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大白菜"2+X"肥效田间试验,研究大白菜优化施肥和补充施肥的应用效果、施肥数量及基、追肥分配比例、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表明了大白菜优化施肥、补充施肥在产量方面的表现都优于常规施肥,增产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正>通过优化施肥和补充施用钙肥等不同施肥处理,研究大白菜的增产及肥料利用效果,为设定大白菜施肥参数进行探讨。通过试验表明,优化施肥比普通施肥(仅施碳酰二胺)产量高,优化施肥加补充施用钙肥产量最高;增施钙肥不但能显著改善大白菜农艺性状并,而且能提高商品性和净菜率,在抗软腐病方面,补钙的处理明显高于缺钙的处理。  相似文献   

3.
为了优化张家口坝上地区滴灌条件下大白菜的氮磷钾施肥量与施肥比例,采用对比试验设计,以传统施肥为对照,研究了配方施肥对大白菜产量和品质以及大白菜收获后土壤氮磷钾养分含量和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施肥相比,采用配方施肥能够促进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利用,全株N、P2O5、K2O吸收量增幅分别为11.81%、42.67%和30.37%;明显提升大白菜品质,净菜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14.47%和38.85%,硝酸盐含量降低45.10%;增加净菜产量10 545.00 kg/hm2,增产率9.14%;大白菜收获后0~40 cm土层的土壤肥力水平高于定植前,其中,硝态氮含量降低,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升高。本研究条件下,春季大白菜配方施肥的N、P2O5、K2O投入量优化比例为1:0.44:0.93。  相似文献   

4.
不同施肥模式对典型粮菜轮作作物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模式对马铃薯-春玉米-大白菜轮作体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将春玉米季的100%磷钾肥前移到马铃薯季施用的优化施肥模式(OPT3),在节肥省工的基础上,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马铃薯季增产6.15%,春玉米略有减产,但差异不显著,大白菜季增产6.85%,周年增加经济效益9759.42元/hm~2。因此,将春玉米季100%磷钾肥前移到马铃薯季施用为马铃薯-玉米-大白菜轮作体系上最优的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5.
嘉鱼素有蔬菜之乡之称,大白菜是嘉鱼县主要蔬菜品种之一,有20多年的种植历史,常年种植面积在15000hm2以上,但长期以来群众不合理施肥,导致施肥量增大、产量不高、品质不好,种植效益低的现象,2006年以来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我们开展大白菜的“3414”试验和一系列肥料效应试验,探索出了大白菜高产施肥技术,逐步改变了群众的习惯和施肥方法,改善了大白菜的品质,提高了大白菜产量和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6.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模式对马铃薯-春玉米-大白菜轮作体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将春玉米季的100%磷钾肥前移到马铃薯季施用的优化施肥模式(OPT3),在节肥省工的基础上,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马铃薯季增产6.15%,春玉米略有减产,但差异不显著,大白菜季增产6.85%,周年增加经济效益9759.42元/hm2。因此,将春玉米季100%磷钾肥前移到马铃薯季施用为马铃薯-玉米-大白菜轮作体系上最优的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7.
施肥对大白菜产量及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施肥是提高蔬菜产量的有效措施,然而过量施肥会对蔬菜产量和品质产生不良影响。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氮水平、氮磷配施、氮钾配施、氮磷钾配施、氮磷钾有机肥配施对大白菜产量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供氮水平对大白菜产量影响显著,以施氮量在225-338 kg·hm^-2效果最好,当氮肥施用过量时,大白菜的产量反而下降;大量施用氮肥是大白菜体内硝酸盐积累的根本原因,硝酸盐含量与氮肥水平呈正相关;配施磷钾肥和配施有机肥能降低蔬菜体内硝酸盐的累积。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富磷土壤栽种大白菜的平衡施肥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施磷对当季大白菜的产量及品质均没有影响;在氮、钾肥配施的基础上喷施锌和钙,提高了大白菜的产量及种植效益。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白菜的内在品质,明显改善了大白菜的商品外观。  相似文献   

9.
氮磷钾肥对大白菜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设常规施肥和配方施肥2个水平,研究氮磷钾肥对大白菜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白菜的测土配方施肥区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较常规施肥区高4.86、1.71、3.73个百分点,其产量也明显高于常规施肥区。  相似文献   

10.
【目的】阐明碳基营养肥和化肥对土壤养分及大白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大白菜生产中合理施肥提供参考。【方法】以大白菜品种春大白菜9号为研究对象,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太白蔬菜试验示范站和陕西杨凌的曹新庄试验农场2个试验点同时进行大白菜施肥试验。试验共设常规施肥(N、P2O5、K2O的施用量分别为300,120和112.5 kg/hm2,CK)、有机 无机复混肥(N、P2O5、K2O的施用量分别为360,240和120 kg/hm2,OF)、常规施肥基础上减施氮肥15%(N1)、常规施肥基础上减施氮肥30%(N2)、N1处理基础上配施碳基营养肥2 250 kg/hm2(CN1)、N2处理基础上配施碳基营养肥2 250 kg/hm2(CN2)6个施肥处理,每处理3次重复。分别采集2个试验点大白菜莲座期、结球期、采收期0~20 cm根围土壤,测定土壤养分含量,并于采收期测定大白菜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分析不同施肥措施对大白菜种植区土壤养分及大白菜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2个试验点减施氮肥显著抑制了大白菜生长,降低了大白菜产量,而施用有机 无机复混肥和碳基营养肥对大白菜产量和品质有明显促进作用,其中太白试验点OF和CN1处理大白菜的产量较CK分别显著增加12.8%和7.6%。配施碳基营养肥处理可以显著提高大白菜的营养品质,2个试验点CN1处理大白菜的可溶性蛋白含量较CK分别显著增加了29.6%和29.1%,可溶性糖含量较CK分别显著增加了106.9%和60.6%,维生素C含量较CK分别显著增加了15.5%和25.3%。在大白菜的同一生育时期,2个试验点施肥处理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趋势类似,在大白菜采收期,与CK相比,太白与杨凌试验点的CN1处理土壤EC分别显著下降19.9%和7.0%,而土壤铵态氮含量分别显著增加25.2%和33.1%,土壤硝态氮含量分别显著增加10.8%和17.1%,土壤有效磷含量分别显著增加23.7%和30.7%。【结论】在两种类型土壤上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与碳基营养肥均取得了较好的表现,其中OF和CN1处理能够增加土壤养分含量,提高土壤综合肥力水平,进而促进大白菜生长,改善大白菜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埋袋法及大田试验,研究了包膜尿素的养分释放规律及其减量化施用对大白菜产量、品质及土壤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包膜尿素的氮素释放与大白菜的氮素吸收基本吻合.与习惯施肥等几个处理相比,30%减氮包膜尿素处理的大白菜产量最高,为39 534.6 kg·hm-2,20%减氮包膜尿素处理的大白菜Vc、还原糖含量最高,硝酸盐含量最低,有效提高了大白菜品质,减氮包膜尿素处理的大白菜含氮量较高,100%包膜尿素含磷、钾量较高;减氮包膜尿素处理减少了氮素向土体深层的淋溶损失,降低了环境污染风险.因此,减量施用包膜尿素能保证大白菜的产量、提高其品质,并有效减少硝态氮在土壤中的累积.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毛豆的氮肥肥效和施肥效益,研究了毛豆氮肥不同施用量的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毛豆氮素优化处理的百粒鲜重、二粒荚占比均为最重(高),产量也最高,显著高于无氮处理(增产率25.83%)和70%优化处理(增产率19.66%),与130%优化处理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毛豆优化施肥处理施氮肥收入最高,增收与增施单氮肥的投入比达11.4,其余几个处理的投入比在5.15~20.87,显著低于优化施肥处理;毛豆优化处理的蛋脂总和最高,显著高于其他氮肥处理。因此,结合2021年阳谷县的气候特点、毛豆产量水平、品质和土壤肥力状况等,毛豆氮肥施用总量适宜控制在150.30 kg/hm2。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修正和完善蔬菜集成优化施肥技术,以常规施肥和优化施肥处理为基础,设置中等肥力水平大白菜氮肥总量控制试验,获取蔬菜氮肥适宜用量参数,为蔬菜产业优质、高产、高效发展提供精密的施肥技术指导。结果表明:氮肥施用量显著影响大白菜产量,产量差异表现为优化氮常规施肥130%优化氮70%优化氮无氮处理,优化氮肥用量,能提高磷、钾肥利用率,优化氮处理相对70%优化氮、130%优化氮、常规施肥,磷肥的利用率分别提高4.7、5.6、5.2个百分点,钾肥的利用率分别提高9.7、2.9、0.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4.
针对设施蔬菜生产中因追肥方式不合理引起的养分利用率低的问题,在南京市大白菜塑料大棚中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滴灌条件下氮肥不同追施量对大白菜生长及土壤肥力的影响.试验处理包括:空白对照(不施用任何肥料)、常规施肥、滴灌追肥、追肥减氮20%、追肥减氮30%.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3个滴灌追肥处理的大白菜产量均增加,且追肥减氮30%处理的大白菜产量显著高于常规施肥处理.3个滴灌追肥处理的大白菜中有机酸含量均显著降低.各施肥处理中追肥减氮30%处理的大白菜中可溶性糖含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常规施肥处理.追肥减氮20%处理的大白菜中氨基酸含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此外,追肥减氮30%处理的大白菜中氨基酸含量也显著高于常规施肥处理.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3个滴灌追肥处理的大白菜氮含量均显著降低.采用滴灌追肥的3个处理土壤电导率均显著低于常规施肥处理.在本试验条件下,大棚大白菜栽培中在滴灌条件下追肥减氮20%~30%在增产的同时还可改善大白菜品质,且可有效避免土壤发生次生盐渍化.  相似文献   

15.
不同施肥处理对大白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义和秋"大白菜为试材,进行了3个不同施肥处理对大白菜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大白菜的农艺性状在3个施肥处理之间未表现出显著差异;优化施肥处理的大白菜硝酸盐含量最低,较常规施肥处理和配方施肥处理分别降低14.06%和14.30%,这对于改善大白菜品质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优化施肥和配方施肥处理的净菜亩产量分别为6 553.82 kg和6 361.94 kg,分别较常规施肥处理显著提高12.18%和8.90%。  相似文献   

16.
施肥及氮肥用量对露地大白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通过对大白菜品种德阳01设计7个不同施肥处理,测定鲜样的Vc、可溶性糖和硝酸盐含量,烘干样品测定氮、磷、钾养分含量,经差异显著性分析后认为,化学氮肥对大白菜产量影响最大,氮、磷、钾的增产顺序为氮钾≈磷。优化施氮处理获得最高产量,优化施氮处理各养分积累量和氮肥表观利用率也均处于最高水平,同时,高量氮肥施用会明显增加大白菜中硝酸盐含量。在实际生产中,在保证产量的同时,应尽可能降低氮肥施用量以保证大白菜食用安全。不施化学钾肥处理Vc含量处于较低水平,不施磷肥有降低大白菜可溶性糖含量的趋势,在实际生产中为保证达白菜品质应保证磷钾肥的用量。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大白菜在慈溪实际生产中的最佳施肥量,在667 m2施硼肥0.5 kg和钙镁磷肥10 kg的条件下,设置施复合肥0~90 kg的10个处理的施肥效果试验.结果表明,667 m2施复合肥40 kg,大白菜净菜产量最高,达4645 kg,不施氮肥产量最低.  相似文献   

18.
沈阳地区滴施条件下施肥比例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沈阳地区玉米滴灌施肥条件下,研究在不同N、P、K施肥配比条件下,施肥比例对玉米产量、品质以及产量品质综合效应的影响。试验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处理,对产量品质综合效应评定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结果表明,氮、磷、钾施肥比例是影响玉米品质和产量的重要因素,试验土壤养分条件下种植玉米,玉米产量最佳氮、磷、钾施肥比例为1∶0.48∶0.40;不同的施肥比例对蛋白质的影响较明显,对脂肪淀粉影响较弱。玉米品质最佳氮、磷、钾施肥比例为1∶0.15∶0.20;通过主成分分析,评定产量和品质综合效应,最佳氮、磷、钾施肥比例为1∶0.48∶0.40,此时产量和品质的协同效应最好,玉米产量最高,品质也较好,玉米经济效益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9.
沈军  程雅梅 《安徽农学通报》2014,(8):101-101,159
利用田间小区对比试验研究有机-无机复混肥在大白菜上的应用肥效。结果表明: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化肥加鸡粪处理的株重、株高、最大叶宽、叶柄基围均明显高于不施肥处理和常规施肥处理;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的白菜产量增幅最大,但与化肥加鸡粪处理的产量比较,差异不显著,两者对比常规施肥处理的大白菜产量,增幅分别达10.1%和8.16%,均达显著水平;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大白菜产量和投入产出比最高,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20.
在不施有机肥情况下,采用施肥比(施入养分量/吸收养分量)和测土施肥参数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大白菜的施肥量。池栽和大田小区试验结果表明,青岛地区大白菜亩产5000~9000公斤,三要素施肥比分别为氮1.51,磷0.81,钾0.82,三者与大白菜产量呈显著负相关。利用该施肥比求得的大白菜氮、磷、钾施肥比例为1:0.24:0.60~0.64。大白菜从土壤中吸收的氮、磷、钾分别占总吸收量的73.7%、98.6%和67.3%;化肥利用率为钾43.0%>氮19.8%>磷2.3%,与三要素化肥增产效果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