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两因素三水平正交设计研究水稻旱育中大苗丢秧施氮、钾肥不同用量对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处理A2B2(施N10kg/667m^2、施K2O10kg/667m^2产量居第1住,单产达693.3kg/667m^2;其次是处理A3B3产量居第2位,单产达686.7kg/667m^2;产量居第3是处理A3B1单产643.3kg/667m^2;产量最的低A1B1处理单产536.7kg/667m^2,其次是处理A1B3单产583.3kg/667m^2。  相似文献   

2.
不同密度及施钾肥量对马铃薯免耕栽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不同密度及施钾肥量对马铃薯免耕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产量以处理A2B2最高,单产为2801.4kg/667m^2,其次是处理A3B3,单产为2641.32kg/667m^2,第3是处理A2B2,2626.31kg/667m^2,产量最低是处理A1B1,单产为2055.03kg/667m^2。经方差分析,马铃薯免耕栽培最佳种植密度为处理A2(5000株/667m^2),最佳施钾肥量为处理B3(20kg/667m^2)。  相似文献   

3.
研究机插水稻不同基本苗及施氮量对中熟中粳水稻品种武运粳21、徐稻3号产量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武运粳21机插秧单产700kg/667群以上基本苗为6.6~9.9万,最佳基本苗为6.6~8.257万/667m^2;氮肥用量以施纯氮19.15kg/667m^2产量最高,平均单产达687.51kg/667m^2。徐稻3号机插秧单产700kg/667m^2以上基本苗在4.95~8.25,最适宜基本苗为4.95~6.6万苗/667m^2;氮肥用量以施17.6kg/667m^2纯氮产量最高,平均单产达741.2kg/667m^2。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探索稻茬免耕马铃薯组装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有效促进大面积示范推广,提高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进行了稻茬免耕马铃薯不同播期试验,以利探索稻茬免耕马铃薯最佳适宜播种期,确保前后作物季季稳产高产。试验结果表明:C处理产量最高达1605.4kg/667m^2居第1位,较B、A、D处理分别提高单产165.2kg、234.6kg、325kg/667m^2,依次分别增产11.3%、17.1%、25.4%;B处理产量1442.9kg/667m^2居第2位,分别比A、D处理提高单产72.1kg和162.5kg/667m^2,分别增产5%和12.7%;A处理产量1370.8kg/667m^2居第3,比D处理提高单产90.4kg/667m^2,增产6.6%;D处理产量最低为1280.4kg/667m^2。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探索水稻三角丛植栽培的适宜密度,充分发挥良种良法的增产潜力,促进提高水稻单产,试验设三角丛植栽培不同的3个密度,即:A处理33.3cm×33.3cm、B处理30cm×30cm、C处理26.7cm×26.7cm,结果表明:3个不同密度以A处理产量最高达751.73kg/667m^2,较B处理737.21kg/667m^2增加14.52kg,增1.9%;较C处理722.77kg/667m^2增加28.96kg,增3.85%。  相似文献   

6.
不同播期及密度对秋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怀勇 《耕作与栽培》2009,(4):24-24,26
秋马铃薯不同播期及密度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结果表明,秋马铃薯播种期以9月2日,密度以5500株/667m^2为宜,A1B2产量最高,平均单产为1305.41kg/667m^2,A1B3产量住居第2,平均单产1236.331kg/667m^2,A3B1产量最低平均单产821.83kg/667m^2。  相似文献   

7.
通过辣椒大田施用沼肥试验表明:667m^2底施沼渣2000kg,用沼液兑水作定植水施用,栽后5~6d用1000kg/667m^2沼液兑水追施,栽后15d用15kg/667m^2沼液兑水喷施1次,初花期用30kg/667m^2沼液兑水喷施1次的辣椒产量最高,比(ck)增产16%,差异达极显著,其施用量及施用方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密度及氮磷钾施肥对兴海201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采用四元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兴海201产量与栽培密度、施氮量、施磷量及施钾量的定量关系。建立了以兴海201产量为目标函数的数学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建立的回归模型达显著水平。各栽培因子时兴海201产量的影响为:密度〉钾肥〉氮肥〉磷肥。经计算,初步确定兴海201产量大于584.01kg/667m^2的栽培方案为:密度为3700-3747株/667m^2、施氮量为11.7~13.5kg/667m^2、施磷量为5.9~6.9kg/667m^2、施钾量为9.8~11.3kg/667m^2。  相似文献   

9.
酿酒高粱氮、磷、钾肥平衡配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三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案,在万州区高粱主产区进行了高粱纯氮、磷、钾肥不同用量及配比试验研究,通过试验建立了产量与肥料因子的函数模型,并进行数学模拟寻扰,探索了种植“泸杂四号”高粱的氮、磷、钾肥平衡配方施用方案。研究结果表明:获得泸杂四号产量最高(487.85kg/667m^2)的施肥方案为:施纯N15kg/667m^2,P2O5 12kg/667m^2,K2O 12kg/667m^2。  相似文献   

10.
通过4因素5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运用BPS数据处理分析软件,建立了杂交玉米临奥一号在黔东中低海拔玉米产区主要农艺措施与产量的数学模型。通过模拟导优分析得出了配套的栽培技术方案:适期播种,营养土保温育苗,3.5叶龄单株定向移栽,密度在3775-3962株/667m^2;在不施农家肥的情况下,公肥用量为纯N15.76-16.8kg/667m^2;施P2O54.5-5.5kg/667m^2和施K2O11.5-13.4kg/667m^2,同时加强田间管理,综合防治病虫害,适时收获,可获得500kg/667m^2以上的产量。  相似文献   

11.
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1/2实施),对水稻免耕抛植栽培,不同种植密度和氮、磷、钾不同用量进行了试验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水稻产量628.54kg/667m^2以上的优化农艺措施方案为:种植密度1.24~1.29万窝/667m^2;施纯氮11.74~12.26kg/667m^2;施P2O5 8.41~8.91kg/667m^2;施K2O 7.48~8.52kg/667m^2。  相似文献   

12.
不同移栽密度对超级稻准两优527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怀勇 《耕作与栽培》2009,(3):45-45,47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对超级稻新组合准两优527进行不同密度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对产量结果影响显著。在低海拔区以1.8万穴/667m^2移栽密度产量最高,达770.05kg/667m^2,其次是1.6万穴/667m^2的移栽密度位居第2,1.0万穴/667m^2的移栽密度产量最低,为710.36kg/667m^2。  相似文献   

13.
范辉 《耕作与栽培》2003,(4):14-14,41
沼液浸种不同处理比较、结果表明,A,B,C处理(沼液浸种)增产稻谷101.4kg/667m^2,72.8kg/667m^2,56.8kg/667m^2。与对照产量差异极显著,生育、经济性状都得到改善。白根数增加1.4~7.1个/株,单株茎蘖增加0.8~1.0个,千粒重增加0.6~1.4g;A处理(沼液浸种48h)比B,C处理(沼液浸种36h,24h)增产稻谷28.6kg/667m^2,44.6kg/667m^2.产量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4.
玉米杂交种川单15号综合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方法,研究我区杂交玉米川单15号种植密度、氮肥和磷肥用量对其产量及主要性状的影响,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得出我区河谷平坝区在四月下旬播种并采用肥团育苗,667m^2产500kg以上的栽培技术方案为:种植密度4200~4500株/667m^2,667m^2用纯氮11.2~17.4kg,过磷酸钙26~54kg。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贵州省黔东南低海拔地区马铃薯种植密度与N、P、K三要素对产量的影响,通过4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运用DPS数据处理分析软件,建立了脱毒马铃薯费乌瑞它在黔东南低海拔地区进行马铃薯的产量与密度及N、P、K施用量的数学模型。通过模拟寻优分析得出本地区马铃薯高产(2000kg/667m^2)栽培最佳技术方案:密度6103-6336穴/667m^2,施纯氮量10.56~11.26kg/667m^2.施P2O5量10.03~10.77kg/667m^2,施K2O量19.15~21.23kg/667m^2。  相似文献   

16.
对秋薯“龙薯3号”进行了栽插密度、施氮量、施钾量及氮肥施用法四因素正交高产试验,结果表明,组合3(A1B3C3D3),即每666.7m2插植3000株,施氮12kg,施钾18kg,氮肥施法采用前多后少为最优组合,小区平均产量最高达68.4kg;其次为组合7(A3B1C3D2),即每666.7m2插植4000株,施氮8kg,施钾18kg,氮肥施法采用等量分施,小区平均产量达65.2kg。施钾量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栽插密度和施氮量,氮肥施用法的影响最小。另外就不同种植密度对产量结构的影响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7.
以临奥1号玉米为试验品种,研究肥料养分含量相等,N、P、K配比及施用量不同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试验分A、B因子,选用复因子试验组合随机排列,结果得出A1肥料配比最佳比例为N14∶P2O57∶K2O9配方;A1B2组合玉米产量最高达635.98 kg/667 m2,施肥量以施用50~60 kg/667m2最佳.  相似文献   

18.
王永锋 《种子》2006,25(3):86-87
“神豆2号”在黄淮海夏大豆产区属中熟偏早品种,抗旱性强,抗倒伏,抗病毒病、炭疽病、紫斑病和根腐病等多种病害。其蛋白含量达48.16%,脂肪含量16.25%。该品种全省2年区试平均产量为234.11kg/667m^2,比对照增产12.75%;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218.28kg/667m^2,比对照增产14.8%。种植“神豆2号”必须抢时早播,要求行距40~50cm^2密度以1.25万~1.575万株/667m^2为宜。施有机肥2-3t/667m^2,配合施磷酸二铵15~20kg/667m^2、硫酸钾10kg/667m^2。初花期追施尿素5~10kg/667m^2。  相似文献   

19.
2001—2002年研究了春玉米、夏玉米单株定向栽培有机生物复合肥不同底肥施用量对玉米生物学性状、产量构成因素.及其就产量进行效益分析。结果表明:产量≥550kg/667m^2,经济效益好的肥料用量区间为30.0245~96.68kg,其最高产量为604.81kg/667m^2,纯收入为348.3元/667m^2。取得了较好的增产增收效果。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N、P、K3要素对高寒山区马铃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P、K3要素的不同用量对高寒山区马铃薯的生长和产量有明显的差异;通过试验得出高寒山区马铃薯适宜施肥用量:N7.74~8.31kg/667m^2,P2O57.04~8.49kg/667m^22,K2014.47~18.82kg/667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