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板栗萌芽力低,成枝力强,枝条顶端优势很强,顶芽抽生的新梢生长旺盛,树冠形成快,很易造成树冠高大;结果部位集中在树冠顶部,易形成外围枝条密集,内膛光秃现象;表现树冠交接,形成平面结果,产量下降,病虫滋生,修剪、喷药等栽培管理很不方便.为了矮化板栗树冠,提早结果,对板栗传统修剪方法需要在修剪工具、方法、树形、结果枝组培养、留枝量、延长枝、拉枝刻芽和修剪时期进行改进.改进后的修剪技术既能矮化树冠,又能提早结果、增加产量,提高效益  相似文献   

2.
板栗新品种‘短花云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短花云丰’是实生芽变选育的板栗新品种,属于中国栗华北品种群,坚果均重8.2 g,总糖20.5%,淀粉31.10%,蛋白质5.7%,脂肪0.25%。该品种的雄花序短小,均长2.07 cm,仅为正常花序的1/8,结果母枝平均抽生结果枝3.26个,结果枝平均结总苞1.58个,总苞平均含坚果2.6粒,出实率39.1%,是适于山地及瘠薄地区栽培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3.
对板栗修剪时不同结果母枝留量对产量、抽生结果技量、空蓬率、出实率等因素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板栗进行修剪有明显的增产效果,且能为第2年高产打下基础;板栗修剪时以每平方米树冠投影响面积留11-14个结果母枝为最佳母枝留量,可增产47.4%,使抽生结果母枝量增加83%。  相似文献   

4.
粘底板板栗是安徽舒城绿化公社常院一带的主栽品种,因其总苞内茸层较厚,坚果底座大而深嵌在总苞内,以致坚果成熟后总苞开裂,坚果不落;即使过熟(总苞落地)坚果仍附着于总苞内不掉,所以被当地群众称之为“粘底板”。粘底板幼树较直立,结果大树树形开张呈半圆形或圆头形。主干褐色,有灰白斑,枝条粗壮,黄褐色,芽大。新梢密被黄色茸毛,老熟枝条只有顶部有茸毛。叶片中等大小,为披针状椭圆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幼叶背面密被白色长茸毛,叶面沿叶脉有白色短茸毛,叶色深绿,叶面皱,具光泽。混合芽大而饱满,多着生干结果母枝顶端以下数芽(一般是1—4芽)。每一结果母枝能萌发2—4个结果枝(混合花枝),每一结果枝上有雌花穗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低干矮冠多主枝开心树形对板栗产质性能的影响,以10年生‘金丰’板栗为试材,采用将整树冠层分层的方法,研究了低干矮冠多主枝开心树形的树体结构参数及不同冠层间板栗总苞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垂直方向上,结果枝和总苞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树体的中上部,下部有少量分布,其中结果枝和总苞均在1.0~1.5 m层间最多,而每果枝总苞数量在冠层两端最多。在水平方向上,发育枝、结果枝和总苞数量随冠层外移逐渐增多,集中分布于0.5~2.5 m的冠层范围,分别占总量的87.9%、89.9%和88.2%,其中结果枝和总苞在1.5~2.0 m的层间数量最多,体现了该树形立体结果的效果。该树形在保证坚果品质的同时,产量较自然开心形和自然圆头形提高30%以上。  相似文献   

6.
为寻找影响板栗产量的主要因子,作者用数理统计的方法,通过对江苏省新沂市沭河果园4种不同密度8a生板栗密植园单株产量及与其相关产量构成因子的简单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得到了包括结果母枝数、主干截面积、结果母枝抽生结果枝数和单粒重在内的最优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再对人选的4个主要性状进行通径分析,明确了在保证树干一定粗度生长的条件下,保留适宜的结果母枝数,促进母枝抽生结果枝,是板栗丰产栽培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板栗不同品种采穗后的反应肖正东(安徽省林科所合肥,230031)李彬(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林业局)根据板栗结果习性,大多为顶端1─3个混合芽抽生果枝结果,而经采穗或修剪短截后的枝桩很少抽生出结果枝。但不同品种之间发枝量及其枝条基部抽生果技能力是否存在差...  相似文献   

8.
《河南林业科技》1994,(2):39-39
杂交板栗良种—华光华光板栗是由山东省果研所经人工杂交、首次选育而成的板栗良种。该品种树冠圆头形,幼树生长势强。母树及无性系后代均表现结果早、丰产、品质好、适应性广等特性。果前梢大芽数量多,枝条的中下部芽及基部芽均大而饱满,适于短截更新修剪。每结果母枝...  相似文献   

9.
通过两年的调查与研究,证明板栗结果母枝的粗度与结实力呈明显的直线相关,其相关系数为0.673,而母枝长度对产量影响极小;结果母枝之顶茅和次顶芽所抽生的结果枝及其上着生的栗棚数,分别占总果枝和总结实量的79.89%与84.74%,是构成产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明显的表面结果现象,其树冠外缘0~100cm 处的栗棚数,占全株的96.30~98.93%;板栗一年有两次落花落果高峰,其中以前次较严重;枯枝量远较其他果树多,枯枝由冠外向内膛有逐渐变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本文应用数统计方法对构成板栗产量的主要性状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结果母枝粗度、结果枝数量和平均每结果结苞数是构成板栗产量的重要因子,为板栗科学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1996-1999年在山东省乐陵枣-粮间作地区对约60年生的金丝小枣树进行了修剪试验,研究表明,修剪是使老枣树更新复壮、恢复产量的重要措施,修剪强度以轻剪为宜。结果基枝以保留4个枣股的结果密度最大(1.47),较对照(0.76)增加93%,与留8个枣股及对照的差异显著,与留2个枣股的差异极显著。增加叶面积约20%,叶绿素含量约增加13.36%,空吊数约减少34%。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桤木无性系采穗圃植株主干定干高度、枝条修剪强度等试验研究表明:无性系植株的嫩枝总芽数与无性系植株定干高度及枝条修剪强度等密切相关.建立桤木无性系采穗圃,无性系植株定干高度以90 cm为宜,且无性系枝条宜采用轻短截,这样既可提高无性系植株嫩枝总芽数,又扩大树冠,增强树势,保证采穗圃插穗的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3.
薄壳红杂交榛具有果个大、果壳薄、抗寒力强的特点.一些山区栽培量较多,但存在因整形修剪不当而造成树形紊乱、结实不多等问题.通过对1年生枝不同程度的短截、长放与拉枝,对多年生枝放任与回缩试验观察,结果表明,1年生枝中截、重截比长放、拉枝在萌芽率、成枝率、雌花芽数和雌花芽率方面明显多,长放、拉枝其萌芽率、成枝率、雌花芽量等方...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无患子春梢进行不同强度的修剪处理,结果表明:轻度修剪最有利于新梢的萌发,进行轻剪处理的标准枝,平均新梢数为5.67条,极显著高于中剪和重剪处理的标准枝,是不修剪处理组的2.73倍。进行中度修剪的标准枝上萌发的新梢,其基径和梢长的生长情况均明显高出不修剪或经过轻剪和重剪处理的标准枝;经轻剪处理的标准枝,其平均开花枝数和平均坐果枝数分别为3.75条和2.58条,较未做修剪处理的标准枝1.33条的开花枝数和0.83条的坐果枝数,分别高出了181.95%和210.84%;较中剪处理组高出了80.29%和63.29%,较重剪处理组则高出了220.51%和180.43%;各处理组标准枝的新梢开花枝率和结果枝率则是随着修剪强度的增强而呈递增趋势;修剪强度对各指标的关联序为:新梢平均梢长新梢平均基径平均结果枝数结果枝平均坐果数平均新梢数平均开花枝数。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元江县一些芒果园芒果的树冠、树形结构及各类枝梢生物学特性的调查和对不同修剪方法对芒果产量、质量影响的试验,提出芒果整形修剪要依树定型、抑上促下,内空外密、疏密均衡的原则;修剪方法以回缩2年生技对提高株产和果实整齐度的效果最好,剪口粗度以1.3~1.9cm为宜,剪口下第1~3芽所抽生结果枝结果多,应予保留,水肥条件好的,可保留到第4个芽。  相似文献   

16.
对5年生和7年生青海云杉苗进行了不同方式的修剪,同时用不同的生长调节剂对其主干和侧枝上的芽进行了处理,发现除去青海云杉顶芽,能够促进苗木侧芽和隐芽的生长发育,提高侧芽的抽枝率,增加新枝的生长量.不同种类的生长调节剂和修剪方式对青海云杉芽的生长发育影响效果显著不同,去顶芽修剪的效果优于纺锤形修剪和篱式修剪,对于7年生苗,主干上仅留3个饱满芽的强度修剪能明显地减少主干上的芽数,使抽枝数也随之减少,处理效果最差.去顶芽能够明显的增加当年新梢数量和长于6 cm的新梢总长度,同时还能增加当年新梢上冬芽数.6BA对青海云杉芽和枝条的生长发育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抽枝宝在各个修剪处理中表现均最差,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青海云杉芽的萌发和延长生长.修剪和生长调节剂处理对5年生苗侧枝芽抽枝数影响均极显著,而对7年生苗的影响却不显著;修剪和生长调节剂的交互作用明显地影响了对7年生苗的处理效果,而对5年生苗的影响不显著.去顶芽后再用6BA涂抹青海云杉苗上的保留芽,能有效地促进青海云杉保留芽的生长发育,有利于形成更多枝条,对青海云杉采穗圃苗的处理效果最佳,强度修剪和用抽枝宝抹芽不适于青海云杉采穗圃苗的培育.  相似文献   

17.
苹果树梨树腐烂病是对果树危害严重的一种病害,对果树生产造成了较大的威胁。通过对苹果树梨树腐烂病发生程度的相关性因素的分析,结果表明,苹果树梨树腐烂病的发生程度与果树大小年、树龄、果树生长状况、冻害的发生、土壤管理制度、修剪程度等都有十分密切的相关性:树龄1~10a的发病轻,20a以上的发病重;枝条发育不充实,不能自然落叶的果园发病重,枝条充分成熟的树体发病轻;易遭冻害的果园发病重;清耕不间作的果园发病重,间作的发病轻;重修剪的发病重,轻修剪的发病轻。  相似文献   

18.
HARMER  R. 《Forestry》1992,65(1):61-72
Over a 3-year-perio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hoot length,number of buds and branch production were investigated on theleading shoots and major crown branches on 10-year-old Quercuspetraea. The pattern of growth was similar in leading shootsand branches indicating that for some aspects of growth observationof branches can substitute for study of the leader. There weresignificant relationships between shoot length and either numberof buds or branches, and between number of buds and branches;some of the relationships differed between years. There weresignificant between tree differences in the proportion of budsforming branches. Failure of the terminal bud increased lateralbranch production. The overall shape of the crown was relatedto the average annual extension growth. Results are discussedin relation to prediction of crown development and the selectionof superior genotypes in a tree improvement programme.  相似文献   

19.
根据花椒树冠结构与产量的关系,确定影响花椒产量的主要结构因素,为丰产管理提供依据.对4个品种('大红袍'豆椒'黄盖狮子头'小红袍')的树龄、地径、树高、冠幅、标准枝(结果枝)数和产量进行调查,分析产量与树冠结构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花椒适宜栽植密度约50株/666.7m2,栽植后树高应控制在2.50 m左右...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探究不同造林密度条件下西南桦Betula alnoides幼林冠层光合生理特征,进而为西南桦造林密度和修枝强度的合理配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6年生西南桦无性系密度试验林为对象,每个密度处理选取3株优势木,将每个单株6 m以下树冠按每段1 m划分为2~4个冠层(2~3m、3~4m、4~5m、5~6m),每个冠层选择一位于阳面中间位置的平均枝,测定位于枝近顶端的4片发育完满叶光响应曲线。【结果】1)西南桦幼林冠层间最大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均差异显著(P<0.05),这些指标均随冠层的升高而显著增大,表明上部冠层光合能力较强,且对强光的利用能力高。2)西南桦幼林冠层暗呼吸速率随冠层上升虽有降低趋势,但不同冠层间未达显著差异水平(P≥0.05)。3)相同冠层条件下,造林密度显著影响西南桦幼林冠层的表观量子效率、最大光合速率及光饱和点,三者均随造林密度增加呈显著下降趋势,特别是冠层3~4 m和5~6 m规律更明显。但是造林密度对于西南桦幼光补偿点和树暗呼吸速率无显著的影响。【结论】总体而言,西南桦幼林上部树冠表现出更大的光合潜力,冠层对于西南桦幼林光合能力的影响要高于造林密度,且两者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研究将为珍贵树种通过合理修枝调控林木生长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