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黄芪,别名绵芪、绵黄芪,为豆科植物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unge及Astragalus membranaceus var.mongholicus(Bunge)Hsiao的根。前者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山东、  相似文献   

2.
黄芪为豆科植物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unge)或蒙古黄芪(A.membranaceus(Fisch.)Bunge var.mongholicus(Bunge)Hsiao)的干燥根。针对药用植物黄芪的农艺性状和栽培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开发制备了黄芪专用型种衣剂,对黄芪种子进行包衣,通过田间试验,定期采样,对黄芪的根系活力、叶绿素质量分数、硝态氮、蛋白质、可溶性糖的质量分数进行测定,检验种衣剂对黄芪的这5种生理指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黄芪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芪(Astragalus mongholicus Bunge.)为豆科多年生草本.以根入药.栽培黄芪有两种,即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质量以蒙古黄芪为好,膜荚黄芪次之. 黄芪味甘,性微温.能补气固表、利尿、托疮生肌.主治气短心悸,自汗虚脱、久泻脱肛、子宫脱垂以及痈疽难溃、疮口久不愈合等症.  相似文献   

4.
甘肃陇西黄芪种苗培育技术规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Bunge.]种子质量、种子处理方法、地块选择、播种、田间管理、采挖、分级、贮藏和运输等操作要求。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鄂西南山区黄芪[Astragalus membranceus(Fisch)Bunge]病害发生情况的调查发现黄芪的主要病害有根腐病、紫纹羽病、白粉病、白绢病4种,在实验室对该4种病害的病原进行了分离培养,并对致病性进行了初步鉴定;通过防治试验总结出一套以农业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6.
选用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eus(Fisch)Bge.Var.Mongh-oicus(Bge)Hisao)和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种子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种植,观察内生真菌、盐碱胁迫以及遮光处理对黄芪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内生真菌处理组叶绿体和类囊体形态结构完整;盐碱胁迫处理组,蒙古黄芪叶绿体类囊体受损,基粒片层溶解,淀粉粒数量增多、直径增大。遮光处理组膜荚黄芪类囊体、基粒片层溶解,淀粉粒大量出现。蒙古黄芪栽培在透光率较低处,膜荚黄芪生长于盐碱处对其生长影响较小。黄芪栽培过程中,适当加以内生真菌菌液,有利于黄芪的生长。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蒙古黄芪(Astragalus mongholicus Bunge)种子在控制劣变(Controlled deterioration treatment,CDT)处理后种子活力及生理生化特性,以含水量为3.7%、6.6%、9.8%的蒙古黄芪种子为材料,采用(53±0.5)℃高温对其进行控制劣变处理,测定劣变后蒙古黄芪种子发芽指标及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随劣变时间延长,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下降、超氧阴离子和过氧化氢含量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上升,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均下降、丙二醛积累增多、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含水量3.7%的种子上述指标变化幅度较含水量9.8%的种子小,而含水量6.6%的种子居中;低含水量蒙古黄芪种子在劣变过程中抗氧化能力更强,种子活力更高。因此,为保证优质蒙古黄芪种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种子贮藏时可以把含水量降到3.7%左右甚至更低。  相似文献   

8.
黄芪,别名绵黄芪、黄蓍,系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unge]或蒙古黄芪(AstragalusmongholicusBunge)的根。产于东北的黄芪俗称北芪,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托疮生肌、利尿等作用。据报道,黄芪在抗病毒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开  相似文献   

9.
正黄芪又称北芪或北蓍,亦作黄耆或黄蓍,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主要分布在中国北方地区,是一种较名贵的中药材,以根入药。全国商品黄芪的原植物主要为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或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据文献记载,两者均为药用黄芪的正品。膜荚黄芪主要分布于中国东  相似文献   

10.
不同种植年限黄芪的耐盐性及抑盐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年限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Bge.)种植土壤中盐离子的测定,研究了黄芪对盐碱地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的裸地相比黄芪对盐碱地有明显的改良作用;种植黄芪后,0~80 cm土层除K+外,Na+、Ca2+、Mg2+、SO42-、Cl-等盐离子浓度和pH值都明显降低;种植黄芪可提高土壤的K+/Na+,使盐碱地得以改良.黄芪耐盐试验显示:有害盐分离子Cl-、Na+主要存在于两年生黄芪的根和茎中;Na+主要存在于一年生黄芪的叶中,而Cl-主要存在于根和茎中;且盐碱地黄芪叶片膜透性和脯氨酸含量高于较非盐碱地种植的黄芪.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适合中药材有机生产的施肥技术,以山西省道地药材-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unge)为研究对象,在山西省灵丘县设置化肥(C)、有机肥(O)、有机肥+矿物肥(OM)、有机肥+矿物肥+微生物肥(移栽时蘸根)(OMD)、有机肥+矿物肥+微生物肥(盛花期灌根)(OMI)、有机肥+矿物肥+微生物肥(盛花期喷施)(OMS)6个处理对二年生黄芪的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和土壤微生物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OMD地下部产量最高,较C处理产量提高13.25%,较O处理产量提高了35.75%;OMD处理可以显著提高黄芪多糖和总黄酮的含量,较CK处理分别提高了20.88%和98.50%;OMD和OMI处理对根体积、根长和根系干物质积累的促进作用显著高于C处理;土壤微生物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OMD处理提高了土壤中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丰度。综合考虑得出有机肥+矿物肥+微生物肥(移栽时蘸根)为最优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党参和黄芪根际土壤水浸液对亚麻的化感作用,采用生物测定方法,研究党参和黄芪根际土壤水浸液在0.5、0.25、0.125和0.062 5g·mL-1 4个质量浓度下对亚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草药根际土壤水浸液对受体亚麻种子吸胀过程中相对吸水量的增加有抑制作用,抑制程度随其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增强;亚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在低质量浓度时表现为化感促进作用,在高质量浓度时表现为化感抑制作用,对亚麻幼苗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丙二醛(MDA)和游离脯氨酸(Pro)含量都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黄芪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芪属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黄芪其根干燥后药用,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生肌等效用。主治体虚自汗,气短心悸,慢性肾炎,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痈疽难溃,疮口久不愈合及白细胞减少贫血等症。黄芪分为东北黄芪(膜夹黄芪)和蒙古黄芪(绵黄芪),蒙古黄芪植株较小茎细弱呈匍匐状,根长直,质量好。东北黄芪(膜夹黄芪)植株高大直立,根多分枝,质量较差。  相似文献   

14.
黄芪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染色体核型分析表明,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和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均为二倍体,2n=2x=16,第8号染色体上均有随体;膜荚黄芪核型为2n=2x=8m(1SAT) 8sm,蒙古黄芪染色体核型为2n=2x=6m 10sm(1SAT);核型对称性分别为2A和2B型.该结果支持<中国植物志>关于蒙古黄芪为膜荚黄芪变种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蒙古黄芪的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干燥的根入药,药用名为黄芪,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拔毒排脓、生肌的功能。现代临床证明:蒙古黄芪  相似文献   

16.
黄芪新品系JX08-5-1育苗移栽技术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黄芪是豆科黄芪属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 branaceus var. mongholicus (Bge) Hsiao)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 branaceus)的干燥根,是一种传统的中药,临床应用历史悠久,具益气补中的作用,主要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1]。黄芪新品系JX08-5-1为陇西稷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与甘肃农业大学合作采用株系选育法从当地蒙古黄芪变异群体中选育而成,该品系植株较矮,开展度25-45 cm,主茎黄绿色,茎上白色伏毛较密,平均单株分茎数5个(3-9个),分枝长度平均10.6 cm。叶小,叶数多,叶色深绿被白色蜡质状物,外观白绿色或浅绿色。花序和有效荚果数少。种子千粒重7.76 g。喜冷凉气候条件,有较强的耐寒性和耐旱性,适宜在西北地区种植。为充分挖掘该品系的潜力,我们研究了配套栽培技术。现将其育苗移栽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白星花金龟(Potosia brevitarsis Lewis)虫粪砂对内蒙道地药材的肥效,采用田间栽培方式,以蚯蚓粪为有机肥对照、化肥为无机肥对照、不施肥为空白对照,研究施用白星花金龟虫粪砂对3种内蒙道地药材——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蒙古黄芪(Astragalus mongholicus Bunge)、柴胡(Bupleurum chinense)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白星花金龟虫粪砂可以显著提高黄芩的株高(16.51%)、地上部鲜质量(452.14%)、主根长(54.08%)、芦头直径(105.93%)、侧根数(44.33%)、根部鲜质量(193.59%)、根部干质量(231.25%)、叶绿素相对质量分数(SPAD,80.78%)、氮质量分数(63.58%)、叶面相对湿度(63.60%)等生长指标,蒙古黄芪的芦头直径(45.45%)、SPAD值(8.33%)、氮质量分数(6.72%)、叶面相对湿度(6.72%)等生长指标,以及柴胡的株高(61.46%)、干物质质量分数(99.91%)、SPAD值(21.91%)、氮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18.
黄芪(Astragalus memolranaceus Bge.)又名绵黄芪,有膜荚黄芪与内蒙古黄芪之分,是一种多功能的中草药.  相似文献   

19.
沙苑子(Astragalus complotus R.Br.)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叫扁茎黄芪、沙苑蒺藜、大沙苑、蔓黄芪等。以种子入药,其味甘,性温,无毒,有补肾固精、缩小便、养肝明目的功能,用于治疗肝肾不足、腰膝酸痛、目昏、遗精早泄、遗尿、尿血、白带多、肺瘘咳嗽等,且具有美容健体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1黄芪以绵黄芪为主体,在全国中药材市场上畅销而紧缺,可以大力发展。一般绵黄芪为2年生植物,药用根,为常规大宗品种,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生肌利尿等功效。绵黄芪可以直播。其在中性、碱性土壤中生长良好,酸性土壤次之。绵黄芪还可以育苗移栽,育苗1亩可以移栽10~12亩地,当年可以采收,其为半旱田作物,不宜多浇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