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铁粳11号是以辽粳294为母本,以长粒优质品系9621为父本,通过人工杂交后系统选育而成的中熟、优质、多抗水稻新品种。2011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605.5 kg/667m2,比对照沈稻6号增产5.7%,米质优,抗稻瘟病,抗寒性好,适宜在辽宁省中、北部的中熟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常农粳9号系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早熟晚粳新品种,高产稳产,品质优,生育期适中,抗性强,后期熟色好,穗大粒多。2014年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该品种的特征特性,总结其栽培技术,以指导常农粳9号的栽培。  相似文献   

3.
水稻新品种云粳优5号是云南省农科院粳稻育种中心2001年育成的落粒型、细长优质粳稻香米新品系,组合为云粳优2号/云粳优1号。2005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分蘖力较强、综合性状好、稳产高产、米质优良为4级、长粒、有香味、较耐肥、耐寒性强、稻瘟病抗性一般等特点。云粳优5号在各级试验和大面积示范中综合表现突出、适应性广,适合在1 600~1 900m的海拔气候条件下种植,一般每公顷产量10 050~11 700kg,最高产量达12 261kg,是深受广大稻农欢迎的水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4.
正楚粳37号为粳型常规稻新品种,2014年通过了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7年被原农业部认定为超级稻品种。该品种全生育期170天左右。株型好,株高96.8厘米,剑叶挺直,茎秆粗壮、弹性好,抗倒伏。分蘖力强,抽穗整齐,熟相好,不早衰。籽粒卵圆形,颖壳黄色,落粒  相似文献   

5.
岫粳11号 (原名岫136-14)系云南省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合系2号作母本.岫粳4号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04年12月通过了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8年获云南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该品种具有高产、抗稻瘟病、抗条纹叶枯病、耐肥抗倒、品质好、增产潜力大、适应性广的特点,较适宜保山市中海拔粳稻区中上等肥力条件种植,特别是在腾冲、龙陵多雨区仍然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6.
中熟中粳稻新品种盐粳11号适宜栽插密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盐粳11号是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通过有性杂交育成的水稻中熟中粳新品种,2009年3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了摸索高产栽培途径,对其进行了不同密度的栽培试验,探明了适宜栽插密度。  相似文献   

7.
"连粳6号"是江苏连云港市黄淮农作物育种研究所培育的粳稻新品种,2009年春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促进其推广应用,笔者介绍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并提出了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苏粳8号,原名苏3-28,组合为碧风/L鉴9//常农粳1号, 为1993年配组、2002年选育而成的中熟晚粳新品种,2006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优质、高产、食味好、熟期适宜特点,适宜太湖稻区及上海市、苏中、苏北搭配作一季晚粳稻种植.  相似文献   

9.
<正>龙粳39(原代号龙生01-030)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水稻研究所、黑龙江省龙粳高科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省龙科种业集团有限公司以龙花96-1484为母本,龙粳8号为父本,经系谱方法选育而成。2013年初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2014年通过农业部确认的超级稻示范推广品种。1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稻品种,平均主茎11片叶、株高93.3 cm、穗长15.1 cm、每穗粒数96.8粒,千粒重  相似文献   

10.
苏粳8号(原名苏3-28,碧风/L鉴9//常农粳1号)是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中熟晚粳新品种,2006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苏粳8号具高产、优质、食味好、熟期适中等特点。适宜太湖稻区及上海市,苏中、苏北搭配作一季晚粳稻种植。  相似文献   

11.
淮稻6号,原代号"淮6329",由江苏省淮阴市农科所用武育粳3号//中国91/盐粳2号复交选育而成,是一个集高产、稳产、优质于一体的优良中熟中粳新品种.2000年4月30日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  相似文献   

12.
扬辐粳 7号(扬辐粳 4928)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辐射诱变与杂交育种相结合育成的优质常规迟熟中粳新品种。它集优质、高产、抗病于一体,是生产无公害优质稻米及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理想品种, 2004年 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主要特征特性1. 1  相似文献   

13.
武运粳27号是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一个中熟中粳新品种,具有优质、高产、稳产、抗病等特点,2012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武运粳27号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武育粳18号为中熟晚粳品种,由常州市武进区稻麦育种场培育而成,2005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苏审稻200511),适宜在江苏省太湖稻区东南部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1主要特征特性武育粳18号全生育期162 d左右,5月20日左右落谷,9月5~8日抽穗;叶色淡绿,株型集散适中  相似文献   

15.
宁粳5号是由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于2006年育成的迟熟中粳新品种,具有稳产、优质、熟期适中、抗性较强和适应性广的特点,2011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宁粳5号的特征特性,总结了宁粳5号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6.
扬农粳1030是扬州大学农学院育成的长粒型中熟中粳水稻新品种,2020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产量潜力较高、稻米品质较优、综合抗性较强、适应性较广的特点,适宜在我江苏淮北稻区推广种植.阐述了扬农粳1030的选育过程、试验结果、特征特性及其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17.
岫粳11号系云南省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合系2号作母本.岫粳4号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04年12月通过了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抗稻瘟病、抗条纹叶枯病、抗倒伏、耐肥、品质好、适应性广等特点.较适宜保山市中海拔粳稻地区中上等肥力土壤种植。现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康圣好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3):23-24,27
华粳40是以晚粳M1148为母本、自育的粳稻中间材料M1(武运粳8号/镇稻99)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多年系统选育而成的中熟晚粳新品种,2017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该品种的株叶形态协调、稻米外观品质及食味品质优良、丰产性好且稳产性好、生育期适宜、抗倒伏、抗稻瘟病、分蘖能力强、穗大粒多,比较适宜在安徽省双季稻区作晚粳推广种植。介绍了其选育经过、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等,以期大面积推广该品种。  相似文献   

19.
正龙粳46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水稻研究所、佳木斯龙粳种业有限公司、黑龙江省龙科种业集团有限公司以龙花99454为母本,空育313为父本,经系谱方法选育而成。2015年初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1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1.1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稻品种,主茎11片叶,株高91.6cm,穗长15.8cm,每穗粒数108粒左右,千粒重  相似文献   

20.
苏优22(国家植物新品种权号:CNA20040295.1)是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武运粳7号A为母本,以恢复系R16189为父本组配而成的高产优质早熟杂交晚粳新组合.2005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苏审稻2005014),同年9月被江苏省科技厅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该组合综合抗性性优良,具有熟期早、丰产稳产性好、抗性好、抗倒性强、米质极优、适口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