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钼酸铵喷施时期和浓度对大豆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段素梅  黄义德  杨安中  朱小茜  郭静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2):2283-2284,2301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钼肥喷施时期和浓度对大豆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根瘤数、叶绿素含量、叶面积系数较对照均有增加;施肥浓度处理以A2(0.1%浓度喷施)水平产量最高;施肥时期处理以B(2盛花期)水平产量最高。A2B2为最佳的处理组合,较A1B1增产583.625 kg/hm2,增幅为24.36%,各处理间蛋白质含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A3B3蛋白质含量最高,较A1B1蛋白质含量提高9.7%。脂肪含量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拌种、盛花期喷施、拌种 盛花期喷施北农化控六号 ,均能提高花生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和降低叶片电导率 ,使根系活力增强 ,增加单株分枝数、单株结果数、饱果率和荚果产量 ,其中尤以盛花期喷施效果最佳 ,荚果产量比对照增收 2 0 .6 4 %。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明3种植物调节剂在花生生产上的功能和效果。[方法]研究了3种植物调节剂对花生生长发育、病害、叶绿素、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3种药剂均能促进花生生长发育,减轻病害,延长生育天数,效果为:芸乐收乐癉芸天力;3种药剂均能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效果为:芸天力芸乐收乐癉;芸乐收、芸天力、乐癉处理荚果产量均比清水对照增产显著,分别增产11.00%、9.25%、8.67%,3个处理间荚果产量差异不显著。[结论]3种药剂均能应用到花生大田生产,但注意旺长趋势的地块要控制用量和次数。  相似文献   

4.
叶面喷施硼钼肥对花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花生叶面喷施硼钼肥试验,结果表明:单钼处理花生的单株果重极显著高于对照,生物量显著高于对照;单硼处理花生荚果产量最高,较对照增产10.80%;硼钼处理较对照增产3.28%;与对照相比,单硼处理提高蛋白质含量2.18%,硼钼处理及单钼处理粗脂肪分别增加0.59%与0.37%。  相似文献   

5.
叶面喷施微肥对花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叶面喷施微肥对花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N、P、K肥供给水平上,喷施硼、锌、钙、钼等单一微量元素处理,花生荚果产量增幅为6.00%~8.38%,籽仁产量增幅为6.66%~8.96%;喷施硼锌处理,荚果产量和籽仁产量分别增加13.05%和13.06%;喷施硼钙处理,荚果产量和籽仁产量分别增加12.44%和14.21%;叶面喷施微肥各处理荚果和籽仁增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喷施硼锌处理花生蛋白质含量和油亚比分别增加0.60个百分点和0.34,喷施硼钙处理脂肪含量和油酸/亚油酸比值分别增加0.20个百分点和0.27。综合分析,在供试条件下,喷施禾丰硼(450g/hm2)+禾丰锌(270g/hm2)或喷施禾丰硼(450g/hm2)+果蔬钙肥(675mL/hm2)能显著提高花生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6.
为满足花生生产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减肥节肥,以花生品种濮花58号为试验材料进行多功能农肥植力源田间药效试验,设置T0(喷施0次,对照)、T1(喷施1次)、T2(喷施2次)、T3(喷施3次)等4个处理,探讨植力源对花生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T0处理相比,T1处理能显著提高花生单株饱果数,T2处理、T3能显著提高花生主茎高、侧枝长、单株饱果数;叶面喷施植力源各处理的百果重、百仁重、出仁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随着喷施次数的增加,花生荚果和籽仁产量呈现递增的趋势,且T2、T3处理花荚果产量与T0处理和T1处理存在显著差异,T1、T2、T3各处理籽仁产量均显著高于T0处理。说明喷施植力源能显著提高花生产量,且喷施2次及以上为宜。  相似文献   

7.
不同营养元素混合喷施对甜荞生理指标、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丰甜1号甜荞为材料,叶片喷施不同组合(大量元素(A)+微量元素(B)+植物生长调节剂(C))的营养元素,研究其对荞麦叶片酶活性、叶绿素含量、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第1次喷施后的35 d,叶绿素含量最高的是A3B1C3处理,第1次喷施后7 d、35 d的叶绿素含量相差最大的是A1B3C3处理,35 d较7 d的叶绿素含量(SPAD值)高6.46;不同大量元素组合中,叶绿素含量表现为A3A2A1,SOD、POD、CAT活性最大的均是A3组合;不同微量元素处理中,叶绿素含量表现为B1B3B2,SOD、POD、CAT活性最大的均是B2组合;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中,叶绿素含量表现为C1C3C2,SOD、POD活性最大的分别是C2、C3组合,CAT活性差异不明显。对甜荞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微量元素,其次是大量元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影响最小。处理6(A3B2C1)的淀粉含量最高,处理7(A1B3C3)的蛋白质含量和产量最高。综合产量和品质的测定结果认为,处理7(A1B3C3):3.003 g/L Ca SO4+4.004 g/L Mg SO4+5.005 g/L KH2PO4+3.003 g/L Na2B4O7·10H2O+1.001 g/L Mn Cl2+2.002 g/L(NH4)2Mo O4+6 g/L ABA+15 g/L GA3+15 g/L 2,4-D在9个处理中最优。  相似文献   

8.
1992~1995年研究了PP_(333)对花生生长的调控作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花生生长的盛花期、盛花末期叶面喷施PP_(333)均使花生植株变矮,而结荚期处理对主茎生长影响较小;在40~200mg/kg范围内,浓度越大,对主茎伸长的调控效果越显著。喷施PP_(333)后花生叶色深绿,叶片变小变厚,单株茎叶干重降低,而主茎节数、侧枝数、主茎叶片数没有变化。盛花期喷施PP_(333)使单株开花数增多,但单株荚果数、单株荚果干重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单株总干物质重量显著低于对照,公斤荚果数明显增多,表现为减产;盛花末期使用PP_(333),单株开花数变化不大,单株荚果数、单株荚果干重、单株总干物质重量明显高于对照,公斤荚果数也增多,产量增加;结荚期处理使单株开花数、单株荚果数、单株荚果干重、公斤荚果数、单株总干重及产量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在本试验条件下盛花末期120~160mg/kgPP_(333)处理能使花生增产5%~10%。  相似文献   

9.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7个不同的肥料配比处理.研究肥料配比对花生品种商研9938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处理相比.施肥处理对花生的农艺和经济性状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花生荚果、籽仁产量均有显著增产,增幅为5.25%-18.31%和4.64%-17.62%。在氮、磷、钾施肥基础上,增施氮肥处理5的花生荚果与籽仁产量分别为4883.25kg/hm^2、3349.95kg/hm^2,增产18-31%、17.62%;增施磷肥处理4的花生荚果与籽仁产量分别为4744.35kg/hm^2、3245.25kg/hm^2,增产14.94%、13.94%,两处理之间荚果与籽仁产量均不呈显著关系。综合分析:本试验条件下。在氮、磷、钾肥施用一定基础上,增施氮肥、磷肥能显著地提高花生荚果和籽仁产量。  相似文献   

10.
叶面营养对花生的生物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不同叶面营养对花生叶片光合效率,光合同化物分配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单独喷施中微量元素或生长调节剂及两者混合喷施均明显增加花生的光合功能及光合化物向荚果的运输;从改善光合功能及光合同化物向荚果的运输及产量的效果来看,混合喷施优于单独喷施中微量元素或单独喷施生长调节剂,且两者混合稀释300倍的效果最佳,与喷清水相比,花生叶片的厚度,叶绿素,光合速率分别增加25.8%、15.1%、62.1%、每6  相似文献   

11.
高凯 《西北农业学报》2014,23(10):158-162
茶产业已成为陕南的重要产业,为提高该区域茶叶的品质和产量,采用田间试验,研究叶面喷施4种不同稀释倍数的人工合成叶绿素(CK、C600、C800、C1 000)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不同稀释倍数的人工合成叶绿素对茶叶的产量和品质有明显影响,合适稀释倍数的叶绿素能显著提高茶叶产量并改善其品质。在4种处理条件下,茶叶产量增产幅度为11.87%~16.70%,其中,C600处理产量达4 320.1kg·hm-2,较对照增产16.70%。在相同基础肥力条件下,茶叶产量随叶绿素稀释倍数的增大呈下降趋势,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喷施适量叶绿素能显著提高茶叶中的游离氨基酸、咖啡碱和水浸出物的质量分数,并降低茶多酚的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12.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花生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花生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为花生高产栽培提供参考。[方法]在花生开花下针期,以喷清水为对照,分别喷施几种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即喷施花生超生宝1次(开花下针期900g/hm^2)、花生超生宝2次(苗期450g/hm^2和开花下针期900g/hm^2)、国光矮丰(多唑·甲哌翁可湿性粉剂)2250g/hm^2、快绿丰1800g/hm^2、花生控旺粒粒饱1125g/hm^2,调查分析各处理对花生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花生生产安全,其中喷施花生超生宝的处理较清水对照增产9.32%。喷施国光矮丰(多唑·甲哌翁可湿性粉剂)和快绿丰的处理均增产4.24%,喷施花生粒粒饱的处理增产0.42%。[结论]花生生产应首选花生超生宝作为调节剂。  相似文献   

13.
烯效唑对花生生长、光合作用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花生开花下针期喷施不同浓度(0、20、30、40、50 mg/L)的烯效唑处理,研究烯效唑对花生生长发育及光合生理的化学调控效应.结果表明,烯效唑处理可矮化花生植株,降低果柄长和叶片蒸腾速率,增加结果数、百仁重、生物量以及单株生产力,并能提高花生叶片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及胞间浓度CO2浓度,进而增加花生的荚果产量.烯效唑对花生生长的化学调控效应因处理浓度及生长时期而异,40、50 mg/L烯效唑处理对结荚期花生旺长的控制程度较大;随着烯效唑处理时间的延长,20、30 mg/L烯效唑处理对花生成熟期的控长作用较好.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及荚果产量随烯效唑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20、30 mg/L烯效唑处理更利于促进花生叶片的光合作用及荚果发育.总体而言,烯效唑可通过调控花生的生长发育和光合生理作用来增加产量,其中以30 mg/L烯效唑处理对花生的综合调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叶之缘”光合作用增效剂在杂交早稻上的应用效果,2012年分别在湖南农业大学耘园教学实习基地以陵两优211为材料,在衡阳县西渡镇以陵两优268为材料,开展了“叶之缘”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早稻分蘖末期喷施光合作用增效剂,可增加早稻功能叶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速率、降低蒸腾速率、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光合作用增效剂处理下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两试点均显著高于对照,实际产量农大点比对照增产8.54%,衡阳点比对照增产10.67%。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叶之缘”光合作用增效剂在杂交早稻上的应用效果,2012年分别在湖南农业大学耘园教学实习基地以陵两优211为材料,在衡阳县西渡镇以陵两优268为材料,开展了“叶之缘”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早稻分蘖末期喷施光合作用增效剂,可增加早稻功能叶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速率、降低蒸腾速率、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光合作用增效剂处理下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两试点均显著高于对照,实际产量农大点比对照增产8.54%,衡阳点比对照增产10.67%。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叶之缘"光合作用增效剂在杂交早稻上的应用效果,2012年分别在湖南农业大学耘园教学实习基地以陵两优211为材料,在衡阳县西渡镇以陵两优268为材料,开展了"叶之缘"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早稻分蘖末期喷施光合作用增效剂,可增加早稻功能叶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速率、降低蒸腾速率、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光合作用增效剂处理下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两试点均显著高于对照,实际产量农大点比对照增产8.54%,衡阳点比对照增产10.67%。  相似文献   

17.
为探明"叶之缘"光合作用增效剂在杂交早稻上的应用效果,2012年分别在湖南农业大学耘园教学实习基地以陵两优211为材料,在衡阳县西渡镇以陵两优268为材料,开展了"叶之缘"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早稻分蘖末期喷施光合作用增效剂,可增加早稻功能叶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速率、降低蒸腾速率、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光合作用增效剂处理下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两试点均显著高于对照,实际产量农大点比对照增产8.54%,衡阳点比对照增产10.67%。  相似文献   

18.
花生硼肥施用技术与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施用硼肥能大幅度提高湖北省缺硼地区花生(Arachis hypogaea)产量和产品品质。基施持力硼3kg/hm2,苗期叶面喷施速乐硼225 g/hm2,初花期叶面喷施速乐硼750 g/hm2,花生荚果产量可达5 029.5kg/hm2,比不施硼对照增产18.7%,增产效应达到极显著水平,且与对照相比,花生果仁含油率提高0.64个百分点、蛋白质含量提高0.69个百分点。增加叶面硼肥喷施次数可以提高花生增产率。土壤速效硼含量越低,施用硼肥的增产效应越显著。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胶东丘陵地区花生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调环酸钙(prohexadione calcium)对花生(Arachis hy-pogaea L·)根系和叶片某些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每公顷叶面喷施20 g的处理可明显提高花生根系活力、叶片叶绿素含量以及植株(根系和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可溶性蛋白质(Pr)的含量,同时能降低丙二醛(MDA)的含量。其中叶面喷雾处理后1周,根系活力T2处理比对照提高4.76%,叶片中叶绿素含量T2处理比对照提高14.6%。处理后2周,T2处理根系中SOD含量比对照提高17.5%,MDA含量比对照减少26.1%;叶片中POD含量比对照提高23.6%,CAT含量比对照提高29.5%,差异都达到显著水平。另外,喷施一定浓度的调环酸钙有降低株高、植株干重、千克果数及增加荚果重和产量的作用,但对单株果数、出米率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山东农业科学》2021,(1):77-81
试验以济麦22为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以清水为对照,研究固液体聚谷氨酸、氨基酸水溶肥及尿素叶面喷施对晚播冬小麦氮磷钾养分积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叶面肥喷施3次均可提高晚播冬小麦的叶绿素含量、干物质积累量、氮磷钾积累量。其中氨基酸水溶肥处理冬小麦产量最高,为4 585. 6kg/hm2,较对照提高50. 3%;液体及固体聚谷氨酸处理较对照分别增产47. 5%、32. 8%,增产效果显著;尿素喷施效果略低但与固体聚谷氨酸处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