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羊脑包虫病也称羊多头蚴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寄生虫病,也是一种人畜共患病,本病分布广泛,发病率和死亡率比较高,给养羊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国内外对羊脑包虫病的诊断及防治技术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有些免疫学诊断方法尚未在生产实际中推广应用,治疗方法仍停留在常规手术摘除阶段,造成诊断困难,治愈率低,为研究出切实可行的羊脑包虫病诊断及防治技术,笔者自1979年以来,开始研究羊脑包虫诊断及防治技术,现已成功地摸索出较为实用的羊脑包虫病诊断及防治技术,此方法操作简单,便于实地推广应用,是目前国内外对羊脑包虫病实现早期科学诊断和早期治疗较为理想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羊脑包虫病也称为羊多头蚴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绦虫蚴病。本文就2013年1月-2014年1月进行羊脑包虫病治疗的49只病羊实施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共治愈47例,治愈率为95.92%。本文对羊脑包虫病的临床病因、症状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以此提高羊脑包虫病的治愈率,保障养羊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羊多头蚴病是由多头绦虫的中绦期幼虫寄生于羊的脑部和脊髓所引起的一种绦虫蚴病,俗称羊脑包虫病.它严重危害绵山羊,特别是2岁以下的绵羊. 近年来,四川省美姑县羊脑包虫病发病率较高,影响了养羊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羊脑包虫病是一种寄生虫病,由于绦虫寄生在羊脑及脊髓中,可能会引起脑膜炎、脑炎等。当病情比较严重时会导致病羊死亡。所以,一旦出现羊脑包虫病,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以免影响羊群的正常生长。本文介绍了羊脑包虫病的诊断和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5.
羊脑包虫病是羊养殖过程中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又被称为羊多头蚴病.该病为严重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分布范围较广,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给我国养羊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患病羊若未及时得到治疗,可出现大批量死亡.人在接触患病羊或食用羊头部、大脑等可被传染.为降低羊脑包虫病的发生,本文针对羊脑包虫病临床症状、诊断治疗措施以及预...  相似文献   

6.
羊脑包虫病又叫多头蚴病,是由多头绦虫的幼虫寄生在羊脑内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此病在各地均有发生,主要是育成羊发病率较高,一般在10%左右,对养羊业危害非常严重。因此,各养羊场和养羊户要对本病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对羊群加强预防,对发病羊积极治疗,以免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吉林省前郭县查干花种畜场有着悠久的养羊历史,多年来通过实践,对羊的各种疾病总结出了很多预防及治疗方面的经验,现就本病的治疗技术及预防措施介绍如下,仅供养羊者参考。查干花种畜场十分场2000年育成羊发病治疗情况总结表年龄饲养数发病数发病率手术治疗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7.
<正>绵羊脑包虫病是由多头属多头绦虫的幼虫(脑多头蚴)寄生在绵羊的脑、脊髓中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又称多头蚴病,此多头蚴可感染犊牛、山羊、猪、马,人偶尔也可感染。近年来,随着羊肉消费数量的不断提高、羊肉价格的不断上涨,养羊业发展形势较好,但由于饲养模式落后、寄生虫病防治技术滞后,导致羊寄生虫病较为多发。2013—2014年,笔者诊治了4起绵羊脑包虫病,发现脑包虫病在个别羊场有由零星发病向群发发展的趋势,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在  相似文献   

8.
哈萨克羊脑包虫病治愈率较高,及时治疗基本可以完全痊愈。本文对哈萨克羊脑包虫病实例进行分析,对羊脑包虫病的临床诊断以及防治方法进行分析探讨,旨在提高羊脑包虫病的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9.
羊脑包虫病属于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寄生虫疾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疾病。羊脑包虫分布十分广泛,在羊群中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会给羊养殖产业造成严重威胁。最近几年,河北省秦皇岛市羊养殖产业不断向前发展,与此同时,羊脑包虫病的发病率呈现高发趋势,常常因为防治不及时给饲养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
正养羊业在农牧业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在农业产业中异军突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给农民的生活及收入带来很大的提高。但是,养羊也面临着疾病隐患,给养羊业带来巨大的损失,比如羊脑包虫病,现就羊脑包虫病的发生与防治进行探讨。1 虫体脑孢虫病虫体呈囊泡状,乳白色,呈结节片段,囊腔内充满液体,俗称"水铃铛"。大小不一。小的有1 cm左右大小,大的可达20 cm左右,囊壁柔软半透明。病情严重的羊,脑腔内充满大小不一的囊腔。腔颈如线头粗细,下面  相似文献   

11.
羊多头蚴病又称脑包虫病,是多头带绦虫的幼虫—脑多头蚴寄生于羊的脑和脊髓引起疾病。患病羊几乎是羔羊和2岁以内的年轻羊,山区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养羊业的发展。2006年3月,我市一养羊户饲养的羊发生了本病,现将诊治情况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脑包虫病是放牧地区普遍流行的一种人畜共患病。通常情况下,放牧地区羊脑包虫病感染情况要显著高于设施养殖地区。再加上我国牧区农牧民有饲养犬科类动物的习惯,而脑包虫病病原多头蚴的最终宿主是犬科类动物。放牧羊群和犬科类动物接触频繁,就会为该种疾病反复传播、反复感染提供机会。笔者主要结合一起实际案例,分析了刚察县羊脑包虫病的发生与防治。  相似文献   

13.
羊脑包虫病是由脑多头蚴感染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该种寄生虫主要寄生在羊的脑部和脊髓,引起神经系统损伤,表现出一系列的神经症状。笔者主要结合1起实际发病病例,分析了舍饲绵羊暴发脑包虫病的诊断和防治,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羊脑包虫病又称羊多头蚴病,是由多头绦虫的幼虫(多头蚴)寄生在羊脑及脊髓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1]。患羊常以脑炎、脑膜炎及转圈运动等神经症状为特征,最后衰竭死亡[2]。2018年9月,贵州省台江县某养羊场的羊群发生该病,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羊多头蚴病又称脑包虫病,是多头带绦虫的幼虫,脑多头蚴是寄生于羊的脑和脊髓并引起一系列神经症状的严重寄生虫疾病。患病羊几乎都是羔羊和2岁以内的羊,山区发病率较高,为25%-30%,严重影响养羊业的发展。2010年4月下旬,我区某养羊户发生了一例羊脑多头蚴病,现将诊治情况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羊脑包虫病在畜牧地区呈地方性流行,且极为常见,严重威胁畜牧业健康发展和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本文简单介绍羊脑包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预防和治疗措施,旨在为羊脑包虫病的科学防治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羊脑包虫病又称羊多头蚴病,又因能引起明显的转圈症状,亦称羊转圈病。本病对养羊业危害较大,据调查在山西北部羊群发病率约为2%。本病的传统治疗方法是用圆锯在术部摘取头骨,然后取出脑包虫。手术过程复杂,死亡率较高,难以推广应用。近年来我们摸索出一种简单易行而有效的手术疗法,经对51例脑包虫病治疗,48例痊愈,治愈率高达94%以上。一、临床症状羊脑包虫病临床上以神经症状为主。轻症病羊离群,行动笨拙,吃草减少,垂头呆立,目光无神或表现无规律的强制运动。重症患羊精神高度委顿,斜视,颈部弯向一侧,流涎,磨牙,神经症状因囊蚴寄生部位的不同而异。寄生在脑的颞叶顶  相似文献   

18.
羊脑包虫病是由于绦虫感染羊后进入羊的脑内,形成羊脑包虫病。羊在感染后会导致病羊行走不协调,容易受惊以及死亡,给羊养殖场带来巨大的养殖风险和经济损失。本文总结了羊脑包虫病的病原、临床症状以及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2种治疗方法,并提出了提升饲养管理意识和饲养管理技术、做好环境卫生以及消毒工作等措施。  相似文献   

19.
<正>羊脑包虫病是多头绦虫的蚴虫-多头蚴寄生于羊脑和脊髓而引起的致死性很强的寄生虫病。2014年4月,在北京房山某羊场的舍饲暴发脑包虫疑似病例,病死绵羊达150多只。通过现场调查和剖检诊断,确诊为羊脑包虫病,报告如下。1病例情况1.1羊场基本情况该羊场位于北京市永定河河畔,为个体养殖户。自2011年2月开始养羊,到2014  相似文献   

20.
正山羊脑包虫病是由多头绦虫的幼虫(多头蚴)寄生于羊的脑和脊髓内引起脑炎、脑膜炎及一系列神经症状,甚至造成死亡的一种寄生虫病,严重影响养羊业的经济效益。本病在我县以往的疫病普查及寄生虫区系调查资料中均没有记载,在实际诊疗工作中易被忽视或误诊。2017年9月,在我县江界河镇首次发现了典型的山羊脑包虫病例,经笔者现场调查及进行尸体解剖,确诊为羊脑包虫病。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