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油菜是积石山县最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在2 668 hm2左右。为了进一步挖掘油菜在我县的增产潜力,2011年积石山县从省内外油菜育种单位引进杂交油菜新品种10个,在地膜覆盖膜侧沟播种植技术下,开展引种观察试验,鉴定引进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和生产力,筛选适宜在我县种植并且产量比当地主栽品种(青杂2号)增产明显的高产、优质油菜新品种1~2个,为今后大面积种植提供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出适宜山丹县种植的油菜品种,确定最佳的种植密度,2016年通过对引进的11个甘蓝型春油菜品种以及当地对照品种青杂5号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以及产量性状进行多重比较,以筛选出各性状较优的油菜品种华协1号。2017年用华协1号进行密度试验,共设置4个密度处理(23.82万、29.25万、33.75万、43.65万穴/hm~2),筛选出最佳种植密度。结果表明,华协1号产量为3 776.7 kg/hm~2,较对照品种青杂5号增产2.47%,华协1号与对照品种青杂5号成熟日期相同,且丰产性、稳定性较强,故华协1号为最优油菜品种;华协1号油菜品种的播种密度为33.75万穴/hm~2(67.5万株/hm~2)时,油菜产量较对照青杂5号29.25万穴/hm~2有大幅度提高,产量可达3 784.5 kg/hm~2。故在该地区华协1号播种密度为33.75万穴/hm~2时可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胡俊 《农技服务》2014,31(7):80-81
为筛选出适合我镇栽培种植的优质、早熟、高产杂交油菜新品种,以促进我镇油菜生产的进一步发展。特进行"青杂10号"、"黔油18"等四个品种组合的丰产性、适应性试验。试验结果为"青杂10号"综合表现最好。月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以民乐县当地油菜品种青杂5号为对照,对比了汇丰1号、青杂7号、圣光401、冠油杂303、汇丰2号、冠油杂701、益油杂1号、冠油杂702、冠油杂812、南海油1号、绵油309与对照青杂5号间农艺性状和产量差异,筛选出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丰产优质的油菜品种,为当地油菜新品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汇丰2号、冠油杂701、汇丰1号增产效果最佳,可在民乐县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杂交春油菜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临夏高寒阴湿地区,我们对引进的4个春油菜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杂交春油菜青杂5号亩产261.73 kg最高,较对照青杂2号亩产233.33 kg亩增产12.17%;冠油杂812亩产240.74 kg居第二位,较对照青杂2号亩增产3.18%。这两个品种丰产性好,生育期适中,综合农艺性状好,适宜在临夏高寒阴湿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6.
在青海浅脑山地区杂交油菜种植面积占耕地面积的40%以上,通过对现有油菜品种(系)8412、8515、7182、青杂2号(CK)、互丰010区试比较试验,筛选出更加丰产,稳产品种(系)。结果表明互丰010折合亩产量达到了408.9千克,比对照青杂2号高出7.5千克,增产率为1.9%,其它几个品系表现不佳,在生产上推广价值不高。而互丰010、青杂2号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更好,生产上推广种植更能提高油菜产量和经济效益,从而提高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7.
油菜新品种在浙江奉化的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适宜在浙江奉化推广种植的油菜品种,在当地开展了油菜新品种种植试验,综合评价各参试品种在奉化的适应性及丰产性等。结果表明,浙油杂315、浙油杂108、越优1510、越优1203、浙油51的综合表现较好,适宜在奉化扩大种植。  相似文献   

8.
目前青海省东部农业区主要种植的油料作物就是杂交油菜,属于春油菜种植区,杂交油菜种植已经达到全省油菜种植面积的85%以上,是东部农业区主要的种植作物,也是农户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之一。一、目前主要种植品种1.青杂2号(303)。青杂2号(303)是继青杂一号(青油331)后青海省春油菜研究开发中心育成的又一高产优质春性甘蓝型油菜杂交种。2000年12月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
通过双低春油菜品种试验的实施,筛选出了适宜和政县种植的高产、优质春油菜品种华油杂62、青杂5号、秦油杂19号三个品种。  相似文献   

10.
2014年对引进的5个甘蓝型春油菜品种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冠油杂812和绵杂0404生育期适宜,株型适中,丰产性好,可在该地区推广种植;青杂2号较对照陇油5号减产,不宜在该地区种植;其余品种与对照陇油5号产量差异不显著,需进一步试验观察。  相似文献   

11.
在张家川县马鹿镇进行了东部冷凉地区春油菜新品种引进试验,结果表明:油菜品种汇丰一号较适宜张家川县冷凉地区气候条件和种植模式,不仅能获得高产,且具有较高的抗病性,可作为主推优良品种进入生产试验,搭配种植冠油杂702、青杂2号和青杂7号。  相似文献   

12.
油菜是民乐县的传统经济作物,为了加快油菜品种更新,促进民乐县油菜产业发展,2008年中心开展了油菜新品种比较试验,筛选出了适宜民乐县种植的高产优质品种华油杂6号、青油14号和绵油11号。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好地测定油菜品种的适应性,以不同种植地区的主栽品种青油14号和青油241为对照,与我省推广的油菜品种进行活力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青杂2号、H165均比其它品种有较强的活力,更具有抗逆力强,早熟,丰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
为了筛选出适合巫山县种植的高产优质多抗油菜新品种,2014年巫山县引进了6个双低油菜新品种开展了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种都油998、黔油18和重蓉油1号三个品种的丰产性好,生育期适中,综合农艺性状好,适宜本地种植。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会东县地处攀西经济开发区的腹地,全县幅员面积3227hm^2,耕地面积47.07万亩。小气候多样,垂直气候差异显著,属典型的高原立体气候。自1998年以来,为满足市场对优质纯菜油的迫切需求,调整小春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县农业局引进了油研、德油、蜀杂等系列“双低”油菜品种进行栽培试验、研究和推广,从中筛选出品质优、丰产性和适应性等方面均表现好的德油系列和蜀杂系列为主推品种,探索出宽窄行稀植高产栽培技术在全县进行推广,促进油菜栽培面积和产量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6.
我县是全国优质粮油生产基地县之一,常年油菜种植面积5.3hm^2左右,其中优质双低油菜种植面积占90%以上。为了引进高产、优质、抗性强的油菜品种,肥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于2005-2006年度开展了对“湘杂油814”种植试验,从而进一步了解该品种在我县的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以及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现将试验示范种植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大通县是青海省油菜籽生产大县之一,油菜也是我县域内的特色优势作物之一,油菜年播种面积21亩,占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的33%左右。全县油菜良种覆盖率达到100%,主栽品种为青杂15、青杂5、青7、青9等,平均单产185 kg/亩以上,油菜品质大幅提高。全县油菜呈现出区域化布局、基地化生产的格局,油菜籽种植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为了改变春油菜品种单一,筛选出大通县适宜种植的油菜新品种,对11个油菜新品种进行试种试验。试验目的为提高大通县春油菜品质和产量;试验方法:小区试验,11个处理,三个重复。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中11个品种生育期较对照青杂15号短,且在生育后期抗倒伏、抗菌核病。HS08产量最高,比对照青杂15号增产49.2%;HS07亩产量308.35 kg,比对照青杂15号增产40.2%;HS03亩产量261.68 kg,比对照青杂15号增产18.9%;HS04亩产量231.68 kg,比对照青杂15号增产5.3%,可以进一步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18.
《农技服务》2015,(8):18-20
针对东台市的产业特色,为筛选适合江苏沿海地区机械化种植的油菜品种,作者引进了5个审定定名的油菜新品种,以秦优10号为对照,从品种特征特性、苗期性状、抗性、产量结构、实收产量等几个方面开展试验研究,筛选出了适合机播机收的优质、高产品种盐油杂3号、沣油737、宁杂1818等,并提出良种良法相配套的技术。  相似文献   

19.
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油菜的种植面积呈现逐年升高趋势。但在栽培过程中,很多农民群众不注重做好种质资源的保护工作,长时间使用同一个油菜品种重茬种植,使得病虫害发生率大大增加,难以提升油菜的产量和品质。为了更好地推动油菜种植产业的发展,就需要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积极筛选推广优质杂交油菜品种,保证辖区范围内油菜品种的多样性,调整传统的种植业结构,更好地推动油菜种植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次研究在分析甘蓝型春油菜陇油杂1号的特征特性的基础上,探讨了该油菜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希望本次研究能对广大同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青海省优质油菜种子基地建设发展思路及工作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是青海省优势作物,近年来随着全省农业结构调整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全省油菜种植面积有了较快的增长,尤其是优质油菜的推广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全省油菜种植面积约300多万亩.青海省油菜的发展,过去在白菜型油菜和甘蓝型优质春油菜育种上,在全国处于较领先水平,选育的门油号、浩油号、青油号系列品种以产量高、抗逆性强等特性,被广泛引种到内蒙古、新疆、甘肃、黑龙江等春油菜区种植,近几年又先后育成了青油331、垦油1号、互丰010、青杂2号、青杂3号等甘蓝型单、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由于其较强的的抗逆性和丰产性,使甘蓝性油菜种植区域逐年扩大,也较快地代替了原有的甘蓝型品种,使甘蓝型油菜和全省油料单产有了较快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