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几年来,江苏省滨海县坎南镇肉鸡饲养大户采用“流水式”高效饲养法饲养肉鸡,使肉鸡饲养效益成倍提高。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肉鸡生产发展很快,其中以“公司+农户”饲养模式在肉鸡饲养中占据重要位置,不失为一条成功的经验,笔者从事肉鸡防疫工作多年,现就此饲养模式在防疫中应注意几点综述如下。1认真做好全进全出制饲养以“公司+农户”模式饲养肉鸡,多以家庭为饲养单位,自主性...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肉仔鸡饲养中,因对生长速度、饲料效率、能量利用率和产量进行了遗传选育,已经为肉鸡生产提供了优良的品种,而现实饲养条件下饲养的大群肉鸡,由于各种内外环境的应激因素,严重影响肉鸡优良生产性能的发挥,而导致肉鸡生产成本增高,经济效益下降,因此在饲养肉鸡时加强鸡群的应激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是肉鸡饲养中常见的应激原因及预防措施,以供饲养肉鸡群时参考。一、常见的应激因素1.房舍设施质量差、育雏条件差。鸡舍阴暗、噪音、惊吓、光照骤变、严寒酷暑、湿度过高或过低、垫料状况恶劣都会对肉鸡群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  相似文献   

4.
肉鸡在饲养过程中,可根据其生理特点和结构合理安排用药,以掌握安全用药原则,从而有助于提高肉鸡饲养效益和治疗效果。现就肉鸡饲养安全用药原则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5.
目前肉鸡普遍采用的是自由采食,昼夜给光的饲养方法,这种饲养方法虽然在饲料供给上有所划分,但不限制饲喂,不重视肉鸡体质的培育,从而造成肉鸡生长后期易发生各种代谢性疾病,如腹水症、猝死病、腿病等。如果把肉鸡的生长期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区别饲养和管理,则可以有效地避免上述疾病的发生,从而大大提高饲养效益,降低饲养成本。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肉鸡生产发展很快,其中以“公司+农户”饲养模式在肉鸡饲养中占据重要位置,笔者从事肉鸡防疫工作多年,现就此饲养模式在其防疫中应注意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青龙是肉鸡养殖大县,发展迅猛。现存栏肉鸡1200余万只。笔者自2006年开始饲养肉鸡,每批饲养3.6万只,共饲养36万余只,成活率均在96%以上。主要以“631”防疫理念为指导,在肉鸡生产实践中进行具体运用效果明显,肉鸡养殖户值得借鉴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随着肉鸡生产集约化、标准化和科学化的不断发展,如何加强肉鸡的饲养管理,已成为提高肉鸡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的关键。笔者认为,在规模化肉鸡生产过程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肉鸡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9.
笼养肉鸡优点多效益高我肉鸡场1990年元月份开始饲养肉鸡至今有六年光景,历经两种饲养方式:一是地面垫草散养;二是立体笼养。从长远及综合的观点看,虽然笼养肉鸡投资大,但其还是好处多、效益大。笼养肉鸡有两个阶段:一是育雏笼,饲养0-21日龄肉鸡,立体式三...  相似文献   

10.
在肉鸡生产中,出栏体重和成活率是衡量肉鸡饲养效果的主要指标,因此如何加快肉鸡增重和提高全期成活率是养好肉鸡的关键。冬春交替季节,肉鸡生产中存在不少问题,饲养专业户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11.
王玮 《动物保健》2014,(8X):41-41
当前,随着我国的肉鸡饲养市场的逐渐稳定和饱和,以及一些新型的禽类加工企业的快速崛起,为了加强竞争力,我国的各小型肉鸡饲养场也在不断引进新的饲养和管理技术提高肉鸡产量。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小型肉鸡饲养户依旧不具备科学系统的肉鸡饲养和管理方法,本文针对问题提出了一些方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随着肉鸡生产集约化、标准化和科学化的不断发展,如何加强肉鸡的饲养管理,已成为提高肉鸡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的关键。笔者认为:在规模化肉鸡生产过程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肉鸡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3.
在肉鸡生产中,出栏体重和成活率是衡量肉鸡饲养效果的主要指标,因此如何加快肉鸡增重和提高全期成活率是养好肉鸡的关键。当前正是冬春交替季节,肉鸡生产中存在不少问题,饲养专业户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14.
在肉鸡生产中,出栏体重和成活率是衡量肉鸡饲养效果的主要指标,因此如何加快肉鸡增重和提高全期成活率是养好肉鸡的关键。当前正是冬春交替季节,肉鸡生产中存在不少问题,饲养专业户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15.
肉鸡现代化、规模化养殖背景下,饲养管理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饲养管理不当,不仅会影响肉鸡生长育肥,而且极易导致疫病的发生,进而造成经济损失,所以做好饲养管理工作意义重大。基于此,本文着重对现代化肉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展开了深入探析。  相似文献   

16.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鸡胴体品质、脂肪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为了满足人们对鸡肉产品数量需求的增长,肉鸡的饲养从原来散养的传统饲养方式逐渐转向高密度的笼养方式发展,这种饲养方式虽然在满足人们对鸡肉产品的需求方面起积极的作用,但是高密度笼养违反动物福利原则,使家禽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体脂沉积过渡其产品缺少风味,品质下降。因此,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对肉鸡胴体品质、脂肪代谢的影响,其实践意义十分重大。此次试验采用笼养、平养和散养3种饲养方式,饲养福建河田肉鸡,旨在研究各饲养方式对肉鸡胴体品质和脂肪代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肉鸡生产在我国空前发展,其中以“公司+农户”饲养模式在肉鸡饲养中占据重要位置,不失为一条成功的经验,笔者从事肉鸡防疫工作多年,现就此饲养模式在防疫中应注意几点综述如下,仅供同行参考。1.认真做好全进全出制饲养以“公司+农户”模式饲养肉鸡,多以家庭饲养为单位,自主性较强,难以执行全进全出,造成同一种疾病在鸡场中交叉感染严重,鸡群发病延绵不断,难以控制,特别是如果发生了烈性传染病,给扑灭工作带来相当大的难度。因此,在此种模式下饲养肉鸡应充分发挥公司的协调指导作用,采取强制手段,坚持做到全进全出…  相似文献   

18.
肉鸡腹水症又称“肉鸡腹水综合症”、“心衰综合症”,是肉鸡饲养过程中三大易发病之一。其发病与饲养环境关系较大。主要与饲养密度过大、通风不良,氨味大等饲养条件有关;与那些生长速度快速的品系有关。  相似文献   

19.
随着家禽选育技术的不断进步,肉鸡的生产性能逐渐提高。肉鸡生产性能提高的同时对环境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却有所下降.为更好地为肉鸡饲养搞好技术服务.保证肉鸡产业健康稳步发展,对当前肉鸡饲养中的技术问题必须重新科学定位,不断发展创新。  相似文献   

20.
在肉鸡生产中,环境温度是影响肉鸡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肉鸡到28日龄后,最适宜的生产温度是21℃,而夏季鸡舍温度常常超过30℃,对肉鸡的饲养非常不利。为有效的规避夏季肉鸡饲养风险,获取最大的养殖收益,养殖户要提前谋划,扎实做好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