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枫杨种子活力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强  宋自力  徐雯 《湖南林业科技》2011,38(2):14-16,61
以枫杨种子为材料,研究种子活力测定方法预测种子田间出苗率的准确性.结果表明:随着老化处理时间的延长,种子活力不断下降,老化5 d时,种子活力减半;幼苗生长测定法得出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与田间出苗率呈显著正相关,用于预测枫杨种子播种后的田间表现最为准确;电导率测定的种子活力极不稳定;TTC定量法测定的种子活力与田间出苗...  相似文献   

2.
香椿种子发芽率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香椿种子发芽率有物理,生理,生化等方法。用直观法,红四氮唑(TTC)染色法,蓝墨水染色法,导电法,吸胀状态测定法对香椿种子的发芽率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用TTC,蓝墨水染色法测定香椿种子的发芽率,测定迅速,方法简便,容易掌握,结果可靠,是较为理想的测定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紫椴等种子发芽温度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表明,在种子经过低温催芽处理的条件下,紫椴种子在10-15℃发芽最适宜,刺楸种子在15℃发芽最佳,水曲柳种子发芽温度幅度较大,但最适温度为20℃,紫椴种子发芽势测定时间为15天,刺楸,水曲柳种子发芽势测定时间为10天;种子发芽率测定时间均为30天;5cm平均地温与出苗时间密切相关,说明种子实验室发芽温度符合种子发芽自然规律。  相似文献   

4.
一、播种播种要选用发育充实,粒大饱满,发芽率高,无病虫害的种子。深翻苗床,耙平畦面,浇透水,待水完全渗下后播种。覆土厚度为种子直径的2倍,播后盖浸湿的稻草或苇帘,以保持湿度。幼苗出土前若畦面干燥,可向苇帘喷水,不可畦浇,以免冲散种子,影响出苗。待叶子出土时揭去覆盖物。二、间苗间苗一般在子叶发出后进行。出苗时,将过密苗疏拔掉,扩大幼苗间距,使空气流通,日照充足,防止病虫害发生。三、移植移植起苗应在苗床土壤不特别干燥时进行,以防伤根。裸根移植的苗,起苗时将土壤成块掘起,然后将根群从土块中松动拉出,注意不要硬拉,以免伤根。…  相似文献   

5.
生产上为计算育苗播种量 ,要涉及六七个技术指标 ,较为繁杂。我们结合育苗实践 ,编制了播种量计算用表。此表计算简单、速度快、精度可靠 ,可供广大育苗工作者参考。1 编制方法1.1 计算依据1.1.1 种子适用率 也叫种子实用价 ,是有发芽能力的纯洁种子的百分率。计算公式 :种子适用率( % ) =[净度 ( % )×发芽率 ( % ) ]/ 10 0。1.1.2 设计出苗密度 是规定的每m2 苗床的出苗株数。计算公式 :设计出苗密度 (株 /m2 ) =设计密度(株 /m2 )×损耗系数。1.1.3 圃地利用率 为 52 .5% ,即每hm2 圃地的苗床面积为 52 50m2 。1.2 “k”…  相似文献   

6.
野皂荚(Gleditsia microphylla)和皂荚(Gleditsia sinensis)的种子坚硬,种皮透水性差,自然条件下萌发困难,发芽率和成苗率低。为此,本文探讨了实验室条件下不同机械破皮位置(子叶顶端、中部、胚根端)、不同浸种温度(25°C、37°C、42°C)和不同土质类型(黏土、沙土、营养土)对两种皂荚属种子发芽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胚根端进行机械破皮、37°C水浴浸种8 h或16 h和黏土中萌发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和成苗率最高,野皂荚种子平均发芽率达88.33%,皂荚种子的发芽率达94.33%,且出苗整齐一致。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以我市造林树种马尾松、杉木等六个树种种子为材料,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林木种子试验方法(G B2771—81)》(以下简称《检验方法》),在室内测定林木种子技术发芽率x,以此为基础,并以本检验的送检样品为试验用种子,按《四川省林木充苗技术规程》(以下简称育苗规程)进行时间试验育苗,测定场圃发芽率y(出苗株数除以播  相似文献   

8.
朱砂根不同播种育苗方式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种子不同处理方法、选用不同土壤基质、贮藏方法、苗床覆盖、遮荫处理以及不同育苗密度进行试验对比,采用有序样本聚类分析法将朱砂根1年生播种苗的高生长过程划分为出苗期、生长初期、速生期、苗木硬化期4个时期,并进行苗木的生物量测定。结果表明:朱砂根播种育苗以种子去果皮、混沙湿藏,营养土(袋)播种,播后床面用地膜小拱棚+谷皮覆盖处理的发芽率最高;以75%的拱棚遮荫朱砂根的生长量最大,以株行距8 cm×8 cm(150株/m2)的密度合格苗产量最高,成本最低;田间苗床播种育苗比营养袋播种育苗的生长量及生物量大,但朱砂根为常绿植物,建议在生产上推广营养袋育苗,以提高移栽成活率。  相似文献   

9.
良种壮苗,是造林六项基本措施之一。确定林木种子质量高低的最终目的是培育出苗速度快、整齐、粗壮,优质而高产的壮苗。目前,衡量种子质量高低的主要指标是种子的千粒重、发芽率、净度等。但在实际工作中,上述指标还不能较全面地反映种子出苗后的质量。以发芽率为例.发芽率完全相同的种子.而出苗率  相似文献   

10.
目前,油松种子发芽率的测定方法主要采用实验室发芽法。这种常规检验方法需要一定的设备和较长的发芽试验时间,不能及时地满足造林工作的需要,且工作量大,成本高。这给无检验设备条件的林业部门带来一定的困难,难于适应小批量油松种子发芽率的检验。为了简化方法,提高工效和节约资金,不通过发芽试验,即可速测出油松种子的发芽率。依据高尚武著《林木种子品质检验方法》中,关于“油松种子在0.924比重液里。其上浮的种粒为空粒或不健全粒,下沉的种粒为健全粒,其发芽率与发芽试验结果最接近”的理论基础,展开了对油松种子发芽率快…  相似文献   

11.
测定分析了空竹种子的质量特性,结果表明:空竹种子为坚果状颖果,具有坚硬致密的外壳;种子纯净度为78.7%,千粒质量为709.8 g,含水量为25.4%;带壳的种子发芽率为6.3%、发芽势为2.2%,去壳的种子发芽率为34.5%、发芽势为12.6%;种子优良度为95.2%,病虫害感染度为3.3%。空竹种子育苗出苗缓慢,出苗率低。  相似文献   

12.
以青海格尔木产黑果枸杞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采种时间的种子质量和发芽率,拱棚、覆盖、露地等不同育苗方式和0.3、0.6、0.9cm等不同播种育苗覆土厚度对出苗的影响以及黑果枸杞幼苗生长规律,结果为不同采摘期所采种子质量与发芽率不同,8月中旬所采种子平均千粒重1.2g,发芽率88.9%,优于10月上旬采集的千粒重(0.9g)和发芽率(69.6%);不同育苗方式对出苗期、出苗率等有影响,拱棚育苗出苗早、出苗整齐、发芽率高,露地育苗出苗最晚、出苗最不整齐、出苗率最低,覆盖育苗介于之间;播种覆土厚度对播种出苗迟早和出苗持续时间有影响,对出苗率影响不显著,覆土越薄越有利;生产中应采取拱棚或覆盖育苗方式,覆土厚度0.3cm;黑果枸杞1a生幼苗高度、地径等生长分为3个时期即缓慢生长前期、快速生长中期、缓慢生长后期,缓慢生长前期幼苗弱小、抗逆能力弱,应注意洒水,适时盖、揭塑料拱棚或覆盖物等,保暖、保湿、遮阳。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全区不同产地马尾松,杉木种子进行生活力和发芽率的测定,揭示了种子生活力与发芽率之间存在着紧密相关关系,得出了种子生活力与发芽率相互间相关的规律。种子发芽率可通过测定其生活力进行预测,能在短期内快速评定种子质量的优劣。  相似文献   

14.
种子防劣变增活力措施王郁民种子劣变后发芽迟缓,发芽率降低,幼苗生长缓慢或畸形苗增加,对不良条件的适应力减弱,可贮藏或利用范围变窄。而活力高的种子适应性及抗逆性较强,往往表现出苗快而整齐,壮苗多,生产潜力大。因此,控制种子劣变,提高种子活力,具有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选取15种中草药,探索鸟、鼠忌食的生物性药剂.通过室内拌药马尾松种子发芽率的测定,室外鸟、鼠取食种子试验观察,以及小面积田间出苗试验,结果表明;用BR药剂处理的马尾松种子出苗量是对照的6.83倍。  相似文献   

16.
当年从自然成熟的刺五加鲜果中洗出的种子,若要翌年春播种,且当年多出苗,在室内层积催芽至少160天,此期问,提出了用种子优良度、种子见胚率、种子胚长指数、种子裂口露白率评价种子形态质量,并给出了测定方法和最佳的经验参数。  相似文献   

17.
通过研究不同采种时间及不同播种基质对羽叶楸(Stereospermum colais)种子萌发的影响,提高羽叶楸种子发芽率,结果表明:不同采种时间对种子发芽率存在极显著差异,12月中旬(蒴果全部变黑)为最佳采种时间,种子平均发芽率最高,达77.3%;不同播种基质对种子开始出苗时间、完成出苗时间和发芽率均存在显著差异,种子萌发适宜的播种基质为江沙,种子在7 d便开始出苗,完成出苗需28 d,出苗整齐(从开始出苗到完成出苗仅需21 d),平均发芽率为79.3%。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油橄种子播种最佳出苗率,对辐射育种和杂交育种提供参考经验,经冷藏和赤霉素处理后,采用种子与种仁播种,冬季与夏季播种的方法,对出苗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冬季种仁播种平均出苗率44.65%,种子平均出苗率11.20%,种仁出苗高峰比种子早90 d,种子发芽率与种仁饱满度(种仁质量/种子质量)占比越高,发芽率越高,呈正相关,树势强、生长旺盛的品种发芽率高,与生长势呈正相关。夏季种仁播种平均出苗率8.79%,出苗率较低。冬季种仁播种出苗率高,出苗高峰期早,出苗整齐,适宜在育种中推广。  相似文献   

19.
不同预处理对酸枣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酸枣种子硬实率高达93.4%,自然条件下较难发芽出苗,进行一定处理可提高种子发芽率,有利于生产实践。本次试验对酸枣种子进行20 d和30 d层积催芽,60℃和35℃的温水浸种,浓硫酸浸种,4%NaOH浸种,29%H2O2浸种等预处理,测定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对酸枣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发芽试验中,不同的预处理显著地提高了酸枣种子的发芽率,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不同,低温层积30 d+98%硫酸带壳浸泡30 min+清水浸泡24 h+60℃温水浸泡48 h可以使酸枣种子的发芽率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20.
奥氏黄檀属红木类珍贵用材树种,在常规条件下,奥氏黄檀种子发芽率相对较低,通过研究不同贮藏方式、不同种子处理及不同播种基质对奥氏黄檀种子萌发的影响,提高奥氏黄檀种子发芽率,结果表明,播种前,采用40℃温水浸泡自然冷却,再用冷水浸泡24h,种子发芽率为70.3%,高于其它处理;为保持种子有较高的活性,应将种子贮藏在低温(4-5℃)的环境中,发芽率较高,为69.3%;奥氏黄檀种子萌发适宜的基质为江沙+林地表土(体积比1︰1),种子在18d便开始出苗,完成出苗需33d,发芽率为72.7%,均高于其它4种基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