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9 毫秒
1.
为了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加农民收入,探索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双丰收的高效途经,通过3年的研究,创建了"头季稻-再生稻-马铃薯"高效种植模式。结果表明,该模式增产又增收,总产量为63.25 t/hm2,其中头季稻产量为13.14 t/hm2,再生稻产量为2.68 t/hm2,马铃薯产量为47.43 t/hm2,总产值16.98万元/hm2,总纯收入12.03万元/hm2。并分析总结了头季稻、再生稻、马铃薯关键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中国马铃薯》2015,(5):274-277
云南省马铃薯常年播种面积65万hm2,产量1 050万t,面积和产量分别居中国第5位和第4位,但单位面积产量仅为16.1 t/hm2,仅与全中国平均产量持平,只有发达国家的三分之一。近年,农业部和云南省推行高产创建活动,进行选用优良品种、使用脱毒种薯、测土配方和晚疫病综合防治等技术集成示范,取得明显增产效果。云南马铃薯种植面积最大的曲靖市,每年播种19万hm2,平均单产25.77 t/hm2,2010~2012年平均每年高产创建示范1万hm2,平均单产32.23 t/hm2,增产25.07%,达到亚洲发达国家水平。产量最低的州市是文山州,每年播种马铃薯1.69万hm2,平均单产仅8.47 t/hm2,单产不足云南省平均的一半。2010~2012年平均每年高产创建示范2 100 hm2,平均单产26.55 t/hm2,增产213.46%。说明云南省马铃薯产量潜力巨大,通过先进技术集成、推广应用,可显著提高云南省马铃薯单产,并可缩小州市间的产量差距。  相似文献   

3.
影响德化县脱毒马铃薯生产的因素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化县适宜种植脱毒马铃薯的耕地面积有1万hm2,目前马铃薯种植面积为4000 hm2,其中脱毒马铃薯面积有1500 hm2。脱毒马铃薯产量高、效益好,如何大力推广脱毒马铃薯生产、加速脱毒马铃薯产业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为此,对其进行调查、分析、探讨。1生产现状1.1脱毒马铃薯产量高、效益好根据几年来的试验、示范、推广情况看,脱毒马铃薯良种具有产量高、增产显著的特点。一般hm2块茎产量在30 t左右,比外调无脱毒的hm2块茎产量17 t左右,增产70%以上,比本县农民用无脱毒种薯种植后再自留自种的hm2块茎产量10 ̄15 t,增产一倍以上。如2004年5月德化…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广东省近年来马铃薯肥料使用现状及在施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粤东、粤西、粤北和珠三角4个马铃薯种植区160户马铃薯种植户的种植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广东省冬种马铃薯大多数品种为费乌瑞它系列,播种时间集中在10月底至11月初,施肥方式为一次性基施复合肥和鸡粪有机肥,并覆盖地膜。大部分马铃薯产量范围为33.5~45.0 t/hm 2,其中珠三角区域和惠东县的平均产量分别高达到40.40 t/hm 2和42.39 t/hm 2。全省化肥投入量为2289 kg/hm 2,其养分氮(N)、磷(P2O5)、钾(K2O)投入量分别为360 kg/hm 2、288 kg/hm 2、430 kg/hm 2,N∶P2O5∶K2O为1∶0.8∶1.19,与马铃薯配方施肥比[1∶0.53∶(1.46~1.95)]不符;有机肥平均投入量为8615 kg/hm 2。综上所述,广东省马铃薯施肥方法不科学,化肥用量大,尤其是氮肥和磷肥投入过多,建议按照马铃薯需肥规律施肥,减少化肥投入,适当增补钾肥,增加有机肥,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提高马铃薯产量和种植效益,最终达到节本增效和农田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试验探索及结合群众实践,总结出由常规方法改进而来的南方冬种马铃薯黑膜夹层覆盖栽培技术。该技术既保留常规地膜覆盖栽培的主要优点,又免除了破膜引苗工序,还能有效避免高温烂种和烧苗缺苗的缺点,防除畦面杂草、防青头薯效果更好,5 620 hm2最高产量51.36 t/hm2,平均产量35.46 t/hm2,比露地种植增产17.90%,节省人工42工日/hm2。  相似文献   

6.
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施肥现状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宁夏南部山区旱地马铃薯养分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2012年,采用农户抽样调查方法,分析评价了3个县区100户宁夏南部山区旱地马铃薯的施肥现状和产量情况。结果表明,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当季纯N,P2O5,K2O平均总用量分别为249,95,60 kg/hm2,其中,N、P2O5养分输入以化肥为主(分别占57%和69%),而K2O输入以有机肥为主(占98%以上)。氮肥基施和追施平均用量分别为196和53 kg/hm2,基追比约为8︰2。施氮量与产量分布不同步,施氮200300 kg/hm2的农户数最多(占36%),但其平均产量仅12.7 t/hm2。随着施磷量的增加,马铃薯平均产量提高。随着施钾量的增加,马铃薯的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施K2O 100300 kg/hm2的农户数最多(占36%),但其平均产量仅12.7 t/hm2。随着施磷量的增加,马铃薯平均产量提高。随着施钾量的增加,马铃薯的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施K2O 100150 kg/hm2的平均产量最高(达16.6 t/hm2)。58%的旱地马铃薯种植户氮肥总投入过量,50%以上的磷肥和钾肥用量不足。因此,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要遵循有机无机配施,控氮、增磷、补钾的原则,有机肥用量为22.5150 kg/hm2的平均产量最高(达16.6 t/hm2)。58%的旱地马铃薯种植户氮肥总投入过量,50%以上的磷肥和钾肥用量不足。因此,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要遵循有机无机配施,控氮、增磷、补钾的原则,有机肥用量为22.530.0 t/hm2,化肥N、P2O5、K2O用量分别不超过150,90,40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7.
赵彪 《中国马铃薯》2005,19(4):252-253
马铃薯是重要的粮菜兼用作物和工业原料,产量在全球粮食作用中居第四位,它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营养成分和产业链长等特点,而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总产逐步上升,加工产品量多样化。马铃薯是云南省的一个优势明显的特色作物,省委省政府把马铃薯产业作为一个支柱产业来发展,计划到2008年种植面积发展到43.3万hm2,产量700万t,其中:种植加工型马铃薯10.67万hm2,总产165万t;种植出口商品种薯4.67万hm2,年产量72万t。大理州紧紧围绕产业结构调整这条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和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把加工型马铃薯列为重点引导开…  相似文献   

8.
李佩华 《中国马铃薯》2002,16(6):376-377
1 凉山州马铃薯生产状况 四川省是全国马铃薯栽培面积最大的省份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在27万hm2,其中凉山州常年种植面积在6.4万hm2,属于西南一、二季作垂直分布区.凉山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横断山区东北部,青藏高原东南部,界于四川盆地与云南省中部高原之间,地理位置在北纬26°03′~29°18′,东经100°03′~103°52′之间,属立体气候类型.马铃薯是凉山州山区特别是高寒山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播种面积仅次于玉米、水稻,居第3位.1952年马铃薯种植面积3.9 hm2,总产55385 t,单产94.5 kg/667m2,1980年种植面积5.5 hm2,总产为129160 t,单产155.5 kg/667m2,1981年种植面积6.3 hm2,总产154470 t,单产164.5 kg/667m2,1984年播种面积5.97 hm2,总产179835 t,单产201 kg/667m2,2000年播种面积6.1 hm2,总产250625 t,单产275 kg/667m2,2001年播种面积6.05 hm2,总产249355 t,单产为265 kg/667m2.  相似文献   

9.
不同稻草覆盖量和栽培方式对广西冬作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2010和2010~2011冬季生长季节,布置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稻草覆盖和栽培方式对冬作马铃薯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影响。在2009~2010年度,试验设置不同肥料用量,不同种植密度及不同稻草覆盖量3个影响因子。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为90 000株/hm(2D2)时,无论是商品薯还是非商品薯的产量均较高;而在施肥量较高的处理中(F2,1.2 t/hm2复合肥),商品薯的产量增加,非商品薯产量显著下降。在稻草覆盖处理M0.5(0.5 kg/m)2和M1(1.0 kg/m)2中,马铃薯的产量和产量构成没有显著差别。D2F2M0.5处理的产量最高,为15.0 t/hm2,其中商品薯的产量为13.0 t/hm2。在2010~2011年度,进一步研究了不同耕作方法(箱式耕作和垄式耕作)及不同稻草覆盖量(5个水平)对马铃薯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影响。与垄式耕作方式相比,箱式耕作节约了一半的工作强度,但产量并没有下降。结果显示,当覆盖量为0.25 kg/m2时,获得的产量最高,为25.3 t/hm2。但是,非商品薯的产量和绿薯率均随着稻草覆盖量的减少而增加。在中国,每公顷的稻草产量约为5 000 kg。因此,考虑到实际条件的限制,在广西冬作区,选用箱式耕作的同时覆盖0.5 kg/m2的稻草是最为经济和高效的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甘蔗套种马铃薯的最佳播种密度,提高土地复合产值,实现种植效益最大化。通过连续2 a开展新植蔗和宿根蔗套种马铃薯多种密度栽培试验,研究不同种植条件下甘蔗和马铃薯的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新植蔗田中马铃薯的最佳套种密度为4.5万粒/hm2,宿根蔗田中马铃薯的最佳套种密度为3.9万粒/hm2。其中,新植蔗田马铃薯产量达35 275 kg/hm2,甘蔗产量增19.9%,糖锤度提高1.2个百分点,土地复合产值增99.7%,新增纯收入126.3%;宿根蔗田马铃薯产量达24 115 kg/hm2,甘蔗产量增19.2%,糖锤度提高1.3个百分点,土地复合产值增89.9%,新增纯收入110.5%。  相似文献   

11.
旱地马铃薯覆膜和膜侧种植处理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旱地马铃薯覆膜和膜侧种植处理比较试验的研究,得出内蒙古中西部马铃薯覆膜和膜侧种植的差异性,探讨马铃薯膜侧种植在内蒙古中西部的应用价值和重要性。研究结果表明:膜侧种植出苗期比膜内种植可提前3 d,现蕾期提前3 d,开花期提前2 d,膜侧种植大薯个数、块茎重、商品薯率分别高于膜内种植36.4%、14.6%和22.9%。每667 m2膜侧种植收入为699.3元,膜内种植收入为678.4元,每667 m2收入膜侧种植比膜内种植多20.9元。说明膜侧种植可以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进行试验推广。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已成为长乐市冬季农业生产的主要作物,但由于栽培技术与管理水平差异,年际气候变化较大,产量和品质也大不相同。马铃薯大棚套黑膜覆盖栽培技术通过构建温室大棚覆盖塑料无滴膜,起垄播种后覆盖黑色地膜,膜下铺设灌溉和施肥用的滴灌带等方法,为马铃薯生长发育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环境,可有效地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且比露地栽培提早一个多月上市,稳定增加农户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3.
罗上轲  刘婕  叶开梅  冯云贵  朱德坤  宋碧  张军 《玉米科学》2020,28(4):146-154,164
为探明贵州春玉米适宜的覆膜方式及施氮量,采用裂区设计,连续两年在贵州威宁进行不同覆膜方式(宽膜、窄膜覆盖)与施氮量(0、80、160、240、320 kg/hm2)对春玉米产量及地上部干物质和氮素积累、转运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覆膜方式与施氮量间春玉米产量差异极显著,宽膜覆盖比窄膜覆盖产量提高15.61%。宽膜覆盖显著增加春玉米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转运量和转运率,提高干物质转运对子粒物质积累的贡献率,显著增加春玉米氮素积累量。在宽膜覆盖条件下,施氮量为240 kg/hm2时春玉米产量最高,营养器官干物质和氮素转运量最高。宽膜覆盖提高玉米产量,促进春玉米干物质、氮素积累与分配,试验条件下适宜施氮量为240 kg/hm2。  相似文献   

14.
针对咸宁气候特点和市场需求,进行双膜小拱棚栽培和单膜覆盖栽培比较试验,比较其生育性状、冻害、发病率、块茎数量性状、产量、生产成本及效益。试验结果表明,双膜小拱棚栽培不仅能提早季节,抢占市场,增加效益,而且能有效地防止低温危害,减轻春季雨水多造成烂薯缺苗以及病害流行。  相似文献   

15.
西吉县水地设施拱棚+地膜早熟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分别在3个不同自然区域做了水地设施拱棚+地膜生产条件下早熟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费乌瑞它生育期最短,从出苗到成熟是63 d、比中薯3号增产8.6%、比早大白增产50.4%;费乌瑞它商品薯率最高达96%,结薯更集中,可以适当密植;费乌瑞它薯块外观品质良好,为长椭圆型、表皮光滑,芽眼少而浅,口感好。  相似文献   

16.
以抗旱耐瘠健康良种应用为基础,深耕板土栽培、提早植期、地膜覆盖、合理密植、科学用肥、病虫草害科学防治为核心技术进行组装集成,对各项先进、实用技术进行优化配组,实现旱地甘蔗双高栽培目标。  相似文献   

17.
万载县黑膜覆盖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江西省万载县马铃薯种植面积有所增加,马铃薯开始成为当地冬种作物之一。但由于较为落后的耕作方式和栽培技术,其生产效益不理想,以致于影响农户种植马铃薯的积极性,限制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黑膜覆盖栽培方式为马铃薯生长发育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农田生态环境,从而影响其产量和品质的形成。江西省万载县农业局经济作物站在康乐街道里泉村和鹅峰乡涂泉村建立了黑膜覆盖高产示范区,以研究此栽培技术的要点、优点以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适宜的解决方法,供当地马铃薯种植农户借鉴。  相似文献   

18.
李爽  孙占祥  张莹  杨宁  冯良山  刘洋  白伟 《玉米科学》2009,17(5):121-123
在辽西风沙半干旱雨养农业区采用垄膜沟种技术,可有效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达到保水增墒、减少无效蒸发,提高玉米产量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垄膜沟种技术种植的春玉米全生育期内在同等降雨条件下土壤含水量比常规地膜覆盖增加0.75个百分点,比裸地增加3.32个百分点。春玉米单株总叶面积比常规地膜覆盖和裸地种植分别增加了881.70 cm2和714.39 cm2,为春玉米增产提供了物质保障。垄膜沟种技术可提高玉米经济性状指标,增加产量,试验单产达11 847.39 kg/hm2,较裸地种植增加了2 681.62 kg/hm2,增产29.14%;比常规地膜覆盖种植增加了484.37 kg/hm2,增产4.25%。  相似文献   

19.
刘小飞  孙景生 《玉米科学》2011,19(3):113-117
在夏玉米生育期间设75%、65%、55%田间持水量3个灌水控制下限,研究地膜覆盖和不同秸秆覆盖量对喷灌夏玉米生长发育、产量、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覆盖能明显促进植株的生长,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量大于7 500 kg/hm2处理的增产效果相当,覆盖增产效果均随着土壤水分的降低而增加。地膜覆盖处理耗水量最小,无覆盖的最大;秸秆覆盖处理的耗水量随着覆盖量的增加呈减少趋势,土壤水分越高的处理,覆盖节水量越多。地膜覆盖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WUE)最高,比不覆盖处理提高50%以上;秸秆覆盖处理的WUE随着覆盖量的增加而增加,当覆盖量达到7 500 kg/hm2时,WUE的增加幅度变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