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甜玉米的特征特性与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吉华 《种子科技》2000,18(3):180-181
在近几年玉米生产中 ,甜玉米已经开始在我国各地推广种植 ,并引起了广大农户和消费者的广泛兴趣。随着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 ,甜玉米将在我国玉米生产中占有一席之地 ,预计在今后几年内甜玉米生产会有一定的发展 ,特别是在城市郊区会有大的发展。因此 ,了解甜玉米的特征特性 ,掌握甜玉米的栽培技术是十分必要的。甜玉米分为普通甜玉米和超甜玉米 ,二者是由不同的突变基因引起胚乳突变现象造成的。由于这种突变基因的作用 ,改变了玉米籽粒碳水化合物的性质 ,即籽粒胚乳中淀粉的含量大大减少 ,而蔗糖、可溶性糖的含量增加 ,食用起来味甜、清香。…  相似文献   

2.
甜玉米胚乳突变基因的研究进展及其在育种中应用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玉米受一个或多个隐性基因控制的胚乳突变体.到目前为止,已发现至少有14个甜玉米胚乳隐性突变基因,其中有8个胚乳突变基因(su1,sh2,bt1,bt2,ae1,du1,wx1,se1)已应用于商业化育种.目前,已定出了与甜玉米有关的主要胚乳突变基因在玉米染色体上的确切位置,这些胚乳突变基因大多数已经被克隆和测序,而且对这些基因在胚乳碳水化合物合成途径中的作用也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本文综述了8个已应用于商业化育种的甜玉米胚乳突变基因的染色体位点、编码的产物及其表现型,介绍这8个甜玉米胚乳突变基因的分类、遗传效应及其互作效应,并提出其在我国甜玉米育种中的应用策略,旨在为甜玉米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甜玉米为试材,以普通玉米为对照,对比分析甜玉米种苗转化过程中的生理特性。结果表明,在种苗转化过程中,两类型玉米胚乳淀粉含量和盾片脂肪含量(除0~2 d外)呈下降趋势;甜玉米胚乳淀粉含量显著低于普通玉米。淀粉酶活性和蛋白酶活性均呈单峰曲线变化,脂肪水解酶活性逐渐降低;种苗转化前期,甜玉米淀粉酶、蛋白酶及脂肪水解酶活性均低于普通玉米,后期差异不大。因此,贮存物质和种苗转化前期的酶活性是限制甜玉米种苗转化的两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超甜玉米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甜玉米是由sh2胚乳突变基因控制的.它的优点是子粒中蔗糖含量高,是普通甜玉米的2倍.但种子活力弱,发芽率80%-85%,田间出苗率一般仅为50%~60%。如何改进超甜玉米种子活力弱、发芽率低的问题,是当前超甜玉米种子生产上亟待解决的难题。我们于2004—2008年对超甜玉米种子生产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总结出了一整套超甜玉米种子生产技术。目前生产出的超甜玉米种子发芽率可达到93%-95%.田间出苗率可达到85%以上。  相似文献   

5.
尽管甜玉米消费和作为加工原料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但是甜玉米在巴西的种植并不普遍。甜玉米是普通玉米经隐性突变衍生的一种蔬菜作物,其主要特点是干籽粒皱缩、半透明,胚乳糖分含量高、淀粉含量低,有几种因素限制了甜玉米的生产,包括缺乏适宜巴西南部种植  相似文献   

6.
浸种处理对超甜玉米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超甜玉米又称蔬菜玉米 ,因其味道鲜美 ,富含营养成分 ,种植效益高 ,深受广大种植者和消费者的欢迎。超甜玉米是携带有胚乳突变基因 sh2( shunken-2 )的玉米突变型 ,该基因抑制了籽粒淀粉的合成 ,使含糖量大大提高 ,适宜采收期延长 ;而由于淀粉积累减少 ,使得胚乳皱缩 ,粒重降低  相似文献   

7.
一、普通甜玉米胚乳在乳熟期约含11~15%的糖分,约为普通玉米的2.5倍,因而食用时有明显的甜味,并且有香糯风味。其成熟籽粒表现皱  相似文献   

8.
<正>1甜玉米的栽培技术甜玉米是甜质型玉米的简称,是由普通型玉米发生基因突变,经长期分离选育而成的一个玉米亚种(类型)。根据控制基因的不同,甜玉米可分3种类型:普通甜玉米、超甜玉米、加强甜玉米。1.1选择品种超甜玉米品种宜用作水果、蔬菜玉米上市,普通甜玉米品种宜用作罐头制品。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分析su_1,sh_2,bt_2,o_2,wx玉米胚乳突变基因与互作对籽粒成分影响的基础上,探讨了胚乳突变基因影响下籽粒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并讨论了这些关系对玉米品质改良的意义。研究表明,玉米胚乳突变基因及其互作可以不同程度地增加籽粒蛋白质、赖氨酸、可溶性糖、蔗糖、还原糖、清蛋白、球蛋白及谷蛋白含量,降低淀粉和醇溶蛋白含量,但突变体百粒重多明显降低。在籽粒各成分的关系中,百粒重、淀粉和醇溶蛋白含量三性状呈正相关关系,三性状和其它性状间呈负相关关系,其它性状间均呈正相关关系。分析表明淀粉和醇溶蛋白含量是影响籽粒品质的主要因素,胚乳突变基因主要通过降低淀粉和醇溶蛋白含量来增加其它成份的含量,进而提高籽粒的营养品质,但淀粉和醇溶蛋白含量的降低会导致粒重下降。所以,利用胚乳突变基因互作效应改良玉米品质应该综合考虑产量和品质二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1963年麦茨发现一个隐性突变基因,经过基因定位证明在第七染色体第16位点上,定名奥帕克—2(Opaque endosprem),缩写为O_2。这个基因在纯合状态时,并不增加玉米籽粒的蛋白质含量,但可以改变蛋白质的组分,使玉米胚乳中赖氨酸的含量提高70—100%(普通玉米每百克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1.5—2  相似文献   

11.
李学渊  刘纪麟 《作物学报》1994,20(4):439-445
本文在分析su1,sh2,bt2,o2,wx玉米胚乳突变基因与互作对籽粒成分影响的基础上,探讨了胚乳突变基因影响下籽粒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并讨论了这些关系对玉米品质改良的意义。研究表明,玉米胚乳突变基因及其互作可以不同程度地增加籽粒蛋白质、赖氨酸、可溶性糖、蔗糖、还原糖、清蛋白、球蛋白及谷蛋白含量,降低淀粉和醇溶蛋  相似文献   

12.
玉米是多用途作物,其价值主要体现在籽粒上.玉米胚乳是籽粒储存营养的主要部位,胚乳的贮藏物质主要有淀粉、蛋白质和油脂等,其中淀粉的含量最多,研究玉米胚乳的遗传基础及其相关基因对提高玉米品质和产量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总结分析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介绍玉米胚乳相关基因的遗传效应、突变基因分类、编码产物及互作效应,以期为玉米产量和品质育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甜玉米(sugar-Cosn or Sweet-Corn)又叫水果玉米、蔬菜玉米、罐头玉米,是玉米属中的一亚种,甜质型玉米亚种。(Zea mays L.saccharata sturt)。甜玉米原产美洲。早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前,印第安人就利用甜玉米制糖,做点心,酿造啤酒。四十年代以后,由予优质高产甜玉米杂交种的出现  相似文献   

14.
李学渊  刘纪麟 《作物学报》1994,20(4):439-445
本文在分析su1,sh2,bt2,o2wx玉米胚乳乳突变基因与互作对籽粒成分影响的基础上,探讨了胚乳突变基因影响下籽粒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并讨论了这些玉米品质改良的意义,研究表明,玉米胚乳突变基因及其互作可以不同程度地增加籽粒蛋白质、赖氨酸、可溶性糖、还原糖,清蛋白,球蛋白及谷蛋白含量,降低淀粉和醇溶蛋白含量,但突变体百粒重多明显降低,在籽粒各成分的关系中,百粒重,淀粉和醇溶蛋白含量三性状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屈伦 《种子科技》2001,19(6):364-364
甜玉米以其营养丰富、香甜适口而倍受人们青睐。目前 ,市场上甜玉米的价格是普通玉米的 5~ 10倍 ,市场潜力大 ,经济效益高 ,可大力种植。但甜玉米与普通玉米有着本质的区别 ,在种植过程中应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1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因地制宜 ,选择好对路品种根据甜玉米遗传类型及胚乳特征 ,生产中通常将其分为普通甜玉米、超甜玉米和加强甜玉米三种。1.1 普通甜玉米 :籽粒皱缩干秕 ,一般呈半透明状 ,不仅具有一定的甜味和糯性 ,食用风味好 ,而且易被人体吸收。但普通甜玉米通常采摘后 1~ 2 d部分糖就会迅速转化为淀粉 ,甜度下降 ,…  相似文献   

16.
1 隔离种植 甜玉米是胚乳性状的突变体,为单基因隐性遗传,一旦接受普通玉米的花粉,当代就变成普通玉米,失去甜玉米独特的甜香风味。因此,甜玉米应与普通玉米隔离500m以上种植。 2 品种选择 选择早熟品种,如早丰甜玉米,子粒黄色,早熟,具有清香嫩甜特点,出苗至采收70~75d乳熟期收获,适应性强,长势壮,抗病,产量高;黑旋风甜玉米,鲜粒紫色,干粒黑色,鲜穗熟食粘甜兼备,香软可口,杂交优势强,穗大。双穗率多达80%以上,青食采收期以出苗后75d左右,育苗、覆膜栽培效益极高。……  相似文献   

17.
甜玉米,又名菜玉米,以其未成熟的果穗胚乳甜质籽粒为食用产品。甜玉米口感鲜糯,回味香甜,是富含维生素和可溶性糖类、脂肪及蛋白质的营养保健食品,近年来,成为我国出口创汇的食用产品。 1.特征特性甜玉米为禾本科玉米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根系强大,吸水能力较强,株高1.6~2.5米,雌花序侧生于叶腋间,为肉穗花序。籽粒颜色:普通品种为白色和黄色;特种甜玉米为紫色、黑色和金黄色等多种颜色。甜玉米属喜温性作物,对温度的适应性高于普通玉米,  相似文献   

18.
甜玉米是目前较有发展前途的果菜兼用营养食品,其茎叶又是发展畜牧业的优质饲料,普通甜玉米属Su_1基因控制,由于Su_1基因的存在,籽粒胚乳中淀粉的含量显著减少,而蔗糖和水溶性多糖的含量大大提高,营养丰富。  相似文献   

19.
甜玉米包括集鲜、甜、嫩、清香于一体,松软可口的黑玉米,又有极早熟普甜、超甜、加强甜黄白玉米,是集果、蔬、饲于一体的经济作物。由于其上市早,品质好、抗逆性强、用途广泛、效益高,近年来推广面积越来越大。1选择优良对路品种依据生产目的,选择对路品种类型,如以幼嫩果穗作水果、蔬菜上市为主,应用超甜玉米品种。以作罐头制品为主的则应选用普通甜玉米。此外,还应注意早、中晚熟品种搭配种植,陆续上市,从而提高经济效益。2隔离种植,防止串粉甜玉米属于胚乳性状的隐性基因变异,一旦接受了普通玉米或其它玉米的花粉,当代就变成普通玉米而丧…  相似文献   

20.
甜玉米种子活力低下原因及提高其田间出苗率研究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4  
樊龙江  颜启传 《作物学报》1998,24(1):103-109
试验以sh2胚乳突变体为试材,以普通杂交玉米为对照,测定了两者的某些结构,生理指标,设计了催芽、包衣和有机溶剂渗入3种方法进行了种子处理,并分早播、适播、迟播3期进行田间播种,考察种了处理方法对提高甜玉米种子田间出苗率、成苗率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甜玉米种子活力低下的原因主要是因遗传造成的胚乳淀粉积累不足,同时试验表明,甜玉米种子的某些生理指标和的的功能与普通杂交玉差异不大,种子处理方法对提高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