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次我们是专程来观摩、学习以探讨韩学年先生山松盆景艺术为主的岭南山松盆景研讨会。山松盆景的成功,让我们为之震撼、为之喜悦,韩先生不愧为岭南山松盆景开拓创新的带头人。  相似文献   

2.
山松树木,高瘦挺拔,刚直不阿,满山遍野,到处可见,为建筑佳材。盆景爱好者打破常规造型,寻找奇、特、怪的素材,以求创新。岭南盆景艺术的“高瘦”流派(以素仁为代表),在山松盆景艺术创作中,有它不可磨灭的地位。任何流派的艺术造型,其精华不在形式而在内涵,形式只是一种表现手段。  相似文献   

3.
松树雄壮、挺拔、常青的风姿和它坚毅、刚强的生命气质,一直为历代文人墨客所崇尚,也是盆景界常用的传统树种。江、浙、沪的松树盆景历两三代人培育,已相当成熟。在岭南盆景未成为系统流派时,香(九里香)、榆、松、柏一直为常用树种,山松(岭南地区习惯称马尾松)近十多年来更是受到热捧,有可能发展成为近代岭南盆景主要树种。  相似文献   

4.
山松盆景造型讲究“力度”,“力度”含义有二:一为道行、功力、表现力、深度。二为力量、能量、爆发力。概括说,就是一内一外。内在的表现为道行、功力,是盆景制作的共性,是艺术修养的基本要求。现所述的,是在山松盆景制作上,如何体现出它的力量、能量、爆发力等有关方面“力度”的问题。岭南盆景艺术造型的形象是丰富多彩的,其重点大多集中在表现山松的“气质”和“力度”上,其手法也围绕这个中心。  相似文献   

5.
山松的修枝     
叶健 《花卉》2010,(7):30-30
山松的修枝,一是不能剪光(指枝叶),因此它不能用岭南盆景的“脱衣换锦”艺术手法处理(全树摘叶)。一是不能不修枝,长时间小修权就会脱变(松鳞形成,枝条老化)。三是山松盆景的艺术保形主要依靠修枝来维持,搞不好,就会逐渐走向反祖(回复到原来状态)。  相似文献   

6.
韩学年先生是一个企业的领导人,在工作之余十分爱好盆景艺术,注重对岭南盆景的创作与研究。在岭南盆景的众多树种中,对山松(马尾松)尤其偏爱, 十多年来,一直在摸索山松的生长规律,探索培育山松盆景的经验,运用岭南盆景“蓄枝截干”的技法和丰富的枝法,采用靠接、  相似文献   

7.
曾宪烨 《花木盆景》2008,(11):12-13
山松是岭南盆景中近年新兴的树种。其形态多变,干、枝、根怪异,可直可曲;气韵、神态多姿多彩,可表现多种不同的品格:生长速度快,枝、干柔软,可塑性强:通过芽的穿接、镶接可补干、枝芽少的缺点,可蓄枝、短针,既有岭南杂木造型的风格又兼具北派云片的长处,故受到众多盆景爱好者的迫棒。  相似文献   

8.
点画纵横     
韩学年先生的盆景艺术承岭南一脉而自成一家,取材不拘一格,立意深邃隽永,创作脱俗出新,饱含着自然风致和文人情怀。山松和“素仁格”作品最能代表韩学年盆景鲜明的个性风格,尤其是他的山松作品,循树之道,因材赋形而不假雕饰,于顺意自然的表现中折射出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传承于斯,国风昭昭。  相似文献   

9.
正岭南盆景以英近树造型、因树造型、截干蓄枝等技法和枝法,在盆景界闻名遐迩,为行内各流派所推崇和效仿。然而,行内又有一种声音:岭南盆景以杂木盆景见长,松柏类盆景则为北派所擅。勤劳务实的岭南盆景艺术家们对山松盆景的求索从未停歇脚步,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和钻研,努力创作,刻苦耕耘,运用岭南盆景出  相似文献   

10.
岭南盆景就是在岭南这块土地上,岭南盆景艺术师对各种素材进行培植、加工、造型,创作出具有岭南特色的盆景。  相似文献   

11.
两广人习惯把马尾松称作山松,山松皮鳞丰厚,枝干苍劲有力,象征着不屈不挠的精神:山松针叶油光闪闪,四季常青,寓意龙马精神、健康长寿,因而山松历来倍受两广人士喜爱。我喜欢盆景,对山松盆景尤其情有独钟。然而在自然界中适宜制作盆景的山松实在太少,好桩材在市场上很少见。许多人认为山松盆景栽种成活率很低,  相似文献   

12.
马尾松,又名山松,松科松属,在岭南地区广泛分布,资源充沛。近年来,随着松柏类盆景的盛行,马尾松盆景已成为岭南盆景的热门树种之一。裁剪,是岭南盆景造型手法中重要的手段之一,对松树裁剪不当不但影响到松树的整体布局,而且对松树的生理机能亦产生重大影响。本人喜松,现将学到知识及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列举出来,以供同行互相探讨。  相似文献   

13.
<正>在岭南盆景艺术中,山松盆景造型较为独特,清雅脱俗,追求自然,不刻意人工雕琢,不绑扎造型,坚持截干蓄枝传统手法,只作局部牵拉调整助型。山松生长慢,萌芽率低,应用截干蓄枝手法造型难度大,只有多想办法,加倍耐性才能成功。在创作上,没有一步登天的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介绍岭南园林植物的特点,分析岭南园林植物在造景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高其应用效果的途径:加强对现有园林景观的养护和乡土树种的种植,彰显岭南园林风格;合理利用彩叶树种,营造季相变化感强的岭南园林景观;丰富景观层次,优化景观效果;把岭南植物与其他岭南元素相融合,弘扬岭南文化。  相似文献   

15.
曾静雯 《现代园艺》2013,(19):66-67,81
岭南观光果园是一种绿色产业,它随着生态旅游的发展应运而生。本文阐述了岭南观光果园果树的主要种类、特性及文化等,并从整体规划、分类规划、用地规划,以及种植设计、立体设计、季相设计等方面,提出了岭南观光果园的规划设计原则,构建一个独具岭南特色的观光果园和园林景观,实现果品生产与观光旅游共同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编者按:岭南盆景是中国盆景八大传统流派之一,其以修剪为主的“截干蓄枝”技法,不仅被岭南地区众多盆景艺术家所推崇,而且还吸引其他地区及流派的艺人争相学习。及至今日,其已成为制作盆景的基本技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岭南盆景的型式独树一帜,是因为它是根据自然素材的特点去创造的。利用千姿百态的天然素材的各自特点去造型,这是遵循“法一形万”的创作思想。岭南盆景型式多样,在同一型式中也千变万化,正如世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盆景是很难看到同一型式中形态完全相同的作品,这就是岭南盆景的型式多样之所在。  相似文献   

18.
陈万钧 《花木盆景》2005,(10):30-31
岭南盆景虽然随着历史的变迁不断推陈出新,但其制作及鉴赏的审美观始终打上国画的烙印。这种雅俗共赏的视觉效果,使得岭南水岸盆景能真实自然有趣地反映自然.以立体的形式极大限度地表现岭南人精神。上于岭南盆最有形随意动的树桩风格,因而岭南水岸盆景的制作就具有较高的难度,集中表现为制作时间长,树桩与地貌、水岸、假山、人物结合,必须有丰富的内涵.要做到人与自然、艺术与现实的高度统一.这是一个艰巨而且要持之以恒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岭南庭院是中国古典园林三大类型之一,它的最大特色是兼并包容、生活气息浓厚,体现了很多岭南人的精神——务实干练,擅于吸收,勇于开拓,政治淡泊等。通过实例,对岭南庭院中蕴含的岭南人文精神进行分析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作品赏析     
附石讲究内功,特别是岭南盆景,要求更高。三角梅为岭南常见树种,粗生易长,盆景花桩既有花,又有景观,树种优良。选其附石,易于保养,耐剪,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