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河蟹逃跑的原因 1.1外界环境发生变化在养殖过程中,河蟹会因水温、水质等情况变化,出现逃跑的迹象,如水中污物增多,水体PH值下降。溶氧少于3mg/L,夏天水温太高,冬天水温过低等都会使河蟹逃离原有水域,趋向适宜的环境。  相似文献   

2.
池塘养殖的河蟹体色往往不如湖泊围网养殖的河蟹。河蟹体色取决于甲壳中虾青素浓度。河蟹自身不能合成虾青素,必须从饲料或饵料中获取。因此河蟹体色差的主要原因是不能从外界获得足够的虾青素。虾青素具有抗氧化作用。环境胁迫导致的氧化应激也会消耗虾青素。低溶氧、高pH、水温、氨氮、重金属胁迫均可引起河蟹氧化应激。因此,改善池塘河蟹体色不仅要增加青虾素的供应,还要加强养殖管理,降低环境因子的胁迫。  相似文献   

3.
池塘养殖增氧方式效果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微孔增氧对池塘水体能量流动、水质及养殖效益的影响,对2种不同增氧方式下3个河蟹养殖池塘的养殖周期(4—9月份)进行了水质测定,获得了池塘不同水层的水温、溶氧、氨氮、亚硝酸盐及高锰酸钾盐指数数据。结果表明,夏季高温时采用微孔管道增氧能有效降低表层、底层的温差,一定程度上降低底层水温。微孔管道增氧能有效增加水体溶氧,开机90min水体底层溶氧增加速率是普通增氧机的5倍;6—9月份采用微孔增氧的池塘水体较普通增氧,NO2-N低70﹪以上,NH3-N低22.9﹪以上,高锰酸钾盐指数低20﹪以上,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正在河蟹发病时,正确认识河蟹的发病特点有利于采取合适的预防控制及治疗措施,切实有效地降低河蟹病害发生率,提高养殖产量。一、河蟹发病原因导致河蟹病害发生的原因很多,主要是环境恶化、机体抵抗力下降等综合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河蟹病害发生的外部致病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有水温的突变、p H过高或过低、溶氧不足、硫化氢的积累、氨氮污染及药物滥用的不利影响、过多沉积的淤泥  相似文献   

5.
宝石鲈又称澳洲宝石斑,学名高体革蜊(Scortumbacoo),原产于澳大利亚。宝石鲈属温水性鱼类,生存水温为10~38℃,最佳生长温度为25~28℃,水温降至18℃时摄食强度明显减弱,水温降到10℃时持续几天便会冻伤并逐渐死亡。宝石鲈对溶氧要求不高,自然水域要求溶氧在2.5mg/L以上,工厂化循环水高密度养殖溶氧要求在3.5mg/L以上。在水体pH值5.5~8.5范围内均能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6.
河蟹池塘生态养殖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河蟹肉质细嫩鲜美,营养非常丰富,药用价值高,是深受海内外消费者喜爱的美味佳肴和滋补保健品。河蟹是重要的名优养殖品种之一,池塘养殖河蟹以其投资少、易启动、风险低、效益高的优势,成为水产养殖的重要项目之一。但将河蟹生态养殖技术要点总结如下:1池塘条件河蟹喜在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溶氧充足、水草茂盛、底栖生物丰富、透明度高的水域中生长生活。因此,饲养河蟹池塘需要一定的水深和蓄水量,水  相似文献   

7.
水口水库养殖库湾季节性低溶解氧成因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水口水库雄江、湾口、樟湖等库湾养殖水体特点的监测分析,总结了水口水库养殖库湾水体发生低溶解氧的规律,并对低溶氧的产生的原因进行初步分析。本文认为低溶解氧产生的主要原因为:1.养殖库湾水体不分层;2.夏季水温高;3.泄洪引起的还原性物质耗氧是低溶氧死鱼事件的诱因。  相似文献   

8.
梅雨及高温季节是一年中河蟹生长最快的养殖"黄金"期,但梅雨季节天气变化无常,阴雨天多,光合作用减弱,池塘溶氧低、温度低、气压低,易引发藻类大量死亡,环境恶化,水草生长受到抑制甚至死亡。随之而来的高温季节光照强、水温高、蓝藻易发,易造成部分水草生长萎缩,特别是伊乐藻的生长会受到抑制,极易造成河蟹死亡。因此,做好梅雨及高温季节管理是河蟹养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为了促进河蟹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指导一线水产技术推广人员、养殖户做好梅雨和高温季节河蟹的养殖,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主办,科学养鱼杂志社承办的"2020中国河蟹绿色发展产业论坛"邀请了五位专家,分别从河蟹产业绿色发展与趋势展望、梅雨及高温季节河蟹水质和水草管理、蟹苗管理、菌藻平衡调控技术、营养要求与投喂管理方面讲述了梅雨及高温期河蟹养殖管理措施。现将报告分享如下,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儒林镇河蟹养殖示范户秦伟根养殖塘口,试验探讨了蟹池纳米增氧生态高效养殖技术,通过配备纳米增氧设施,一只面积为3.2亩的养殖池,2006年共产河蟹750千克(规格125克/只),青虾250千克,实现产值4.65万元,获利3.3万元,亩均效益在1万元以上,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0.
养殖户在养蟹过程中,常有一些河蟹栖居在远离水面的洞穴里,懒得出来活动觅食,且个体较小。据笔者多年对养蟹池的观察,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1养殖水体溶氧太低河蟹对水体的溶氧要求需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溶氧过低就会引起河蟹不吃食、不蜕壳;当水中溶氧低于4毫克/升时,河蟹在水中就感到不舒适,有时就要往岸上爬,打洞穴居;当水中溶氧低于3毫克/升时,河蟹则大部分离开水体,上岸栖息,时间一久,它就能在岸上洞穴里生活,不再下水觅食,且个体也难长大,形成“懒蟹”。2养殖水体变动频繁由于河蟹属两栖动物,它既能在水中生活,…  相似文献   

11.
卞宏娣 《内陆水产》2002,27(6):14-14
“清水养蟹”几乎是所有养蟹人的观点,有些初养河蟹的人,一见蟹池里的水变肥、变色,就忙于换水,以防不测。根据笔者多年的生产实践发现,中等肥度的水对河蟹养殖有益,其养殖成活率高、规格整齐、发病率低,如何判断和调节养蟹池水的肥度,结合实际,笔者初浅分析如下。1中度肥水养蟹的有利因素1.1多产氧气蟹池氧气的主要来源是水生植物光合作用所产生,少量的由空气直接溶入。蟹池中易消化的浮游植物多,光合作用造氧也多。在水温高的晴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往往能使池水溶氧量达到饱和状态。氧气是河蟹生存、生长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2.
黄河三角洲平原水库大规格河蟹养殖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三角洲地区淡水资源相对匮乏,为保障生产生活用水,该地区以黄河为水源,修建了大量平原型水库。水库具有水质清新,水草丰茂,受风面积大,溶氧充足,天然饵料较丰富的资源优势,适于发展河蟹生态养殖。该地区以培育黄河口大闸蟹为突破口,实施生态渔业、品牌渔业发展战略,但由于河蟹养殖规格小,养殖效益低,养殖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黄河口大闸蟹品牌的营销与推广,因此推广水库大规格河蟹养殖关键技术,提高河蟹养殖规格和品质,实现渔业增效、渔民增收是发展品牌渔业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河僭喜在水质清新、溶氧充足、水草茂盛、底栖生物丰富、透明度高的水域中生长生活,为此,围绕改善池塘水体水质条件,创造适合于河蟹生物学特性的养殖环境,是河蟹生态高效养殖的关键。具体在养殖生产中,须要重点把握好以下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目前水温、气温逐渐回升,做好4~6月河蟹养殖管理是全年河蟹取得高产的重要环节,笔者根据自身实践经验,总结出4~6月河蟹养殖的几个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5.
正2016―2017年,我们在洪泽县高良涧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网围河蟹养殖基地开展了河蟹网围套养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实验,实现了河蟹64.8千克/亩,平均规格雌蟹120.1克、雄蟹164.5克,南美白对虾24.4千克/亩,与传统网围养殖河蟹相比增加效益600元/亩以上。现将技术总结如下。一、养殖前期准备1.网围条件在洪泽县高良涧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网围河蟹养殖基地,选择围网河蟹养殖区2个,面积均为35亩,共70亩。网围养殖区水质良好、水深1.5米(最低水位)以上。为防止湖区水位变动使水位过低时保水,网围区四周设堤坝,  相似文献   

16.
一、死亡原因 1.缺氧 河蟹喜欢生活在水质清新、溶氧丰富并有一定微流水的环境中。若水中溶氧低于3 mg/L时,河蟹不觅食,停止活动。溶氧低于2mg/L时,河蟹就会大批窒息死亡。由于一般养蟹池深度较浅,仅达1m左右,池中还留有浅滩供河蟹栖息活动,池中的实际贮水  相似文献   

17.
黄颡鱼网箱养殖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养殖方式,它具有产量高、起捕方便、经济效益好等特点。笔者2001年养殖试验,单产达到20千克~30千克/米3,成活率平均达到93.6%。现将其主要养殖技术总结如下。1水域的选择网箱饲养黄颡鱼的水域,最好选择水库、湖泊上游河流入口处,透明度1米以上,溶氧5毫克/升以上,pH值7~8,有机物耗氧量小于10毫克/升,氨氮低于0.02毫克/升,总氮不超过0.5毫克/升,亚硝酸盐在0.01毫克/升以下。网箱宜设置在湖泊、水库的东南面或东北面,这样可避开养殖期间东南风…  相似文献   

18.
河蟹习惯生活在湖泊、草荡等天然大水面中,而池塘小水体中的溶氧、pH值以及其他因子很容易变化。河蟹对低溶氧的水域或水质差的环境反应,一是纷纷爬上岸,不肯下水,二是不吃食,直至水质改善,从而严重影响生长发育。因此在池塘养蟹中,搞好水质控制管理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1.根据不同季节管理水质。春季蟹种放养后,为了提高水温,促进河蟹生长,蟹池水位可适当浅一些,水深一般可控制在0.4—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河蟹养殖发展迅速,在养殖面积扩大、养殖总量提高的同时,出现了河蟹发病率高、上市规格小、商品率低等现象,直接影响了养殖效益。为保证河蟹养殖健康发展,提高养殖效益,笔者认为要重视以下四改工作。1改小水体养殖为大水面养殖大水面养殖水质清新、受风面大、溶氧丰富、天然饵料生物多,可使上市河蟹规格大、色泽好,经济价值高。因此,河蟹养殖水面应至少在3.3hmZ以上。2敌人工投饵为繁殖天然饵料方法是:给蟹池移植足够的水生植物,模拟自然生态条件,投入一定数量的鲜活小杂鱼、虾、螺动、规等。让其自然繁殖,洪河蟹自由援…  相似文献   

20.
养殖业中最重要的条件是拥有适宜饲养鱼类的水域,其次就是供氧。向鱼供氧的问题非常重要,养殖的任何鱼类都应提供足够的氧。德国饲养的斑鳟对溶氧要求高,在最佳生长温度时,每一公斤鱼需氧500~1500克,而流水鱼池中排出的废水中含氧量一般为5~6毫克/升。显然,注入鱼池的水在饱和溶氧时,被斑鳟利用的氧为4~5毫克/升。因此,在较好的水质条件下,每一公斤斑鳟要求每小时的注水量在100~300升之间。如水质较差,PH值较高,水的溶氧量未达到饱和时,则注入鱼池的水量还要相应地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