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鸡粪中分离筛选出一株具有氨氮去除能力的菌株,经形态学观察、分子生物学方法和生物化学法鉴定,表明菌株为粉状毕赤酵母(Pichia farinosa),命名为Pichia farinose NGH。通过调整培养条件,研究菌株的最佳生长温度、pH,最佳降解碳源、C/N,以及菌株对不同初始氨氮浓度的耐受性。结果表明:菌株NGH可在20~35℃、pH为3~7条件下生长良好,当碳源为葡萄糖、碳氮质量比为20时氨氮降解效果最佳。菌株NGH对高浓度的氨氮具有很强的耐受性,能够耐受浓度范围为100~1 200mg/L的氨氮。将菌株NGH的菌悬液接种于肉鸡粪便后,可抑制鸡粪氨气的排放,最高抑制率可达到25.52%。表明菌株NGH在污水处理、控制粪便氨气排放等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
为了获得高效氨氮降解克雷伯菌属菌株,试验采用16S rDNA基因序列鉴定方法筛选克雷伯菌属菌株,利用标准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检测培养基内的氨氮含量,并计算氨氮降解率,确定高效氨氮降解菌株;结合形态学和系统进化树构建结果对菌株进行分类鉴定;通过对培养时间、温度和pH值的筛选,研究适宜培养条件;通过与其他高效氨氮降解克雷伯菌gt-1、gt-2、gt-3、ps-1、ps-2、sw-1、sw-2、sd-1、sd-2、sd-3进行比较,验证分离菌株的氨氮降解能力,通过动物试验和污水降解试验研究分离菌株的安全性和在污水内的氨氮降解能力,并检测了菌株的存活能力。结果表明:试验成功筛选出1株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M169-3,具有高效氨氮降解能力。在初始氨氮含量为250 mg/L的氨氮基础培养基A内,M169-3的最高氨氮降解率为58.41%,最适温度为35℃,最适pH值为7,适应性强;在初始氨氮含量为120 mg/L的氨氮基础培养基B内,M169-3的氨氮降解率为96.64%,与其他高效克雷伯菌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在氨氮含量为387.35 mg/L...  相似文献   

3.
史同瑞  刘宇  王岩  王爽  李丹  陈曦  秦平伟 《中国畜牧兽医》2015,42(10):2794-2799
为从秸秆中分离出能够降解纤维的菌株,试验采取秸秆样品接种马铃薯琼脂培养基,在室温环境下培养,取分离菌接种纤维素刚果红琼脂培养基,筛选能形成较大降解圈的细菌,并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测定其纤维素酶性质。结果表明,经分子生物学鉴定,筛选菌为黑曲霉菌,该菌在室温环境能够生长,菌株降解圈直径(H)与菌落直径(C)的比值(H/C)为7.64。筛选菌在20 ℃环境下培养5 d酶活达到最高值,为42.18 U/mL。纤维素酶最适pH为7.0,最适反应温度为20 ℃,在20~40 ℃或pH 6.0~8.0环境下作用1 h,相对酶活力仍保持在90%以上。综上所述,本试验分离的黑曲霉菌株是低温产纤维素酶菌株,产酶能力较强,具有潜在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旨在对葡萄枝叶青贮饲料中天然附着优势乳酸菌进行分离培养和鉴定,为葡萄枝叶资源的饲料化利用提供可靠的乳酸菌资源。利用分子生物学鉴定法(16S rDNA序列分析)与传统的微生物鉴定法对分离出的乳酸菌进行鉴定,最终得到5株乳酸菌菌株,其中Q1菌株鉴定为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ica),Q2和Q5菌株鉴定为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Q3菌株鉴定为铅黄色肠球菌(Enterococcus casseliflavus),Q4菌株鉴定为海氏肠球菌(Enterococcus hirae)。所筛选出的乳酸菌除L.mesenterica在pH为9时不能生长,其余菌株均能在pH 3~9,4℃~45℃,3%和6.5% NaCl浓度环境下生长;其中E.hirae菌株在培养至24 h后其菌液pH可达到4.11,OD值为1.42,表现出最强的生长及产酸能力。  相似文献   

5.
对来自云南省25个传统乳饼样品进行分离培养,得到20株酵母菌.经过糖发酵试验对上述菌株的初步鉴定结果表明:其中的10株分离株的特性接近比赤酵母(Pichia fermentans);7株接近博伊丁假丝酵母(Candida boidinii);另外的3株与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Candida shehatae)接近;对上述分离株用Biomerieux API ID32C鉴定试剂盒进行生理生化试验,表明经糖发酵试验鉴定的10株比赤酵母、7株博伊丁假丝酵母和3株啤酒酵母分别与酵母菌资料库的相应的菌株有87%,90%和98%的相似度.  相似文献   

6.
以青藏高原冷地早熟禾草地土壤为样品,筛选低温纤维素降解菌株。采用刚果红染色法(水解圈法)和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进行菌株筛选与酶学特性研究,结合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鉴定。筛选出一株低温纤维素降解菌株(LD19),经鉴定为钉斑链霉菌(Streptomyces clavifer),同时该菌还具有降解半纤维素的能力。该菌产纤维素酶的最适温度为40℃,最适pH值为6,在30~70℃、pH值4~10时相对酶活力较稳定,Zn~(2+)对酶有抑制作用。该菌产半纤维素酶的最适温度为50℃,最适pH值为6,在30~40℃、pH值4~9时相对酶活力较稳定,Cu~(2+)等对该酶有促进作用。该菌株在培养102 h后两种酶的相对酶活力均达到最高值。菌株LD19可以同时分泌低温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在饲用酶制剂的应用中具有较大潜力。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从西农萨能奶山羊瘤胃液中分离出产蛋白酶的酵母菌株,并对其产酶能力进行测定。以蛋白酶的活性进行筛选,得到高产蛋白酶酵母菌,对其产酶条件进行优化。经形态学观察及2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出5株产蛋白酶酵母菌,分别对各菌株产酶条件进行优化,在最佳产酶条件下,菌株库德毕赤酵母Y1(时间48 h、接菌量3%、温度30℃、pH值9)产酶活力达229.89 U/mL,东方伊萨酵母Y5(时间48 h、接菌量4%、温度37℃、pH值9)产酶活力达212.63 U/mL,马克斯克鲁维酵母Y16(时间48 h、接菌量3%、温度37℃、pH值9)产酶活力达208.44 U/mL,近平滑假丝酵母Y20(时间48 h、接菌量4%、温度37℃、pH值9)产酶活力达211.74 U/mL,单孢酿酒酵母Y21(时间48 h、接菌量4%、温度30℃、pH值9)产酶活力达209.96 U/mL。同时对五株酵母菌产水解酶的效果进行了探究,发现库德毕赤酵母Y1、马克斯克鲁维酵母Y16、单孢酿酒酵母Y21具有较高的植酸酶活性,达到14.38、15.34、15.63 U/mL;五株菌株均表现出较高的果胶酶活性,其中单孢酿酒酵母Y21显著高于其他菌株(P0.05),达到15.18 U/mL;五株菌株均表现出较高的纤维素酶活性,均超过180 U/mL,其中近平滑假丝酵母Y20显著高于其他菌株(P0.05),达到199.08 U/mL。试验成功分离出5株产蛋白酶菌。库德毕赤酵母Y1、马克斯克鲁维酵母Y16、单孢酿酒酵母Y21具有较高的植酸酶活性。五株菌株均表现出较高的果胶酶活性、纤维素酶活性。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分离筛选瘤胃源酵母菌添加至不同精粗比饲粮中,研究酵母菌对反刍动物瘤胃体外发酵的影响,为研制出防治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ARA)的微生态制剂提供菌株。抽取4头荷斯坦公牛和4只肉羊瘤胃液,使用麦芽汁琼脂培养基,通过分离筛选,测定乳酸利用率及生长曲线,18S rRNA鉴定,最终获得1株乳酸利用率较高、生长速率较快的酵母菌,即褶皱假丝酵母菌(Candida rugosa),命名为N09号酵母。采用体外模拟瘤胃发酵技术,试验饲粮精粗比分别为5:5、6:4、7:3,测定在不同精粗比饲粮中添加活菌数为3×10~8CFU/mL的该酵母菌对瘤胃主要发酵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日粮精粗比的提高,产气量呈降低趋势,干物质降解率和微生物蛋白浓度呈升高趋势;在9、12、28、36 h时,精粗比为6:4和7:3组pH显著高于5:5组;3组发酵液氨态氮浓度差异不显著;总挥发性脂肪酸、乙酸、丙酸和丁酸浓度随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乙酸/丙酸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9.
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是优良的饲料蛋白,在发酵饲料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利用单因素比较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方法,对产朊假丝酵母的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获得了二次回归模型,建立起产朊假丝酵母的最优发酵培养条件:葡萄糖19.86 g/l、酵母膏9.56 g/l、K2HPO41.45 g/l、MgSO41.12 g/l,pH值5.5,发酵温度28℃。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具有生产速度快、易于培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通过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鉴定技术和基因测序技术对从奶牛粪中筛选获得的具有降解氨氮能力的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奶牛粪中存在氨氮降解菌,主要是短小芽孢杆菌和高地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