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在自然保护区建立后,实行居民外迁是解决保护区内保护与发展矛盾的重要措施.要顺利实施自然保护区居民外迁,就必须建立良好的居民外迁生态补偿机制.我国的生态补偿机制处在逐步建立和完善过程中,生态移民补偿标准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现状进行了分析,以重庆市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探讨了自然保护区居民外迁生态补偿标准及依据,提出了具有现实可行性的我国生态补偿的资金来源.  相似文献   

2.
湿地作为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在维护生态系统平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由于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湿地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生态补偿是保护生态环境的经济手段,而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的建立是保护湿地的关键环节。本文通过文献查阅法,分析当前中国湿地生态补偿缺乏法律依据、保护观念不强、保护经费不足等现状;提出湿地生态补偿法律机制存在着立法理念、管理体制、执行分工等方面的问题。进一步采用对比分析法,比较中美两国湿地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研究发现,美国的湿地生态补偿法律机制在湿地权属、指导思想和保障措施等3个方面都优于中国。鉴于此,在美国湿地生态保护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现状,提出普及湿地生态补偿立法理念,建立健全湿地生态补偿法律机制及协调法律关系主体利益等改革对策,以推动中国湿地生态保护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福建漳江口红树林湿地生态补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作为全国首批生态文明试验区,推进生态脆弱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其重要任务之一。红树林湿地作为海岸生态关键区,其自然分布日益缩减,湿地保护及恢复将会面临很大困难,对政府的保护管理职能提出更高要求。以福建漳江口红树林为研究对象,探索红树林湿地生态补偿机制具有重要实践价值。主要从3方面探讨:1)建立DPSIR模型分析生态补偿机理;2)通过实地调查,结合条件评估法,调查漳江口红树林湿地周边居民的基本情况及生态补偿意愿,建立Tobit模型,分析居民受偿意愿的影响因素;3)针对不同地区对3种生态补偿标准方案进行讨论。结果表明:漳江口红树林湿地周边居民文化程度较低,环保意识薄弱,非现金补偿优先考虑土地补偿、安排就业和基础设施建设3种方式,不同村庄之间的受偿意愿有较大差异,被调查者的学历、家庭人口、红树林湿地生态效益了解程度和生态环境的满意度对受偿意愿有着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国内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生态补偿机制的内涵、国内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发展过程、补偿标准的确立、生态补偿制度依据以及生态补偿模式等几个方面对国内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进行了回顾与探讨.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在标准制定、补偿制度连贯性与持续性、法律制度建立、以及理论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应该制定合理的补偿标准、有效的监督制度、健全的法...  相似文献   

5.
蔡为民  杨世媛  汪苏燕  周楠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311-10313,10483
出于对湿地资源的保护,我国政府将许多湿地划为自然保护区,禁止农民对其进行开发和利用。本文从外部性理论出发,首先详细分析了湿地自然保护区建立对当地农民所产生的外部性影响,即湿地保护区的建立起到了保护湿地资源的作用,但同时也限制了当地农民的生存权、发展权、环境权,对其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当地农民的切身利益和权利,其次,提出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有效手段——生态补偿,通过对生态补偿的内涵、主体、客体和机制进行了深入论述,提出建立一套完善而切实可行的生态补偿机制,可以确保当地农民各项权益不受到损害,保证社会安定,使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充分保障,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是加快甘肃省生态保护与治理步伐、维系欧亚大陆通道生态安全、推动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迫切需求。甘肃省以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建设为契机,以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为导向,加快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积极探索以生态建设为基础的自然保护区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福建省自然保护区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讨论了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探讨了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8.
采用实地问卷调查对三门峡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及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的相关管理部门做了大量的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保护区和社区发展之间仍然存在矛盾.保护区管理责任关系交叉、社区居民对湿地资源存在较大依赖性、环境变化造成各种经济产出不稳定、湿地资源利益分配不均衡、居民的保护意识薄弱等是矛盾产生的主要原因.针对上述诸多问题提出科学规划功能区、实施社区共管、开展专业培训、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提高公众意识等提升保护区管理成效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9.
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是调动各方积极性、保护好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但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补偿还存在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不顺畅等问题。必须采取以下对策,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完善生态补偿制度;推进生态补偿机制创新;理顺管理体制机制;健全考评机制。  相似文献   

10.
湿地有着巨大的生态价值,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生态补偿是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湿地生态补偿更是湿地保护的重要方式。但目前湿地退化问题严重,湿地保护变得尤为迫切。根据红海滩湿地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基于生态补偿机制提出了科学保护红海滩湿地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基于物质量的滨海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对于推动滨海湿地生态补偿实践、推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详细论述滨海湿地物质量补偿的理论体系,包括物质量补偿的定义、补偿原则及特点、主要补偿方式,以及补偿主体和客体等;并阐明了物质量补偿与生态修复之间的区别,对补偿参考系和补偿率等概念做了详细阐述。构建适用于我国产权机制的物质量补偿运行模式,将受损滨海湿地列入主要补偿客体,并为我国滨海湿地生态补偿提出对策建议:实行物质量补偿与价值量补偿相结合的多层次补偿模式;构建补偿率核算方法,开展物质量补偿评估试点;加强市场化交易模式,建立多元化补偿运行方式;完善滨海湿地生态补偿的立法和管理工作,保障政策有效性;增加滨海湿地生态补偿投入资金,加强滨海湿地科普教育等。  相似文献   

12.
湿地生态补偿制度是我国进行湿地资源保护的一种公共制度安排,对湿地生态补偿机制实践运行的研究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文章使用文献回顾的方法,主要从研究内容和研究形式两个方面梳理了十余年来关于我国湿地生态补偿机制实践运行方面的研究成果,总结分析了机制运行中关于湿地的产权划分、湿地的价值评估、湿地补偿的融资渠道以及补偿机制的立法制约四个方面的问题,并指出研究局限与展望,以便为之后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新疆自建立自然保护区以来,各项建设和保护工作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经过多年的努力,已逐步形成了具有新疆特色类型的、功能较为完备的自然保护区网络。但自然保护区在建设和保护中,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问题。应当进一步加大对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保护的资金投入;结合新疆自然保护工作的实际,加快立法执法力度;科学规划、界定、调整、升级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的补偿机制等,才能确保新疆自然保护区建设越来越好。  相似文献   

14.
湿地作为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在维护生态系统平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人口迅猛增长和社会经济迅猛发展,湿地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论文采用对比分析法,基于中国湿地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现状及问题,对比分析中美两国的湿地生态补偿法律制度。论文先就现阶段中国湿地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湿地法律机制不完善、湿地保护观念不强、湿地破坏严重等几个角度阐释了当前中国湿地生态现状。然后对中、美两国湿地生态补偿法律机制进行对比分析,说明了中国在湿地生态保护方面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通过对中美两国湿地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的对比发现,关于湿地定义和权属不同,所采取的指导思想和保障措施也不同。借鉴美国湿地生态补偿法律机制,中国可以从普及湿地保护理念入手,完善法律制度体系,协调好利益关系,以推动中国湿地生态保护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促进我国生态保护、协调区域发展一项重要制度设计.尽管我国在国家、区域、流域等尺度上的生态补偿实践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存在缺乏系统的制度设计、政府单方面决策为主与利益相关参与不够、补偿范围界定方法不科学、生态补偿对象和补偿方式不完善;补偿标准低与确定方法缺乏科学基础;缺乏监督机制和政策效果不明显等方面不足.围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制度建设,提出了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生态补偿机制的原则,并从以下方面探讨了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措施与对策:科学确定生态补偿地域范围;明确生态补偿载体与补偿对象;建立合理的生态补偿经济标准核算方法;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措施,以期为建立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对此进行了解读。这位负责人表示,作为我国生态保护补偿方面的首个专门文件,《意见》是生态保护补偿的顶层制度设计,是指导重点领域补偿、重要区域补偿和地区间补偿的指导性文件。2020年基本建立生态补偿制度体系近年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有序推进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在森林、草原、湿地、水流等领域以及重点生态功能区等区域取得了阶段性进展。需要指出的是,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江西省湿地生态补偿的基本情况,在分析了江西省湿地生态补偿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从湿地生态补偿主体、湿地生态补偿标准、湿地生态补偿资金管理等角度对完善江西省湿地生态补偿机制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8.
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湿地生态旅游生态补偿机制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喻庆国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7902-7908
在介绍元阳哈尼梯田湿地旅游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元阳哈尼梯田湿地旅游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建立该县哈尼梯田湿地旅游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依据和理论,最后提出建立元阳哈尼梯田湿地旅游生态补偿机制的框架构想。  相似文献   

19.
<正>逐步扩大补偿范围,合理提高补偿标准,有效调动全社会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为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精神,辽宁省出台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大力推进美丽辽宁建设。实施意见涵盖辽宁省森林、草原、湿地、荒漠、海洋、水流、耕地七大重点领域的相关政策和具体措施。在建立补偿资金稳定投入机制方面,辽宁省将积极争取中央各类生态补偿资金支持,在多渠道筹措资金的基础上,加大生态保护补偿力度。在完善重点生态区域补偿机制方面,辽宁省  相似文献   

20.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探讨了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的意义与其形式,并从加快生态补偿的法制建设,加快生态补偿各个层次的财政政策设计,建立共同管理体制,鼓励地方创新多样的补偿形式,生态补偿总体设计要与试点示范相结合,加强技术扶持,增强保护区经济当地自我发展能力6个方面提出了建立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