的营养物质含量进行分析,结合多年生产实践经验,试验了在施用氮、磷肥的基础上施用钾肥后,对云杉苗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钾素水平的提高,云杉Ⅰ级苗的产出率和云杉苗木的抗性相应增强,确定了在腐殖土、棕色针叶林土、棕壤、褐土等4类土壤上,钾肥的最大施肥量及最佳经济施肥量。  相似文献   

8.
测定了云南河口平地蕉园土壤中各营养元素的含量,采用修正的内梅罗指数进行土壤肥力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河口平地蕉园的土壤综合肥力属于一般水平,其中有机质、氮和全磷等主要养分含量缺乏,钾含量丰富,微量元素有效态铜、铁、锰、锌含量均丰富。  相似文献   

9.
在五台县东雷苗圃进行了垃圾肥对苗木生长效应的试验,结果表明,城镇垃圾经无害化处理可以作为林用苗圃的肥源。使用后,可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强酶的活性,使苗木丰产,提高苗木品质。  相似文献   

10.
苗圃地土壤肥力评定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1年生湿地松、马褂木苗木出圃前,根据苗木不同生长状况,随机选定10块样地进行土壤理化性质测定,经统计学处理,了解土壤肥力与苗木生长的相关性,探讨圃地土壤肥力特征和影响苗木生长的主要土壤属性,初步探讨如何对土壤肥力水平进行等级评定。由于该地土壤类型为水稻土,故对水稻土育苗提出一些见解。其研究结果将对培育壮苗,提高苗圃土壤管理水平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实测并分析哈尔滨主城区的道路绿地、高校附属绿地、苗圃生产绿地以及公园绿地的31个样点土壤p H值、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肥力指标可知:哈尔滨市道路绿地、高校绿地土壤大多呈碱性,苗圃绿地、公园绿地土壤属于中性或偏酸性。高校附属绿地和苗圃生产绿地的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平均含量较丰富,而在街道绿地中含量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2.
Holm oak (Quercus ilex L.) seedlings were exponentially (E) nutrient loaded using incremental increases in fertilizer addition or conventionally (C) fertilized using a constant fertilizer rate during nursery culture. The fertility treatments (mg N plant−1) were control (0), 25E, 100E, and 100C. Subsequently, 1-year-old plants were transplanted under simulated soil fertility gradients in a greenhouse to evaluate effects of nutrient loading and post-transplant fertility on seedling performance. Post-transplant fertility consisted of fertilizing plants at two rates (0 vs. 200 mg N plant−1). A water-soluble fertilizer 20-20-20 was supplied in both nursery and post-transplant experiments. Nutrient loading increased plant N content by 73% in 100E and by 75% in 100C relative to controls, although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detected between constant and exponential fertilization regimes at the 100 mg N plant−1 rate. When transplanted, nutrient loading promoted post-transplant root growth relative to shoot, implicating potential to confer competitive advantage to loaded holm oak seedlings after trans-planting. In contrast, post-transplant fertility increased new shoot dry mass by 140% as well as N, P and K content relative to controls. Results suggest that holm oak seedlings can be successfully nutrient loaded in the nursery at higher fertility rates, improving its potential to extend new roots, but alternative fertilization regimes and schedules that better fit nutrient availability to the growth rhythm and conservative strategy of this species must be tested.  相似文献   

13.
建瓯市毛竹林土壤养分状况及丰缺分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集了福建省建瓯全市15个乡镇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v.pubescens)林表层土壤,对其养分含量进行了测试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毛竹林土壤养分含量进行了丰缺分级.结果表明:建瓯市毛竹林土壤较为肥沃,土壤酸碱性适宜毛竹生产;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为较高,为3.98%;全氮平均含量为1.48 g/kg,碱解氮平均含量为167 mg/kg,土壤供氮较为充足;有效磷含量为9.93 mg/kg,远低于毛竹生长所需;速效钾含量为55.4 mg/kg,稍低于毛竹正常生长所需;土壤中量元素钙、镁含量普遍较低.整个建瓯市毛竹林土壤养分存在富氮低磷缺钾的现象,同时缺乏供应中量元素养分的能力,不同乡镇间毛竹林土壤养分失调的种类及程度有较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山地土壤肥力质量的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选取中亚热带典型花岗岩中山(湘东大围山)土壤垂直带,沿海拔梯度采集21个调查样地的表层土壤样品,室内分析14项土壤物理、化学指标(砂粒含量、粉粒含量、黏粒含量、容重、pH值、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全磷含量、全钾含量、碱解氮含量、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阳离子交换量和盐基饱和度),基于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土壤肥力质量评价的最小数据集,探索土壤肥力质量指数、土壤理化性质与海拔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肥力质量评价最小数据集包括黏粒含量、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含量、有效磷含量和速效钾含量5项指标。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均随海拔升高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与海拔呈显著正相关。土壤类型(亚类)也显著影响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均以灌丛草甸土最多,红壤最少。土壤肥力质量综合指数随海拔升高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按指数大小由高到低划分为4个等级,52%的调查样地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中亚热带大围山花岗岩中山土壤肥力质量总体中等偏上,土壤肥力质量指数具有明显的高度带现象,山地土壤保育与开发中应重视土壤质量的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  相似文献   

15.
复合经营模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样分析不同耕作模式的土壤酶活性和肥力因子,结果表明:所有模式的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多酚氧化酶的季节变化趋势一致,复合经营模式的土壤肥力和酶活性高于单种作物土壤。将土壤酶活性和土壤肥力因子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蔗糖酶活性与有机质(r=0.558 7)含量极显著正相关;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全钾(r=0.524 7)和水解性氮(r=0.442 5)含量极显著正相关;多酚氧化酶活性与有机质(r=-0.577 9)、全氮(r=-0.619 7)和全磷(r=-0.638 5)含量均极显著负相关;脲酶活性与有机质(r=0.908 5)、速效钾(r=0.900 6)、全氮(r=0.843 5)、水解性氮(r=0.796 5)、速效磷(r=0.763 0)和全钾(r=0.676 4)含量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水平。  相似文献   

16.
油茶人工林土壤肥力及对树体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不同立地条件下油茶人工林的树高、地径及其土壤化学性质进行测定,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探讨土壤化学性质对油茶高生长和地径生长的影响,综合评价油茶人工林土壤肥力状况。结果表明:9个样地中土壤肥力属于Ⅲ级(一般)的有5个,属于Ⅳ级(差)的有2个,属于Ⅴ级(极差)的有2个,说明9个油茶林地的土壤肥力普遍较低;而对油茶高生长影响最大的是土壤全K、全N和有效Zn,影响相对较小的是土壤有效P和交换性Ca;对油茶地径生长影响最大的是土壤有效Zn、全K和全N,影响相对较小的是土壤交换性Ca和pH值。  相似文献   

17.
临安市杨桐栽培基地土壤肥力质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集并分析临安市的9个杨桐栽培基地土壤的pH、有机质、水解N、有效P、速效K和全N、P、K,并以此作为指标,运用FUZZY(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土壤肥力质量进行数值化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白果村、严家山、塘楼村、蒲村和大罗5个基地土壤肥力质量优良,土壤肥力等级Ⅰ;太阳镇、泉口村、郎家村3个基地的土壤处于中上水平,土壤肥力等级Ⅱ;清凉峰镇土壤处于中下水平,土壤肥力等级Ⅲ。并依据评价结果,提出若干生产实践建议。  相似文献   

18.
外生菌根菌对巨桉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调查了四川乐山沙湾、眉山丹棱巨桉人工林下外生菌根菌土,测定了土壤养分情况。结果表明:两地所采集的菌根土的理化指标与对照相比有明显变化,样地Ⅰ菌根土pH值显著高于对照土,有机质含量与对照相比并不显著,样地ⅡpH值显著低于对照,而有机质含量明显高于对照;两样地菌根土的全N、水解N、全P和有效P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大孢硬皮马勃的菌根土全K含量与对照相比并不显著,彩色豆马勃和马勃状硬皮马勃的菌根土全K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样地Ⅰ菌根土速效K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样地Ⅱ菌根土速效K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由此可见,巨桉外生菌根真菌对提高巨桉人工林的土壤肥力,维护人工林地力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桉树是重要的工业用材林树种。桉树速生丰产,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养分水分,回归土壤的物质较少,有人说桉树是“抽水机”,是“剥削者”,本文旨在对此作出分析评价(薛建辉,1992)1试验材料和方法11试验地概况刚果12号桉优树无性系施肥试验林地位于北纬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